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1441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2-2-20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227 DNA复制
主要:
段1
发现了semicoservative replication. 在1958M-S实验之前,two methods of DNA replication: conservative/dispersive
段2
1958, M-S用bacteria(没有复杂细胞结构)做实验,一阶段观察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二阶段观察dispersive。另外,semicoservative replication在有复杂细胞结构的生物中常见
段3
W和C在1953提出semi,但仍是猜想,直到1958M-S实验将其过程划分为两阶段,证实了W和C的理论。
简译:
段1
科学家发现DNA分子分裂前的semiconervative复制过程:双螺旋结构被打破,分子一分为二,每个旧链去和新链组合,每次复制得到两组包含新旧链的DNA。1958年M-S实验之前,学界对DNA复制持有其他观点:一是conservative复制,一个完全新的双螺旋被复制出,保留旧螺旋;二是dispersive复制,将旧螺旋拆分为许多小部分,再和另一个补充部分重新结合,形成两组同时包含新旧螺旋成分的DNA。
段2
1958年M-S实验培养细菌,先注入重和轻两种nitrogen同位素,以区分新生成的和原本的DNA——有heavy同位素的细菌会渐渐转变成同时携带lighter同位素的不会在新生成细菌中出现的medium版。下一代的细菌的同位素密度正好处于轻重之间,这是为了测试让细菌复制后的轻重各一半的conservative复制法的可能性。两代后的细菌同位素一半是intermediate一半是light,这是为了测试会让所有细菌密度变成intermediate和light之间的dispersive复制。细菌是没有复杂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而semiconservative复制过程出现在有复杂细胞结构的多细胞生物中。人类DNA复制方法也是semiconservative的。
查单词后:
段1
科学家发现DNA分子分裂前的semiconervative复制机制:双螺旋结构被打破,分子一分为二,每个旧链去和新链组合,每次复制得到两条同样都包含新旧链的DNA。1958年M-S实验之前,学界对DNA复制持有其他两观点:一是conservative复制,一个完全新的双螺旋被复制出,保留旧螺旋不变;二是dispersive复制,将旧螺旋拆分为许多小片段,再和另一个额外的片段重新结合,形成两条同时包含新旧螺旋成分的DNA。
段2
1958年M-S实验培养大肠杆菌,先注入重和轻两种氮同位素,以区分新生成的和原本的DNA。将有重同位素的细菌转移到含轻同位素DNA的培养皿中,这些DNA将会生成新的DNA(忽视了Medium在这里做名词而非形容词。第二句仍是实验过程,不是对上一句的补充说明。原本理解错误。注意!!行文逻辑,第一句说了培养了两种,后面说了这两种一起复制,那第二句很可能就是把两种放在一起)。下一代的所有细菌的同位素密度正处于轻重中间,这消除了(粗心大意!当时看着这两个复制过程,和上一段的内容不符,百思不得其解,然后放着没管。原来是单词看错了!)会让细菌复制后的轻重各占一半的conservative复制法的可能性(此时的结果有可能是dispersive复制导致的,于是继续观察两次复制后的结果)。两代后的细菌同位素一半是intermediate一半是light,这消除了会让所有细菌密度全部变成介于exactly intermediate和light之间的dispersive复制的可能性。细菌是没有复杂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但semiconservative复制也过程出现在有复杂细胞结构的多细胞生物比如动物和人类中。因为真核生物的DNA都嵌在染色体中,人类染色体的复制机制也是semiconservative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