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1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始] 阅读放狗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8:58: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昨天考完回复了一些帖子,可能整理的小伙伴没看到。阅读我就记得就几个关键的,但是肯定是完全准确的:

寂静整理的那个第一个,是说的大脑和眼睛处理视觉信号的,考古的那些看了一遍貌似都不是。有说大脑处理视觉信号的延迟,大约有个百分之几秒的延迟,这里有出题的。但是题目答案都不记得了

整理贴里那个什么rock Metal的,其实是说金星Venus 的一种现象,非常非常确定叫做Hydrodynamic Escape,说为什么金星的大气层又厚又干。还和地球比较,问题有一个是作者通过这些比较suggests Earth怎么样。去网上查hydrodynamic escape 这是存在的一个天文气候现象!没准还能搜到原文

还有一个说大公司小公司的,分四段,没什么生词,但是要仔细读,因为作者意图委婉,观点转折。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7-12-14 19:04:06 | 只看该作者
[V1]
  关于人看东西,然后通过神经元传输给大脑,因为传输的路径不一样,所以速度不一样。一般来说有1/10秒的delay什么什么的,记不起来了。应该是perception, neuron,brain啥的
  [V2]
  阅读有一个讲视觉神经的反应问题, 说从看到东西到反应有一个过程,大概十分之一秒,但是这个已经足以用来生存了, 这个是不是之前说过?第一段是说人的大脑梳理不同的信息like sound images, 用不同的tunnelL和parts,
  第二段就集中将视觉神经怎样把信息从终端(vertex)传到大脑, 然后又传回眼睛。。。
  就是一个cycle的过程。说这个中间有delay,但是时间很短,十分之一秒。所以足够了。
  但是中间还提到神经元的传播有多种途径,有Lightning, 还有其他两种,记不清了
  [V3]
  第一篇就是JJ里的那个1/10 delay。 实际上是第一段说因为visual cortex要同时处理不同的视觉信号,而这些信号传递的速度不同 第二段就是讲怎么处理信号---VC等最慢的信号传递到时再一起呈现给大脑--这一等就是1/10s,但是这种延迟实际上是不利于survival的。最后结尾时作者说1/10s是能活命的最长delay时间了。
  感觉 得儿意 概括了部分细节 但是在第二段的时候段意有点偏离啊~总共两段 不长的。
  [V4]
  还有道阅读是狗狗里有的大脑视觉神经处理信心传递中的delayed的问题的。
  第一段好像没有题就不记得了...第二段说人脑将外面的信息处理后最终输送到vertex...后面有一句话忘记说什么了。但是有道题就是选就是这句话的重述...然后说人脑会等输送最慢的信息到达,等待的时间大概是1/10...将过去的事情联系起来就像现在刚发生一样。人脑的这个功能是有利于survival的...然后不记得了...
  [V5]
  高亮题,楼主个人认为题中说的那个survive并不是说delay让人们survive,而是说的是最多延迟10分之1,听到的东西才能survive。但是我的语法分数不高,所以,只是个人观点。
  [V6]
  第二篇是说人大脑的,两段。
  第一段说人眼观测到的图像传送到大脑是要时间的
  第二段说研究
  题目忘了
  [V7]
  第三篇是人们视觉反应机制的延迟现象,这个机经里有了太着急了没看完~
  第一段意思是人的视觉反应需要对环境等所看到的事物有映射,所以视觉对人脑中的反射区域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段在讲也许有一个延迟,中间三句重点看(题目需要理解这个延迟的原理),好像结尾就是把全文基调定一下,说这种延迟是positive的立场~
  [V8]
  还中了大脑延迟的,虽然有寂静,但感觉这篇我做的不好。有细节题,我记得有一句话,波折号后面几个单词,加逗号would…这里有考点,而我当时没有揣摩清楚用意。大家好好读读。
  阅读材料:
  Future perception(这段有点像文章的第三段,讲1/10 second delay的)
  Researcher Mark Changizi of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in New York has a more imaginative take on optical illusions, saying that they are due to a neural lag which most humans experience while awake. When light hits the retina, about one-tenth of a second goes by before the brain translates the signal into a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Scientists have known of the lag, yet they have debated how humans compensate, with some proposing that our motor system somehow modifies our movements to offset the delay.
  Changizi asserts that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has evolved to compensate for neural delays by generating images of what will occur one-tenth of a second into the future. This foresight enables humans to react to events in the present, enabling humans to perform reflexive acts like catching a fly ball and to maneuver smoothly through a crowd.[5] Illusions occur when our brains attempt to perceive the future, and those perceptions don&apost match reality. For example, an illusion called the Hering illusion looks like bicycle spokes around a central point, with vertical lines on either side of this central, so-called vanishing point. The illusion tricks us into thinking we are moving forward, and thus, switches on our future-seeing abilities. Since we aren&apost actually moving and the figure is static, we misperceive the straight lines as curved ones.
  Changizi said:
  "Evolution has seen to it that geometric drawings like this elicit in us premonitions of the near future. The converging lines toward a vanishing point (the spokes) are cues that trick our brains into thinking we are moving forward—as we would in the real world, where the door frame (a pair of vertical lines) seems to bow out as we move through it—and we try to perceive what that world will look like in the next instant."[5]
  Changizi said这段与原文内容有点相关)
  "Evolution has seen to it that geometric drawings like this elicit in us premonitions of the near future. The converging lines toward a vanishing point (the spokes) are cues that trick our brains into thinking we are moving forward—as we would in the real world, where the door frame (a pair of vertical lines) seems to bow out as we move through it—and we try to perceive what that world will look like in the next instant."[5]
板凳
发表于 2017-12-14 19:05:46 | 只看该作者
【本月原始】蛋炒饭饭饭饭
有一篇是说金星的大气结构为啥dense, 原因是它离太阳近,引力大,导致大气层里比较轻浮在表层的氢气和水蒸气(被辐射分解后)逃逸了,只剩下重的二氧化碳之类的。有一题考的是infer地球上发生了啥,构筑选的是地球上的CO2在变成了矿物质。还有一道主旨题。

