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939|回复: 13

求助 职业困惑四大审计一年出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18 11: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朋友们好~本人女,本科北京某双非金融,gpa89,tg不是很高,曾经试图申请17fall,但是之前父母只许去加拿大,申到卡尔顿的mba(并不是很喜欢),手里有四大审计offer,于是投入审计火坑。

经历过一个peak后真的心绞痛,并且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财务相关,甚至开始觉得不适合商科相关,因为觉得个人性格真的不是很适合商科人才的需求,什么做pre不敢讲话,小组讨论不敢发言,工作中还是被动的被指挥,我性格随和保持中庸,不喜欢那种竞争很强的氛围,和大牛们一起工作学习过后觉得自己好差劲,就是感觉经过各种环境和人的熏陶,其实自己还是油盐不进的感觉,觉得这些年是逼自己往这个框子里面塞,但是真正的我并不喜欢。所以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让自己走出去,及时止损。

现在就到了我真的喜欢什么的这个问题,爱好兴趣和职业选择也不仅是一致的,所以就不提爱好了吧,我是很喜欢那种帮助别人,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感觉(。。用词比较奇怪。。;
其实要去什么公司从事什么行业,我心里也没什么谱,所以想要不要出国多去经历一些?

每每打开cfa课本和大学时的各种金融课本就很头疼,但是一想到就业问题就开始犹豫。。

目前申的话只能申到澳洲的8大,英国曼大、爱丁堡略勉强,,,

总之现在就是很迷茫,都说要想好职业定位再去申硕士,可是职业定位该如何做好,之前没有怎么做过别的实习,在证券前台干过,银行前台干过,都不是很喜欢。。。

我该怎么办。。。。
发表于 2018-9-26 20: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和性格都和楼主很像哇!方便加微信认识一下聊一聊不~~~
发表于 2018-10-9 00: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求助 职业困惑四大审计一年出国





https://forum.chasedream.com/thread-1327215-1-1.html



问:

朋友们好~本人女,本科北京某双非金融,gpa89,tg不是很高,曾经试图申请17fall,但是之前父母只许去加拿大,申到卡尔顿的mba(并不是很喜欢),手里有四大审计offer,于是投入审计火坑。



经历过一个peak后真的心绞痛,并且越发觉得自己不适合财务相关,甚至开始觉得不适合商科相关,因为觉得个人性格真的不是很适合商科人才的需求,什么做pre不敢讲话,小组讨论不敢发言,工作中还是被动的被指挥,我性格随和保持中庸,不喜欢那种竞争很强的氛围,和大牛们一起工作学习过后觉得自己好差劲,就是感觉经过各种环境和人的熏陶,其实自己还是油盐不进的感觉,觉得这些年是逼自己往这个框子里面塞,但是真正的我并不喜欢。所以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让自己走出去,及时止损。



现在就到了我真的喜欢什么的这个问题,爱好兴趣和职业选择也不仅是一致的,所以就不提爱好了吧,我是很喜欢那种帮助别人,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感觉(。。用词比较奇怪。。;

其实要去什么公司从事什么行业,我心里也没什么谱,所以想要不要出国多去经历一些?



每每打开cfa课本和大学时的各种金融课本就很头疼,但是一想到就业问题就开始犹豫。。



目前申的话只能申到澳洲的8大,英国曼大、爱丁堡略勉强,,,



总之现在就是很迷茫,都说要想好职业定位再去申硕士,可是职业定位该如何做好,之前没有怎么做过别的实习,在证券前台干过,银行前台干过,都不是很喜欢。。。



我该怎么办。。。。



答:

爱因斯坦说:如果你用爬树的能力来衡量一只鱼,那么每只鱼都是笨蛋。

事实上,楼主发言虽然很多无奈,也有些许的自我怀疑,但并没有到完全不自信的程度。这显示楼主必有所长。



首先要拆解环境因素。

情绪不成熟的父母有四类:Emotional(情绪争吵类), Driven (控制类), Escaping (逃避类), Rejecting (拒绝类)(Lindsay C. Gibson PsyD, 2015)

楼主的父母至少占了前三类,一方面想控制妳,甚至是父母的一方在跟你吵,父母的另一方照理说要来保护你,可是却选择了逃避,那么就形成了第三类。



这四类父母所造成的子女只有两类,



凡事反求诸己的「内化者」(Internalizer),与怨天尤人的「外化者」( Externalizer)



