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2165|回复: 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对MBA始乱终弃:一个斜杠青年的心路历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23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个系列文,我边写边更新。

好了开始吧。


第一篇



为什么来到商学院:Connecting Dots



一年前,我看了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里面有个词对我影响很大,叫做connecting dots(连点成线)。

演讲中,乔布斯回顾了他著名的学习字体设计的经历。这段经历后来转化为苹果在工业设计上的优势,他始料未及,觉得版图上的dots被connect起来,作为一个整体,make sense了。

我想我大概理解乔布斯说的,也有过类似体会。

1992年春天,我第一次摸到黑白键。2012年春天,我在一个音乐会上表演钢琴时,感受过跨越20年的connecting dots。

2002年我第一次入选学生会,在团委办公室的地上趴着“刷海报”,一张又一张。2016年,我为公司制作广告牌和宣传册时,感受过跨越14年的connecting dots。

2011年我在美国读书,每天睡三四个小时,读诊断、治疗、项目评估之类的书和论文。2016年,我同时对数百人发表演讲时,感受过跨越5年的connecting dots。

连点成线的瞬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巅峰体验。它回答了人的一系列终极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是谁”。

一个人拥有的disconnected的技能和履历越多,“我是谁”这个问题就越让他痛苦。因为,回答“我是谁”需要一种整合的力量,而不连续的“点”是一种撕裂的力量。

职业生涯的“转型期”是急需connecting dots的典型情境。转型之难,不难在重新找工作,而难在重新定义自己。一个工程师想做程序员,一个教师想做经理人,TA要做的远不只读书、考执照、面试——只有新人才这么轻松。转型者从当年的“白纸一张”变成如今的“白纸半张”,看着别人已经在用“前半张”的遗产收获复利,渐入佳境时,自己却需要从刚刚坐热的椅子上站起来,面对两份资产。一份已经初具规模,把TA塑造成今天的自己,但将不再是TA的核心业务;另一份眼下不成气候且创业维艰,但会是他新的自我的安身立命之本。两笔资产常常代表两套知识体系,两个价值观,两种生活方式,两个社交网络……可以说转型的人是在平行宇宙里穿梭的人,所以也是“撕裂感”很强的人。

对平衡态的追求,体现着人类智慧的本质——本能地修补撕裂的地方,正如本能地想要冲破牢笼。所以,当一个“我”逐渐分化为两个或多个“我”的时候,人会本能地问出关于“关系”的问题来——“我过去的经历有哪些对未来有助益?”“我的新工作有哪些内容可以用旧工作的方法论解决?”“我的老人脉里有没有人能帮我联系到新圈子?”等等。这就是整合性的力量,是为了对抗经验产生的撕裂感。

“斜杠青年”的概念,就是职业技能整合的一种简单体现。如果我们能允许多种技能在一个大脑里和睦相处,不分主副,就不用反复逼问自己“到底是吃哪碗饭的”了,也就活得更自洽。

但是,斜杠两边的技能点是互斥的关系吗?你仔细看看那些人的自我介绍,经常会发现相关性,比如文学/编剧,漫画/游戏,创业者/猫奴(……)进一步地,万维刚之流呼吁的“你只需要在两个领域里达到前20%的水平,就一定能在当今之世有一席之地”,其实是有前提的:你需要自己去修补这两个领域的裂缝,也就是说,你要connect the dots。

所以,connecting dots是个好东西。它是一种快感,也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快感它可遇不可求;但作为方法论,它是可以学习、内化的。

17年我辞职时,一位前辈对我说:我在你身上看到很多潜质和优势,固然可以遍地开花,但是假如你的生涯是一幅画,这画虽然美,仔细看却没有焦点。直到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才感到他的话和乔布斯异曲同工。

我意识到所谓“一事无成”,除了“啥也没画”外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满纸荒唐”。我的处境就属于后者。我不能理解自己画的玩意儿,不知如何面对连自己都解读不出“意义”的成就。

一个年轻人在职场里最需要什么呢?没钱的时候我以为是钱,等拿了工资,又想要同事的认同;得到了认同,蠢蠢欲动想干点事,结果竟还不错;于是得陇望蜀,拿到新头衔、新项目……一切发生的又快又自然,但all of a sudden,之前欠下的恐惧、忧虑、疲惫一齐反扑,年轻人从噩梦里醒来大口喘着粗气:那些我不要,我想睡个好觉。

