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863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7-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div class="maxcode-quote"><strong><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这样的帖子最有启发性! 喜欢, 感谢! 希望多读到这类内幕消息. 再次感谢!!</font></strong></div><div class="maxcode-quote"><b></b></div><div class="maxcode-quote"><b>以下是引用<i>modern</i>在2006-10-14 2:08:00的发言:</b><br/></div><p class="quote">剛結束兩科期中考 下禮拜還有期中考 好累阿</p><p class="quote">GPA絕對是審閱的一環 但是你的面試表現跟GMAT成績也都是 所以別太在意成績</p><p class="quote">畢竟 在校成績有太多不可衡量因素 我去念爛一點的學校拿全班第一名 跟一流院校拿到三十名 是不同的</p><p class="quote">GPA要自行轉換的喔 80分以上4分 70~79 = 3 60~69=2 下面自然-0分</p><p class="quote"></p><p class="quote"></p><p class="quote">學習阿 緊湊 緊張 得用功 呵呵 老師素質大體來說很好 會計學老師生動活潑有趣 是MIT的PHD 而且是從南加大轉來這邊教的 經濟學老師也很棒 常常用香港大陸例子說明 十分淺顯易懂 上半學期fiscal policy教完之後下半學期要教monetary policy了 </p><p class="quote">行銷學教授的教法我稍有不認同 太多觀念 太多課本上的東西她都丟出來 她整理的不多 樣樣皆重點 但行銷這東西其實沒那麼多重點 一章挑三四個觀念教就很多了 她非把所有名詞都講完不可 好累</p><p class="quote">財務學教授速度(pace)很快 大學念finance或是accounting或是Emonomics的人原則上可以pick up 像我這種大學唸英文日文的 完全就在霧裡頭度過三小時 </p><p class="quote">統計老師也很好 他都用excel教學 外加statspro軟體 十分實用! 有學到東西的感覺</p><p class="quote">同學水平很好 德國學生普遍的聰明 邏輯好 而且愛發言 印度老爹也很聰明talkative 可惜他現再面臨一堆工作都得會說中文的困境 正在苦惱 </p><p class="quote">今年改制之後 要拼一年畢業的人可以實現了 只要54學分修完達到就是一年畢業 <br/>交換也可以不去 有些人會犧牲交換 而換來在香港本地求職的機會 這些要自己想 <br/>我們這邊好處是選擇多 除了不交換 交換 兩種以外還有雙學位這的選擇(但多數國內學生會覺得浪費錢啦 畢竟是筆不小的數目) 我們現有的夥伴是HEC FT排名Top30之內的好學校 這間之外今年也許還會有新發展 但是現在還不可言不可說所以大家請拭目以待</p><p class="quote">除了這些課業之外的問題主要就是求職了 <br/><br/>九月十月這兩個月 每個月都會有十次左右的recruitment talk (針對全校的 非mba) 以及一兩次針對MBA的recruitment talk 很多大家心目中一等一的公司都會來 所以又得付出額外的時間去聽 去認識人 去了解公司 以及寫CV , cover letter , and specific questions that a certain company demand you to answer 其實中國學生很不好的習慣就是always ask "why didn't you provide this or that" MBA本來就不是由所方提供很多東西的 而是學生自己要盡全力的去爭取 比如說你對顧問有興趣 看到麥肯錫來talk卻不去聽 這成嗎? Vault這種最基本的資料 卻很多人沒在看 成嗎? 