一般人多半是第一种,楼主也是。但每个人也会或多或少地伴随第二种,很多情况下是将工作不顺归咎于外界责任。



而这两种子女都会被养成一种心态,叫「疗愈幻想」(Healing Fantacy)--相信当某一种环境条件成立时,父母就会停止无理取闹,而回过头来爱你。



但根据心理研究发现,疗愈幻想并不会实现,因为父母因为成长背景的养成,已经到了情绪成熟度的极限,除非他们自己去看心理医生,不然情况不会改善。



也就是说,即使楼主念了MBA以后,同样的控制情形并不会消失,反而会换下一个目标继续控制,例如:成家立业、伴侣选择、要不要搬出去住、要不要去养老院、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帮你带小孩、小孩要生男生女、小孩课业与教养、隔代教养、一胎还是两胎、小孩学校选择、小孩长大后的工作与伴侣选择...等等,永无止境。



因此,能够有效对付这四类情绪不成熟的父母的方法,叫做「成熟度意识」(Maturity Awareness),简单说就是从心里看谁比较成熟。分为四个行动方案,叫做OREO(像一个很有名的饼干品牌):



「客观观察」Observe:把自己当一个摄影机一样,把情感抽离,然后冷静观察自己与不成熟父母的互动方式。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保持安全距离」 Relatedness:并没有要跟对方产生关系,而是保持暴风半径,不要被流弹击中。这时,离家租屋或留学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确实表达」Express:不论对方多么不理智,那是对方的问题,跟你无关。仍旧要将自己心里的意思确实表达出来,不能因为担心对方不能接受就放弃发言,不然可能会造成更多误会。然而,表达后就放手,要不要接纳是别人的事,我们也管不着。毕竟子女已经长大成年了,是大人对大人的对话,有时甚至是会角色互换,好象对方是不成熟的小孩,而我们像大人一样教训对方。



「坚持最终目的」Outcome:根据统计,情绪不成熟的父母,会无力招架坚持强硬立场的子女。因此,若楼主不想念,那么就持续坚持下去,不要有动摇的现象,因为要是让他们抱有一丝希望,他们就会永无止境地烦你吵下去。



另一方面,就生涯管理而言,简单说这世界上只分为两种人:相信者与不相信者--相信热情可以当饭吃的人,这些人找到快乐,并因为专注于热情的关系,不理会外界号称主流舆论的干扰,所以最快达到成功,并且因为快乐而致富;

相反的,不相信热情可以当饭吃的人,则因为对人会肚子饿所造成的财务不安全感,又其他选择都没热情所以无差别,以致不断地想从各种媒体搜集主流资讯,看看怎样能最快成功,然而媒体因为收视、收听率与发行量的原因,焦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想哗众取宠,因此这些号称主流资讯事实上瞬息万变,而不相信者无所适从,只能随便乱选一个好听的就一头栽入,但毕业后早已沧海桑田,最后造成专业无用,例如:生物科技、绿能等,滚石不生苔,到头来一事无成,也永远得不到快乐。



事实上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生物会寻求最大求生资源,而形成适者生存的现象。又人类其实在幼小的心灵就已经在家庭中求生成功,才活到现在的。这中间其实已经经历了第一次适应,包含如何在父母的价值观下,透过与兄弟姐妹或同侪的资源竞争,透过相对利基来赢过周遭竞争。这些利基会从童年开始以情感与技能的方式形成「方形西瓜」,并且因为每次都能赢过周遭环境而形成兴趣,并且因为大脑为了将效能极大化而成为反射动作。这些情感反应与兴趣技能是我们求生的关键,其实我们能长这么大早就赢过周遭环境了,并且已经成功二、三十年~ 而这样的情绪方形西瓜在长大后就会像真的方形西瓜一样,会挑容器—挑主修、喜欢或厌恶的师长与同侪,以及日后的职业、主管,与同僚等。



由此可知,楼主可能因为有情绪不成熟的父母,想控制你进修金融并去加拿大留学,但事实上妳的「方形西瓜」--情绪与技能利基并不是长这个样子,但碍于父母威权而难以反抗(很多相似情况是父母某一方或两方的体型壮硕,或死意坚决),然而因为从事领域并非热情,因而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感,甚至是因为在等待脱离的一天,而不想在情感上有太多附着,因为附着得越深,脱离时伤害越大。还有因为本身就不是这方面的细胞生物,对无感领域一窍不通,也不想搞懂,才会因此又没意见又受人指挥,却又可能曾经因为反抗被责罚,而导致最终连反抗的想法都被压抑。

这时候会出现危险性:要知道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要是哪天憋不住了,会出现爆炸性反扑,周边对象或自己可能非死即伤,甚至伤及无辜。



然而,楼主压抑了情感这么多年,居然还没跳楼?!那么水坝必有漏水之处~

或许就是「服务人群」这项热情~ 而且很可能是每天都在做!赶快想想时间花哪去了?

