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amchocolat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08 毕业 TOP10 MBA 在美就业真实案例

 关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8-9-22 23:17:00 | 只看该作者
top的 MBA每年都有没找到工作的,so what?不是因为他们找不到,而是因为他们没找到合适的.我有个朋友以前是IB,现在就是一心想找pe,有了IB的offer,他也不接,他就是坚持理想.当然如何balance就仁者见仁.而且中国来美国的top 10每年几百号人,你这个sample size...
32#
发表于 2008-9-22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A。拿到贝尔斯登。被转到 JP 摩根。JPM的投行部不输给BS的好挖
B。拿到美林。现在被转去美国银行。没抽到工作签证。打算明年实习卡 OPT 用完了就回国。明年还可以再抽的好挖,抽到了还是可以留在美国,而且新的法规出来,不会有gap.
C。拿到麦肯希。三个月后被告知,整个团队被裁,被迫转到亚洲分公司。global pay回国多爽

另外还有几个人,干脆没拿到美国 offer。已经回国。人家可能选择回国创业呢?张朝阳当年不就是MIT毕业没找到工作,回国办了sohu.


33#
发表于 2008-9-23 10:07:00 | 只看该作者
喜忧参半~
34#
发表于 2008-9-23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应该不是这么悲观,今年的mbatour上我就问过学校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回答会加大在传统行业的就业力度,而且他们官方出来的就业统计还是不错的。我就问他你这个是针对全体学生的,那中国学生呢,他说她认识的两个学生今年也都找到了,但不是金融行业的, 好像一个是fedex还有一个啥我忘了。 反正东边不亮西边亮,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就业就是这一两年的困境,熬过去了就好了。

其实呢,大家也都是说说,该申的还得申,要走的还是要走。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2: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C2000在2008-9-22 23:35:00的发言:

A。拿到贝尔斯登。被转到 JP 摩根。JPM的投行部不输给BS的好挖
B。拿到美林。现在被转去美国银行。没抽到工作签证。打算明年实习卡 OPT 用完了就回国。明年还可以再抽的好挖,抽到了还是可以留在美国,而且新的法规出来,不会有gap.
C。拿到麦肯希。三个月后被告知,整个团队被裁,被迫转到亚洲分公司。global pay回国多爽

另外还有几个人,干脆没拿到美国 offer。已经回国。人家可能选择回国创业呢?张朝阳当年不就是MIT毕业没找到工作,回国办了sohu.


见首页更新。

36#
发表于 2008-9-30 17:34:00 | 只看该作者
博主短评:今天中证报头版的一篇文章让我非常感慨。田野先生应该是中国留学生的优秀代表。中山大学化学硕士、沃顿MBA,CFA资格。我留心看过国内基金经理的简历,能达到田先生这个程度的还真不到百名。华尔街不好混,国际足坛也不好玩。中国老天才孙继海的谢菲之路估计长不了,小天才董方卓只能回大连看阿森纳比他小四五岁沃尔科特打进克罗地亚三个球。北京宠儿邵佳一估计在德国的日子也已经倒计时了。外面混不下来就回来混。君不见国内资本市场依然没有冰冷。好歹找个基金公司还能混口汤喝。再不济,象带头大哥777那样开N个QQ群,收收辅导费也比在华尔街失业强。前几日提到的一鸟人,英语上外夜大专毕业,在某职业中等学校当后勤兼代课老师,无任何证券投资背景知识,06年才入市,居然也能开个QQ群,带着120多人高吸低抛。中国普通老百姓还真是输急了,穷怕了,看到一丝星光就以为是天亮了。田野先生回国后抢掉这种人的小饭碗总没有任何问题吧?



  “愁云惨雾啊!”田野一上来就抱怨道,“现在华尔街有无数人在争抢一个职位,数万人在找工作,僧多粥少啊!”

