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携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携隐小教室*第三期(首页添加OG第一篇阅读分析示例)

[精华] [复制链接]
50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00: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梦不落在2006-5-27 16:03:00的发言:

携隐MM想问个关于那篇咖啡因的问题:

就是第28行的那块

But Snyder et al point out the caffeine concentrations needed to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in the brain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that produce stimulation. Moreover, other compounds that block phosphodiesterase's activity are not stimulants.

这两点作者是怎么反驳旧观点的呢?不明白啊。

我的理解是:旧观点认为提高AMP的浓度可以刺激兴奋度。而phosphodiesterase可以分解AMP.而caffeine的作用是抑制phos,从而保证了AMP的浓度。但是Snyder指出:需要抑制phos的caffeine 浓度要高于刺激兴奋的caffein 浓度。

到这儿我就不明了,浓度高不就能抑制了吗?

我看了你的文章分析 S反驳说这样的浓度比C能引起刺激的浓度得多,而且,其他类似的物质也没有这样的作用。我觉得文中的意思应该是大吧?

非常感谢!

对,是大很多,是我的笔误。这样还有理解的问题么?
502#
发表于 2006-5-28 01: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6-5-28 0:33:00的发言:

谢谢你的祝福。

首先我觉得,不要为了过去失去的东西再有任何的难受了,过去的事情毕竟过去了。不要因此有心理负担,觉得这次非考好不可,这种心态不利于考试。对待考试应该不亢不卑,把它当作一个迟早会达到的目标,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总之,坚定信念就一定会达成。你从去年就开始看我的帖子,其实你应该看到我03年就在CD注册了,04年就考了,第一次也没有成功。我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在GMAT上,当然,我自己也很拖拉,不是一个好的例子,我只是想说,任何付出都是有收获的,不要因为一战失利就觉得怎样,也许考两次,对于你的水平的真正提高才有帮助。

对于你的复习时间的安排,我建议你还是尽量把家里的环境改造的适合自己看书,老是要借助其他地方,变来变去,时间就利用的有限啦。或者你可以听音乐或用耳塞?总之,家里能复习是最好的,每天的时间也可以延长了。

你的复习计划没有什么问题,先执行起来,再根据你的情况做调整。如果一开始不能达成计划也不要着急,调整过来就行了。但是缓冲的时候,也要适当做一些题目,不要把感觉丢失了。

pace我其实说了很多次了,RC建议2分钟一题(包含看文章),CR 2分半,SC1分40″。

谢谢携隐,我也希望我心态能平静,这样才有利于备考。不知道你是否到了美国之后就离开CD了?实在是舍不得。希望我在复习的过程中,若有问题,还能得到你的帮助。

关于复习环境,我想暂时也无力改变些什么,唯有充分理由图书馆的时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8 1:24:49编辑过]
503#
发表于 2006-5-28 08:35:00 | 只看该作者

在xieying mm走之前,赶紧来问问mm,看我现在的状况,我的一下干干什么?谢谢

og SC 做完了也看完了,于是开始大全,每15个一个section,平均每15个错2-3个,最多一次4个,最少一次0个,那天随便做了做885 sectionA 25题里错了8个,很是沮丧。我都是计时做的,最多每题一分钟,从来没有超时过。这种情况下,我市保持呢还是继续看og?

CR 我也开始大全,作了几套gmat test 每个section20 基本错6-8个,我觉得还是阅读问题。时间控制的还可以,一般两分钟一题。我是继续大全呢,还是回归og,如果回归og,我发现我每个题目都可以记住答案了,而且看题目觉得清楚地一目了然,不知道怎么办了下一步?

阅读还没有开始,因为阅读比较差,所以迟迟不敢开始。:(

我准备七月二十几号考试,每天可以给gmat的时间大概三四个小时把。

谢谢你

504#
发表于 2006-5-28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6-5-28 0:38:00的发言:

对,是大很多,是我的笔误。这样还有理解的问题么?

那这样的话我就更不明白了。。

But Snyder et al point out the caffeine concentrations needed to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in the brain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that produce stimulation.Moreover, other compounds that block phosphodiesterase's activity are not stimulants.