有關這些訊息 Email都會寄到我們的信箱 哪些公司要來 vault怎麼用 全都有在Email裡面 但有些人就是不看不用那真的不能怪誰<br/><br/> BCG UBS剛來 麥肯錫 德意志下週來 這些機會都得靠自己去把握 MBA本來就是訓練你練習求職的過程阿 呵呵 中國人要進美國人的公司就得多學學美國那套喝酒點頭聊棒球攀關係的工夫 糟糕 我不能透漏太多 多說了到時候大家都會了換我沒工作了 事實上我之前丟了某間位在北京我夢幻中的dot com沒幾天就一張大rejection來傷害我弱小的心靈 唉 要是這CD上有人是那間公司的麻煩你們幫我引薦一下 小弟我身強體壯中英雙通古道熱腸助人為善 偏偏就是意中人不理我阿><</p><p class="quote">回歸正題 </p><p class="quote">大家應該知道IB跟MC的intern/ summer associate 徵才時間大致上就是九月到十一月底 之後會close 所以如果要應徵這兩行的完全得在這時候就丟出所有申請資料 對於原本功課就很重的我們來說無疑是更加重</p><p class="quote">不過 嘿嘿 其實全世界都一樣啦 美國M7現在早就開始一家一家IB/MC application用灑的 科大那邊跟我們狀況差不多 港大那邊則是沒有summer internship的制度(因為要飛去LBS) 總之 大家都是笑著臉在外內心苦哈哈 睡眠永遠不足眼睛永遠有黑眼圈再過日子 只好靠週末補眠 我美國那邊念MIT harvard Emory purdue的朋友們狀況也差不多 反正大不了就是let it B (科科考B) 但是要爭MCs, IBs拿B又很糟糕 一切的矛盾就得看你如何去斟酌 我是做學生會會長的 事情也特多 未來還想參加Business plan比賽 在本科時除了念過行銷以及OB之外全無財務/會計背景 所以我在成績上就沒辦法搞的太好 只能盡人事 成績得聽天命</p><p class="quote">老師們的壞處就是他們每個人都要我們用功 --對他們的科目 所以loading每科都很重 重到很想殺人<br/><br/>原則上今年MBA office真的是砸重金要圖強了 career service部門來了新的director以及行政人員 共兩人 新的director過去是從Oracle來的 原本就有過科技業人資以及金融業的經驗</p><p class="quote">他們現在算是很努力的幫我們再多建立與recruitors之間的關係 我得說實話的是consulting以往招中大MBA學生不多 ( under 有些有成功擠進去的) 所以這方面還在努力 金融業的話倒是挺多的 十二月之前應該陸陸續續的07'學長們會來報他們的工作消息了 至於我們這屆還早 還沒資訊啦 明年一到三月的第二波找intern (多數為MNC)就是中大的地盤了<br/>中大比較強勢的是跟本地MNC的關係 牌子老時間長就有這好處 以我自己來說 如果去不了北京的夢幻公司 只好窩香港了 呵呵 具體來要看的話 <a href="http://mbacareer.baf.cuhk.edu.hk/recruiters_internships.htm"><a href="http://mbacareer.baf.cuhk.edu.hk/recruiters_internships.htm" target="_blank">http://mbacareer.baf.cuhk.edu.hk/recruiters_internships.htm</a></a> <br/>這是黑馬他們這屆的interhship結果 底下的logos都是真實的(不是把前三屆混在一起魚目混珠那種) <br/>三個人去了MS 然後MC的話有Roland B, Arthru D banking有HSBC 恆生 CITIC FMCG有lever kimberly等 我個人分析是由於中大校友在香港的實在多 香港本地MNCs的連結還是中大比較強的項目 (靠mentor拿到offer也是有 但這一切都要靠緣分 靠個人實力 mentor只是管道之一)<br/><br/>我個人認為intern還是自己得先努力找 office會幫忙但絕對不能有坐在那邊等office幫忙的想法 美國的intern也都是自己找的</p><p class="quote"> rospectus students:</p><p class="quote">快來申請吧 今年這麼一堆好的進展 明年進來的學生通通享受的到 我在這邊三天兩頭踢MBA office屁股請他們多照顧同學 你們就別擔心了 我比較擔心自己 功課老拉不上來的話交換學生沒得選 我很想去我沒去過的地方><</p><div class="maxcode-quote"><br/></div><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