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444|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IMBA06FT开学两周多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12:24:00 | 只看该作者

BIMBA06FT开学两周多

重回校园的感觉太爽了!尤其是像北大这样的校园。有人可能认为中欧作为独立商学院在品牌上和运作上都比北大国际有优势,这个小妹我暂时不作评论,毕竟在中国国内也可以有选择对众多的优秀人才来说都是好事,百花齐放才是春嘛~~~本人先抒发一下开学以来的感觉。

不管外间怎么评论,当你置身北大校园的时候,真的可以切身的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尤其当你心中满怀求知的欲望(当然有人可以认为MBA不是用来读的是用来混的,关于这点本人表示严重抵制!)PT的XDJM刚开学还没来得及交流,FT的课程其实安排的是非常紧凑的。尤其是开学大课会计和金融,确实给了没有这方面背景的学生不小的压力。但是大家都非常积极用功的在学,同学虽然还没有全认识,在课余的互动也是相当丰富的。整个班级给人感觉充满了活力和求知欲!这是本人最为享受的一点。大家都觉得既然来了,就要最好的利用这段时间和资源。

不能不提的是今年班里的国际学生特别多,几乎各大洲的都有。他们都很可爱,怀揣着对中国和北大的憧憬来加入BIMBA。这同时也使得英文授课和小组交流变得真金实银(因为如果全班都是讲中文的,那中国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为了提高效率可能会选择讲中文,这样的话就~~~~)毕竟,这就是国际MBA的意义所在。

BIMBA的老师也是很牛的,真的不是因为小妹我坐井观天,有兴趣的同志们去查一查老师的背景资料就知道了。像林毅夫、海闻这样的教授就不用说了,教其他课程的老师,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的,也都是很厉害的名校毕业的。BIMBA也许在各方面都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让人觉得她是在一个良性的轨道上循序渐进,总有一天会成为国际顶尖的MBA项目的!

沙发
发表于 2006-6-27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BiMBA越办越好!羡慕ing。

人生面临的选择太多,不如没有选择!

板凳
发表于 2006-6-27 15:58:00 | 只看该作者
羡慕,有没有msn,发短信给我。好好聊聊
地板
发表于 2006-6-27 16:10:00 | 只看该作者

BiMBA是开学最早的一个。

5#
发表于 2006-6-27 17:07:00 | 只看该作者

听了不少BIMBA FT同学的反馈, 也看了课程表, 的确是一个好项目!

6#
发表于 2006-6-27 23:04: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挺不错的,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很踏实的一个项目,祝愿她越办越好

7#
发表于 2006-6-28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6.17 值得每一个BIMBA 铭记  charlie Huang ft2006
8#
发表于 2006-6-29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朗润园 是 开放的北大 闹中取静之处, 很尊敬 林毅夫、海闻 和陈平老师!!
9#
发表于 2006-7-10 15:48:00 | 只看该作者

开始实习了,感觉一年的时间过的好快,真的好想再和06的同学重新学一年,怀念去蒙古草原Teambuilding,怀念幽静精致的朗润园,怀念即将开始的LSE暑期课程,怀念唇枪舌战的Team Work,怀念丰富多彩的lectures,怀念每天早上边吃早餐边看WSJ和FT日子,怀念实习前车轮大战似的的面试。给FT06同学的建议是:珍惜在BiMBA的每一天。

BiMBA不愧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商学院。希望可以给准备申请BiMBA和06的同学一些帮助hansong111[在] yahoo.com.cn

10#
发表于 2006-7-12 09:11:00 | 只看该作者

看到一个BiMBA同学为实习写的东东

暑期实习进行曲(上)

 

文: F05 Lizzie Zhang

   “今天你面试了吗”

  今年开学一回来,班里的气氛就有了微妙的变化。从以前专注学习、聚会、团队合作变成了“今天你面试了吗?”,都是暑期实习将近的缘故。
我寻找暑期实习机会开始得更早,去年冬季一些国际投行来宣讲的时候就投递了几份简历,可惜都没有回音。看来没有相关的金融背景,还是很难迈进这类金融机构的。
寒假结束,一回来就发现邮箱里满满的都是职业发展部发来的各种实习招聘信息,一时间简直眼花缭乱。面对众多信息,我根据以前的工作背景,选择了一些既有一定相关性、自己也比较感兴趣的公司,投递了几份简历。

