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ichael19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国际交流创新以便学生在美国做INTERN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0-31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HDMBA在2007-10-31 19:54:00的发言:

1。即便是INSEAD的MBA到美国交换都很难找到工作或好的实习,更别提...

2。Darden是两年制MBA,然而CK是一年制,双方课程安排肯定是不同的。如果光交换就占了9到12个月,那CK课程怎么上,这几位算是Darden的MBA还是CK的。

3。当然有实习是个补偿(CK没有实习嘛),如果能找到的话。但是整个学习过程就乱套了,请问这样的敢做敢为和创新是不是真的务实呢?


长江总的来说, 有求新, 求变的意图, 和帮助学生达成愿望的行动. 无论如何,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我觉得, 这是第一这么做, 我们先耐心看下效果吧.

CEI20009BS, 和QHDMBA的看法也是很中恳的.

12#
发表于 2007-10-31 22: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7-10-31 21:41:00的发言:

长江总的来说, 有求新, 求变的意图, 和帮助学生达成愿望的行动. 无论如何,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我觉得, 这是第一这么做, 我们先耐心看下效果吧.

CEI20009BS, 和QHDMBA的看法也是很中恳的.

1。长江若是两年学制的商学院,那和Darden进行这样的交换,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

2。但是学制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校课程进度就业安排都不同,我觉得这样做会造成学习和就业衔接混乱。

3。再者如果交换时间远远超过了在本校学习时间,学生们会对哪个学校有认同感呢?

4。SEANBB,谢谢你能平和地探讨问题。

13#
发表于 2007-10-31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HDMBA在2007-10-31 22:12:00的发言:

1。长江若是两年学制的商学院,那和Darden进行这样的交换,可能是个不错的主意。

2。但是学制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校课程进度就业安排都不同,我觉得这样做会造成学习和就业衔接混乱。

3。再者如果交换时间远远超过了在本校学习时间,学生们会对哪个学校有认同感呢?

4。SEANBB,谢谢你能平和地探讨问题。

我也是如此觉得, 长江12个月的课程, 而去DARDEN交换10-12个月, 感觉有点怪.  占便宜的地方就是交了国内的学费去旁听了美国的一个TOP10的课.

不过从长江的作风来看, 比较喜欢打破常规, 发散性思维, 尝试一下未必不可.

毕竟最后的选择是学生, 不是学校强制, 如果效果不好, 应该会改变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5#
发表于 2007-10-31 23:20: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6#
发表于 2007-11-1 01:3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I2009BS在2007-10-31 23:20:00的发言:

3这种马屁话说给长江的院长听就行了,希望他心情好会给你发个奖学金,呵呵!

1.不成立,美国公司如果要招聘来国内工作的,根本不会在美国招,更不会招个人在美国实习,招聘去美国培训,然后派回来倒很正常。少数的例外是投行和咨询公司,投行现在的趋势是招TOP MBA的华人回国工作。这是中国市场变大后华人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局限于在中国工作的职位。如果一个鬼子要跟我竞争做中国市场的MARKETING,这钟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甚至大到足以把HARVARD的MBA打败。但是这种优势的价值又因行业而异,想投行咨询这些强调GLOBAL标准的公司来说,他们就更看重受过纯正精英教育的TOP MBA,当然有LOCAL EXPERTISE更好,这也是为什么INSEAD等的华人MBA能拿到国内的BCG,MCK职位的竞争优势。

拿着了解中国市场这种优势,去美国做美国市场根本没用处,因为做中国市场的部门,基本上已经都搬到新加坡,香港,或者上海了。更何况TOP10MBA里面的华人本来就大把,无论是CK,或者CEIBS跟他们竞争基本上就只能是COST的竞争,告诉公司别人TOP10要10万刀,给我4万刀我就帮你干。

以为去美国呆的久就能混美国的职位,非常不现实。INSEAD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说明,欧洲的TOP MBA加上欧洲人的背景尚且如此,“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这种话听听笑笑就算了,毕竟都老大不小的MBA了。

最后,有9-10个月的交流当然也是比较难得的好事,毕竟交国内的学费,上美国的比较好的MBA教育,还是比较值的,虽然没有学位。这种经历还是很好的,尤其国内的女孩子很多都有出国的情节,呵呵。

说的好,越来越喜欢你的发言了,思路清晰,语言犀利。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你的发言。

其实说交换,一定会影响到找工作的。这是现实,个人情况不同,这也是白说,有些人根本就不用找工作,或者交换之前工作就定了,或者本来的背景就很强。

交换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体验,我有几个同学在美国呆了很长时间,还是选择了交换,不过他们选择了去欧洲。是留下来找工作,还是增加一份体验,看你看重/在意的是哪一方面。

如果说交换是为了实习,或者找工作,那是有问题的,当初何必上长江,申请一个国外的岂不是更好。选择国内的MBA,实际上就是选择了自己未来的发展。交换学习一般是F1/J1签证,是不可以工作或者实习的,很多公司都对此有限制,在美国呆久了,是有机会改变身份的。但是一个交换学生长期不回,这对一个学校的声誉不是很好的,就是说他一直毕不了业,如果这个学生在美国找到了工作,合法的做法是,回国拿到学位,去美国工作(但是这样被拒签的概率非常大)。这样的工作/实习经验,对回国发展帮助是有疑问的,想一下中国人每年有多少出国读书找工作的就知道了。

