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迹。。。。。。。俺。。。。。。。不敢当。。。。。。。。。。 MM和我基础应该也差不多,MM遇到的问题我也全都遇到过,到19号还有接近一个月呢,我一个月都从0到690了,MM希望大大的说。 关于OG: 当时也是看了好多NN心经,都说OG重要,甚至有NN是兜了一大圈,又回头开始看OG。我当时心中窃喜,好,少走弯路了。。。我和MM一样,基础不好时间也少,恨不得每一步都踩在关键点上。。。 所谓吃透OG,不是要把整本书背下来。不用熟悉题目和答案,哪怕过几天再看到题目完全不记得有做过,都没关系,只要开始读题后,能迅速抓住主干、锁定考点、绕开陷阱,之后再遇到类似的考点,能迅速做出反应,那这道题乃至这个考点,就算是MM吃透了。所谓书越读越薄,所谓无招胜有招:P 不知道MM之前做OG,有没有把拿不准的题和错题同等对待?有时拿不准是因为题意太绕读不懂;有时是因为对考点有了朦胧的敏感,又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表错情。。。这样的拿不准的题,与错题是有同等价值的。如果之前有圈出来,那么现在直接研究它们就可以了。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一眼就能做对的简单题上。 我做OG其实断断续续的,一脆弱了郁闷了就以“对自己好一点”为借口吃喝玩乐去了。。。但是从头至尾,我都是集中N天做同一类型题的,没试过每天各项都做一部分,那样可能感觉很充实,但是会打乱我的吸收节奏,最后哪个部分也没长进。。。人和人不一样,MM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是那种慢热、反应弧长、必须聚精会神一段时间才能有少少收获的,但我一好友反而必须带着耳机听音乐才能把数学题做HIGH。。。 我最最最最最有效率的几天,是有一阵子无论如何在家看不进书,夜里带着一套OG题(100道左右)和答案解释跑到24小时麦当劳去,做不完不回家。。。那时连做题带查词带琢磨解释,大概是一天一套的样子,最多没超过一套半。刚开始没有思路的时候真的会慢很多,不是故意要慢,是快不起来,常常做到想吐。。。后来有了思路,速度就快了,查的词也少了,心情也好了。MM酌情增减吧,练思路的时候,关键不在于做了多少,而在于消化了多少,只有真正理解-吸收-消化了,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变、在各种BT的情境下自信地揪出并蔑视无关,到那时,做题速度想降都降不下来勒。如果为了掐时间,一慌起来没细看题就乱选,那不是本末倒置了么。。。 关于PACE: 猜想MM19号可能是一战吧?PACE是为我们做题服务的,我们不要被PACE吓倒,更不用在备考时牺牲珍贵的GWD题(援自某牛人语)去特别服务PACE:) 为什么我强调做OG练思路时不要计时呢,因为备考和实战是完全不同的目的,也因此,我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策略。 备考,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练出对考点的敏感,和灵活的解题思路,然后查缺补漏。而实战,是运用之前夯实的知识体系、敏感、思路,去使尽混身解数,绕过陷阱,找出正解,不但不能让ETS蒙了咱,还最好顺便蒙蒙ETS,让它觉得你比你的真实水平更出色,把分数打高点。 用实战的技巧去备考,等于是自己蒙自己;而用备考的方法去实战,这也太实诚了,太实诚了也不好在MBA界里混的。。。 所以,虽然我没有做过GWD,但是我其实不建议用GWD的错题率来估计实战的分数。。。GWD,在我的理解应该是OG的拔高,是给目标700+的孩子们在更高层次查缺补漏用的,是要踏下心来琢磨的。真正要练实战PACE,还是得PREP。拿GWD再怎么练PACE,也练不出实战的感觉来。 