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4245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0-2-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段落大意】:
第一段:尽管有研究表明价格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影响很大,但是对于耐用品来说,消费者对price search的意愿并没有随着price variation的增加而增加。两个解释,第一个解释(消费者不看重price variation)不成立;第二个解释成立。第二个解释的数据表明:The psychophysics utility that a consumer derives from saving a fixed amount of money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the price of the item.消费者从储蓄中获得的心理物理效用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比。这样的话,即使消费者相信更贵的商品的price variation更大,他们price search的意愿也没有所期望的那样大。(?价格越贵,心理效用越低,price search的意愿更低?)
第二段:Webr's law表明个体对于刺激物的变化($20)的反应是和这个刺激物原来的程度($100还是$1000)成反比的。同样的,对于utility theory,假比说都是节约了$20,如果是在$100里节约$20和在$1000里节约$20,那一定是在在$100里节约$20所得到的psychological utility心理物理效用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消费者相信更贵的商品的price variation更大,他们花时间来price search的意愿也不如transaction utility theory所预计的那样大。“pop h"下,消费者会把所预计的来自price search的savings转化成相对的而非绝对的dollar amount。
第三段:买微波炉节约1/50,买电视节约1/20,那么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对买电视进行price search,因为买电视相对的节约更大。
第四段:有趣的是,用"pop h"可能会减少消费者对更昂贵的商品的寻求,所以在市场层面会有重要的经济结果(更大的价格波动)。具体来说,"pop h"可以解释P的发现--标准商品的实际的price variation是直接和他们的平均市场价格相关的。因此,这篇文章的补充性目的就是提供一个实证检验来确定标准商品的price variation和他们的平均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pop h"来解释他们的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