诚然我有一些本领,这是“点”。但问题是我连不起来。我做过A,B,C和D,以后到底要以哪个为主业呢?从里面选一个,还是换个E呢?可我又舍不得放弃任何一“点”。有没有可能ABCD一起做呢?……我夜不能寐,生活陷入了一种奇妙的矛盾:越是努力出成果,越是觉得成果无意义——它只是增加了我的困惑而已。没有新“点”,我焦虑;有了新点又连不起来,我迷茫。于是一会儿觉得自己样样行,一会儿又觉得样样不行。一会儿觉得要学的太多,一会儿又觉得用不上没必要。

原来我其实没那么需要奖杯,更不想一步登天;我需要的是一个方向。我要知道自己想把这辈子讲成一个怎样的故事。我的画不能是一堆完美的“图案”的无意义组合,可以容忍它局部的粗糙甚至败笔,但作为整体它必须有意义。这个意义叫做“我是谁”,而不是“我牛逼”。

“Connect the dots, 主动修补人生的撕裂。”这是2016年夏天,我对自己说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我决定去商学院看一看。为什么是商学院呢?我意识到,商业无论对个人还是组织,都是一种极优的“dots connector”,是一股远大于个体的整合力量。

在今天,世界上已经几乎找不到哪个人的哪个“点”,是完全不能变现的。只要能产生商业价值(变现),任何技能的排列组合都能获得合理性,同样任何个人和组织也都能找到合作的方式。ABCD能不能一起做?学院派会说需要做实验,行政机构会说他们要开会讨论,但企业家和创业者会说,可以试试。一方面,商业社会相比于体制内对创新行为会有更高容忍度;另一方面,商业社会的高竞争和较短的反馈周期使得从业者不失谨慎(这里是泛指,我知道SOE和大型外企其实对创造并没有什么容忍度,也知道很多企业会瞎扯淡)。

纯粹以“意义”为尺度的自我整合是困难的,因为答案有很多(有时候还彼此冲突),而且自己是唯一的裁判。但以“价值”为尺度的自我整合可行性就强多了,能获得即时反馈,整个社会都是我的教练、盟友和裁判。没有考试答辩、繁文缛节,一切符合实证和定量的原则,盈利不盈利,盈利多少,一目了然。这个尺度虽然不能完全决定我是谁,但在大部分问题上都是有效的辅助。而且,对白手成家的年轻人而言,我想铜臭同时也是比较接近公允和准确的味道。

我不再纠结于“到底要放弃哪个点,才能保住我的焦点”这种问题,新的问题是:“社会的资源整合是如何实现的?个人从中又当如何借力而行?”这时我才发现,对于自己每天生活其中的这个商业社会,我竟然一无所知。那就去学习下吧,我这么想着,就去了商学院。

收藏收藏81 收藏收藏8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13:42:2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


为什么来到商学院:认识商业社会


商业就是赚钱,管理就是政治。

以上,是自诩“高级知识分子”的我,读了18年书之后,截止2016年对商业社会和管理科学的认知水平。

进入职场后,我的身份已从价值的消费者转化为创造者,但思维模式的进化迟迟没跟上。

念书时,我是消费者,满眼都是price tag。有钱就买最好的,没钱就买打折的。我对产品有一定的鉴赏力,愿意花钱为好东西投票,但判断标准主要是外形设计、材质、服务细节,或发布会PPT。我应该属于觉悟比较差的那一拨消费者,固守自己“小老百姓”的头衔,认准“无奸不商”,只关心性价比,时刻准备发感慨。可以说我对商业社会是不尊重的,对商业社会对生活的渗透程度是低估的。

工作后我是创造者,从交易的买方走向卖方。这时占据我视野的变成了解决不完的问题,以及时刻不忘的自身利益。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从业者才能说出产品和服务的前世今生,从设计、成本、运营、渠道等多个角度透视一门生意,发现一个想法从萌生到落地,再到实现盈利,需经历的坎坷远超想象。金钱是结算的方式,也是评估企业成与败的尺度,但如果从概念上把商业等同于赚钱是解释不了全部问题的,仅靠“赚钱”一个念头很多人难以坚持到底。

我的另一个局限在于未能抛弃学生时代的陈旧信念:“管好自己就行,其余顺其自然。”职场人常说上班就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话从微观上把“自己”作为了一个交易平台,售卖劳力、时间,换得报酬,并没说错。但笃信这话有危险,因为劳力和时间的增值空间都是有限的。大多数人不能仅寄希望于卖这两样去获得财务自由。最好的增值手段是与优质的组织和个人连接起来:一家公司、一群朋友、或一位贵人都可以。“连接”是商业社会的命脉,甄别、建设、维护、平衡各种连接,是值得为其改变生活方式去学习的智慧,但这种智慧有时是反直觉的,修行的过程也很辛苦。