S指出需要抑制phos的caffein 浓度要比产生兴奋物的caffein浓度高.可这并不能反驳旧观点认为的caffein的effects是来自于其抑制phos的产生从而刺激behavioral stimulation。我觉得不管浓度高不高,主要得说明caffein不是抑制phos的产生才行啊。而从moreover那句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能够阻止phos活动的不全都是stimulants。也就是说除了caffein之外别的物质也能达到抑制作用。这句话是可以削弱旧观点的。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caffein也是起到抑制作用的。那snyder的point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携隐能再帮帮我吗?谢谢啦。。

good luck in US

50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owling在2006-5-28 1:22:00的发言:

谢谢携隐,我也希望我心态能平静,这样才有利于备考。不知道你是否到了美国之后就离开CD了?实在是舍不得。希望我在复习的过程中,若有问题,还能得到你的帮助。

关于复习环境,我想暂时也无力改变些什么,唯有充分理由图书馆的时间了。


当然不会离开CD。但是商学院会比较忙,我不会再有时间来解答问题了。如果有时间,我还是会来的。

希望走之前我有时间把复习方法系统的写一下。

506#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amayan在2006-5-28 8:35:00的发言:

在xieying mm走之前,赶紧来问问mm,看我现在的状况,我的一下干干什么?谢谢

og SC 做完了也看完了,于是开始大全,每15个一个section,平均每15个错2-3个,最多一次4个,最少一次0个,那天随便做了做885 sectionA 25题里错了8个,很是沮丧。我都是计时做的,最多每题一分钟,从来没有超时过。这种情况下,我市保持呢还是继续看og?

CR 我也开始大全,作了几套gmat test 每个section20 基本错6-8个,我觉得还是阅读问题。时间控制的还可以,一般两分钟一题。我是继续大全呢,还是回归og,如果回归og,我发现我每个题目都可以记住答案了,而且看题目觉得清楚地一目了然,不知道怎么办了下一步?

阅读还没有开始,因为阅读比较差,所以迟迟不敢开始。:(

我准备七月二十几号考试,每天可以给gmat的时间大概三四个小时把。

谢谢你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做什么题目,OG永远不能放。

CR逻辑,不是要你选答案的,而是要搞清楚,OG解释里面对每个选项是怎么说的,错的为什么错,对的为什么对。要形成OG的思路。

阅读早点开始吧,很花时间啊。

507#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梦不落在2006-5-28 9:34:00的发言:

那这样的话我就更不明白了。。

But Snyder et al point out the caffeine concentrations needed to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phosphodiesterase in the brain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that produce stimulation.Moreover, other compounds that block phosphodiesterase's activity are not stimulants.

S指出需要抑制phos的caffein 浓度要比产生兴奋物的caffein浓度高.可这并不能反驳旧观点认为的caffein的effects是来自于其抑制phos的产生从而刺激behavioral stimulation。我觉得不管浓度高不高,主要得说明caffein不是抑制phos的产生才行啊。而从moreover那句之后我们可以看出能够阻止phos活动的不全都是stimulants。也就是说除了caffein之外别的物质也能达到抑制作用。这句话是可以削弱旧观点的。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caffein也是起到抑制作用的。那snyder的point究竟想说明什么呢?

携隐能再帮帮我吗?谢谢啦。。

good luck in US

你的思路太执著啦,要学会soft mind,不要老是执著在自己的思路上,要尝试从OG的答案想想别的思路啊。

这里就是浓度的问题,而不是caffein能不能抑制PHOS的问题。

老观点认为,是达到了一定的浓度,才能产生兴奋,这是C工作的原理。可是S指出,根本不需要达到那种浓度(低的多的浓度),C已经开始产生兴奋效果了。所以证明,C不是通过浓度原理来工作的。这样明白不?

