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62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胆量的来试试我的新阅读方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有胆量的来试试我的新阅读方法

首先呢大概介绍一下我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       gmac的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

2.       这个特点揭示了我们阅读困境的症结所在

3.       解决这个症结的个人建议

(1)即便是觉得赵越老师的讲述非常有说服力,(他的思路是GMAT考试一定要先理解文章,题目的用意是考察你对文章是否理解,是否掌握。)但是自己在执行上还是会出现一些困境,比如说,面对大量的陌生单词,你就是没有心情读下去,是因为他们是英文的缘故么?如果翻译成中文后,我想,也未必有多少人对“暗银河系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有什么兴趣。那我们是人,是年轻人,我不希望大家因为一次考试就把自己变成了需要有强大耐性的心智,如果我们在上班,那是我们必须的条件之一,而现在,起码我还想自己的生活活得生动有趣一些。

所以带着这种思考,有一天早晨我无意间拿起一个目录,那是所有GWD阅读资料里题目的目录,一共88篇文章,而之前,我都是每天很郁闷的直接拿起后面的文章来读,来做。

但是偶然间翻看这些目录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特点:“为什么说环境法规对各个企业是不平等的”,“寻找钻石的新思路”,“批判泰国经济发展动因的某一假设”……这些题目其实都是在讨论一些问题,启发一些思考。

而我本人高中到大学都是校辩论队的,可能平时就有一些思考的习惯,那么面对一些题目形如:“抑制通货膨胀必然导致经济衰退么”“妇女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对其生活的影响”等题目就比较有兴趣,直接就读了起来,而对于做题或者考试的时候,可能这部分题也是自己愿意看见的一部分题目。

但是,我们毕竟在考试,也有好多题目“形成火山的两个机理”、“恐龙骨化石能否证明恐龙是温血动物”等等的话题可能就比较不敏感了,不是我不喜欢去读,(说实话我对大自然的一切都感兴趣,)只是我的学术功底太浅了,根本没有办法去理解这些含义。

大家也许此时此刻会说,新东方老师不是讲了么,GMAC考试中心说了,这个考试是要讲求其公平性,不考虑一些学术背景在里面的。所以我们就埋头苦干,读懂了,你就肯定会做题了。

大家要知道,GMAC的这个声明是有两个前提的:

1.从美国的教育体系来说,从小被培养出喜欢思考并且按照兴趣来学习的他们,对于生物化工、政治体系改革、物理实验分析等等在我们看来晦涩难懂的知识已经在高中或者本科里达到一个了解层面(这里大家应该知道美国的本科教育是通才教育,以哲学、数学、文学、人类学等基础学科为主导),并且他们从小写论文长大,很多领域内触类旁通的知识也就有个常识性的认识了,起码不会像我们隔行如隔山一样。

2.强大的语言背景。这是一个我们不可能回避的困境所在。前几个月GWD讲的一段视频深深的激起了我对这个考试的思考:美国的学生数学水平远不如我们,语法也没有中国人学得好,但是为什么老美的GMAC就是比中国人考的高呢?甚至在中国考生涌现的一些高分里,很多是靠数学的满分来提高的成绩,症结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语言能力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一堆陌生的语言,而老美却面对的是熟悉的语言环境,那这里面就是差异点所在。

那是不是说这个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呢?也不然。

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啊,大家可能得先理解这样一些前提:

GMAC啊是英文考试里语法比较难,长难句比较多的一种考试,而美国人在做GMAC时其实也会碰到语法问题,但是他们起码有一些我上述那点所说的知识背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它们不用翻译就能明白“predatorprey”和“tigerrabit”是同一种逻辑关系。而我们需要先在脑子里理解文字,然后再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影像,然后再推导出其中的逻辑关系。三个步骤之下,时间肯定慢下来了。

而这个思维步骤实质上是和我们国人打小学习英文的坏习惯,特别是我们这代人的坏习惯相关的。包括新东方也是为了迎合我们,同样的采取了,从英文学习的角度,而不是先考虑建立一个你熟悉的逻辑关系来教授的。

而我们的四、六级考试,托福雅思其实都是考察英语能力的考试,但是GREGMAT以及LSAT考察的就是你的能力,什么能力,国外叫做辩证思考能力,也就是你否能给事物之间搭建逻辑关系的能力。

而我们小时候学英语的时候有一个坏习惯是先学单词或者学一大堆自己都不知道什么的东西,自己理解不了别人也理解不了就觉得很了不起的东西,那你说跟以前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区别?

举个简单的例子:也是很多所谓英语专家常举的例子,我们看见妈妈后,知道叫妈妈,那么以后不会再叫爸爸为妈妈,这是什么原因。有的人说是天性,或者先入为主,那我看见桌子怎么办,我天然对它也会产生感觉么?其实这个感觉,这个关系就是逻辑。

我们看见一个事物,他们在我们脑海中形成影像,这便经由图像这种信息成为了我们脑里的一种逻辑。而其他的,或者说中国人比较喜欢做的事是那一些文字、数字堆砌出的关系,或者规范出的关系,才叫做逻辑,所以在中国连骨肉亲情的维系都得被教条的列成三纲五常,这很荒谬的事情。

好了扯远了,那么下面就来说说,解决的办法吧。

那在阐述我的建议之前再次向大家强调一点:这是一个以英语为语言背景的重点在于考察逻辑的考试。所以,看清楚了,在你没辨析清楚事物的逻辑关系之前,请不要将你的抱怨点随随便便的转移。

怎么办?

