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0836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7-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今天刚刚二战结束750(g51,v40),回忆起一点寂静:【输血】
DS
问:31是不是x和y的因子?
(1)31^2是x*y的因子;
(2)31^2不是x和y的最小公倍数的因子。
【月度】
有一篇特别长,大概是四个段落。
第一段说的是语法书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descriptive的,一种是prescriptive的。descriptive的是归纳总结人们使用一种语言的方式,prescriptive的是教人们如何使用一种语言。prescriptive的 常常以manual的形式出现。
第二段说这两种书是不冲突的,尤其是有的prescriptive的书是建立在想尽的descriptive的研究的基础上的。但这些prescriptive的manual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不能区分standard和dialect。
第三段举例了连个例子,例子一是 standard English vs. nonstandard English,例子二是formal和informal。作者说例子二中的informal 的说法不能说是有语法错误,只是不正式而已,人们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么用的。
最后一段说语法书要以人们的write and speak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的语法就没有了基础。
问题里问了 作者对举的例子的态度、最后一段的结构。
【坐稳】
车行的经理给车行的管理层写memo,说6月份车行在报纸的显著位置上给高端车打广告,整体销量全年最高;2月份车行给相对便宜的车打广告,整体销量没那么高。为了提升车行的利润,应该在更显著的位置上给车行的车全年打广告。
最后说一点感想:
我工作两年了,今年5月份刚动了去读mba的年头。因为还在上班,工作又特别忙,经常加班到10点12点,其实没什么时间复习。一战前请了一周假,把og做完,看了一遍曼哈顿语法,考前看输血寂静就去考试了。其实语法的知识点都非常模糊,完全是凭感觉做题。7.13一战670(q50,v28)。一战结束当晚就报名了第二次考试。但是我知道只复习一周还是不够,就和老板坦白了想出去念书的想法,也提出了需要多一点时间复习考试。老板确实有意的减轻了我的工作量。二战前还是三礼拜上班+一礼拜请假复习,但是上班的几周下班都早了很多,周末也没有加班,还是多出了不少复习时间。
一战看了esr之后发现我的阅读还不错,语法很差,但是sc尤其是语法特别薄弱。所以二战前有的放矢,上班的三个礼拜晚上下班如果有时间就上bilibili看ron的视频,真的非常有收获,解决了很多重难点问题,比如平行结构、which modifier、comma + -ing。另外我高中毕业之后就没做过数学题,买了一本陈向东数学来看,感觉挺系统全面的,找回了很多忘记的初高中知识,再做数学题就很有底气了。
最后脱产复习的一周,每天下午5-8点(我今天考试的时间)做一套官方模考,分数在700-760之间浮动,上700就有信心了。头两次模考到最后就会坐不住,习惯了这个节奏之后最后两次心态和pace就都稳定了。但是做模考的时候会发现很多语法知识点都不会,复习了一遍看ron视频时候的笔记也没有用,才发现还有很多细小的知识点。这时候找到prep08的笔记,都没来得及看完,但是每看几题都还是会有收获,能学多少是多少吧。
运气很好的是这次不光是在裤尾,还和去年4.16重裤了,数学寂静就非常充足,最后考试的时候遇到了好几题。如果不是有机经数学可能不会是51,最后也上不了750。
工作了之后复习的时间确实很紧张,但是我两次总共6周上班2周脱产,加起来复习时间也可以超过一百小时。给同样在职考试的朋友们的建议就是把时间用在刀刃上:
- og一定要做,做完一遍之后可以用电子版的反复做中、高难度题,每道题错了要认真看解析;
- 单词也一定要背,词以类记就非常好用,背单词的关键是重复多次。我考前也没能背完整本,把大概三分之二的都记了两遍,还是会望,但是多会一个单词有一个单词的好处。有时间的话应该整本多背两遍。
- 语法可以先看曼哈顿,有个大概感觉之后看ron的视频(一定要自己记笔记)掌握重难点,有时间的话要看prep08的笔记;
- 数学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想我一样基础不太好的可以用陈向东先把基本的公式都复习好了再做题,但是无论是什么水平,机经都会有帮助的;
- 官方的模考我把付费的都买了,因为我没什么时间做之前的prep07、08,所以感觉重复的题也没有特别多,exam pack1&2里可能有一些,3&4会相对少,5&6基本没有做过的或者ron讲过的题。而且1&2可以做很多次,后面的4套也可以做两次。多次模考会对心态和pace有帮助。
这两个月真的在cd收获很多,感谢cd!祝各位杀g顺利!接下来还要向大家学习申请学校的经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