【考古】
【V1】by veyiye(700)
P1:VENUS上有氢逃逸现象
P2:该现象导致VENUS和地球以及火星的大气成分不同
P3:详细描述了该现象成因。
主旨貌似是大气成分来判断是否产生过该现象

【V2】by xiuxiutu(Q50,V34)
Q:
1.哪一项可以证明金星有hydro-(记不得完整的词) escape。定位在第二段最后一句,说因为地球和金星的空气组成和太阳不一样,所以有。
2.问关于hydro- escape哪一项是正确的。细节题。

【V3】by Evelyn824
P1:“什么造成了金星的XX呢,dryweather? 考虑一下氢逃逸的问题吧。”(有一题问哪个是对的,A选项说dry weather和hydrogen escape导致了XX,我觉得不对没选……)然后介绍了一下金星氢很多巴拉巴拉。最后一句说研究氢逃逸对composition有帮助(这句的改写在一个选项里出现了)
P2:地球、金星和火星的XX都差不多,但是如果hydrogen escape不存在的话,他们的某abundance就会和太阳的一样了。但是事实是不一样(这里也有题,也是在选项里出现的)。后面不太记得了……
P3:地球和金星都如何,但是金星更像太阳。由于radiation, 使金星大气里的水分子,导致不能形成雨。后面又忘了……

【V4】by hysx1988(750)
主旨题(选项:大气成分来判断是否产生过该现象(本月740狗主选了这个选项,确定)),我没有选这个选项,选的是金星的dense,...的大气是由于氢逃逸造成的。原因是文章的首句是问句的形式,个人感觉像典型的现象解释型。

【V5】by undinet
P1:开头为一问句,大概是How do you explain the dense atmosphere of Venus?dry….?最后一句说测量大气成分可以判断氢逃逸是否发生。
P2:开头就说Earth、Mars、Venus都是太阳系系统的
最后一句说它们上面都有氢逃逸现象
P3:介绍金星上氢逃逸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最终使得金星的大气密度大。
关于主旨题,我选的是“金星上的稠密的大气层是由于氢逃逸造成的”,因为我觉得文章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其实是呼应的。
P1先以金星稠密的大气来引出“氢逃逸”这个话题;P2解释说这个现象很常见,和金星同属一个系统的地球、火星也会发生氢逃逸;P3说明金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氢逃逸现象特别厉害,之后用一大段内容介绍了金星上由于氢逃逸带来的一系列类似于恶性循环的效果,最后总结氢逃逸导致了金星大气的稠密。

【V6】by tczhanghuan
问什么可以区分atomosphere 的组成,我选得isotope来检查

【V7】by dyy8cufe
这个也超短。机经说的挺好。就是说金星为什么会那么dense,dry -氢逃逸。主旨没有问题。问题当然是在问题。。有一问问什么证明了氢逃逸。这题好答。大概就是第三段,如果没有氢逃逸,那几个sun 附近的星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但是下面一题 比较变态。。说哪一项关于氢逃逸的描述是正确的。。我发现又没正确答案了。。有个说的是氢逃逸的证据,有个说是氢逃逸会让星球没降雨。但是实际上是跟星球本身情况有关的。也跟太阳有关。读文章就会发现。有个选项说氢逃逸是把其他物质赶出去。也扯。。3分钟之后,楼主怒选A,reveal 氢逃逸确实存在。 。我在这儿就是为了证明我存在。。嗯。好逻辑。

【背景材料】
Venus has no carbon cycle to lock carbon back into rocks and surface features, nor does it seem to have any organic life to absorb it in biomass. A younger Venus is believed to have possessed Earth-like oceans, but these evaporated as the temperature rose. Venus's surface is a dusty dry desertscape with many slab-like rocks, periodically refreshed by volcanism. The water has most likely dissociated, an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 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the hydrogen has been swept into interplanetary space by the solar wind. The atmospheric pressure at the planet's surface is 92 times that of the Earth.

