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 香港考 有点长,不是常规的题目回忆,只是一点考后感想,但都是我想说的,为自己的二战祈祷。 分数不是很理想,准备二战,毕竟读博士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1. 首先香港的考场: 地点很好找,出了港澳码头,走地铁的方向,找到E2出口,问问旁人Cosco Tower,考试地就在它家旁边,我当时由于担心找不到地会紧张,打的去的,16港币。 考场在5楼,我是下午场,于是在附近的一家“老地坊”吃了一份“北京水饺面条”,28港币。 我在午餐前,先去了考场看了看,其实当时就可以考了,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考试情况,香港的gmat考试好像时间很灵活,我是下午2点的,当时10点半看考场的时候,supervisor就说你如果准备好了,当时就可以考。 考场设施很好,很安静,基本程序如下: supervisor先问你准备好了没,然后给你一张黄色的资料,上面都是一些考试的注意事项, 我认为看资料的目的倒不是要知道真的上面写什么,因为很多注意事项,我们考前都知道了,主要是调整心态,我就当时有点紧张,看完后指纹(右手食指)照相什么的。 然后,supervisor给你柜子钥匙,存包什么的,香港考场的洗手间是有钥匙的,钥匙就放在考场的前台,其他的就是考试了,应该和大家的差不多 整个考场的环境很不错,有耳机,带上可以隔离一些你认为会很响的杂音,毕竟考试的时候,人的感觉和认知会很敏感 2. 考试的一些情况 AWA: ISSUE和Argument都是OG上的。 MATHS: 题目我真的没有记上,只觉得时间很紧,最后一题只剩下5秒钟了,前面耗时太多,知识点不牢固,这也是我将近50天复习失策的地方,对数学复习不够,尽管OG上的数学错误率很低,但是考gmat时,题目的特定背景英文的描述表达,自己在理解上还欠火候吧,二战复习时这一块要加强,Math也是考理解,真正的数学技巧什么的我想我们中国人的数学基本功没有什么难得到的。 Verbal: 整体上我的时间很充裕,但是结果却不理想,我现在不去想考试了,只想着下一步的复习改进 SC: 我的题目都是一些理解上不难,但是逻辑意思需要好好拿捏,我并没有觉着出题思路的什么变化,但是有一点GMAT 考的是一种场景思维,换句话说,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说话,这应该是这一部分复习的重点,语法的支枝末节,天文,地理,人文不同学科自然会有自己不同的表达,还是要多看,培养一种习惯性的场景思维 RC和CR: 真的四篇都不难,但是还是那句话,我的分数最后摆在那了,我还是要找找我复习的差距吧,这一两天会仔细想想 3: 复习的教训 50天的时间,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少,但是计划的执行力度不够,就是我都是当天决定要做什么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scheduled plan, 这就导致了效率很低,进步不大,特别是后期好像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了,没有什么可看的,有些浮躁,心态有些不稳,真的不好,患得患失 资料方面,电脑里一大堆下载的资料,觉得什么都要看,现在觉得,真的要自己仔细筛选,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大家都用自己的切身心血给后来人忠告和提醒,但是到自己这一边还是要选择性的接受,适不适合要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定夺,这是我自己这段时间的心悟吧 各部分的复习都是一个体系,均衡一些,我这次考就对math轻敌了,结果居然时间那么紧,我的verbal最后一题还剩10分钟,math最后一题就5秒钟了....... 我会好好准备二战了,希望二战成功后能够跟大家分享我的复习过程,毕竟这次的分数摆在那,我也不想多说什么,寻找差距,继续努力。 希望二战复习的时候不懂的地方,大家继续帮忙 心宁气和,天塌不惊 共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1 13:50: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