508#
发表于 2006-5-28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刚考的一战,万万没想到惨败而归,考前两周模考得时候还是750,结果居然低了100分,比自己开始GMAT之前的摸底分数还低。想趁热打铁再战,可是心情实在沮丧,加上临近毕业事情也多,请JJ帮我找找问题,给后面的复习指点一二。

准备情况:

2月开始断断续续复习吧,中间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间断了几次,考前又集中突击了2周,临上考场前完成情况如下:

1。OG10  SC,CR各一遍,错题详细分析了,正确率80%左右吧

      OG11  RC,SC各一遍,错题分析。CR没做完一遍。因为很多重题,就没统计正确率。

2。LZM语法2月就做完了一遍,全当SC入门。白勇语法书,做完OG之后看了头两章,觉得题目偏易,很多重复,就没再看

3。SC大全,考前1个月左右做了100道吧,错误率很高,后来因为潜心GWD,没时间再顾了

4。CR大全,做了两套,也没坚持下来,觉得跟OG和GWD里面的风格还是有一定差异

5。GWD:做了XY1-10,GWD 17,18,19,21,24,28,31,XY1错了16个,超时10分钟,很沮丧。后来到4,5套以后就稳定在10,11个左右,最好的时候错5个。不过一般都会超时3-5分钟。

6。数学,QYQ数学总结+JJ,一直不是很担心。

7,AWA,没怎么大练,倒是看了很多范文,考前头一晚写了一篇AA,做了个万能摸版,考试当天早上很早就醒了,写了一篇AI,25分钟写了500多个词。平时经常用英文写东西,觉得问题不大就上考场了。

8。模考,一次摸底660,一次靠前两周750,后来潜心GWD,实在没时间模拟了。后来想想,从没把AWA,Math,Verbal放在一起模拟过,可能直接导致了我考试当天体力透支。

考试当天,AWA键盘不是很适应,不过还好AA写了5段,AI写了6段。数学每道题都做了两遍选的,更正了好几道tricky题,最后是满分。到Verbal的时候很明显精神不能集中,很想赶快考完拿个成绩走人,阅读几乎都是凭感觉做的,最后2-3道题没时间了,随便点的。觉得不是很好,但是应该至少上700,可没想到出来的成绩。。。哭死~~~

我觉得我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1。复习不够系统,一会毕业设计,一会学车,一会签证,一会又惦记着去泰国毕业旅行,所以经常间断,直到考前1个月意识到时间紧迫了,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可是因为签证,没有坚持下来。我觉得GMAT看到最后看得我都想吐了,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要上BBS灌水放松一下。发觉自己现在好没有毅力啊,总是前松后紧~

2。太想得高分了,靠前给自己定的目标居然是750,因为周围英语基础不如自己的人都能拿到这个分数,就想当然的觉得自己也可以。加上GWD最后基本都在10个以内,而且可以掐点不超时了,更觉得应该问题不大了。于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很大。

3。考试当天体力透支,过度依赖JJ。开始verbal的时候我已经很明显心不在焉了,总想碰上JJ,可只是碰上两篇超难的RC JJ,而且题目都不一样,云里来雾里去的,之后明显感到自己被甩出高分题库了,就紧张起来,越答越慢,最后时间也不够了。

4。阅读速度一直上不去,GWD的时候就总超时,实战一紧张就更慢了,我发觉自己总是前20题pace都还可以,后面就明显慢下来,不知道怎么回事。

JJ帮我分析分析我的问题所在吧,给我一些后面的建议好吗?万分感激!!!

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二战了,6,7月都很忙,之后就要入职了,工作环境全英文,可是又很怕以后全职考更加身心俱疲。555,这次真的很受打击,没想到自己英语基础还不错(两年前TOEFL640,也经常去国外交流实习),又辛苦了几个月,就是这个结果,都想以后再不碰GMAT了。

JJ人真好,为CD做了这么多贡献,临走前还无私地帮助大家。谢谢XY J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8 11:58:40编辑过]
50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12:49:00 | 只看该作者

iceccn,

你的复习明显陷入了GMAT常见的几个误区。这些误区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当初都可能犯过的。我一并列再这里,也给后来人一个借鉴吧。

误区一:英语基础好/英语没我好的人都考的很高

其实你可以稍微看看困境区谈论自己失败的帖子,很多很多考出500多的,英语基础其实都很好。我记得年初这种趋势好像到了一个顶峰,突然之间很多英语基础好的都考的不怎样,由此还引发了对题库是不是换过、GWD是不是已经失效的怀疑和大讨论。我根据这个现象,写了一个帖子,根据考的不好的人的反馈,我觉得他们的失败都是因为方法没有用对。除了CD,我身边其实也有很多例子:我好多朋友,英语专业,专8优秀,毕业后主要工作语言都是英语,GMAT都只考了500多,600多。反之我自己,英语基础差,工作后基本没有碰过英语,可是一,却考到了自己期望的成绩。

