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白斩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瓜阁精读] 111.information sharing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22-9-20 10:30:02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2#
发表于 2022-9-20 11:26:06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3#
发表于 2022-9-20 14:23:39 | 只看该作者
P1:提出問題-想要職員訊息共享,卻透過獎勵競爭來鼓勵資訊囤積
-share info<—> encourage hoard by rewarding competition
-EB&NB&I: study 71 employees track emails & individual rev
P2:對比不同reward下共享的情況
found: reward for individual pfm—share least; reward for team pfm—share more; reward for company pfm—share most
-degree of sharing=sharer’s interest
-compensation=one’s pfm— employee hoard info; compensation=firm pfm— knowledge sharing
P3:用某公司的email sharing舉例
-effect: e-mail traffic
-office 1-rewarded for org pfm; office 2 rewarded for individual pfm
-clear which shared more
P4:管理層雖知道資訊共享與動機間的關係但還是以個人表現為激勵
-executives grasp incentive — knowledge sharing, but still emphasize individual pfm>encouraging team/firm pfm
-white collar rank on individual pfm (sales volume/hours billed)
hours billed计费小时数
P5:IBM轉變為例證明資源共享帶來成功
-IBM: before LG-based on individual pfm-> almost paralyzed
-LG fire anyone who refused info sharing, compensation— team based—> enormous growth during 1990s
P6:最大化資源共享需結合遏制囤積
-our research ✔ team/firm pfm -↑info flow
-IBM: max sharing-couple with deterrents of hoarding

Hoard 囤積
Fiefdoms領地
Reprimand譴責
recalcitrant顽固的
deterrent 遏制力
inducements 引诱 ;  刺激 ;  诱因

74#
发表于 2022-9-21 09:05:59 | 只看该作者
                a. 第一段
                        i. 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b. 第二段:发现
                        i. 奖励个人的,信息分享少
                        ii. 奖励团队的,信息分享多
                        iii. 根据公司表现而奖励的,信息分享最多
                        iv. 解释——个人利益
                c. 第三段:说明研究
                        i. 在研究中,这个效果很明显,因为有两个office,一个奖励个人,一个奖励team(通过email进行调查
                d. 第四段:现状
                        i. 尽管管理层知道自己要利用这个效果,但是即使是合作很重要的公司,最后还是很个人导向
                e. 第五段:举例说明team based重要性
                        i. 以ibm为例,说明team based的重要性
                f. 第六段:研究结果
                        i. 研究表明team based有利于促进信息交换
最好伴随“抑制信息囤积的因素”
75#
发表于 2022-9-21 10:00:55 | 只看该作者
P1 研究:追踪员工表现和信息分享的关联度
P2 发现:如果奖励基于个人-隐藏信息,最大化个人收益,损害他人或对他人无益;如果奖励基于整体-分享信息,最大化公司收益
P3 过程:员工分成两组,一组以个人表现为奖励标准,一组以公司表现为奖励标准
P4 但还是有很多公司以个人表现为奖励标准
P5 IBM的例子:IBM以公司表现为奖励标准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P6 如果想最大化分享,鼓励分享与阻止囤积是最好的结合。


deterrent 遏制的,威慑的;制止的
hoard 贮藏
inducement 诱因,刺激物

76#
发表于 2022-9-21 10:11: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77#
发表于 2022-9-21 13:44:26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78#
发表于 2022-9-21 16:34:3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79#
发表于 2022-9-21 16:51:39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80#
发表于 2022-9-21 17:24:54 | 只看该作者
p1 问题:为什么经理们想要员工分享信息但却鼓励竞争呢?因为个人竞争会反过来使得员工藏着信息不分享。作者做了一个调查,涉及71个打工人,不同岗位,对比他们的薪资与邮件往来的数量。

p2 调查结果是:与经济理论一致的是,因为个人表现被奖励的人不怎么分享信息;因为公司表现被嘉奖的人分享的信息最多;而因为团队表现被奖励的人分享较多的信息。因此,分享信息的程度与分享者的个人利益是挂钩的。个人利益即薪资报酬,报酬与他人薪资相关联(个人表现),员工会藏着信息不分享;报酬与公司整体表现相关联,员工会免费分享信息。p3/有个图

p4/ 即使很多主管知晓这个道理但现实是公司们仍鼓励个人表现而不是团队和公司整体表现,这会促进员工间的竞争从而阻碍信息共享。一些实际的evidence:很多不同的领域都强调个人业绩,用绩效排名比如销量和hours billed,而奖励前几名。

p5/ IBM强调信息分享与不强调对公司表现的前后对比。Gerstner来之前,IBM 75%的津贴都是基于个人表现颁发的;他来之后进行了改革,谁不参与信息共享,谁就会被炒掉。此举甚佳,实现了90年代IBM的巨幅增长。

p6/ 结论:以团队和公司整体表现挂钩的incentive(而不是个人表现的indicator)可以提升信息流动和促进信息共享。以及,想要最大化信息分享最好同时规定必须分享(deterr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9 23:5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