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分数不高, 因为数学满分, 所以更显得verbal分数的不高. 虽然这段时间有我两个朋友(这里要感谢他们,其中一位就是作文二战满分的牛牛chrisfei,他有写作文心经大家可以看看)的指点和帮忙, 但是自己也走了些弯路, 所以主要想说些经验教训,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CD牛人很多, 大家应该多参考他们的经验, 而且不能只看一个, 要多参考几个人的心经, 还要不断参考. 而且CD的资源很多, 大家一定要充分利用. 背景: 英语很烂的, 四级67, 六级61. 雅思G托等都没考过. 新加坡工作四年, 平时基本都是中文交流, 偶尔写一点或听一点英语, 所以英语提高不多. 复习资料: 白勇语法, OG11, CD22(只做了10套), PREP, 机经 我的备考过程: 从7月开始决定考GMAT, 先跟朋友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然后知道了CD, 上来看NN心经. 从8月开始背单词, 新东方托福和GMAT两本, 每天看, 但是效率很低, 因为我工作回来吃饭就8点多了, 单词又很枯燥, 看看一会儿就困了, 所以陆陆续续看了一个多月的单词, 也就背了个7,8成吧, 然后把俞敏洪的词汇串讲放mp3里面有空就听, 我喜欢睡觉前听, 一般能记住几个单词, 而且听着很容易犯困一会儿就睡着了, 呵呵. 8月中的时候意识到这样不行, 背单词居然背了一个月, 效率太低了, 不过后来发现单词的确很重要, 是基础. 虽然GMAT对词汇要求不高, 不过像我这种贫乏的词汇量很影响阅读. 所以大家还是要重视单词, 至少托福词汇和GMAT要背个8成以上. 8月19号开始做OG, 也没什么效率, 平时每天1-2小时而且经常掉链子, 下载个电影忍不住就看一晚上, 还打游戏. 每次都希望周末可以多看点, 但是实际上周末我最没效率, 总被朋友拉出去玩, 或者自己看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 就给自己找借口, 电影, 游戏放松... 就这么晃着到了9月底, 回头一看只是把SC,RC和CR的OG题目过了一遍而已, 错误率很高, 都是50-65%之间. 这时候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了, 效率低下, 这样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去考. 于是就去报名, 报了1月3号, 离现在其实只剩下2个月时间了. 结果报名完还是猛玩了一阵, 那时候还要考一个别的证书, 所以没看书, 中间只是陆续做了费费数学, 错误率也很高. 到了10月中, 回头再看我的schedule完成情况, 惨不忍睹, 3个月以来, 花在GMAT的时间只有短短80个小时, 平均每天一个小时都不到. 这时候开始有点急了, 赶紧打电话向我朋友求助, 他们建议我OG要认真看, GWD很重要, 作文要早开始. 于是我重新定了一个schedule, 15天白勇语法和OG, 15天逻辑, 20天阅读, 20天GWD, 最后两周冲刺. 其实如果这个schedule能认真完成的话, 我觉得我能有裸考720以上的功力吧. 实际上呢, 光白勇语法就看了近一个月, 后面逻辑缩成了10天, 最后RC只看了一个星期, 把OG11又做一遍和Verbal Review的题目做了一遍. 这时已经12月了, 于是拿出来CD22做模拟, 这个打击可不小, 第一份花了近2个小时时间做, 而且错了16个, 又做2份, 虽然时间掐到100分钟, 还是各错了15, 17个, 狂受打击, 有打电话求助我朋友. 他们安慰安慰我, 说GWD一般都错不少, 让我再努力少错3题, 能做到只错12-13个基本上700有希望. 这时候冷静了下来, 把GWD做过的拿出来分类总结, 不懂的题目到CD上看讨论. 不过后来发现这个很费时间, 做一套只要一个半小时, 总结一套要8-10个小时. 