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士官生BiMBA探讨领导力 [日期:2006-07-14]  西点军校因为其培养出很多著名将领而为世人所知,同时,西点军校更是造就商界领袖的摇篮,被称作另一个“哈佛商学院”。今年6月,北大国际MBA (BiMBA) 四名学员在美方院长杨壮教授的带领下,赴美国西点军校参观体验过。这一次,西点军校的两名士官生史密斯和瓦格纳来到BiMBA,和BiMBA04PT的李彤、05PT的孙迪两位学员“异地重逢”,并一起展开交流讨论,同在场的BiMBA06级新生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领导力的核心在哪里?
西点军校校徽上镌刻着一只目光炯炯的山鹰,一顶闪闪发亮的钢盔,一柄寒光逼人的短剑, 还有一行醒目的大字,也是西点的校训“国家•荣誉•责任”。据说,西点军校最好的学生之一麦克阿瑟将军曾指着印在校徽上的“责任•光荣•国家”说: 这三个词能使你在坚强地面对软弱的时候,勇敢地面对害怕的时候,在尽了最大努力还是失败了的时候感到骄傲并继续不屈不挠斗争,在成功的时候能不骄不躁。也许,这就是西点军校的精髓和灵魂所在。 两位士官指出了西点领导力的核心价值:忠诚(Loyalty),责任(Duty),尊敬(Respect),无私奉献(Selfless Service),荣誉(Honor),诚实(Integrity)和个人勇气(Personal Courage)。这7个词的首字母连起来正好是“领导力(LDRSHIP)”的缩写。 而对于品格(Character)的重要意义,史密斯和瓦格纳则提出了“3P”:积极(Positive),专业(Professional),人性(Personal)。“积极”就是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态度;而“专业”就是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例外和特殊;而“人性”则是指走近人,理解人,关注人。 两位士官说,西点学员的行为准则是责任、荣誉、国家。这三个西点人代代相传的词汇一直在给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信念和勇气,在失望中提供希望。西点的领导力体现在6个领域:道德、精神、社会、学术、军事和体能。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全天候”的环境熏陶、鲜活的楷模示范、延续百年的西点人文传统,学员们逐步完成领导力培养的“Know、Do、Be”三个阶段,而且是“To be all you can be!”(做最好的自己)。 史密斯和瓦格纳说,所谓领导,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他们指出,“宽容是一种美德”,同时,“有勇气说‘不’”更是一种负责任、敢担当的价值所在。史密斯还强调了“Time Management(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要协调好体力与脑力的关系,周密地考虑到各种情况,把“要做哪些事,哪件事更重要,怎么做事”详细列表。在西点学到的东西,“走遍天下都无敌”,而且“对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脱胎换骨的8小时
孙迪和李彤向大家介绍了他们在西点军校参观时,亲身体验的“新生接待日”,并称之为“脱胎换骨的8小时”。这从早到晚的8小时,完全是在高年级学生的指挥、协助下进行的,无需教官动口。从打包上车到体检分班,从发型着装到言谈举止,从目光眼神到行起坐卧,就能让刚入校的新生完成从“普通公民”到“西点士官”的转变,就能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的“西点烙印”。  在现场,应同学们的强烈请求,史密斯和瓦格纳为大家演示了西点训练新生的“shouting”过程。两位BiMBA06级学员走上台去,只听到“Yes, Sir!”“No, Sir!”“Sir, I don't understand!”“No Excuse, Sir!”(报告长官,是的!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借口!)不绝于耳,两位学员被士官指挥得团团转。史密斯和瓦格纳告诉大家,在西点,学员对教官的命令只有上述四种“标准回答”,根本不存在诸如“对不起”之类的客套和“我不太明白”之类的解释。就在这四句话日复一日的重复中,学员们的意志品格得到了锤炼,行为举止得到了约束,习惯作风得到了养成。杨壮院长还透露,这种训练的威力是巨大的,只要看西点人的眼神,那种专注,那种咄咄逼人,就知道他们背后的自信与骄傲,心中的勇气和力量有多么大,而这种无形的影响力正是领导力的绝佳体现。 李彤说,在中国,我们也经常把部队比作“大熔炉”;在美国,也有人把西点称作“生产领导者的工厂”,通过标准化的流水线大批量地生产出来。他认为,西点军校这就是一个有着固定沸点和固定冶炼方法的熔炉。学员一入校,就按照体能、军事技术和文化学习三大部分进行训练,三块内容纵横交错,编织成一张严密的大网,支撑起整个教育过程。西点军校校长曾说过:“只要不是白痴,我就能把他训练成将军!”这话我相信,因为他掌握了最有效的训练方法。只有体能、技能、才能的“三位一体”,才能成就西点今天的辉煌。
