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31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逻辑小分队] 求解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10:58:52 发自 iPhone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og22语文分册有没有中文解析呀?193 197有没有能解答一下的uu谢谢?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沙发
发表于 2022-3-17 11:50: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最好把具体题目列一下哈,截图上传也可以的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23:09:01 发自 iPhone | 只看该作者
长丝弓 发表于 2022-03-17 11:50:39
楼主最好把具体题目列一下哈,截图上传也可以的

好的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地板
发表于 2022-4-17 11:53:20 | 只看该作者
193题:归纳题
题干条件:
1. M地的运营预算一半来自2%的城里人工资所得税
2. M最大的私人部门雇主要搬出城市
3. 这个这个公司人数占了M雇员总数的1%,他们都要搬到城外

这个题有两个比较明显的思维陷阱:

①认为人数下降比例=税收下降比例:第一句提到了税收,后面讲人数占比,不留神很容易跳跃思维,认为公司搬迁本身造成的雇员减少比例为1%则税收减少1/2*2%=1%。实际上这个思维不自觉的假设了该公司的工资恰好等于M的平均工资,但这个信息并不知道。假如要量化税收减少的幅度,需要知道公司工资和当地平均工资的关系。

②孤立看待公司搬迁:实际上一个较大的企业搬离,并不是简单的只影响这个公司的人,因为与之相关的上下游及服务业通常会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这在很多CR题中都考到过。虽然这不是绝对必然,但题干信息中没有说影响,并不意味着我们能默认没有影响,而是应该理解为“不知道影响情况怎么样”,这实际上是所有CR题的一个通用原则:题目中没说的不等于没有,而是意味着当前信息有限暂时不知道

那么我们看选项:

A说除非其他雇主增加大量雇员,不然M的税将下降1%。
这个选项很明显就是针对思维误区①的,实际上并不知道这家公司的工资情况,所以实际税收下降的比例无法精确确定为1%

B说尽管公司的搬迁会对税收产生负面影响,但不会影响M的失业率
这个选项前半句没有定量,其实算是正确的,但后半句并不对:尽管这家公司的员工会被迁走,不增加失业,但并不知道公司搬迁会不会导致上下游和服务业受影响,比如原本附近的餐馆没生意做了裁掉服务员之类的

C说这个公司通过搬迁实现的好处包括它自己及它的员工交税的减少
公司搬出去了确实不给M交税,但千万不能想当然以为这样就可以不交税。新的区域税收比例并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交税是否能减少

D说如果没有新工作来补偿,M的税收将减少1%
与A如出一辙,排除

E说这家公司的搬迁会导致公共部门雇员比例增加,除非公共部门也裁员
注意到这家公司是私人部门,假如公共部门的雇员不减少,而私人部门人数减少了,那显然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人数比就会变大;换个角度来理解,公共部门雇员数量没减少,而私人部门的减少导致了M地雇员总数减少,所以公共部门在总数中占比会变大,正确
5#
发表于 2022-4-17 12:45:26 | 只看该作者
197题:假设题
文章是作者对他人方案的评价,那么我们先要理解方案本身
方案是retailer的方案:微笑服务,目的是改进客户关系

但作者指出了方案的弊端:
由于零售业员工士气低,真笑是笑不出来滴,只能强制假笑,而假笑是会被消费者识别的,会给消费者不好的感觉

于是作者得出的结论:微笑服务方案无法达到改进客户关系的目的[/color]。

整理一下:方案导致假笑,假笑不如真笑,所以方案无法改进

听上去好像挺有道理,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漏洞:注意到结论中的改进,本质上是暗含比较的。跟谁比?确切的说应该是和不用这个方案比,也就是和[color=Red]不笑
比。实际上所有手段目的题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很多题干扰项的设置也是同样的逻辑,误导你拿文章方案的实施结果去和“完美”比,而忽略了和“不使用方案”比,导致错选。

回到原文逻辑,我们承认作者说的“假笑”不如“真笑”,但这不足以说明“假笑”不如“不笑”,从假设来说,作者认为方案不能改进,是默认了“假笑”不会比方案实施前的“不笑”要好。

接下来看选项:

A说作者假设了微笑方案在使得员工接触客户时微笑的方面几乎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这句话啥意思呢?不是说微笑方案在达到改进的目的上取得了成功,而是在说在让员工笑这件事上取得了成功,也就是说“公司要谁笑谁就会笑”,在说手段实施本身的必然成功性。显然作者没有做这样的假设,他甚至没有讨论这个方面的问题,不是作者假设,排除