至少很适合服务业!

另一方面,要把爱好讲出来,因为很可能这方面反而是天才,却被父母或环境所压抑,成了被叫去爬树的鱼~



首先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这个根基之下,一步步挖掘出平时喜欢的技能与情绪利基

这部分还需要楼主提供更多的资讯,例如:做什么觉得特别快乐?目前已知是助人,但很可能还有其他爱好没讲出来~

还有主修选择、喜好科目、各个工作入职与离职原因,及业余嗜好等

人生只活一次,喜欢就去做吧!



Sincerely,

David 李





原文出自:

https://mbacareerfitter.blogspot.com/2018/10/mba.html
发表于 2018-11-8 07: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但是之前父母只许去加拿大”吗?只是想理解一下这句话的出发点。

“目前申的话只能申到澳洲的8大,英国曼大、爱丁堡略勉强,,,” --- 所以现在是父母同意去其他国家?

“其实要去什么公司从事什么行业,我心里也没什么谱,所以想要不要出国多去经历一些?” --- 楼主如何决定申请什么项目?如此,只能建议楼主选择排除法。

“我性格随和保持中庸,不喜欢那种竞争很强的氛围” --- 排除LAW。

字里行间能感受到楼主对于审计和CFA的抵触 --- 那么可以排除会计和金融项目。

“甚至开始觉得不适合商科相关” --- 楼主也间接的排除了商科相关的。

所以,大概还剩下人文、理工、艺术。。。

“我是很喜欢那种帮助别人,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感觉” --- 教师?社工?

以上是按照楼主的思路想的,以下是我的想法:
1. 如果说楼主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而无法决定自己的行业的话,不如换个角度想想自己擅长什么。人一般会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中获取能量,也会从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中消磨能量。
2. 如果人能以自己的爱好为职业,那无疑是非常幸运的。如果不能,那人生中的事情,不如意的十有八九,也算是常态。 如果工作不是自己的爱好,那么工作以外的时间就留给自己的爱好。如果喜欢帮助他人,可以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活动充充电。
3. 换个角度看问题,如果楼主“很喜欢那种帮助别人,以人的需求为核心,为人民服务的感觉”,那么如果把这个对象当成你的客户,所有client services的行业都会是你喜欢的,这包括事务所也包括银行。
4. 说到最后,工作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每一行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同的难处。即便是进了dream company,做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也多多少少会又这样或者那样不满的地方。毕竟是老板赏口饭吃,不然就自己创业当老板,那工作肯定舒心。
发表于 2019-1-8 1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描述和以上各位的回答,想分享自己的困惑,希望能够得到指点。
我和楼主一样,同样迷茫。
我的bg  24,本科 uibe 低cpa-3.0,未考过tg,性格内向,朋友大概4,5个。
目前在西部某政策性银行工作 (月薪10k,主要做信贷业务,薪资是我唯一想留下的原因。

我是一个没什么目标的人,一直生活着得过且过的日子
17年毕业后,工作很有热情
但过了一年之后,逐渐对目前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怀疑
1.我的工作没有成就感,不喜欢体制内的生活,而且银行内的生活每日都很单调,但相比商业银行其实很轻松。
2.18年和女朋友分手,她去了魔都,内心很痛苦,想要证明点什么,我其实没有那么差。
3.现在自己也没有职业规划,体制内需要入party才能晋升,很容易就遇到天花板,让自己觉得未来无望。每日就是重复的生活和不断地自我否定。
现在想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一直很羡慕去美国生活的同学,我也喜欢那里的生活氛围。

目前的打算:
1.19年-20年考t和g,cfa I 目前在准备中
2.申请去美国mba留学并且留下来

算是自己的一个自我总结吧,让自己能对生活有所希望。
发表于 2019-1-11 08: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十八 发表于 2019-1-8 11:13
看了楼主描述和以上各位的回答,想分享自己的困惑,希望能够得到指点。
我和楼主一样,同样迷茫。
我的bg   ...

