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t | Test Date | Reading | Listening | Speaking | Writing | Total | | TELXML | November 9, 2008 | 29 | 30 | 23 | 25 | 107 |
我的英语一直都不算特别好,刚工作的时候英语的email都是别人替我写的,老板对我说go ahead我还诚惶诚恐的问问别人是不是说“去你个头”。 这两年换了一个非常美国化的部门,con-call非常得多,每周至少八到九小时,很多还是要host。我觉得锻炼最大的是听力,很明显能感觉到听英语不再需要那个翻译到中文才能理解的过程了。其他方面的进步倒不是太大。写email和说话的时候,还是一碰到微妙的意思就很难表达清楚,用英语还是觉得比较受拘束。 G考得很不怎么样,所以想T还是认真准备准备。 资料的方面,我做了一套OG,就是熟悉题型。做的时候阅读大概会错三到四题,听力基本错一二题。然后我就主要用barron来练听力和口语的三五题。本来想用Longman练阅读的,一看觉得太难了,没有怎么用。 除了正规的资料之外,我觉得语感是最重要的。所以考前三四天我尽量让自己醒着的时间都有英语可以听。我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同样的东西重复听,这样才能搞懂一些比较微妙的东西。 我听过的东西有:desperate housewives。我把一集放着听很多次,一些不懂的地方都查查字典。DH的英语我一直觉得是最好的,很清楚和很生活化,很多表达可以直接用,语速也刚好。觉得这是一个学英语的好办法。 Steve Jobs在Stanford的演讲。我本来就很喜欢这段speech,没事的时候就放着一遍一遍听,即激励人心又练英语。同样还有Obama的Victory speech,那段时间正好流行,也蛮high的。 iPhone的podcast是很好的东西。我乱七八糟down了很多topic下来,business week, NPR, economics, science.. etc. 满有趣的。到现在也经常听,就跟看杂志一样。 Reading: 我其实觉得reading做得不好,有很多不确定的选项。但据说错好几道题也是28,29。我倒是觉得,Toefl的reading的段子都满长知识的。像雅典和斯巴达的区别啊,人的认知误区啊,满给人启示的。 Listening: 我是很不提倡记笔记的,因为妨碍理解整体意思。其实整个段子就三到五分钟,考试也不会考特别细节的地方,主要还是看你对整体的把握。听得比较专注的话,记下内容完全没问题的。比如我们那天考了一道语气题,我觉得不从整体上考虑得话,很难选对。听barron还是很有用的,段子真的都很难,但至少可以培养对语气,重音,节奏的把握。即使不能全懂,也至少能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开始讲一个新的段落了。 Speaking: 我用的方法比较笨,是把黄金八十主要的题目都写了一遍。到最后写了大概四十篇。这个过程满痛苦的,因为我觉得题目都比较傻,又很难发挥。但是写作的速度还是很有提高,五分钟可以轻轻松松写个一百字了。比较郁闷的是,考试的题目偏偏是我没有准备过的。最有帮助的是进考场进得晚。我旁边的人比我快了大概半小时。所以我听完了他的题目之后,听力剩下来的时间和休息时间我都在写自己的口语题。我的独立口语是fair,说词汇还是limited。campus topic是good。 Writing: 没有特别准备过,因为觉得speaking都写得都够多了。对这个分数不算太满意,因为至少第一篇还算写得满陶醉的,而且两个题目都是good。我没什么模版,只考虑了一下大体结构。如果说要能做得更好的话,就是还是应该积累一些分门别类的话题的素材。平时说话,能碰到的基本都是business相关的内容。越是生活化的话题反而越是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