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roric在2006-5-23 9:09:00的发言:一个努力想考7++的新手的问题: 我现在刚开始做og上的题,已经做完第一遍,但对og的第一遍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感到很迷惑。 有的同学说“og第一遍很重要”====〉怎样个重要法?对后面有什么影响?
有nn说:先仔细的把og的题目做一遍,认真的review每题的解释,把错题勾出来,要求对于sc的基本出题点,比较阿,单复数阿,以及ets的偏好有所了解:比如是否用whether 决不用if,比如有rather than的时候不选in stead of,有个大概的了解。 ====〉欧现在照nn说的做了,并基本达到了解出题点的要求,但不是每道题都能看出出题点,只能看出常见的而且简单的比如平行,比较,主谓一致等,也看了置顶语法点里的一部分语法点(挺多的还没看完),请各位版友帮我诊断一下 小看了一下某些我做过的og的讨论(不敢多看,有前辈说语法点没有理解透彻容易走火入魔),发现偶做题时的想法咋那么单纯呢,常是一个语法点(比如常用平行)来解决问题,多了也就两个,而且想不到那么多。偶是在是初手(这一点太清楚了不要被各位鄙视),请赐教。 还有nn说(好像是rhod)第一遍是熟悉题型====> 偶的基础也不好,只熟悉题型是不是不够,而且怎样才算熟悉了题型呢? ps:欧现在的情况时每天30道og(11th),review,已完成,同时每天一章by语法全解,完成一多半。 昨天编辑好后洗澡时一直在想,觉得可能是自己看得不细不透彻,做完题后就阉?械亩伎匆槐椋?行┘亲×耍?行┗共惶?靼椎难∠罹凸?チ耍??远院芏嗵獾母芯醪皇呛苌睢O胩??蠹业目捶ǎ?嘈糯蠹移鸩绞倍加心敲匆恍┬├Щ蟮模?胛适窃趺唇饩龅模?lt;/p> 以下是大N Tianwan 的考后感想, 我觉得蛮有启发的 "我没有纵向或横向总结,大全所有的题目一个不落,至少都做了1遍,分析了1遍;OG的题目做了3遍分析了3遍;老OG(大全sec01,sec02,补充1-44)做了2遍分析了2遍。完全是用时间堆上来的,对语法的感觉就是在题海和重复中硬生生的积累的。 语法书是很重要的。我买了几乎所有市面上能见到的中文版高级英语语法书,当我碰到问题时,首先就是查语法书,至今为止我最为推崇的是章振邦老先生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这本书对英语语法的解释是非常准确的。比如说:对于限制性修饰、非限制性修饰,定语从句的一些复杂情况,非限定性动词的各种用法,冠词的用法等等…..的解释,读后都有让人豁然开郎的感觉。另外我在使用那么多语法书之后,发现几本语法书也是不错的,象《朗文英语语法》,薄冰的《高级英语语法》,Swan的《英语用法指南》,许广联主编的《大学英语语法》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一般情况下,除去词法的问题,句法的问题都可以在章振邦老先生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3&ID=61735&page=1)找到准确的书面语用法的精确解释。 多做题目是很重要的。多做题我就能碰到更多的语法点,题目做多了,怪事也就见多了。以后再碰到偏题、怪题也就见怪不怪了。我把大全所有题目都做一遍再分析一遍就是这个目的。 重复,最重要的实际上还是重复。当我第二遍做OG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所有的题目都象从没见过一样。到现在即使做了3遍分析了3遍后,除了OG上的一些偏题和难题之外,我有时看到OG的题目还是不知道它是OG上的。这就说明题目不重复是记不住的,重复了不注意或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也是记不住的。我说的不是记住题目本身,而是记住这些语法点。当我从第三遍分析OG开始,我才有了很多题目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个时候看到OG的解释和自己寻找每个选项的错误时才开始对一些GMAT常见的错误有了真正的感觉。 上面三点都是非常耗时间的,所以我的方法是必须有充分的时间来保证的。刚开始我分析OG,一天10个小时以上也只能分析完30题。到了第二遍还是一样,分析永远比做题目所消耗的时间多的多。但第三遍就很快了,而恰恰是第三遍收获是最大的。许多大全的题目我只能做一遍分析一遍,并不是我不想多做,而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不过我觉得,OG,老OG,三套大全最后的真题反来复去炒几遍应该就够了。OG和老OG有ETS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ETS的思路。三套最新题很接近现在的考试。 OG的解释是非常宝贵的。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很多都看不明白,第二遍的时候发现很多可以看明白了,兴趣大增。第三遍看的时候简直就是享受。每一遍看都不是轻描淡写,而是每一句话都要细细的琢磨。时间长了慢慢习惯了ETS的思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3 9:36: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