"17年毕业后,工作很有热情 但过了一年之后,逐渐对目前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怀疑" --- 你绝对不是一个人。我也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一两年之后,感觉工作消磨了我所有的热情,然后开始怀疑大学的时候脑子是得进了多少水才选择了现在的专业。

“1.我的工作没有成就感,不喜欢体制内的生活,而且银行内的生活每日都很单调,但相比商业银行其实很轻松。” —— 有句俗话说得好,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你现在拥有的生活可能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如果你现在就意识到了不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觉得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第一份工作就遇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如果在短时间内尝试一类工作并且明确自己不喜欢,这也算是一种收获。下一步就是要及时止损,寻求机会转行或者是换一类工作。我也并不觉得之前的工作经验是浪费时间,反而我觉得能够有机会去体验不同的行业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每个不同的工作都能有不同的收获。

“2.18年和女朋友分手,她去了魔都,内心很痛苦,想要证明点什么,我其实没有那么差。“ —— 就是那种对方已经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把自己抛弃在原地的那种感受吧。其实,生活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不是说谁能力强谁能力差,只是每个人对待生活的选择不同而已。而且两个人分开,也不是说谁抛弃了谁,也不一定就是因为生活目标选择不同,有的时候只是两个人前进的速度和步伐不一致,而且我也不认为任何一方有权利去要求另一方去将就自己的步伐,但是把两个步伐不一致的人强制绑在一起,就像是两人三足游戏,结果就是两人一起摔倒,一起受伤,一起痛苦。归根结底,只是两个人不合适,接受这个事实是痛苦的,但是时间长了,这个事儿也能慢慢淡了。

“3.现在自己也没有职业规划,体制内需要入party才能晋升,很容易就遇到天花板,让自己觉得未来无望。每日就是重复的生活和不断地自我否定。” —— 我觉得每行每业都有不同的glass ceiling。比如你羡慕去美国生活的同学,等你真正处于这种生活之中的时候,你会慢慢发现,有些事情是随缘的,是无论如何去努力都无法改变结果的(比如H1B抽签)。等你签证抽到了,你觉得可以大展身手了,你又会发现,你的职业发展被你的工签身份束缚了,不是每个公司都愿意为你提供sponsorship,而你有幸找到了愿意sponsor的雇主,每换一次工作,都要跟USCIS file一个H1B transfer,而获不获批随他们的心情。慢慢的你熬到了H1B的6年上限了,你要开始跟你的雇主谈办绿卡,而办绿卡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一个过程,限制繁杂。待你步入三四十岁顺利的混到了绿卡,可以自由换工作了,但是职业生涯也过半了。而即便是一直努力工作,解决了身份问题,亚洲人升迁都会面临着那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比现实存在的“glass ceiling”。

“现在想要走出自己的圈子,一直很羡慕去美国生活的同学,我也喜欢那里的生活氛围。” —— 如果你找到了目标,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我只想说,很多事情/生活你之所以会羡慕,很大可能是因为你只看到了晒在阳光下那一面,而你看不到背后得不到阳光眷顾的那一面。这就好比别人也羡慕你工作轻松不用加班月薪相当不错,逻辑是一样的。

目前的打算:

“1.19年-20年考t和g,cfa I 目前在准备中” —— 做好计划我觉得是相当可行的。

“2.申请去美国mba留学并且留下来” —— 这个目标有点太general。我觉得目标可以细化到想要申请什么方向的MBA项目,大多数MBA项目有很多track。按照目前的签证政策,“留下来”是一个相对难实现的目标,因为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如果顺利的找到了工作,没有抽中H1B只能合法的用OPT工作12个月,H1B抽签每年4月一次,85000个名额,成倍的申请者,具体的概率你可以自行搜索。说这些不是想打击你,只是现实如此,希望你做好心理准备,并且希望你来美读MBA不仅仅只是为了留下来。

发表于 2019-1-21 17: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9-1-22 2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一下!               
发表于 2019-2-7 07: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dl0222 发表于 2018-10-9 00:45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求助 职业困惑四大审计一年出国

同意!               
发表于 2019-2-7 12: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dl0222 发表于 2018-10-9 00:45
每周一MBA生涯公益解惑日:求助 职业困惑四大审计一年出国

lz仿佛写了一篇论文,厉害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3-29 17:2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