意识到我对商业社会几乎一无所知,是在一次谈话里。当时我们设想我以经理人的身份带领一个团队。当然那只是个设想而已,但就像“抛硬币的意义不在于硬币落地后哪面朝上,而在于硬币落地前你希望它哪面朝上”,这个设想让我看见自己当时的真实状态。

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行。因为不能允许一个既没有经济学常识也没有街头智慧、不懂会计、没跟任何人谈过业务的人去做领袖。这团队得倒了几辈子的霉,摊上这么个负责人啊。这样的可能性与我内心的世界秩序是冲突的,我想商业社会不需要更多眼高手低的年轻人了。

但另一方面,我很遗憾。遗憾的感觉跨过理性的屏障,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不想做商业领袖。“怎么都行,看命呗!”但在经过慎重思考而认定“我其实没准备好”之后,画面反而真正打开了——画里的我并没有发大财抑或变清闲,唯一的不同是比过去带领更多的人,代表更多的人,有了更大的影响力。但正是这一点不同,或许是我实现理想最需要的。

什么时候一个人会重新审视一个概念?

当他对自己和概念的关系的认知发生改变的时候。

当我发现商业社会可能是我的学校、我的实验室、我的麦克风时,我对它有了更多尊重,对打拼其中的人有了同侪之情。我不再容忍自己的无知,不想轻慢下一个可能性。


这几年和不同行业的朋友聊天,最常听到三句话。

1 我的工作体验不怎么好。
2 我们领导缺少管理智慧。
3 1和2 高度相关。

即便除去信息不对称和情绪化的因素,我还是会认同这些话。中国管理人才的质量到底如何,通过国内管理科学的教育质量和国人普遍的管理能力可以大致推测。

工作三年后,我感到国内管理人才的缺口比想象的大。不仅如此,企业在制度和架构上可以做的事也非常多。

虽然“学而优则仕”这种话已经不是政治正确,但在企业内将技术岗的优秀员工提拔到管理岗上仍然是常见的行为。我初次接触管理工作,也是如此。现在回顾,“管得好自己就一定管得好别人”是个很冒进的假设,实际上迈出这一步需要skill set和mindset的一次全面升级,组织的支持不仅可以加速孵化中层管理者,更是在保障全体员工的工作体验,因为影响力是一切效应的放大器,不得法且不受控制的管理者是组织最应当规避的风险。

What makes a good manager? 我相信一切都可以学习,但唯有一样不可或缺,那就是对管理这门学问发自真心的敬畏。但在中国这种敬畏经常被官本位的刻板印象所替代。这几年大谈管理的也不少,但主要是“内向性”的,比如任务、时间、体重等,毕竟“管自己”总是个圈粉的事儿。但“管别人”就总有点招黑了,还有很多人对管理的理解和办公室政治、帝王之术、宫斗比较接近。管理者应当具备的其它核心技能,比如关于成本、战略、营销等的知识,比如前瞻性和制度建设的能力等,被提及的还不够多。

我曾仰望卓越的管理者,因他们天生丽质,临危不乱,平易近人,足智多谋……但这种仰望其实是对人的赞赏,而非对专业管理者的评价。

Professional, 这是工作中唯一的最高评价,优秀的管理者只能用这一个词去评价。

甘地说,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我说,Ok then.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20:34: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


我在商学院得到的:1 阅人阅己 上


之前谈“为什么要去商学院”。虽然现在头头是道,去年这时的我只有朦胧的想法。人很有趣,受不了大目标的朦胧,反而受得了基于这个朦胧的目标去制定详细的计划,好像这样一来就不朦胧了似的。

但是人生像小说一样处处有伏笔,只是我当时没察觉。从考GMAT到准备文书,再到后面录制interview video,我的motivation在递减。这个一会儿再说。

就这样, 2017年初,我来到澳洲管理研究生院(AGSM)并在此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段经历对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我的收获与思考是多维度的,在这篇文章里我打算集中聊聊关于“人”的心得。

Orientation第一天,人们陆续汇聚在AGSM负一层的小天井里。回忆起那个场景,我只能用“令人绝望的喧嚣”这几个字去形容。区区不到七十个新生,衣冠楚楚,没人喝酒,没有音乐和麦克风,仅通过说话,就在方寸之地制造出震耳欲聋的噪音,30厘米之外完全听不见彼此。我偷闲望向人群,只发现两种人——一边微笑点头一边等待插话者,和用最大音量辅以精心练习过的开放性手势侃侃而谈者。四十度的高温里,女生们掏出纸巾轻轻吸着汗保持妆容,男生脱下西装,衬衫腋下早已湿透,但职业性的微笑岿然不动。

几个月后我和同学聊天,又一次说起那天下午的会场。我才知道,他们的第一个念头也是“绝望”,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过一年多,更绝望。我愕然道:可是你们看起来完全没在怕的!对方笑答:你不也是一样!

