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小白斩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瓜阁精读] 57.耐用品的价格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23-9-11 19:22:35 | 只看该作者
P1:BG:之前的研究发现对于耐用品消费者很少做出比价行为以及事前购买的研究,可能的两个原因
①消费者低估了市场价格的变化
②基于心理学交易效用
解释心理学交易效用:消费者源于节省固定费用金额相关的价格相反

P2:展开说说第二个解释
个人的回应对于变化刺激相反的相关和绝对强度的原始刺激
消费者更care相对费用而不是绝对美元
P3:eg:100-2刀的微波炉再给一个400到-20的电视机,这样的情况会刺激消费者寻找100-20的价格,就会开始比价
在经济学上,现在开始比价和开始比较的效用是一样的
但是在心理学效应上却产生了差异
P4:这个现象的好处----
此外,文章未来将继续研究标准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和他们的平均市场价格的关系然后去解释关系和心理预期的关系
132#
发表于 2023-9-15 15:44:0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五天:耐用品价格
transaction 事务
inversely 反向
magnitude of 大小
heuristic 启发式
1P:之前的研究表明,人们在买耐用品的时候不怎么搜索也不怎么进行价格比较。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不被接受的解释—人们不关心市场的价格变化,第二个建立在…的基础上,比较被接受,人们想省一笔固定金额时获得的心理效用和产品价格反向相关。
2P:W条例说一个人对于刺激变化的反应与原始刺激的大小成反比。T理论说人们想储蓄固定金额的渴望与价格成反比。对价格搜索的预期节省数额由绝对转向相对。
3P:举例,如果知道买一个100块钱东西省2块,买一个400块钱东西省20块,人们会更在意省20块的东西的价格比较。
4P:使用心理价格启发式能够减少消费者寻找更贵产品的行为,带来经济影响。这个也可以解释P的发现—规范化商品市场价变化与价格平均值直接相关。这篇文章的目标就是拿心理价格启发式解释规范化商品市场价变化与价格平均值直接相关。
133#
发表于 2023-9-19 22:28:49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段:提出主题:
1、人们不对耐用品作买钱询价和比价
2、提出两种解释:
1)消费者会低估产品市场价格浮动 (不对)
2)消费者从省下来的固定金额中产生的心理效应和产品价格成反比(对,建立在W&T的理论上)
第二段:进一步介绍第二种解释的心理原理
1、人对于刺激无变化的反应和原始刺激物的绝对值成反比(W理论)
2、费者从省下来的固定金额中产生的心理效应和产品价格成反比(T理论)
第三段:举例说明上述理论
那2/100和20/400说明。
第四段:该理论的影响
1)解释产品市场价格浮动和市场价格平均值相关联的现象;
2)为市场价格浮动和市场平均价格之间关系提高检验,以及从心理理论角度去进一步解释二者关系。
134#
发表于 2023-10-5 09:14:31 | 只看该作者
First reading:
1. point out a previous view, two possible explanation of the view
2. Further details of the second explanation
3. Example of second explanation
4. The effect of POPH
Main idea:  present and explain a view regarding to consumer expenditure

Second reading:
1. According to research, even price is important to consumer's decision, most consumers do little prework for durable goods and less price comparison. The passage will figure out the reason that price didn't increase with variation of price (durable goods); first: underestimated ( not working); second: the psychological utility derives from the amount of money saving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price of item.
2.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second possible reason. Point out a new term " psychophysics of price heuristic"
3. Example to certify the above possibility.
The POPH would reduce consumer's search and further greater market price variation.
135#
发表于 2023-10-5 11:19: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136#
发表于 2023-10-5 11:20: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37#
发表于 2023-10-6 10:43:59 | 只看该作者
concomitant 伴随的、共存的
heuristic 启发性的

P1+P2:
-以往研究发现消费者购买耐用品的时候,购买前很少进行价格比对;尽管普遍认为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决策;
-有两个可能的解释为什么价格的变动越大不会导致消费者越多地考虑价格因素;
-【解释一】消费者根本没有注意到市场上的价格变动,这个解释是不成立的;
-【解释二】基于W的心理物理学和T的交易心理效用理论,这个解释是成立的;W
的心理物理学认为“a response to a change in a stimulus will be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absolute magnitude of the original stimulus.”;T的交易心理效用理论认为,同样是打折20块钱,省下钱的心理正效用和商品的原价是成反比的;
所以,即使消费者知道贵的商品的价格波动会很大,但是他们还是没什么动力去做价格比对(因为价格变动占原价之比是相对小的,得到的心理效用是小的);
-在文章中,作者将消费者 把省钱的心理效用按照占商品原价比值的方法 进行评估的行为定义为“价格的心理物理学启示psychophysis-of-price heuristic”;按照比值,消费者把剩下的绝对价格转化为了相对比值;