这么认真的总结了4套,结果 再去做CD22,发现还是错16个, 当时直接就没信心了. 这时候已经离考试只有2周了, 又做了几套CD22, 做到第10套, 还是很稳定的错16题左右, 实在没信心了, 所以就又总结了4套决定放弃GWD, 这样就到了最后的10天冲刺, 这10天向公司请假全力冲刺GMAT. 冲刺阶段也是最主要的提高过程, 前2天把OG11的SC和CR又拿出来做一遍并认真的看了每一题的解释, 然后用小安阅读法总结了OG11的24篇, 最后主要做JJ, PREP语法和作文. 分类备考全过程: SC: OG11+Verb Review + 白勇语法 + PREP +GWD 语法是我花最多时间的部分, 也是提高最大的部分. 先是做了1遍, 囫囵吞枣得看了一遍解释, 然后又做一遍. 然后开始看白勇语法, 花了好长时间看这个, 看完了帮助挺大, 再去做OG准确率提高了不少, 而且对语法知识点的掌握也好了很多. 我个过程我要推荐的是大家可以先看白勇语法, 做里面每章的练习, 我是根据OG里面的分类并把里面的提到的idiom都单独列出来放到一个文件, 最后考试之前还要看看. 其实我后来发现OG里面总结出来的大概60个习惯搭配基本上涵盖了GMAT的90%的idiom. 因为我再去verbal review和prep总结的时候没发现几个新的idiom. 所以OG很重要, 大家一定要重视. 最后最近破解的PREP 320道语法题我觉得很有, 还有人注解, 倾注了CD人的很多心血, 我觉得简直就是中文版的OG, 这是链接: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3&ID=269410&replyID=&skin=1. 不过建议在做了2次模考以后才做prep题比较好, 否则模考成绩就没什么代表性了. 经验: OG很重要, 而且关键要总结. 像白勇语法和OG我都有自己的总结, 考试前还看一遍. OG每一遍都会发现不同的东西, 都会有不同的见解, 所以有时间的话要多看. 而且OG前面那些话很重要, 我的分类全是按照那个来的, 到后面我自己分类都能跟OG的90%左右接近, 说明理解了ETS对题目的分类, 这样就跟ETS的想法更接近一步了. PREP的语法事好东西, 可以作为考前练习提高. 教训: 时间拉的太长, OG总结次数还是太少, 后来没时间了 CR: OG11+Verb Review +费费逻辑+GWD 逻辑我很不稳定, 我做GWD的时候, 有一套准确率80%, 还有一套准确率27%. 不过还是OG最重要, LSAT很多人都不推荐, 因为跟GMAT思路不太一样. 除非时间很充足, 做了肯定有好处, 因为它题目很长, 其实锻炼阅读. 经验: OG后来我按照layer的方法和分类按不同类别做了一遍, 体会layer的想法. 其实layer大牛的逻辑确实很强, 那些方法见解非常独到, 一遍可能理解不了, 要看很多遍. 还有建议大家可以学OG那样做逻辑解释. 我总结GWD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先看题目, 然后自己写Situation, 再写reasoning. 一开始会觉得很难写, 而且很耗时间, 不过你仿照OG的解释写, 关键不在于写的好不好, 因为写的过程需要去想, 而且是仿OG的方向想, 这样你会养成习惯拿到题目看完就想逻辑推理的习惯. 不过reasoning不好写, 如果能的话可以写写, 知道比如weaken应该怎么着手, support应该怎么着手等. 教训: 时间有限, 所以我OG就看了一遍错题的解释然后总结一遍, 应该至少多总结一遍的. GWD的逻辑也没做多少总结, 就总结了7套. 感觉OG对逻辑的分类很模糊, 这是verbal三大类型的分类最模糊的一个了, 只分了3种, 我试着去理解ETS是怎么根据题目分成这样的, 为什么这么分, 可惜还是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所以更建议大家用layer的分类法去做逻辑. RC: OG11+VerbReview+GWD 阅读是我最差的一项了, 关键还是太慢. 其实我对文章结构掌握还不错, 主题题除非答案有不明白的单词或者文章很长很多生词实在看不懂, 一般很少错. 