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关于民企和职业经理人的文章------ "疑人也用——家族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现在一提起“家族企业”,人们普遍就觉得这个企业可能发展不会太好。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3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全球化和日益发展,他们需要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 中国有句老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实际上,更应该“疑人也用”。对于家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在任用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要在怀疑中逐渐信任他们。只有很好的治理结构,让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才有更多机会让企业有更强的竞争力。 看好家族企业的未来发展 民营企业并不等同于家族企业。很多民营企业是股份制的,相对来说,更容易建立合理的治理机构。家族企业只是民营企业当中的一个小分支。 现在一提起“家族企业”,人们普遍就觉得这个企业可能发展不会太好。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3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 在中国,成功的家族企业也很多。尤其家族企业在创业和初级发展阶段,更容易形成凝聚力。如果换了是职业经理人,往往很难去承受那些创业之初所经历的艰苦,例如经济紧张时住地下室、出差只能坐火车……职业经理人是难以坚持的。从这种角度来说,家族企业初期的凝聚力对于他们的创业和发展大有益处。 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家族企业都成功了,比如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尤其在德国,大量的家族企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了全球化的公司。因此,我们在看中国家族化企业的时候,不要太悲观,其实,很多家族企业未来的发展还是很好的。 建立现代化管理制度 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更多的职业经理人充实加入的时候,它也会慢慢完善其治理结构,形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职业经理人,无论是一个空降兵,还是多个空降兵前赴后继,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很多冲击和影响。因此,家族企业要注重在内部培养有潜力的职业经理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甚至参与全球化的竞争,这些职业经理人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企业的治理结构会慢慢完善,管理系统也会慢慢健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职业经理人真的能把家族企业打点得很好,那么,家族的人逐渐退出管理层也未尝不可,换以股东、董事的身份,参加会议,或做出重大决定,而不用去事事亲自过问,以此来完善现代化的制度和治理。尤其在今日中国,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上市,股权也在慢慢分散,职业经理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这都是治理结构完善的一个过程。 随着大量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他们和企业管理者之间会形成一种信任关系——老板通过用人,逐渐看到他们的作用和能力的时候,会适当地进行授权。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处的。 “疑人也用” 中国有句老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实际上,更应该“疑人也用”。对于家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毕竟要对企业的生死攸关负责,因此,在任用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要在怀疑中逐渐信任他们。只有具备了很好的治理结构,让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才有更多机会让企业有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职业经理人也要向老板充分证明自己的实力。作为中国招聘咨询行业成立最早的招聘咨询公司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科锐咨询每年为客户成功推荐超过1500个中高端职位,并受到客户的好评。身为专业的职业顾问,我们通常会建议候选人,要先把老板交代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再去争取更多的资源,再去做更大的事情——职业经理人要学会通过实际行动赢得老板们的信任,这一点至关重要。当然,这其中的前提条件是,老板也要逐渐信任职业经理人,要学会授权。同时,职业经理人更想要的是事业上的成就感。在这个时候,授权和信任的关系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企,职业经理人的挑战 从通常意义来说,对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义一般为:在规模庞大的外资公司做过很高的职位,受过一系列专业的培训,有不菲的业绩表现。很多职业经理人本身可能是成功的,但是,他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外资企业的良好平台。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过于看重某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成功,而忽略企业、团队的功劳。如果这个职业经理人此时转而进入民营企业供职,就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没有特别知名的品牌,没有一流的团队,没有完善的运营流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职业经理人是否会有过去那样的突出成就?这对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有些职业经理人进入家族企业时可能会有试图短期内要将这家企业改头换面的想法;殊不知诸多民营企业都已成立了二三十年,有着很深的文化根基,这就更需要职业经理人去融入、了解企业历史和文化,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企业发展。同时,再结合自己在外资企业中学到的经验,用于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的老板不见得很糟糕,他们其实都非常优秀,都有很多需要职业经理人去学习的方面。 在这期间,职业经理人们还将面临另一个核心挑战。如果在外资公司供职的话,大部分企业的总部都在海外,所有重大的战略决策也都由总部的高层领导负责制定,更多的职业经理人扮演是将战略决策进行本土化的执行角色。职业经理人如果职位不是特别高,没有历练过类似的重大决定,那么到了民营企业,由于公司的所有市场决策都是由公司内部有限的几位高管团队中制定的(而且决策流程通常也会比外企要简短),一旦面临要做战略性决定的时候,他们能否担当这样的重任?他们是否会有持续的出色表现? 决策是一种能力,对于很多职业经理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从这一点而言,面临“是否要进入民营企业”疑虑的职业经理人需要三思。 此外,对于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尤为重要。相对来说,外资企业的职责权力非常分明,人际关系也会相对简单;但是,家族企业或民营企业相对来说,人际关系就会显得有些复杂。这个时候,职业经理人千万不要避讳,要去勇于面对,勇于学习,这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 所以,职业经理人和民企老板都要有一个包容的心态,毕竟大家都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只有学会包容、融合,才能在一起共事,并真正达成一种合力,共同将企业发展壮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2 9:16:2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