也许你听起来这乏善可陈,但对我而言,这是商学院给我上的第一课,它延展了我对“职业精神”的理解。乐观、自信、力量、承诺,过去我把这些概念划入“美德”的范畴,但在商学院的那个下午,当我第一次走进那令人绝望的、由无数合乎职业规范的笑声和说话声构成的洪流中去,并努力成为它的一部分,我意识到在商业社会中,这些是印在名片上的油墨,喷在衣橱里的香水。我只能用这些作为和世界相遇的界面。维护好这个界面,不放任感性的部分轻易溢出,是一种本分。

分寸和圆融是我感佩同学们的一个重要理由。像我前文提到的, 我是抱着connecting dots的愿景来到AGSM的。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那些有助于连接和建设的能力对于connecting dots是多么关键。这种能力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是温暖、有弹性和延展性的。而我的能力都比较冷峻和尖锐,对关系缺少敏感度和热情。

从同学们身上我观察、学习着这些自身不具备的能力——

“随时、随地,和随便哪个人,都有本事开始一段有趣的对话”的能力;
“能接住任何突如其来的刁钻问题,或幽默或温情或豁达地回应之”的能力;
“记住每个人的名字、生日、籍贯、饮食习惯、爱好,并随时跟进他们的生活琐事”的能力;
“给出恰到好处的恭维和春风化雨的建议”的能力;
“让对方卸下所有心防并本能地想要追随”的能力……

当我看到这些能力是如何不可思议地创造了团队协作的成就时,我对他们心悦诚服。

相比之下,我的同学们在学科知识和实战经验方面的优势给我的感触却并不很深。对此我也有过思考。商学院招生时喜欢尽量增加学生背景的多元化,就是为了促使有趣的对话发生。我们这一届,有从阿富汗战场归来的大兵,有飞行员,有工程师,有钢琴家,有consultant,有banker,也有我这样的创业者。确实有很多有趣的对话发生在我们之间,但我认为这种对话即便可能是深入的,也至多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不了“技能不对称”的问题。交换信息是扩展视野的快捷方式,但我们无法仅仅通过信息的交换,就获得对方的skill set,所以对话是有趣的体验,但要想真的改变自己,是需要将对话中输入的信息通过个人的刻意练习转化为实际技能的。在这个转化发生之前,主观上不会有深刻的体会。

我来商学院还有一个初衷,就是想知道出身大公司的人们和我这样的野狐禅有什么不同。短暂的三年履历虽然让自己很满意,但一直没有受到过系统化的训练,直到2016年夏天还不知道什么是KPI,为公众号写了很多推文但还不知道数字营销基本的切口行话。当然你可以说只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但问题是,一只猫除了想抓耗子之外,还需要和其它的猫交谈。我想和商业社会里那些和我履历不同、背景迥异的人交谈,这是建立连接的前提。

几个月后,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了两个答案:受训的职业经理人和我的不同在于更好的结构化思维,和更流利的商业语言。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把“概念化”内化为本能,面对新任务会在第一时间试图勾勒它的逻辑构造。尤其咨询行业背景的同学们对商业理论和模型的熟练应用,经常给我以启发,让我恍然,原来之前很多猜想和尝试早有前人做出了成果,解释力度和参考价值比门外汉们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而商业语言,是一门不可小觑的语言,它有自己的单词、语法、听说读写。打开一本财务会计教程,每个字都是英文,但未必看得懂,就是因为那是两门语言共同写就的书——英文,和商业语言。在我们班里,科班出身的人们当然要在这种课程上轻松很多,而我们这些“跨界跨成一字马”的人士就只能每天抱着维基百科和智库百科“从头再来”。这时会发现我和同学们不仅是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我们是来自不同的世界和语境。读MBA就像在我的大脑里加载了一个新的系统,以允许过去无法读取的数据和无法安装的软件在系统里呈现出这些世界和语境。