P3:
-【举例】100元的微波炉省20元,和400元的电视机省20元;消费者应该更倾向于对微波炉进行价格比对因为相对节省额更高;
-【控制其他变量相同】以上的例子中,购买微波炉和购买电视机的比价成本和预期收益是相同的,并且进行比价的目的也相同(就是省钱);

P4:
-价格心理学启示会减少消费者对更贵的商品进行比价,因此也导致了一些重要的经济结果,比如更加波动的市场价格;
-价格…启示也可以解释P在1979年观察到的现象:标准化的商品(品牌、模型和特征保持不变的)的市场价格波动与市场价格均值直接相关;
-文章的进一步对市场价格变动和市场价格均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且用价格…启示来解释实证的结果;
138#
发表于 2023-10-6 16:09:41 | 只看该作者
P1: 文章背景
很少有研究研究耐用品和价格比较,即便价格对消费决定很重要。这篇文章研究为什么消费者参与价格搜索的意愿没有随着耐用品价格的变化而增加。1消费者低估了价格波动,这种说法没有得到支持 2 消费者从节省一笔固定金额的钱中获得的心理效用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即便价格变化大,消费者对比价格的意愿也没有增加。
P2: 理论基础
w的理论:个体对刺激变化的反应将与原始刺激的绝对大小成反比
T的理论: 消费者对比价格的意愿和商品价格成反比
定义psy-of-price-heu:消费者评估耐用品的价格是物品价格中的一部分,消费者更在意相对省钱而不是绝对的美元。
P3 举例说明,消费者购买微波炉和购买电视机的比价成本和预期收益是相同的,并且进行比价的目的也相同(就是省钱)
P4 文章的成果和应用:
心理学价格理论会让消费者减少对更贵物品的价格研究。也解释了市场价格比那话被平均价格影响,这篇文章也提供了一个经验主义验证对市场价格和平均价格的验证。
139#
发表于 2023-10-17 14:06:50 | 只看该作者
57.耐用品的价格
P1:一种现象:消费者在买耐用品的时候,很少做价格比较和研究。递进,两种解释。1.消费者不知道市场价格波动,转折,不对。2.一句话说清楚,消费者是从节省的相对于商品价格的价钱中获得效用的,所以他们做信息比对的倾向或许并不会随着商品价格波动的增加而增加。
P2:递进。就是把第一段末尾的理论扩充讲了一遍。最后总结,消费者对节省的钱的判断,不是基于商品价格波动的绝对价格节省,而是基于消费者认为的节省的价格和商品自身价格的比。
P3:递进。举了个例子说明了一下。
P4:递进。上述消费者倾向合成后,在市场中表现出来可以解释一些现象。某商品的价格波动和商品均价有关。
140#
发表于 2023-10-18 14:29:22 | 只看该作者
尽管价格是购买行为达成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买耐用品的时候并不怎么比价。本文给了两个可能的解释。
1.消费者低估了价格波动的幅度。这个说法不被支持。
2. 第二种解释基于Weber 的心理学和Thaler 的transaction utility 之上,是被支持的。
这种情况下,贵价物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即使变大,消费者的比价动力未必随之变大。


Weber 法则说的是,一个人心理动力的变化是和原动力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偏离了。

Thaler 的transaction utility 的心理学效用理论,能节省的钱数与物品价格成反比。所以这种情况下,贵价物品的价格波动幅度即使变大,消费者的比价动力未必随之变大, 如“transaction utility”预测的那么大。

我们定义消费者的倾向以评估省钱的效用,与物品价格做比例。这是心理价位启示。消费者把省出来的钱转化成一个相对的比例而不是绝对的现金值。

栗子:消费者买100块的微波炉能省2块钱,买400块的电视能省20块钱,拿他会倾向于找一个能节省20块钱的微波炉。两种情况在消费者的经济成本和“通过比价期望能省的钱“方面是一样的, 并导致进行价格比较购物的相同意图。

用这个心理价位启示会减少消费者寻找贵价物品,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当这个其实能解释p的观察, 真实的市场价格波动和他们的市场平均价强相关。因此,这个文章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经验主义的检验, 检验市场价格波动和市场均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心理价位启示理论来解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5 11:4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