造成这个误区的,是大家将GMAT和英语等同在一起了。我们要先清楚认识到,GMAT是商务英语。GMAT考量的,不仅仅是英语水平,更多的,是逻辑思维,是一种manager的能力。GMAT的每个部分,考量的都是将来做一个business leader所需要具备的能力:阅读,考量的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抓取有用信息并理出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考量的是下达的命令必须简洁、有效、无岐义,以使得命令能够迅速不被误解的执行下去而不需要领导者反复解释;逻辑,考量的是领导者解决大量business问题时强有力的逻辑推导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就是领导者将来所需要面临的工作状况:需要长时间精力的集中、解决大量问题,并保持一定的pace来维持效率。所以,GMAT最重要的不是英语水平,而是了解GMAT对你的要求,掌握GMAT的rules,根据这些来要求自己、培训自己。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GMAT战略谈》中,最开始就强调要知己知彼的原因。

误区二:模考分数高/GWD错误率不算高,考试分数也不会低

模考分数并不能代表考试分数。尤其是PP3等模考软件。很多大N都反复强调过,不要过份依赖模考分数,模考只是为了培养pace,培养考试的感觉,适应考试的节奏。

GWD比模考软件相对要真实,但是,同样也有很多大N反复强调过,不要根据GWD的正确率来判断自己的成绩,因为考试临场发挥、pace等等影响因素,都很可能大幅度影响成绩。就我个人所知,GWD错3-4个的,有考600多的,GWD错8个的,有考780的。所以,不要过份依赖这些来判断自己的水平。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自己的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可以采用2个方面。

第一,GWD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GWD稳定错在10个以上,那你的水平基本不会超过720+。但是这个判断反之并不成立,也就是说,GWD错的少,并不能保证你得高分,还是要看你到底是否真正融会贯通了所有的知识,能在考试中活学活用。

第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N人心经中,和其他N贴中,前辈们谈到的考试前的感觉。比如我本人就反复说到过我考试前阅读所产生的如鱼得水顺畅的感觉。事实上,很多大N考试前,并不是凭借GWD来判断自己的实力的,而是,复习到一定的阶段,很容易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因为大部分的知识点这时都已经非常清晰,心中对GMAT的rules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相反,如果那些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觉得很多知识点都还很模糊,平时很多题目靠猜,或者靠运气的,考试时候发挥一定不会好。

误区三:平时复习强度高,考试一定能适应

这个是我自己也犯过的错误,我在一战总结贴里面也提到过。Pace很重要,这个pace不仅仅包括做题目的时候,每个题目所花的时间,也包括整个考试过程,每个部分的精力分配。我一战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的复习,自认为完全可以适应考试的强度了,但实际上,平时复习的精神集中度跟考试是不能比的。我一战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做完数学,开始精神不集中了,V部分就想早点做完,很快就陷入了低分题库。

所以,模考很重要。不是因为模考的题目、分数重要,而是一定要培养起考试的感觉,训练出自己考试时候的精神集中度,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误区四:复习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够了,断一阵子不要紧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复习方式是不适合GMAT的。GMAT需要一心一意,需要大强度的复习,才能有好的效果。前面说过,GMAT考量的不是英语水平,而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不靠大强度的复习,是很难短时间内建立并巩固的(注意,建立还不够,要巩固才能真正应付考试)。

零散的复习也不利于pace的建立,更加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去反复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多了,会使得你对知识点很混乱,无法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的。

误区五:材料就那么些,用这个跟用其他的没区别/看完材料就好,不用反复练习

你用的材料实在不好。LZM有很多争议的,我也一直都不推荐。他的思路太XDF了,不够灵活,不能应付现在越来越隐蔽的出题方式。而且他的很多理论,也相当“应试教育”,只说了表明现象,没有告诉我们现象后的根源。我个人比较推荐白勇的书,虽然他也有错误,但是他解释了很多知识点背后的语法知识,对于建立我们的知识体系有好处。

语法大全一直是我所推崇的东西,你也没有好好利用。大全囊括了语法出题的各个方向,囊括了各种各样的出题点,做两遍大全,对SC的帮助是巨大的,是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达到的。

材料方面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对材料的利用不充分。我看你的复习中,练习的很少。除了GWD,基本没看到你练习,好像分析也很少。既不反复分析,又不练习,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呢?

