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uxiaoc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人知道中欧和长江的MBA混得最惨的是什么样子吗?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8-8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risp在2007-8-8 11:48:00的发言:

我是中欧的,之前在一家稳定的国有企业工作,当时出来读书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我疯了,女朋友也和我说了再见。我可以充分理解大家辞去稳定的工作出来读书的心情,放弃的东西很多很多,收益也不确定。当时来读书的主要原因是想体会一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自已也比较好强,不愿意就这么混一辈子,实在不行(成了所谓的10%),也安排好了后路。

转眼一年过去了,07届的学生也步入校园,我们06届的也马上要开始找工作,现在看来,关于就业,有以下几点体会

多交朋友/多提高自己/多把握机会(实习,GCP,mentor program,企业讲座)

现在我在一家比较有名的公司实习,这里的员工大部分都有哈佛之类的名校的背景,能够留下来的机会很大,这个机会我想如果没有读中欧也许永远也不会有。

MBA永远是一项风险投资,但我不认为是一个疯狂的冒险。从长期看(5到6年),绝大多数人的NPV是正值(20%的discount rate)。我有很多05届的朋友,据我所知,没有人后悔作出了这个选择。


谢谢这位中欧的朋友, 投资MBA是大事, 向你这样去之前就做好最坏打算是很理智的.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从长远来看MBA确实是值得的投资.

感谢你的分享

32#
发表于 2007-8-8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根本就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
CD亚洲版只是个宣传平台而已,属于公共场合。
在公共场合问如此尖锐的问题,就好像往春光明媚、碧波荡漾的湖里扔大石头一样,煞风景。
33#
发表于 2007-8-8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为什么争着抢着当这最后的20%啊,搞不明白。

34#
发表于 2007-8-8 16:06: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35#
发表于 2007-8-8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老大,我没想得罪中欧阿,如果您觉得我冒犯了,那我说声对不起了阿。
一个工程师,英语不好,拿三千。英语流利,拿八千,为什么?全球化阿,老外公司待遇好啊。
同样技术同样水平,人家20万你10万,为啥?机遇啊,有些公司你就是敲不开门啊。
事业单位,一样的职位两样的待遇,为啥?人家有政府编制你没有啊。
还有那些投行咨询风投啥的,没开过眼界阿。
中欧毕业平均能拿30万,多好的机会阿。但谁又知道这些机会是不是我的呢?不是说牛人面试offer一大把,穷人干瞪眼么?
我这不是想多了解一点情况么,如果即使进了中欧也是20万以下的料乃至失业的话,那我就识相一点,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了呗。读个成本低一点的MBA,或者part-time 也行啊。garbage in, garbage out。反正也没有点石成金的地方,您说的是真理阿。
这个地方的确水很浑阿,我压根就不应该屁颠屁颠得跟着瞎起哄。被您老结结实实的教育了一番,我错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8 17:40:45编辑过]
36#
发表于 2007-8-8 17: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yflyfly在2007-8-8 16:06:00的发言:

上面的这位老兄啊,我看到你的想法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是要读MBA的人啊,是将来要做管理者的啊,或者更进一步要做领导者的啊,将来可能底下一帮兄弟都指望着在你的领导下养家糊口的啊. 退一步讲,你就算进了某著名商学院,出来拿了几十万,你的压力不会小的,没有轻松的几十万的.比如你会面临提高利润,打击对手,开拓市场,拓展客户等很多棘手的问题.我觉得这里某些人拼命研究为什么中欧有些人没工作的心态是不健康的. 大家觉得世界可能存在一个地方保证你出来后就变黄金了吗?没有,不可能.那就不是商学院,而是falun功了. 所以我觉得中欧就业率百分之90几很正常啊, 要是每年都百分之一百那才真是有问题了, 那岂不是把自然界最基本的正态分布规律都推翻了. 最后善意的说一句,无论你是要考中欧还是去国外商学院, 都是好选择. 但心态一定要好,否则很难通过面试的,面试官毕竟都是阅人无数的人.

您偏题了,我们并没有讨论就业率90几正常不正常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正是因为这事将来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大家都清楚,mba是一项大投入,而近2年的全职学习更是投入了很大的时间以及机会成本,这完全是一项高风险的运作,自然每个人都盼望着高产出,如果2年后失业的话,那就是无产出,血本无归,是你你会怎么想?