B说作者假设了顾客对假笑的感觉不会比对士气低落时的其他表情感觉好
这个选项说白了就在说“假笑”不比“不笑”好,如果你从文章中能够主动正面做出上述思考,就知道它就是正确答案。如果你做不到,可以借助“取反削弱”的假设题技巧,选项取反看看是否能削弱结论。取反后选项说顾客对假笑的感觉比其他表情(比如哭丧脸)感觉好,那么虽然假笑不如真笑,但强制假笑比原本的哭丧脸还是要好,这就达到了目的,削弱了结论,正确

C说作者假设了雇员给顾客的感觉是顾客在零售店里花多少钱的根本性决定因素
这题并没有讨论钱的事,目的是改进客户关系,无关排除

D说作者假设了在实施微笑方案的零售店里,没有任何雇员在实施方案前是真诚微笑的
这是一个极端说法,作者确实说了“通常士气低落”,但所谓的通常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人是热情高昂的,显然作者没有做这么极端的假设。况且,假如有员工在方案实施前本来是真诚微笑的,结果方案活活给他弄成了假笑,那反而印证了作者的观点,也就是说选项取反不但没削弱,还一定程度加强了,排除。

E说作者假设了顾客对真诚微笑几乎没有负面反应
作者只是说了真诚微笑比假笑好,并没有说真诚微笑就是非常完美的。换句话说,就算真诚微笑有时也会引起负面反应,那也比假笑引起的负面反应要小。所以这显然也不是作者假设,排除。
6#
发表于 2022-4-28 13:39:47 | 只看该作者
第一题,就是测试你能不能“不要自己脑补assumption”,除了E选项可以直接推出之外,剩下的每个选项成立都需要额外的附加条件(如果你错选了,就说明你不假思索的假设了这个条件的存在),不信你试试看能不能把这些你潜意识中的hidden assumption都找出来?

第二题,这题的本质就是看你能不能搞清楚“充分不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之间的区别。Fact:"笑"-->“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Strategy: 都TM给我“笑”。
这个Strategy如果能够成立必须要满足这样一个assumption: “笑”是"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笑”是"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的唯一办法。否则的话,如果“笑”仅仅是“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的“充分条件”,那就是说可能还有“其他的方法”-->“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我们用逻辑的二元论来看“其他方法”是什么?非“笑”。这个就是weaken的答案:非"笑"-->"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也就是说Assumption用逻辑关系表示是:非“笑”-->非“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等价于“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笑"。想明白这道题的逻辑,剩下的就是解体技巧:根据以上assumption的逻辑表达式,我们要在选项里找”笑“和“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同时出现,或者非“笑”与非“Improve customer relationship”同时出现的选项,只要没有同时且成对的出现这两个关键词的选项,就必然是错的。
A. 只有“笑”
B. 同时有“customer feeling better”和“笑”,留着
C. 只有"feeling"
D. 只有"笑"
E. rarely negative feeling就是good feeling的双重否定,有“笑”,留着。

最后,对比B和D:
我选一个逻辑上容易理出关系的,E中:"笑"-->"customer feeling better",还是说“笑”是“customer feeling better”的充分关系,而不是必要关系。
至此,B胜出。
我们看一下B的逻辑:Fake Smile-->Customer No better feeling。转化一下:非“笑”-->非“customer feeling good”,等价转化一下:“customer feeling good”-->"笑"。“笑”是“customer feeling good”的必要条件。
7#
发表于 2022-5-5 06:38:06 | 只看该作者
alzn2765 发表于 2022-4-28 13:39
第一题,就是测试你能不能“不要自己脑补assumption”,除了E选项可以直接推出之外,剩下的每个选项成立都 ...

说实话,绝大多数的CR题,跟充分必要性没啥关系。CR是非形式逻辑,讨论的绝大多数都是在非充分非必要的情况下的概率变化,利用的都是因果规律。因果规律和充分/必要条件是两码事。

堵车导致迟到,并不是在说天赋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在说天赋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你的这种思路,将形式逻辑概念和因果规律分析混为一谈,其实是歪打正着甚至答案逆推的,不建议以这种思路去备考,尤其是对形式逻辑的概念没有足够充分严谨的认知的情况下。
8#
发表于 2022-5-14 20:14:57 | 只看该作者
+00L 发表于 2022-5-5 06:38
说实话,绝大多数的CR题,跟充分必要性没啥关系。CR是非形式逻辑,讨论的绝大多数都是在非充分非必要的情 ...

