以下是引用WindDriver在2008-12-26 15:21:00的发言:这话我同意,每年都有不少体制内MBA进入BigName,前不久还听说某主要领导人第三代要考某体制内MBA。 08级清华入学前就有瑞银、摩根、中金等公司的了。 随机分组的小组讨论我们组分到的说得出名字的就有GE的中国医疗经理助理,IBM资深架构师,甲骨文研发经理。 ———————————————————————————————————————————————————— 08年的国际生源很奇特,很多本科来自哈佛、普林斯顿、牛津、耶鲁、纽约大学、密歇根等大学的同学报考了清华脱产班,接受中国教育部体制下的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双证教育。 ———————————————————————————————————————————————————— 内地大学生源方面,本科院校也开始向TOP本科和985集中,清华北大本科出身的同学08级比07级翻了一倍,清华本科出身的达到40+人(超过长江内地生源的总人数),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年级群体有多大(不包括EMBA的情况下)。 ————————————————————————————————————————————————————— 清华正筹备百年校庆,核心学生培养部门叫科创中心,全称更名为“学术科技创新创业中心”,最后两条把MBA教育包括进了清华的核心主体教育,使得清华MBA的人脉关系得以在大学概念内扩张。(本人便是从经管MBA进入团委系统担任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秘书处XX的,校团委下各实体部门里各院系主席书记互调,校会部长及以上在团委各下属单位换岗锻炼,也形成了个庞大的人脉网络。) ———————————————————————————————————————————————————— 我跟同学说的是如果把中欧MBA改名为欧中MBA,那么毕业产品价值可能只会打8折,而把清华MBA改名为华清MBA,那么毕业产品价值恐怕5折都不止。所幸的是清华MBA目前不存在改名的风险,品牌附加值高,这是值得大家投资的首要原因。 ———————————————————————————————————————————————————— 上个月微软公司中国副总裁来跟我们座谈,我在会上提到中国优秀的企业家有很多出自长江中欧,他连说,怎么可能?难道中国有比清华好的学校么?他怎么没有听说过? 这个时候他在Stanford的校友老师给他补充说明:中欧、长江是中国新兴的两家优秀商学院,在上海。 他哦了两声,最后似乎还是没记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