今年5月份,田野拿到沃顿商学院的MBA学位后,就从费城来到了纽约,满心希望能在华尔街谋个差事。可是事与愿违,华尔街风暴的迅猛发展,使这位中国留学生一毕业就加入了华尔街的“失业大军”,这让他心里不免有些沮丧。

到华尔街发展,是田野多年来的梦想,并且为此一直在努力。他的本科和研究生都主修化学,但他并不喜欢化学,却对金融有着浓厚的兴趣。本科时期,他明确地规划了自己的前途,决定将来从事证券行业。因此,他坚持到本校的经济学院去旁听经济课程以及有关讲座。

在国内的中山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田野进入国内一家小券商做研究员。期间,他用最短的时间通过了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注册金融分析师)的所有考试,取得了CFA资格。之后,他又在晨星(Morningstar)有过短暂任职,获得了在外企工作的资历。为了能去华尔街,两年前,他又远渡重洋到美国读书,今年终于顺利拿到了美国名校的MBA学位。

在美国读书期间,田野一直在费城当地一家投资公司做实习生。两年下来,他对投资分析的整套程序都烂熟于心,当时全球股市又处在牛市周期,因此他对毕业后的前景充满信心。田野原本有机会留在实习的那家公司,但他嫌公司太小,一心想去华尔街——他已准备好了进军华尔街的一切要件,需要的只是机会。


无奈时运不济。2007年8月,华尔街的就业形势就开始恶化,次贷危机刚露出苗头,几大投行就开始裁人。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

今年9月15日,美国纽约州州长戴维·帕特森说,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出现危机影响,华尔街大约4万名员工面临失业。同时,针对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服务行业也会遭受冲击,如果把这些服务类岗位包含在内,失业人数可能高达12万。可怜往日繁华地。如今的华尔街,很多人都神情焦虑,偶尔还能看见“金领”挂着牌子在街上找工作。

现在,田野每天都忙着联系校友、寻找猎头、看招聘广告,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就业信息。这两周,他还直接给纽约各投资公司的老总写邮件自荐。自荐信已经发了好几百封,效果却不明显,绝大部分都石沉大海。也有人回邮件,可要么说“公司太小不请人”,要么就只说“会考虑”。

“现在招人的都是些小型投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很难指望进大公司了。”田野有过几次面试机会,每次满心欢喜地来到约定地点,就看见面试的人已经排成了长队,一个职位会有数千人来抢,希望实在渺茫。田野说,能在华尔街留下来的中国MBA本来就很少,即使英文讲得再流利,要与白人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还是很难的,因此竞争力也有限。

在这次华尔街风暴中失业的华人不在少数。其中最难受的人群是刚毕业和工作不久的,他们没多少积蓄,失去工作将很难维持生计。而工作年限长的失业者有经济基础,熬几年也没问题,他们要么回到学校学习,要么干脆休息,等待行业复苏。

然而,就在华尔街“失业大军”如潮的时候,中国已有部分金融机构把眼光投向那里,想趁机招揽一些高端人才。一家基金公司的老总透露,已接触了华尔街一些华人,感觉他们有回国的冲动,但顾虑更多:一是薪水问题,如果相差太大显然不能接受;二是担心回国后无用武之地,毕竟国内金融业发展水平和华尔街尚有很大差距,如果回国不能用其所长,几年下来,恐怕会赶不上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

田野现在也开始把回国发展纳入考虑范围,他心里算着一本账:刚毕业的MBA在华尔街年薪可拿到10万美元,而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往往还不到一半;在高峰期,工作3年的MBA年奖金可达到40-50万美元。目前,华尔街薪水其实降得不是很多,主要是奖金少了。如果回国,收入相差就会比较大。但如果在美国一直找不到工作,日子恐怕也熬不了多久,“几年读书下来,钱都花光了”。所以,如果国内薪水还过得去,他会考虑回国。而通过朋友介绍,国内有家基金公司的老总10月份正好去美国,届时将找田野面谈。

昨天,田野给记者发了条信息,说他又有个面试机会,下周要去应聘一家小投行的分析员职位,研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看来,他仍然没有放弃留在华尔街的努力!


来源: http://4113145.blog.hexun.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30 17:46:52编辑过]
37#
发表于 2008-9-30 17:40:00 | 只看该作者
上篇文章题为:一个中国MBA的华尔街困惑,发表于中国证券报。

支持楼主和大家分享真实信息!大环境不好,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国内直接过去的或工作经验有限的,此时劣势更加明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30 17:48:46编辑过]
38#
发表于 2008-9-30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楼主的样本有点少,有没有这方面专门的统计?

39#
发表于 2008-9-30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看来为了赚钱去读金融的同志们要好好考虑一把

到底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40#
发表于 2008-10-1 00:15:00 |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把眼光放长远些,短期内回收不到教育成本,但是如果你在国外真正得到了锻炼,长期来看,英雄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毕竟,教育是一生的积累,为一生的基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 0:14:5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8 11:2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