GMAT CR里有太多考察“充分必要关系”题了,以下选逻辑小分队的题举例一题和我的解答。

The rate of new drug development in Nation X has changed little over the last decade, even though,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cost of developing a new drug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patent system in Nation X, because it insulates drug developers from various market pressures, can be expected to produce this sort of cost explosion. Such patent protection allows firms to sell a drug at several times its free-market price for many years, and thus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have no 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s, greatly limiting the duration of these patent protections would promote more cost-efficient new development.
The proposal above relies 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A. In Nation X, current patent protections create impedim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B. If the prices of newly developed drugs were subject to market pressures sooner, companies would have a greater 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s.
C. If the prices of newly developed drugs were subject to market pressures sooner,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ould have a greater incen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drugs they develop.
D. Nation X's current patent system causes som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to exaggerate their research costs to consumers.
E. If the prices of newly developed drugs were subject to market pressures sooner,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would have a greater incentiv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new drugs.

此题为“充分必要关系”题。
绕来绕去说了一大段,其实就是个很简单的逻辑陷阱:Years price protection-->非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s,结论:非Years price protection-->cost down.
现在:Years price protection是非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s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啊!充分条件的意思就是说:有Years price protection,则有非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s,但是不是非Years price protection,则是不是一定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s我不知道啊!
结论成立的Assumption就是:Year price protection是非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的必要条件,即 非Year price protection-->incentive to minimize research cost.

btw, 我2016年底就750分手了,现在MBA毕业都3年了
9#
发表于 2022-5-15 12:09:52 | 只看该作者
你把推理中的前提结论关系,和现实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完全混为一谈了。

文中的“价格保护导致了没有动机最小化成本”是在描述一个客观世界的因果关系,而不是在说一个前提至结论的推理关系。而因果关系根本不是在说“价格保护是没有动机最小化成本的充分条件”。

就好比我说“alzn2765同学考了750,于是他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了”,我相信你承认这个命题是对的吧。

但这从来没有表达任何“【alzn2765同学考了750】是【他被MBA项目录取】的充分条件”的意思,显然在现实中“【alzn2765同学考了750】是【他被MBA项目录取】的充分条件”这个命题是错的。这一点你是否承认?

因果关系是具有或然性的和时序性的,而推理关系并没有。你在此题以及上题的描述中,都存在用箭头【-->】来偷换现实因果和逻辑因果(也就是前提结论关系)的操作。

我们可以简单的用归谬法来说明这种偷换的荒谬性:

假如“A导致B”等同由于“A是B的充分条件”。而我们已知了“【alzn2765同学考了750】和【他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了】有因果关系,前者导致了后者”。

如果用箭头表示:alzn2765同学考了750-->他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了

这个红箭头原本代表的是因果关系,这时候如果将其理解成推理关系

alzn2765同学考了750-->他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了

绿箭头代表前提结论的推理关系(if...then假言命题),则有了“【alzn2765同学考了750】是【他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了】的充分条件”是成立的。

而由形式逻辑的基本公理:原命题和其逆否命题是完全等价的,上述命题可以等价于:

alzn2765同学没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他没考750

那既然前面可以将因果关系和推理关系互换,这里我们理论上也可以将推理关系换回因果关系:

alzn2765同学没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他没考750

于是乎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命题“【alzn2765同学没被某个MBA项目录取】是【他没考750】的原因”。

那么我们稍微结合现实想一想,难道你同意最后这个命题是成立的?

我并不质疑你能做对这些题,但是其实你做对是靠common sense中对于因果关系的长期认知形成的直觉,我不相信你考试中是靠所谓的形式逻辑运算做对的。而你讲解的时候是硬凑这些形式逻辑概念。实际上形式逻辑中各种命题的定义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alzn2765同学被某个MBA项目录取了】和【alzn2765同学会被某个MBA项目录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直言命题,而泛指的【一个同学会被某个MBA项目录取】又外延更广的一个新直言命题,这是不能在形式逻辑运算中随便偷换的。

而且,找整个文章缺失的必要条件,和证明【没有价格保护】是【有动机最小化成本】的必要条件,也完全是两码事。

btw,我不摆GMAT成绩,并不是因为我GMAT分数没你高,而是因为【诉诸权威】是典型的逻辑谬误,我觉得逻辑是靠讲道理说服,而不是靠摆资历说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2-26 02:4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