在材料的利用上,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号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三百首,最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第二,要熟读。三百首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根据这样的材料利用原理,相信复习就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你订750的目标完全没有问题,根本不算目标过高,这个不是错。但是一旦订下目标,就要理智的分析、制定一个合适的复习计划,一去实现这个目标。

510#
发表于 2006-5-28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携隐在2006-5-28 12:49:00的发言:

iceccn,

你的复习明显陷入了GMAT常见的几个误区。这些误区是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当初都可能犯过的。我一并列再这里,也给后来人一个借鉴吧。

误区一:英语基础好/英语没我好的人都考的很高

其实你可以稍微看看困境区谈论自己失败的帖子,很多很多考出500多的,英语基础其实都很好。我记得年初这种趋势好像到了一个顶峰,突然之间很多英语基础好的都考的不怎样,由此还引发了对题库是不是换过、GWD是不是已经失效的怀疑和大讨论。我根据这个现象,写了一个帖子,根据考的不好的人的反馈,我觉得他们的失败都是因为方法没有用对。除了CD,我身边其实也有很多例子:我好多朋友,英语专业,专8优秀,毕业后主要工作语言都是英语,GMAT都只考了500多,600多。反之我自己,英语基础差,工作后基本没有碰过英语,可是一,却考到了自己期望的成绩。

造成这个误区的,是大家将GMAT和英语等同在一起了。我们要先清楚认识到,GMAT是商务英语。GMAT考量的,不仅仅是英语水平,更多的,是逻辑思维,是一种manager的能力。GMAT的每个部分,考量的都是将来做一个business leader所需要具备的能力:阅读,考量的是在短时间内大量抓取有用信息并理出逻辑关系的能力;语法,考量的是下达的命令必须简洁、有效、无岐义,以使得命令能够迅速不被误解的执行下去而不需要领导者反复解释;逻辑,考量的是领导者解决大量business问题时强有力的逻辑推导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题目,就是领导者将来所需要面临的工作状况:需要长时间精力的集中、解决大量问题,并保持一定的pace来维持效率。所以,GMAT最重要的不是英语水平,而是了解GMAT对你的要求,掌握GMAT的rules,根据这些来要求自己、培训自己。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GMAT战略谈》中,最开始就强调要知己知彼的原因。

误区二:模考分数高/GWD错误率不算高,考试分数也不会低

模考分数并不能代表考试分数。尤其是PP3等模考软件。很多大N都反复强调过,不要过份依赖模考分数,模考只是为了培养pace,培养考试的感觉,适应考试的节奏。

GWD比模考软件相对要真实,但是,同样也有很多大N反复强调过,不要根据GWD的正确率来判断自己的成绩,因为考试临场发挥、pace等等影响因素,都很可能大幅度影响成绩。就我个人所知,GWD错3-4个的,有考600多的,GWD错8个的,有考780的。所以,不要过份依赖这些来判断自己的水平。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自己的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可以采用2个方面。

第一,GWD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GWD稳定错在10个以上,那你的水平基本不会超过720+。但是这个判断反之并不成立,也就是说,GWD错的少,并不能保证你得高分,还是要看你到底是否真正融会贯通了所有的知识,能在考试中活学活用。

第二,大家可以参考一下N人心经中,和其他N贴中,前辈们谈到的考试前的感觉。比如我本人就反复说到过我考试前阅读所产生的如鱼得水顺畅的感觉。事实上,很多大N考试前,并不是凭借GWD来判断自己的实力的,而是,复习到一定的阶段,很容易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准备好了,因为大部分的知识点这时都已经非常清晰,心中对GMAT的rules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相反,如果那些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觉得很多知识点都还很模糊,平时很多题目靠猜,或者靠运气的,考试时候发挥一定不会好。