  偶然还是必然

  3月底的某一天,正在被Operation Management“折磨”的我们听到了一个消息。美国某地的一个组织要来北大参观,了解中国文化和经济,这次活动将会由北大资本与市场协会协办,BiMBA的学生也受邀参加并与该组织的成员进行文化交流。
  班里同学介绍这次活动的时候,特意强调,会有很多美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过来,麦肯锡、雷曼兄弟、第一波士顿等等都在名单内。我当时一听就心动了,但上午的课上完后,觉得很累,跟几个也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一起吃饭,犹豫着要不要去,最后还是带着Operation Management的作业去了。
  他们的活动地点在英杰交流中心,内容包括介绍北大、BiMBA、北大资本与市场协会和美国那个组织(th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Fellows),之后是一堂专门针对美国人的文化课堂。
  听完文化课堂,我们和美方的来访者一起喝下午茶,自由选择聊天对象。我站在那里,正打算吃点什么,一个高个子的美国男子过来跟我打招呼,聊了聊BiMBA,又询问我的学习情况,过一会儿,另一个人也加入我们的谈话。
  他们关心的问题很多,从BiMBA的情况如何,到美国人在中国常犯的错误,再到上海还是香港更具有发展潜力,一一问到,也很感兴趣的问我将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得知我因为缺乏金融背景而被几家国际投行拒绝后,先跟我聊天的查理主动表示:他在一家投行工作,认识很多人,可以推荐我去相关机构或是去他所在的投行实习。
  当时听完也没有太激动,只礼貌的向他表示感谢。毕竟去美国实习听上去并不太现实,需要处理的问题太多,对方需要付出的成本也相当大,他们有必要这样做吗?我并不确定。
  他们提出想要参观校园,因为时间有限,就近带他们从未名湖畔走到我每天上课的地方——朗润园。果然,这里的古色古香立刻吸引了他们,一边拍照,一边回忆起他们在哈佛商学院或是杜克大学的幸福时光。我们谈起在念书的时候同学情谊的重要,谈起职业道路应该如何规划,对我来说,真是受教良多。
  送他们走的时候,查理再一次提出让我给他写信,并把简历附上。我接过他的名片,愉快的跟他们挥手道别。

  签证传奇

  五一过后,邮箱里静静的躺着查理的来信。他们公司决定邀请我过去做两个月的暑期实习,地点在美国亚特兰大市。
  没有太多犹豫,我接受了这个Offer。固然,去美国的经历将是一笔财富,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这是我跨进金融业的最好机会。
  收到正式Offer以后,我才发现美国签证有那么多讲究。大学毕业时也没有考虑过出国留学的我,开始仔细研究各种签证的区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公司的帮助下,才明确我要签的是哪种签证,需要哪些文件。公司还帮我找了个移民律师行,处理相关事宜。
  犹记得我的Mentor在一封来信里写道:Bottom line is,don’ t worry about it, we will get it done.这句话让我勇气倍增,认真地准备各种材料,约好签证面谈时间,其间无数次到职业发展部咨询或是告知进度,也无数次从身边的同学那里得到鼓励。
  终于到面谈那一天了。一大早起来,从来很少下雨——至少在早上很少下雨的北京,居然是大雨滂沱。从地铁口出来,冒雨走到签证处门外,偶然遇到一个瑞士老外,忍不住相对苦笑,抱怨了一下这天气: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站到了签证官面前。
他一脸微笑的看着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是BiMBA的员工?
  我立刻解释:不,我是那里的学生,二年级的MBA。
  签证官对我要去美国的事只问了一句:你要去11周?去了就回来?
  我说:当然。
  签证官:祝你愉快!
  接着,他伸手就把签证的小条给我了。
  我站在签证处外打电话给关心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外面的雨已经停了。

  小结

  在准备出国事宜的间隙里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努力搜索,试图从我的经历中提炼出一些可以分享的经验。说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尽量参加一些活动,以便增加自己和外界的接触;跟人交流的时候保持自然平和的心态,在双方都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往往能更好的展现自己和了解对方;职业发展部的热情和同学的鼓励真的很重要,等等。
  有一句话倒是想与大家分享,我还记得最初与查理交流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我刚才听了介绍,你们BiMBA是中国最好的MBA项目。”
  这句话,不仅仅印在我们的Newsletter或福布斯杂志上。
  (欲知后续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29 00:2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