我们所能做的,自然是控制风险,通过研究那些后20%的,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自我定位,了解自身相类似的缺陷,从而尽力提高自己,避免重蹈覆辙,这是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的common sense吧?

当然,必要的自信也是要的,但不是盲目乐观,了解worst case在风险控制中是最重要的吧?

37#
发表于 2007-8-8 18: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慕容复在2007-8-8 16:45:00的发言:
楼上的老大,我没想得罪中欧阿,如果您觉得我冒犯了,那我说声对不起了阿。
一个工程师,英语不好,拿三千。英语流利,拿八千,为什么?全球化阿,老外公司待遇好啊。
同样技术同样水平,人家20万你10万,为啥?机遇啊,有些公司你就是敲不开门啊。
事业单位,一样的职位两样的待遇,为啥?人家有政府编制你没有啊。
还有那些投行咨询风投啥的,没开过眼界阿。
中欧毕业平均能拿30万,多好的机会阿。但谁又知道这些机会是不是我的呢?不是说牛人面试offer一大把,穷人干瞪眼么?
我这不是想多了解一点情况么,如果即使进了中欧也是20万以下的料乃至失业的话,那我就识相一点,宁当鸡头,不做凤尾了呗。读个成本低一点的MBA,或者part-time 也行啊。garbage in, garbage out。反正也没有点石成金的地方,您说的是真理阿。
这个地方的确水很浑阿,我压根就不应该屁颠屁颠得跟着瞎起哄。被您老结结实实的教育了一番,我错了。

兄弟怎么这样就退缩了,mba不是应该aggressive的么?被教育了一下就灰心了不好啊

您也是有抱负的啊,自信总要有些吧,老想着garbage就真成了garbage了

38#
发表于 2007-8-8 18: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ero在2007-8-8 17:55:00的发言:

您偏题了,我们并没有讨论就业率90几正常不正常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那些没有工作的人?正是因为这事将来完全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大家都清楚,mba是一项大投入,而近2年的全职学习更是投入了很大的时间以及机会成本,这完全是一项高风险的运作,自然每个人都盼望着高产出,如果2年后失业的话,那就是无产出,血本无归,是你你会怎么想?

我们所能做的,自然是控制风险,通过研究那些后20%的,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自我定位,了解自身相类似的缺陷,从而尽力提高自己,避免重蹈覆辙,这是每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的common sense吧?

当然,必要的自信也是要的,但不是盲目乐观,了解worst case在风险控制中是最重要的吧?

恕我直言, 假设真有10%的中欧毕业生情况不好,找不到工作. 人家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研究,商学院为什么要告诉你,知道情况的同学为什么要告诉你,这里不光有你看,别人的160几个同学也在看啊. 只要把背景经历说出来,马上就知道谁了.换成是你,你愿意吗. 做事就是做人,请记住,做人要厚道!我觉得你说这话太没水平了,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你为过别人考虑吗.我劝你不要考MBA,这样对你来说是风险最小的也最适合.

39#
发表于 2007-8-8 20: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yflyfly在2007-8-8 18:44:00的发言:

恕我直言, 假设真有10%的中欧毕业生情况不好,找不到工作. 人家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研究,商学院为什么要告诉你,知道情况的同学为什么要告诉你,这里不光有你看,别人的160几个同学也在看啊. 只要把背景经历说出来,马上就知道谁了.换成是你,你愿意吗. 做事就是做人,请记住,做人要厚道!我觉得你说这话太没水平了,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你为过别人考虑吗.我劝你不要考MBA,这样对你来说是风险最小的也最适合.

 好一个“做事就是做人”,别动不动上纲上线,分析问题客观理性点,少点个人感情色彩

的确,他们没必要拿出来,没必要告诉我,但这与我或者其他感兴趣的人去探求答案有关系吗?如果你做marketing research,难道要竞争对手告诉你他们的情况?就算只了解概况也好,总比盲目地挤破头最后一无所获好吧?渠道很多,cd是其中一条,如果有了解的人在这里分享不是更有意义的一件实惠麽?或者说,你的意思就是大家不要去探究这个问题了,出来后如果是最后10%的活该倒霉?

40#
发表于 2007-8-8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里有不少人被中欧拒了。说实话,这么没有自信读了MBA又有何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28 06:4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