【疑似考古】
1.主题思路:
现象解释:
P1:发现现象—金星大气干燥,提出解释存在氢逃逸
P2: 支持观点—氢气轻易逃逸,而重分子留存;另一支持:三星大气构成比较证明存在氢逃逸
P3:  原因解释—金星距太阳近

2.段落大意:
P1:提出一种现象:金星上面为何那么干呢?因为Venus这个星球,由于离太阳近,造成氢气(Hydrogen)脱离其地心引力往外扩散,造成其大气层变大,Hydrogen跑了,留下了全是一些相对较重的气体。
P2:轻的气体因为不容易受到引力的影响,在大气层中容易飞出来,尤其是氢气,并且飞出来的时候可能带出来一些其他的分子(有细节题),然后重的分子就会留在大气层里面,所以看大气层的分子构成就知道有没有气体逃逸。进一步说明这种现象:地球火星和金星虽然都是由太阳幸运演变而来,这三个星球如果没有大气层分子逃逸,大气的构成应该和太阳一样,但是同位素测定表明三者的大气成分和太阳不一样(Q5),说明都发生过氢元素逃逸。
P3: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金星和地球的大气是很像的(Q3)。但是为什么金星干,地球不干呢?因为金星离太阳近,hydro的活动和地球不大一样的(Q1)。氢元素由于太轻,太阳光的照射使得氢元素逃离了大气层,而氢元素是水H2O的组成部分啊,氢气跑了,但是水蒸汽留在空气中,而太阳的辐射又让水分子分解了,分解掉的部分留在空气中,这就造成了金星的dense 大气层。另外没有逃逸的剩下的都是重的气体,比如CO2,这是种温室气体,会使得温度升高,这进一步加剧了氢元素的逃逸,另外,由于没有氢就没有降水,而水是可以吸收CO2的,没有水自然不能像地球那样把CO2存到地里…总之就是氢逃逸以及一些列并发症导致金星大气干。

3.题目:
Q1. hydro的活动和地球不大一样的/为什么要说和地球不一样
Q2. 第三段全部高亮!
Q3. 为什么说Venus和Earth像/为什么要提到地球和金星相似?
答案:为以后的论述提供背景(context)
选项:为了论述氢元素逃逸
选项:为了说明地球要分解二氧化碳
这句话应该是最后一段第一句,这段都在论述金星和地球不一样(金星的氢元素会逃逸),我不认为这句话可以支持后面的论述,只能说提供个背景(V42)
Q4.有一个问二氧化碳的
Q5. 哪个关于火星的陈述是正确的/作者用什么证据证明Mars(或是什么别的星球)是存在氢逃逸的(定位在第二段)
答案:跟太阳的大气不一样
Q6. 知道金星氢逃逸能干啥;
Q7. 怎么判断逃逸
Q8. 主旨题
选项:金星大气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氢元素逃逸
选项:大气成分来判断是否产生过该现象
Q9. 为什么金星大气这么干?
答案:All of the Above! 金星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存在氢逃逸。
Q10. 作者提供什么作为证据来证明hydrodynamics的存在
答案:大气中同位素的含量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9:08:37 | 只看该作者
ahlanwei 发表于 2017-12-14 19:04
[V1]
  关于人看东西,然后通过神经元传输给大脑,因为传输的路径不一样,所以速度不一样。一般来说有1/1 ...

对的,大神辛苦,但是那个survival 是说这一点时间的延迟有时
决定了生与死的差别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9:09:25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英文的都不是考到的原文
6#
发表于 2017-12-14 19:10:24 | 只看该作者
DreameroftheDay 发表于 2017-12-14 19:09
下面英文的都不是考到的原文

嗯好~ 那个本来也就是补充材料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9:13:48 | 只看该作者
ahlanwei 发表于 2017-12-14 19:10
嗯好~ 那个本来也就是补充材料了。

氢气那个疑似考古以下的分析完全和场上一模一样,问题也完全一模一样,百分百确定!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9:16:03 | 只看该作者
ahlanwei 发表于 2017-12-14 19:10
嗯好~ 那个本来也就是补充材料了。

存到地理意思对了,但是原文具体是说转化为矿物质。
9#
发表于 2017-12-14 19:51:1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构筑大神!
10#
发表于 2017-12-18 15:01:0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9 17:2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