但是我inference做的很差, 准确率只有50%左右. 后来用小安阅读法总结了OG11的24篇文章后, 感觉提高了一些. 经验: 小安阅读法真的是个好东西, 不过过程也是很痛苦的. 我想介绍下对小安阅读法的操作: 第一遍, 做完题目, 然后进行分类, 我还是根据OG的RC那样分类的(参考OG前面的一大段话, 很有用), 而不是像新东方那样的主观题细节题等. 分类一定要搞明白, 因为对你做题很有用. 每一篇文章稍微做纵向总结, 就是每篇文章本身的总结, 比如文章结构,主题句,细节题定位点是什么(比如是主题句?作者观点提出?传统观点?还是其它什么的). 我到后来不看OG解释自己分类都差不离了. 第二遍, 分单元, 比如6篇阅读一个单元, 先做一遍, 然后根据分类横向总结. 就是6篇文章的Main idea题和Logic Structure题拿出来分类总结, Inference题分类总结, Supporting Ideas总结, 然后剩下的题目总结(其它4个类型题目较少所以放一起总结). 同时总结inference和supporting ideas的时候如果有相关细节标在文中(这里我用了OG11的Word版, 然后用word工具高亮. 当然如果能打印出来更好了). 各类总结完了, 按小安讲的, 把6篇文章按顺序读一遍, 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回忆每一篇主题和知识点. 我是拿笔写的, 就像在回忆机经一样. 之所以要高亮就是把知识点醒目了, 读的时候会更加留意. 第三遍, 比较简单, 把所有文章读一遍, 然后把总结的东西应用一遍. 不过这一遍我没时间做了, 但是相信小安这么提出肯定是有用的, 大家不妨都试试, 其他具体信息可以参考小安阅读法的帖子. 教训: 没有足够时间采用小安阅读法去完整总结OG, VerbReview和GWD的阅读. 只总结了OG的24篇, 而且只总结到第二遍. 虽然还是有提高, 比如推断题错误率提高不少, 不过感觉对长的文章和生词多的文章还是很吃力. math: PREP+JJ 因为是理科的, 所以就prep模拟的时候做了一些题目, 然后全是做的JJ, 做了500题左右, 一遍. Prep软件的math review很好, 总结了GMAT的数学考点, 而且可以学习数学专有名词. 对JJ的看法: 1. awa JJ: 可以把当月JJ题目汇总在一起,按照频率排列,有空的时候拿出来想想, 每个题想两点就够了,比如AI想想该support什么该不support什么.AA想2宗罪就够了,AA题目比较长,看懂题目节省考试时间. 其实作文我就花了一天写模板,同时各练习了2篇,然后考前一天看了1小时左右题目,考试当天坐地铁看了半小时题目就去考了,还挺顺利的, 两篇都是JJ的高频题, 都是打完字还有8-10分钟左右,然后就检查拼写同时添油加醋,随想一些例子加进去. 2. 数学jj很重要不用提了,一定要把当月jj搞透.不是背答案, 而是搞明白解题过程.没有jj的话我觉得破解的prep数学不过,有600题,搞明白了51分唾手可得.至少也得50. 3. 阅读jj很重要. 我觉得看阅读JJ关键不是看别人的答案和想法,而是要看懂一些不懂的知识和一些美国背景,比如什么废奴运动,女权主义等, 还有就是大概的文章结构. 如果有gwd原题的一定要完全看懂并理解所有题目.考试的时候碰到jj题会读的很顺, 题目准确率也就提高了, 而且速度也会变快. 4. 逻辑jj好像用处不大,没时间的话可以不看. 因为本来cr jj的题目一般就不多, 而且我发现看了jj到时候还是要自己看题目. 不过有时间可以看看想想思路. 5. 语法jj就不提了,很难描述所有答案,就算描述出来了,错一个词就等于无效了,所以建议不看. 希望大家都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向版主和默默在对CD做贡献的人致敬,感谢C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3 21:02: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