真心点赞之后,也要说说不足之处。

MBA学生中大部分是风险厌恶的。这是我和一位同学聊天的共识。这当然无可厚非:商业社会就像一架庞大的机器,它需要大量的螺丝钉和折页,不可能也不需要每个人都去做发动机。在AGSM这样相对老派的商学院,考虑到澳洲本来就狭小、relationship-driven的市场,风险厌恶的倾向自然会更加明显。几乎所有我的同学都是中规中矩的好好先生和好好小姐,其中不乏聪明和机灵者,但也都是在被规定好的可操作域内追求把活儿做到漂亮。在商学院上了几周课之后,坐在教室里的我开始感到不安,怀念工作时的天马行空;一张一张看完全班二十多个创业项目,with all the respect还是难掩失望和无聊时,我不会因此而否定同学们的才华和价值,只是就事论事,我认为他们的志向和潜力大多不在创造,更不在变革。一位同学对我说:“说实话,从最开始我就只把这个项目当做期末必须完成的一个作业,与质量和创意相比,我更关心我们能不能做完。”这样的话语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不只是对于学业,也是对于他们未来的事业。过去我无法理解,但现在我能读出其中的理性权衡,我知道他其实和我一样清楚自己的诉求和侧重。

不过另外一件事就很难为同学们开脱了,那就是国际化视野上的匮乏。秋天时我听说一件事,中国同学在咖啡厅点咖啡,澳洲同学蹭过来问:嘿,你在你的国家是不是从来不喝咖啡啊?中国同学后来和我们嘀咕:老子在自己国家才不稀罕喝你这3刀一杯的咖啡!

第二次留学的我已经坚信一个观点:只有世界公民才能和世界公民玩到一起去。没有什么所谓的融入主流社会。从为了看到更大的世界而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已经脱离了主流——不只是出发国的主流,也是目的国的主流。从文化身份上,我已经既不是纯粹的中国人,更不可能是美国或者澳洲人,而是一个对中国、美国和澳洲都有所了解的人。我脑中的世界图景已经与这三个国家的人都不一样。探索世界的过程,玩伴可以越来越多,但知己一定越来越少,因为自我在变得复杂,难以匹配。

国际生在海外的不愉快经历不完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平心而论,班上的很多local和我们比起来已经除了英语之外再无优势,但比无知可怕的是无明。让我自豪的是,已经有中国同学直言不讳地和澳洲同学说过这一点——“或许我们英语不如你,但要说国际化的生活工作阅历,你们还是得多听我们讲讲。因为你们,没有出过国呀。”这句话,不仅对同班同学,甚至对很多教授也完全成立。经济学教授没有听说过华为手机的事实给了我们不小震撼。

以上是“阅人”部分的心得,下一篇说说“阅己”吧。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6-27 09:23:31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

我在商学院得到的 阅人阅己 下



如果你问一个MBA的过来人,入学初期最要紧的事是什么,多半对方会说:一定要尽快明确自己的方向。但或许是因为我爱唱反调,或许是因为没读完MBA判断失准,我不会那样说。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本来就都应该明确方向,读不读MBA都一样,这是其一。其二,这件“政治正确”的事情被一提再提,不仅仅是因为它“重要”,更是因为它“困难”,所以仅仅靠催促一个人赶快去做,用处是不大的,方法更重要。

直接要求、甚至逼自己去找到一个方向,很难成功。因为越过了一个基础的步骤:找到你自己。所以,与其建议尽快找到方向,不如说可以利用这个阶段看清自己的潜质和边界。商学院其实也清楚这一点,它为学生提供的很多服务都是以更好的自我发现为目标的,尤其在初期。这是我获益最深、最感激之处。

我是谁?纯粹把这个看成一个哲学问题,就容易找到一个非常私人化的答案,即便逻辑自洽,和外界沟通起来帮助也不大。搞清楚自己是谁,不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帮助外界认识自己。所以,如果能借助一些科学的工具和通行的理论去给自己画像,以后在求职或者寻找事业伙伴时,也能以更高的效率让对方get到。

我认为AGSM在self awareness方面提供了三种最有用的服务,分别是career assessment, MBTI personality test,以及Foundation of Management课程。这三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显著缓解了我的身份焦虑,从而让我对后来的职业选择更有信心。我发现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事,确认了一些猜测,纠正了一些对自己的偏见,并且基于新的自我认知,形成了更加清晰的职业展望。

大多人只分享自我认识的结果而不是过程。但难的恰恰是过程。所以接下来我试着把这个过程复原一下,希望对人对己都有助益。

第一步 Career Assessment

不同于大学时期自己从网上找来的霍兰德职业测试,这次我们使用的平台叫做CareerLeader. 咨询背景的同学说,他们入职时也做过类似的测试,见怪不怪。我心想,昂贵的学费买来的不仅是这个服务本身,而是“找到自己”的这个结构化过程。如果不是AGSM,我不会知道有CareerLeader这样的平台,也不会把它的优先级放在这里。