长江一年的学制,本来就算不上强项,就像工厂里面的用模具生产产品一样,还有说学生少小班上课个性化发展(MBA都是小班上课),劣势当成优势来讲,有问题的说法说很多遍就当成真理了。如果可以招100个学生,就一定不会招50个。这个是受生源质量限制的。

对比一下长江和其他商学院的课表,看不出有什么个性,但是专业方向上的发展真的是少得可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一年的学制。总是有人说长江的教授金融有多强,市场有多强,物流有多强,,,即便是世界上最好的教授,只教授1+1=2,很难领会到这个领域的前沿和精髓。没办法,时间太短,没有办法开那么多的课程。

我知道瑞士的IMD是一个一年的好学校,可是他的学员平均有很强的工作/学术背景作后盾,8+年的工作经验,每年有约100个学员,强项在综合管理(也没说自己哪一方面都强)

学生太少,对开课和选课也是不利的。MBA本来就是多元发展的,假设学员平均分成5个方向(市场,金融,物流,人力资源,创业,当然现在选择金融和市场占大多数),每个方向只有10个人,可是学校如果只为几个学生开课,也是很难做到的。这一点上哈佛可以招收800个学生真的有优势。如果每年有上百门课程可以选择,那才是真正的有利于个性发展。我的一个同学喜欢房地产,可是国内MBA没有房地产方向,甚至没有专门的课程。不要和我讲那一个教授在这方面又有造诣了,这个对一个普通的MBA来讲作用不大的,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只能去和其他同学选择一样的课程,来完成他的MBA学业。最后的结果是,趋同,缺少个性发展。

交换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很多同学通过交换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学校(通常是奔交换学校的有是专业去的)整整一个学期沉浸在自己喜欢的课业里面,可是受就业,还有学制的限制放弃交换,或者不能真正体验其中的快乐。

17#
发表于 2007-11-1 08: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I2009BS在2007-10-31 23:20:00的发言:

3这种马屁话说给长江的院长听就行了,希望他心情好会给你发个奖学金,呵呵!

1.不成立,美国公司如果要招聘来国内工作的,根本不会在美国招,更不会招个人在美国实习,招聘去美国培训,然后派回来倒很正常。少数的例外是投行和咨询公司,投行现在的趋势是招TOP MBA的华人回国工作。这是中国市场变大后华人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只局限于在中国工作的职位。如果一个鬼子要跟我竞争做中国市场的MARKETING,这钟对当地市场的了解是我们最大的优势,甚至大到足以把HARVARD的MBA打败。但是这种优势的价值又因行业而异,想投行咨询这些强调GLOBAL标准的公司来说,他们就更看重受过纯正精英教育的TOP MBA,当然有LOCAL EXPERTISE更好,这也是为什么INSEAD等的华人MBA能拿到国内的BCG,MCK职位的竞争优势。

拿着了解中国市场这种优势,去美国做美国市场根本没用处,因为做中国市场的部门,基本上已经都搬到新加坡,香港,或者上海了。更何况TOP10MBA里面的华人本来就大把,无论是CK,或者CEIBS跟他们竞争基本上就只能是COST的竞争,告诉公司别人TOP10要10万刀,给我4万刀我就帮你干。

以为去美国呆的久就能混美国的职位,非常不现实。INSEAD的情况就是很好的说明,欧洲的TOP MBA加上欧洲人的背景尚且如此,“什么事情都有可能”这种话听听笑笑就算了,毕竟都老大不小的MBA了。

最后,有9-10个月的交流当然也是比较难得的好事,毕竟交国内的学费,上美国的比较好的MBA教育,还是比较值的,虽然没有学位。这种经历还是很好的,尤其国内的女孩子很多都有出国的情节,呵呵。

哈哈, 想说的都被你说了.

简单的说, MC, IB等全球招人的一般只在TOP10里找, 其他行业地区招人的直接在local的学校找.  进行交换更多是种体验, 短期内肯定影响找工作的.

说实话, 长江也满难的. 不过如果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学校发dual degree的话, 那么肯定非常吸引国内学生的眼球了.

18#
发表于 2007-11-1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真是鼠目寸光啊

1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5: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7-10-31 21:41:00的发言:

长江总的来说, 有求新, 求变的意图, 和帮助学生达成愿望的行动. 无论如何,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我觉得, 这是第一这么做, 我们先耐心看下效果吧.

CEI20009BS, 和QHDMBA的看法也是很中恳的.

不管怎样, 长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有多大价值, 有没有人在乎, 见仁见智, 明年会更清楚.

20#
发表于 2007-11-1 17: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ichael1999在2007-11-1 15:00:00的发言:

不管怎样, 长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有多大价值, 有没有人在乎, 见仁见智, 明年会更清楚.

you are correct, thanks your shar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0 03:1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