PREP也别太在意成绩,PREP考分相同的孩子,实战成绩考成什么样的都有,考前太计较这个,没意义的。对我来说,PREP主要功能就是用来练PACE,其实不用多,几套下来,实战气氛到底什么样,自己心里就有个谱了。放心,GMAT实战的硬件条件只会更好,不会更糟。 我的实战节奏,MM仅供参考:语法半分钟一道,逻辑每道不超过一分钟(实际有JJ有难题,取均值)。语法有技巧,逻辑有JJ,所以这个节奏还不算特别紧张。挤出来的时间全给阅读,阅读即使有JJ也不能大意,选项太TMD迷惑了,对自己负责一点,挣扎也要多挣扎一会儿。语文最前面2道语法题一定不能错,一定要坚持到出阅读(有同志一上来连着5道语法直接低分区了),至于NN们说的前20题,相信我,2篇阅读下来,你已经顾不上什么前20题了。。。 关于阅读: 如果有时间,练过长篇阅读再来看逻辑,应该会有俯视的感觉吧。但是MM只有一个月时间,我没亲自做过阅读练习,不太清楚一个月究竟能提高多少。。。 其实我觉得,MM所说的那些问题,并不是出在阅读单项上,而是出在所有题目上。 GMAT它作为一个美国商学院入学考试,本来就不是外国人语言能力考试。就跟美国孩子来中国考研一样,中国孩子做GMAT阅读困难,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不过要想到,那些美国土生土长的孩子们,做GMAT还没有咱中国孩子考得高,说明语言能力和GMAT考试成绩不一定成正比。 MM平时做逻辑也好,语法也好,甚至数学也好,如果严格遵守“提炼主干、理顺逻辑、简化无关”的原则,那都是在练阅读了。我曾经做一道OG数学题做到吐血(数学题啊!!!),它题目一共5行,前面3行都是巨难的生词和长难句,我老老实实看完,才发现,那不过是给题目预设的背景,比如一群什么什么样的人在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里做什么什么工作,解题时根本用不着。。。TNND,我现在这么迷信“无关”,都是被那道题刺激的。。。 我的感觉:有时间系统做一做阅读训练当然更好,如果没时间,集中做逻辑题练就的提炼简化原则,加上小安等牛人的阅读法,加上CD翔实的阅读JJ,应该够MM考一个600+的分数勒。 关于数学: 数学有JJ,MM不用太担心。OG数学,我之前也说了,一是练细心,二是练多心,三是练不要太多心。。。总之要把我们的心,往ETS的胸脯上贴,贴的越近越好。。。 OG的特点是,有些常考点会在多道题目里反复出现。对于NN们来说,自然是太简单了,做着不爽;但是拿来给非牛的我们练思路练速度练敏感,还是相当可以的。吃透OG的数学,确保MM可以独立做对实战时的简单题;而CD的有步骤无重复汇总版JJ,覆盖了实战时可能遇到的中难题。(极难题就不用愁了,我们不会遇到的。。。) 我当时做OG数学做了俩礼拜,主要是因为专业生词太多不习惯,MM在冲刺,小宇宙爆发一下,估计三五天应该可以搞定。 关于冲刺时间安排: 19号是一个多么好的时间啊,各类JJ最全的时候。。。 如果OG基础没有夯牢,建议先保OG。集中注意力攻坚,吐也要做完一套再吐。 把适合自己的牛人心经真正贯彻到做题的过程中去,一开始即使拖累速度也要咬牙撑住,习惯了之后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前留三天时间专门看JJ,一天数学,一天逻辑,一天阅读。时间是充裕的,每门最多半天搞定,那另外半天,就可以模一把,培养下实战的情绪。(三天应该够了,我的经验,时间太充裕了,反而战线拉长、效率不高) AA我背的是《北美范文精讲》版的七宗罪,考前花了20分钟背的,寒。。。如果有一个小时,应该就比较踏实了。。。作文JJ也很丰富,但是我来不及准备了,也没打算考多高的分,现场看题目胡诌几句是几句。MM看出来了吧,俺本质上就是特絮叨一人呐,絮叨是俺的特长,排比是俺的强项。。。 回头看看,俺的口水真多。。。羞愧地爬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