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伴随,自由色彩,迎面来,头发甩甩,大步地走开。” 我,生活在中国重庆,在重庆读一所一般大学. 我的父母从小到大都要我自己选择自己的路,他们只给建议,信任与支持. 大三的寒假,一个亲戚叫我考虑出国读书的计划.在经过非常认真,理智的考虑后我下定决心走出国读书这条路,我知道这条路的艰难和自己的责任. 在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后,在美国和澳大利亚中先选择了后者 。可在准备雅思时 ,美国梦总是萦绕着我,我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能让我奋不顾身? ——答案是美国。每个选择路口我就挑难的路走。 2007年9月,大四,正式开始准备gmat,没有参加新东方,重庆新东方没有gmat辅导班。 一切从零开始,一切靠自己。周围没有人能够帮我,重庆考gmat的人很少,在我这样一个普通学校就几乎没有,幸好在cd上认识几个朋友,但那段时间也不能常上网,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摸索gmat的含义,一个人摸索cd上的缩写,一个人写复习计划,一个人上自习,一个人报名,一个人将坐火车去北京考试。精彩两字只是自己给这段历程添加的一点色彩。 到08年今天,算算自己的gmat复习已经过7个月,对于六级刚过的我,知道自己笨,自己基础不好,没有天时没有地利,需要花更多时间。 07年9月在网上买了新东方的一套书,250元的书费,开始背gmat的单词书,没有og因为不知道og很重要,这是实话。 10月开始看新东方的白勇语法书,500道语法题,看了两遍。继续背单词。 11月开始看新东方逻辑,那本砖头书,第一次做逻辑,看得我仅剩的自信心也荡然无存,在教室里痛哭起来,还是告诉自己要看下去。 12月开始看新东方的阅读,做了一些题自信心依然为零。上cd搜索办法,又赶忙买了杨鹏的难句这本书来反复读。期间把新东方的数学做了。 被在cd上遇到的朋友强调og很重要。 2008年一月一号,买了og,在心痛花了400元的书费之余,看到og黄皮,我死的心都有了,告诉自己要迎难而上,(后来知道题并不多) 1月开始看og,边准备期末考试边看og,今年正遇到重庆最冷的一个冬天,教室没有暖气,记得和考研的朋友,在教室里边踱着脚边互相鼓励。 2月寒假,有点偷懒,不过也算得上有生以来看书看得最多的一个寒假,把og又看了两遍,把白勇语法全部看了第三遍。 3月开始看紫皮,这时的校园有点冷清,同学都在忙工作忙实习,而我还在教室看书,还要经常面对一个人在一个大教室的孤独。我开始感觉自己有点疲惫了,不愿看书。觉睡的越来越多,饭吃的越来越少,人越来越瘦。给自己报了名,6月4日,北京。 4月开始做gwd,准备毕业设计。第一套gwd以错了很多为开端,备受打击特别是自己感觉良好的sc。4月的春天迎来了我的22岁,看着满城的春色,放弃了春游的计划,决定刻苦学习来渡过生日当天。 5月,最后一个月,待写。 虽然谈不上每一天的复习都是高强度高效率,对于笨笨的我和没自信的我,每天看不到好多内容,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不该花那么长的时间,每天读书的时间能够更多些,可我只想说我尽力去做了,这条路走得真不容易。这次的gmat的考试还不知道能否考上700,不行又得重来,后面还有托福。不时地觉得等到拿到美国签证那天的路是那么那么的漫长,可我的执着也是那么那么的长,周围的鼓励也是那么那么的多。 PS:在考虑很久后,把这篇日志发上来,如果你也觉得我笨,我也不会因为花了这么长的时间准备而觉得丢脸,发上来也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寄托,一个人复习的寄托,看到cd上的战友有时也会忘掉自己是一个人,但愿最后的精彩都能够属于你我。 谢谢大家的关心,9个月的结果出来了,写在另一篇帖子里《一个人的落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5 11:33: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