测试是漫长的,主要从职业取向、驱动力类型和组织偏好三个方面提问。返回报告非常长,而且干货满满——至少对我这个土鳖来说是这样。

基于报告,我的兴趣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理论研究和发展、创造性生产和教练辅导

在工作中,我看重岗位能否赋予我管理职能,工作内容是否有助于职业生涯的下一步。我寻求影响力,行业声望,工作内容的丰富多样和自治性。相比于以上因素,对钱不太看重。

我的人际技能最突出的一项是倾听。此外,我能够获得他人信任、善于教学、敏感圆融、能包容差异。

在影响力方面,我的演讲能力最突出。我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具备领袖的自信,善于劝说他人。

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战略分析。这一领域下的几乎所有指标都有显著优势,所以我只选择了超过人群80%的四项:发现机遇,创造性思考,书面表达和风险耐受。这方面的优势,以及后来对MBTI人格测试结果的思考,可以说共同引导了我后来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尽管我猜AGSM一定没有想到,也不希望他们提供的服务带来了这样的效果……

在管理工作中,我具备坚韧不拔的品质,能够理清任务的优先级。职业道德和时间管理也还不错。

综合以上,CareerLeader用当前常见的三十多种岗位,为我生成了职业匹配度排名,在此我截取前十位。这个结果让我真是百感交集。首先我居然不知道排名第一的retail management具体指什么(……);其次没有想到marketing的顺位如此之高;第三欣慰大学时期就向往的管理咨询原来很适合自己;第四不明白为什么“广告”竟能混到第四名;第五,惊喜于放弃PhD的计划其实并不意味着我不适合研究型的岗位,我可以做商业研究嘛。

而在企业类型上,测试结果显示我对员工间协作、外部激励机制和工作规划的精确性,统统无感。只有一个项目的示数很高,是innovation and change.

第二步 MBTI人格测试详解

三年前我做了第一次MBTI人格测试,并维持着大约一年一次的频率。来到AGSM,是我第四次做这个测试了。四次测试的结果分别是:

INTJ——INTP——INTJ——INTP

虽然有争议,但MBTI是我个人较为信赖的工具,我欣赏它的理论模型,也认可它的解释力度。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网上搜索下,资源很多。

MBTI基于卡尔.荣格的理论,对受试者进行四个维度上的人格倾向考察,如下图。

第一个维度是外向/内向维度。外向者的社交活动是一个充能过程,而内向者的社交是耗能过程。
第二个维度是实感/直觉维度。实感者使用五感来认知世界,而直觉者会运用第六感。
第三个维度是思考/感情维度。思考者使用逻辑做决定,而感情者使用内心。
第四个维度是判断/理解维度。判断者喜欢过井然有序的生活,而理解者过着有弹性的生活。

基于以上四个维度,MBTI模型将人格分为了2*2*2*2=16种“flavor”。一个让我窃喜,但又在现实生活中有点儿难为情的现实:INTP人格是十六人格中最稀少的一种,而在女性人群中占比更低,只有1%。当你打开搜索引擎,输入以上十六种人格flavor,你会发现其它十几种都没有什么返回结果,INTP和INTJ几乎是唯独的两种具有话题性的人格,甚至豆瓣知乎里还有专门的小组,供这些瑟瑟发抖的“异类”抱团取暖(……)。原因嘛,概括起来说,就是:这是一群怪人。

三年前我已经知道了自己是INT*人格,但仅此而已。如今AGSM不仅让我重新做了测试,还返回了一个非常长的书面报告。

有人把INTP称为“逻辑建筑师”,有人称他们为“逻辑学家”。有人妖魔化INTP的智力,有人排斥他们的社交无能,有人憎恶他们的不解风情。但我亲身经历的倒不是这些。在AGSM也好,之前在工作岗位上、其它学校里也好,我其实经常被需要,被尊敬,被肯定,只是我总是后知后觉,或者即便知道了,也羞于应承。我通过阅读而不是交际本身,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我经常对不公正、无效率、不合逻辑的事物陷入他人无法理解的强烈愤怒和不耐烦。而最深的秘密是:虽然我很爱每一个人,但如果能选择,我还是会一个人呆着。人群对我来说是用来守望和背负的,几乎永远不是用来享受的。至于理由,我真的不知道,可能生来如此吧。