我的建议:拿着GWD阅读的那个中文题目的目录,先过一遍,大概了解那些是你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是你能大概在脑海里和周遭事物或者以前学过的知识建立逻辑关系的,那些是不能的。我先说不能的怎么办,网上电驴有个可以下载的节目叫《DISCOVERY》,探索节目,还有像国家地理这类,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当然也就包含了很多我们的阅读材料里的知识简介,你可以对你不熟悉或者想进一步明确的题目,每天看三部到四部,然后再去做阅读,保证你的速度一下提上来,那么做完这88篇题,也就22天时间,把你不会的一些单词(因为大部分都是英音发音,中英字幕的)可以摘录下来学习,也就解决了很多人托福词汇的问题,当然,这些还是托福听力材料的取材之处(相信一些上过新东方托福培训课的同学们也了解),那连托福最头疼的问题也解决了。商科类的文章如果是学术性比较强的,建议大家看一些CNN的财经访谈或者高层辩论这样的节目,如果是营销、团队管理、品牌推广、公司治理中的一些问题,十分建议大家把《学徒》下来看一看。

这样,当你再回归文字的时候,他们就不再简简单单堆砌起来的文字,而是生动的图像,那无论是你作文、还是阅读,都会变得思维开拓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做阅读了,阅读是一个匡正,是使用文字让某些信息在我们脑海里以更规范更理性的形式保存长久(不理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记忆力的提高讲解),所以,每天看完什么题材,就做什么题材做4篇,而自己熟悉的商科类型的文章,也是4篇,这样来锻炼出对于题目的敏感度。

而我的这个方法也只是适用于初期很多很难入手的同学们,对于长期处理商务英文材料或者在麦肯锡公司工作的长辈们,你们就不需要了哈。

可能有人觉得我的话只是理论层面,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呵呵,大家有没有高中历史学得好的啊,反正我高中历史学得好,现在想想完全得益于我爸从小总逼着我陪他看抗日战争的电影还有土改、文革时期的电视剧,所以看历史书的时候,那些文字在我脑子里就是过电影,自然记得就很快。

写了很多,大家一起努力,不仅仅为征服这个考试,更为了,我们要彻底摆脱题海战术、彻底的跟老一辈人辛辛苦苦的学习方式告别!最后,我会用我的成绩来向一些人证明,这个方法的可行性的,前提是,我是一个非常爱玩非常讨厌在书桌前写啊写没完没了的人。

谢谢大家批评指证

本人qq:174941899希望交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1 11:26:33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11:22: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先顶一下哦,关于逻辑、和语法,也在慢慢的思考中……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9-21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我觉得好多人在做GMAT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顾着快和便利,但其实是绕了一个大弯子,直接做题的办法看似直接,但实则在里面你需要搬走很多块大石头,可能到最后还徒劳无功,但是看起来绕远的路,也许往往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

 本人考过GMAT,所以我的话不是没有根据的,经过两个月的复习,发现新东方的方法在思维上根本不对,就彻底放弃了那次考试,所以成绩惨淡,但我保证,在那两个月里,我是按照新东方的方法和市面上所有的方法认认真真,十分刻苦的准备着,但就是觉得怪怪的,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也许就是我喜欢乱想东西,觉得语言就是不应该被分割开的,为什么托福能用的东西到了GMAT就不能用了呢?为什么我的智商也不低,但就是在一个考察能力的考试中找不到自己的思路呢?于是,漫长的积累和思考开始了……,便有了以上的论述

地板
发表于 2008-9-21 12:16: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果然辩论队出生啊!!我差不多就要被你说服了..

5#
发表于 2008-9-21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和没说一样……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06:38:00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我写的很烂?

是不是我写的很烂啊,为什么都没有多少人回帖呢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06:45:00 | 只看该作者

不是的

真的不是的,因为上完东方的课以后,很多人做阅读和语法还有逻辑的时候总是舍本逐末,总是试图以那些技巧为主,结果越做越不想做,很吃力的,这个帖子主要写给那些上手比较困难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总不可能先背完GRE词汇在来准备这个考试吧,你知道那得浪费多长时间么?

什么叫做寓教于乐,我就是想让自己的学习多点乐趣,而且你会发现,逻辑、语法、作文里很多的背景和阅读材料都是相同的啊,这样你做其他的题就都很轻松了,这不是一个一通百通的方法么?

总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好吧

8#
发表于 2008-9-22 17:30:00 | 只看该作者
lz我们是一类人!!
但是 我没有足够的时间从discovery开始了 。。。但是我相信如果时间真的充足的话,你的方法应该还是有效的
9#
发表于 2008-9-22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别灰心,实践检验真理。

到时候你用自己的方法考个750+后,你的这篇文章就会开始受到追捧了...

10#
发表于 2008-9-27 16:32:0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2 14:0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