误区三:平时复习强度高,考试一定能适应

这个是我自己也犯过的错误,我在一战总结贴里面也提到过。Pace很重要,这个pace不仅仅包括做题目的时候,每个题目所花的时间,也包括整个考试过程,每个部分的精力分配。我一战的时候,每天从早到晚的复习,自认为完全可以适应考试的强度了,但实际上,平时复习的精神集中度跟考试是不能比的。我一战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做完数学,开始精神不集中了,V部分就想早点做完,很快就陷入了低分题库。

所以,模考很重要。不是因为模考的题目、分数重要,而是一定要培养起考试的感觉,训练出自己考试时候的精神集中度,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误区四:复习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够了,断一阵子不要紧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复习方式是不适合GMAT的。GMAT需要一心一意,需要大强度的复习,才能有好的效果。前面说过,GMAT考量的不是英语水平,而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逻辑思维,不靠大强度的复习,是很难短时间内建立并巩固的(注意,建立还不够,要巩固才能真正应付考试)。

零散的复习也不利于pace的建立,更加会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去反复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多了,会使得你对知识点很混乱,无法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的。

误区五:材料就那么些,用这个跟用其他的没区别/看完材料就好,不用反复练习

你用的材料实在不好。LZM有很多争议的,我也一直都不推荐。他的思路太XDF了,不够灵活,不能应付现在越来越隐蔽的出题方式。而且他的很多理论,也相当“应试教育”,只说了表明现象,没有告诉我们现象后的根源。我个人比较推荐白勇的书,虽然他也有错误,但是他解释了很多知识点背后的语法知识,对于建立我们的知识体系有好处。

语法大全一直是我所推崇的东西,你也没有好好利用。大全囊括了语法出题的各个方向,囊括了各种各样的出题点,做两遍大全,对SC的帮助是巨大的,是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达到的。

材料方面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对材料的利用不充分。我看你的复习中,练习的很少。除了GWD,基本没看到你练习,好像分析也很少。既不反复分析,又不练习,怎么可能有好成绩呢?

在材料的利用上,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号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材料要精,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三百首,最有代表性的三百首,而不是其他。第二,要熟读。三百首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根据这样的材料利用原理,相信复习就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你订750的目标完全没有问题,根本不算目标过高,这个不是错。但是一旦订下目标,就要理智的分析、制定一个合适的复习计划,一去实现这个目标。

谢谢携隐JJ,你说的几个误区真是一针见血啊!其实我在开始复习之前拜读了很多N人心经,也想把材料精简吃透,可是到后来还是免不了都想看看,结果哪个都没有看透。我一直以为自己很有毅力,通过这次考G才发觉完全相反,我必须承认我的GMAT复习绝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而且心里也总想着其他事情,看见别的毕业班同学都出去玩,我还得跟GMAT斗,心里就小不平衡,呵呵。路是我自己选的,当然就要坚定的走下去!

我做题还是及时总结的,基本都是自己做完一遍,再仔细研读解释和网上NN们的探讨,所以每道题都是研究过两遍的。我对错题比较重视,都是挑出来重新做,再研究的,所以一般都不会错2遍。不过跟版上NN们10多遍OG,3,4遍GWD比还是很大差距的。二战一定要再吃透OG,好好做大全,谨听JJ的劝告!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GMAT不是考英语的,是考未来business elite应有的逻辑的。我的逻辑就是很差,经常不能很快排除无关选项,连带阅读思路也不清晰。我的逻辑和阅读很多就是凭记忆和感觉做的,没有做到真正的active reading。JJ有没有好方法让我先把阅读和逻辑搞定?比如做做LAST?而且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reading速度上不去,总超时,尤其是RC遇到很多科技类生词的时候,就更晕了,我觉得问题在于我不知道哪些地方该精读,哪些可以略过,总像读小说一样enjoy其中,XY JJ能不能针对我这个问题给点建议?

还有就是二战的时间,是趁热打铁好,还是先稳扎稳打把我的阅读和逻辑障碍克服了再说?据说申请的时候是越近的成绩越好,我是不是应该好好准备把基础弄扎实了,以后在职的时候再考好呢?如果入职前1个月全空可以全身心投入,有希望搞定吗?

谢谢携隐JJ!实在是太感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8 12:1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