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37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愁死了,NN看过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9-28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愁死了,NN看过来

基础刚考完GMAT,分数还行

现状,虽说基础不错,阅读应该不在话下,但还是没有找到GMAT和IBT的契合点,还是无法快速阅读,斑斑能否给点IBT阅读的建议

口语是老大难问题,一点都说不出来,上新东方的时候感觉很紧张,没思路

听力似乎是贯穿IBT的重头,但是听力不是很好,总是开小差,这是最愁的

已经定了11月的位置,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还是一头雾水,受不了,请斑斑指教

还有现在拟订十一把DELTA,OG搞定,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干什么,强化期和冲刺期又应该用怎样的资料

请牛牛指教呵

 

沙发
发表于 2006-9-28 22:15:00 | 只看该作者

汗~好强悍的MM哦,我觉得把delta,og吃透就很重要了,因为现在没有ibt的真题啊

不要太着急了

建议lz慢慢来哈

慌也没用的

板凳
发表于 2006-9-28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托福的阅读考点相对G考试,主要是考差细节,具体考察那些内容,Delta里都有很好的讲解和科学的训练流程。

口语前两题多参考TWE185材料,建议下载顶置下载贴的IW03(笑来范文MP3)和OW03(400多篇范文)。

后四题格式上可以参考OG和Delta,但还要练习笔记记录的功夫,参考导航帖三十三。

听力还是要多练,建议练习听写,特别是地毯式听写,可以让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关听写可以参考导航帖二十三。

建议先看OG的考题介绍,然后做OG的部分题目体验一下IBT考试题,接下来出要做Delta,最后阶段把OG剩余题目完成,考前做掉Delta的四套模拟题。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9-28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斑,那我还用不用的着象GMAT一样把OG过N遍,吃透他们?

还有推荐一下比较好的摸考冲刺,好象很多人提KAPLAN

还有听力不考听写,这样会不会不务正业?

不好意思,比较RR

5#
发表于 2006-9-28 23:43:00 | 只看该作者

OG可以做几篇,特别是阅读和听力,反复看可以把出题思路摸索出来。

Kaplan目前没有书,只有模考软件可以用,但4套题目很珍贵,建议慎用。K的题目,特别数阅读,比考试难,如果做下来结果不好,也不用太在意。

我提议听写笑来范文,主要是可以一举多得,但如果说道针对性,恐怕是只有对作文针对性较强。我个人觉得,听写笑来范文比较适合在考前2-3个月时用,从听力角度,可以作为泛听,从口语角度,可以积累一些单词、句子和论证理由。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还是做针对性强的专向训练,比如主功Delta和OG。

至于听写邱政政20篇等专门的听力材料的作用,在导航帖二十三中也有了说明“听写其实具体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地毯式,一字不漏,但一般只能一句一句听写,多则两三句。但是如果能练到两三句甚至更多,将对大脑的短期记忆有极大帮助,因为这时要考大脑对短期记忆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和回忆才能完成较长的听写。而且是地毯式的听写,有助于扩大听力词库。这也和林燕十五段的第一阶段的要求/方法差不多。

另一种是整段整段地听,然后回忆整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中练习比较接近作文和口语的综合考试要求,不求字字听懂,但求抓住要点。这和林燕十五段后两个阶段的要求/方法基本一致。

两种训练分别有不同的效果,最好都练。”

应该说,听写只一种短期内提高听力的比较“凶悍”的办法,属于话时间少但花精力多的训练办法,不过,宏观上讲,属于精练的范筹,还是要大量听OG、Delta和其他老托福模拟题,主要是扩大听力词汇量,并熟悉多种题材。

6#
发表于 2006-9-29 12: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山衔落日在2006-9-28 23:43:00的发言:

OG可以做几篇,特别是阅读和听力,反复看可以把出题思路摸索出来。

Kaplan目前没有书,只有模考软件可以用,但4套题目很珍贵,建议慎用。K的题目,特别数阅读,比考试难,如果做下来结果不好,也不用太在意。

我提议听写笑来范文,主要是可以一举多得,但如果说道针对性,恐怕是只有对作文针对性较强。我个人觉得,听写笑来范文比较适合在考前2-3个月时用,从听力角度,可以作为泛听,从口语角度,可以积累一些单词、句子和论证理由。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还是做针对性强的专向训练,比如主功Delta和OG。

至于听写邱政政20篇等专门的听力材料的作用,在导航帖二十三中也有了说明“听写其实具体大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地毯式,一字不漏,但一般只能一句一句听写,多则两三句。但是如果能练到两三句甚至更多,将对大脑的短期记忆有极大帮助,因为这时要考大脑对短期记忆内容进行强化记忆和回忆才能完成较长的听写。而且是地毯式的听写,有助于扩大听力词库。这也和林燕十五段的第一阶段的要求/方法差不多。

另一种是整段整段地听,然后回忆整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中练习比较接近作文和口语的综合考试要求,不求字字听懂,但求抓住要点。这和林燕十五段后两个阶段的要求/方法基本一致。

两种训练分别有不同的效果,最好都练。”

应该说,听写只一种短期内提高听力的比较“凶悍”的办法,属于话时间少但花精力多的训练办法,不过,宏观上讲,属于精练的范筹,还是要大量听OG、Delta和其他老托福模拟题,主要是扩大听力词汇量,并熟悉多种题材。

版主,上面提到的听写方法和一个“大醉拳”的打法不太一样,“大醉拳”是先读顺,跟读,泛听。哪个方法好些?听力和口语实在是太弱了。考完G已经5天了,还没进入T的状态。谢谢

7#
发表于 2006-9-29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reentree_du在2006-9-29 12:35:00的发言:

版主,上面提到的听写方法和一个“大醉拳”的打法不太一样,“大醉拳”是先读顺,跟读,泛听。哪个方法好些?听力和口语实在是太弱了。考完G已经5天了,还没进入T的状态。谢谢

导航帖二十三是个“组合拳”,“大醉拳”的步骤是看懂、读顺、跟读、跟说,范听,核心应该是中间三步,看懂只是前提,泛听只是作为听力的延续。所以我把它和林燕的听写结合,而且利用了邱政政精选的材料,先在不熟悉材料的情况下练习听写,听写完了其实就是做到了看懂,然后开始读顺、跟读、跟说。如果先用了“大醉拳”,那就没法用这些材料听写了。关于听写的作用,我在导航帖二十三已经说的比较多了,这里不多说了。

林燕的听写和大醉拳的核心(或者说中间三步),本质都属于精练范筹,也就是对少量材料进行深度练习,可以提高听力的反应能力,大脑短期记忆能力,对重音、节奏的感觉和把握等等,泛听其实是另一种练习方法,相对而言,主要是扩大听力词汇量和熟悉更多的语音语调语气。

其实泛听得足够多,听力自然也会上去,我们自己学母语就是这么学的,但对于短期备考的朋友来说,就要用比较“凶悍
”的办法突击了,当然泛听还是需要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9 12:53:02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TOEFL / IELTS

NTU MBA
MSGO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28 04: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