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8-7-26 20:36:00的发言:楼上有位同学, 从小数点后几位来质疑中欧的就业报告. 我觉得分析问题的着眼点有点问题. 学理工做过实验的都知道, 有个允许误差的概念. 薪水数据是通过每个毕业的同学自己汇报的, 而他们对自己薪水的不确定性, 已经使分析最后的统计结果的小数点后的数字毫无意义了. 我以为, 更能读出就业报告后面的真实意义的是就业的行业,职能, 职位等数字以外的那些东西. 手头还有份去年的中欧的就业报告, 和今年的分析比较了下, 看出点有趣的地方.
1. 从大陆学生就业的Industry来看
2007 TOP3: 金融业23.4%, 工业品20.7%, 咨询业18%
2008 TOP3: 工业品29.5%, 金融业27.3%, 咨询业11.4%
很多同学读FULL TIME MBA, 就是想转行, 咨询业是首选, 因为咨询并不强求过去的从业背景. 咨询的就业, 从数字上看今年明显弱于去年.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迹象, 想转行的同学要小心了. 不过从招聘公司来看, 2008少了Monitor但多了Bain 和 Booz Allen Hamilton,质量上还是不错的.
2.从大陆学生就业的Function来看
2007主要有 : 咨询16.2%, 管理培训生,16.2%, 市场营销13.5%, 财务会计12.6%, 战略6.3%, 业务拓展2.7%
2008主要有: 财务会计20.5%, 市场营销15.9%, 咨询12.5%, 业务拓展11.4%, 战略没有
财务会计上升, 咨询下降基本和就业Industry里面反映的情况一致. 但值得注意的是, 战略这快比较高档的就业从6.3%变成零. 而主要以业绩说话的业务拓展也就是Business Development居然从2.7%暴升到11.4%, 这并不理想. 此外2008报告, 没有管理培训生这项, 原因不名.
3. 从大陆学生就业的Position来看
2007: 高端Director+VP共有12.6%, 经理37.9%, 助理经理以下3.6%, 专业人士27%, 管理培训生18.9%
2008: 高端Director+VP一共才5.7%, 经理39.8%, 助理经理以下6.8%, 专业人士29.5%, 管理培训生17%
高端就业下降严重, 助理经理以下的就业上升. 其他基本持平.
结论:
Industry: 2008和2007持平
Function: 2008比2007糟糕
Position: 2008比2007糟糕
一个持平, 两个下降, 总的来说, 从就业报告来看, 2008中欧的就业质量似乎不如2007. 可能有同学会说, 2007的中欧大陆学生的平均薪水是337,485, 中位数是303,600. 而2008的对应平均薪水是349,910而中位数是330,005. 似乎中位薪水有不少增长. 但考虑到差不多15%的CPI, 这种增长实质性意义不大.
这里加个2007的就业报告给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