情境与影响力
为什么西点军校能产生这么多的领军人物?李彤认为,关键是西点的教育制度中有着非常明确的“code”,这种规章制度的继承和传扬是最重要的。一旦制度设计好了,就会不折不扣地执行。 这种教育制度的成功运用还有效地培养了西点人极强的荣誉感与自豪感。杨壮院长指出,西点军校学员自称为“West Pointer(西点人)”,这种对学校发自内心的热爱令人感动。在西点,随处可见“Go Army, Be Navy”的标语,这就是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竞争,双方都以自己为荣,为了集体的形象而努力。他希望BiMBA学员也能做到“以BiMBA为荣”,时常考虑“我能为BiMBA做些什么?” 杨院长指出,教学过程怎样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Influence(影响)”和“Inspire(启发)”最为重要。西点是以培养“领导力人才”为目标的,而“领导力”的具体表现就是“影响力”。把自身的行为、思想带给、传递给周围的人,这种启发性的,发自内心的行为在西点得到了最充分的证明。 杨院长说,为什么06级BiMBA学员一入学就要进行拓展活动,而且还要请史密斯和瓦格纳两位士官做“指挥官”,就是要创造一种情境,创造一种氛围,让学员们在特定的环境和压力下实现自身潜能的发挥,实现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同时,BiMBA前几届学员还创立了“金融俱乐部”、“健康俱乐部”等组织团体,开展捐助希望小学等活动,这些更是培养自身的影响力,促进学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碰撞的绝佳途径,也提升了BiMBA的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感。 Hardness是核心中的核心
在现场互动交流阶段,杨壮院长向同学们发问:西点军校的教育理念归纳到一个词,就是Hardness,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那么什么是Hardness?到底应该怎样理解Hardness? 李彤说,他理解的Hardness就是无论经过什么样的打击、挫折、失败、屈辱,太阳还会升起来,“我还是我”,不会被摧垮,不会被打倒,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与意志。 李彤举了西点新生入学后三个月的“野兽训练(Beast)”为例。在这三个月里,“不去跳舞,不去娱乐,把我们当作野兽吧,我们以此而自豪!”这是西点学生的信条。麦克阿瑟将军曾说过:“体能的训练将决定智力的高低。”的确,只要咬牙挺过这三个月的魔鬼训练,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了。 孙迪说,她理解的Hardness就是在各种问题面前不会动摇,不改方向。西点军校的荣誉信条是:“决不欺骗和偷盗,也决不容忍任何人的这种行为。”比如像史密斯和瓦格纳,即使到了中国,也依然保持自己的行为风范,哪怕是“在这里可以做西点不让做的事”,但“我自己也不做”,类似于古代中国人的“慎独”。 杨壮院长则强调了Hardness里包含着积极向上、乐观昂扬的精神态度。“没有什么不可能”就是西点传授给每一位学员的工作理念。他说,他曾经问过西点军校一位快要退休的军官:“你觉得这么多年来过得最糟糕的是哪一天?”这位老将军说:“我可记不得了。”可见西点人的精神面貌永远乐观、积极、昂扬、向上,西点人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消极应付”。他们的自信,他们那种跳出个人狭隘的圈子,从高空俯视,从大处着眼的视角,那种应对压力时的“满不在乎”等等都是值得商学院的学生学习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杨院长问,“正所谓百炼成钢,这种顽强不屈,昂扬向上,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精神就是Hardness的最好解释!由此才带来西点学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相会我们BiMBA的学员通过在北大的学习,一定会有雄心壮志,一定会感到重任在肩,不辱自己的使命!”随即,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