这个结果对我的人生是一种友好的陪伴,让我渐渐摘掉了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怪人”帽子,坦然地生活下去。但,就像我在交给AGSM的作业里写的一样,“Understanding ourselves is one thing while helping others understand us is quite another... When it comes to minorities—be it ethical, gender, or even MBTI minorities (e.g.: Introverts and feelers are undoubtedly minorities in AGSM)—it always seems to b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minorities to take the first step to being rediscovered, understood, respected or even followed, not the other way around. I cannot wait for my chance to come.” 逻辑自洽之后的下一步永远是reach out,不论我是一个外向者还是内向者,是判断者还是理解者。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不依赖连接而活下去。只是对于一个outlier来说,他建立和运营连接的方式会与众不同。找到这种方式,而不是逃避连接本身,才是我这个INTP的当务之急。

第三步 Foundation of Management课程

关于这门课程,可能放在下一篇更合适,所以这篇就先到这里。
5#
发表于 2017-6-27 21:06:39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接下来的故事
很喜欢
6#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08:08:45 | 只看该作者
cliffzhu 发表于 2017-6-27 21:06
期待接下来的故事
很喜欢

谢谢你,我不孤单了。哈哈
7#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08:43: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篇

我在商学院得到的:2. Career Path

如前文说的,找到自己的职业道路是MBA的第一要务。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是从两个维度去拆解:industry 和 function。MBA的功能也在此二者:帮你转行(industry)或升迁(function)。我也是从这个逻辑起点开始思考何去何从的。

“要转行(industry),当然要转行。”这是我最初的判断。因为我总感觉三年前进入教育培训行业,是个“误会”。

从美国获得MSW和LMSW之后,我偶然地错过了“金九银十”,直到12月底才投出了唯一一份简历。这份简历加上后来的两轮面试,把我送进了XDF。急于经济独立的我,没有second thoughts,拎起行李箱就到了北京。从备课批课,岗前培训,到后来小有业绩,只用了六个月。

这感觉好不好?打个比方吧:坐在一辆开得越来越快的车上,笔直地在大道上飞奔,惬不惬意呢?你或许会说:要看那条路是否通向我的目的地,或者要看刹车是否好用,总之不会100%地心安理得吧!而我当时就既不知道车要去哪儿,也踩不到刹车,内心是“细思极恐”的。所以,当一家创业公司在这时向我伸出橄榄枝时,我也就毫不犹豫地跳下了航母,爬上了小舢板。

后来的两年多,一切竟还是那么顺遂和迅速,直到今天回想起来也觉得有很多重的好运叠加在一起,才让我拥有了滋味如此丰富的职场初体验。感恩之余,一个声音在我脑中不断地说: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

哪里不对呢?我的本能反应是:行业不对。在我的想象中,“正确”的行业应该让我的前几年过得辛苦、拮据,然后日积月累,到后期才有指数级的回报。还有个念头也在折磨我:找第一份工作时只投了一份简历,完全没在行业或公司之间“货比三家”过,太轻率了。假如当初我投了一百份简历呢?假如当时我考虑过去上海、深圳发展呢?假如当时我拿到了四大或者咨询公司的offer呢?如今又会是怎样的光景?

我带着这些困扰来到商学院,早在orientation week里就已经开始寻找答案了。一天,全院师生在一家意大利餐馆吃晚餐。我和一位招生办老师同桌,大家酒过三巡,老师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问她。我便提起career path的问题来。

她睁大了眼睛看着我。一时间我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

“你为什么会问这种问题呢!现在开学才四天,不要想,太早了。”她说,“MBA是什么?MBA就是一个假期,假期。好好享受这儿的海滩和阳光,跟大家多喝酒,多聊天。你们所有人,”她环视着桌上几位,“将来都会非常成功的。不要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早几年毕业的中国同学,现在在国内都过得非常好,非常有钱。”

很快,orientation结束了,我们开始上第一门通识课,foundation of management。这门课请到两位泰斗级人物开课,一位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前校长,一位是斯坦福商学院的前院长,话题是leadership。我坐在图书馆里,打开reading material。三篇journal article,一段教材节选,最新的一个,也出版在十一年以前。

有一次在悉尼港等船,我和班上最欣赏的一位同学聊天,他是本地人,三十岁。我们聊到“AI的突飞猛进会加剧职场人的知识焦虑”,正感觉彼此十分投缘,他忽然加了一句:“所以,这就给教育的改革和创业创造了绝佳的机会。”他知道我的背景,说到这儿,咧着嘴朝我笑。

我说:“话虽如此,但你不觉得certification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吗?”

他说:“确实是。如果不是为了拿一个学位,且MOOC平台目前还无法提供有公信力的certification,我不会申请MBA。”

我说:“对。但是你看,正是因为有恃无恐,传统教育始终距离市场太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落后于学生的核心诉求。比如我们学院至今都不提供编程课程……”

他说:“就是就是!我觉得未来的经理人必须要懂编程。商学院不开这种课程简直荒谬。我最近打算去计算机学院选修一门编程课。”

在我就读商学院的小半年里,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交谈。

我们每周上四天课,每次课三小时,一般都是上午9:30到12:30。起初几周大家的学习热情很高,八点半就有人来上早自习。学期过半后完全换了个景象:直到9:27教室里也仍然是空空荡荡,上课半小时还有人拎着包匆匆走进来。而半个班的人已经选择了翘课。

即便远不如北美商学院昂贵,在这儿一门课也要收取约合人民币25000元的费用,平均下来每堂课要2000多。我很荣幸地获得Global Reach奖学金,免除一半的学费,这对于第三轮申请者已经非常慷慨了,但仍然要拿走我不小的一笔积蓄。为了对得起这笔钱,每堂课我都坐在第一排,认真地follow老师。

然而诚实地讲,我觉得失望。

和六年前飞去美国读书不一样的是,今天坐在教室里的我已不仅是一个学生,更是叫兽们的同行——我是一个拥有超过一万小时授课履历的培训师。虽然在商学知识上我断不敢望他们的项背,但同行的敏感让我能判断这些老师们到底下了多少工夫在这份工作上。对于讲义里随处可见的错别字,失败的课堂节奏控制,含混不清的评分标准,不平衡的课程设计,我不再把自己视作被动的接受者。我开始忍不住去想,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次,我们为组织行为学课程上交reflection journal。我根据syllabus的评分标准严格比对,花了不少力气,感觉比较自信了才上交。结果只得一个不痛不痒的分数,且教授没有详细解释。我发邮件询问:请您依据评分标准指出我的失分之处。教授的回复很长也很客气,但对我的问题只字不提,这不免让我感到怀疑。本来是因为半年后各大公司的校招要以考试成绩为优先考虑,全院都为了WAM(weighted average mark,澳洲的GPA)锱铢必较;但在大家都经历了类似的事件之后,到了第二学期,几乎再也没人认真对待课业。

坐在教室第一排,一边给老师们捧场一边神游的我,回想起自己一线任教的时间。打磨PPT和教学切片,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提前到教室,调试影音设备,确保白板笔好用,甚至擦桌子倒垃圾……我想起自己教室里学生们专注的眼神和时不时的笑声,想起那种确定我们的思想一直同步的感觉。教授们和我,一边是庙堂之高,一边是江湖之远;一个早已功成名就,一个为了区区标准化考试而奔波劳碌。但若只看学生们的学费是否“值回票价”,我竟感觉自己要胜过他们一筹。

我掂量着所剩不多的积蓄,开始问两个问题:一,这宝贵的金钱,确定要花在这家商学院的MBA学位吗?二,我真的要转行吗?

第一学期的会计课让很多人崩溃。用一位同学的话来说,这门课就是“把本科会计专业四年的内容,在十二周里force feed给你”。老师的语速快,思路快,PPT翻得快,最要命的是他直接跳过了很多基本概念,默认大家已经知道。很多同学因为实在跟不上,干脆就不上课了。

有一天,我在走廊里遇见一位南非来的印度裔同学。他拉我到一边说,“你还记不记得上次我跟你说会计课是我最担心的一门课?”我说记得,他说,“我跟你分享一个好东西,最近我一直在用,比咱们院的会计课要好得多。”说着,他打开电脑,我一眼就看出那是coursera的主页。

“西班牙这家商学院有一门financial accounting的课程。你开一个7天的试用,上前五周的课就可以。我认为这个老师讲得比我们的老师清晰、直观,而且课时也短。”

以上,就是我在商学院的短暂生活中一些细小的片段。它们或许完全不符合你对商学院的刻板印象,或许你即便相信,也不会认为这是商学院生活里最重要的体验。但是,正如哈姆雷特之于读者,商学院给予我的见闻和思考,也一定不同于他人。

我的生涯之路到底在哪里?商学院是寻找答案的工具之一,但不是答案本身。它像一面镜子,不仅照出我的样子,也让我得以和其他人比照。 那些差异是醒目甚至让我有点难堪的,但当我发现自己并不愿意抛却它们时,我也就找到了自己的路。

必须要感谢那些实言相告的人,我尊重他们的言论。但事实是,还没到三十岁的我,真的没心思去过一个悠长的假期,这种急切并非因为浮躁,而是我能看见这段时间有更好的用法。

“找到一片可以安心耕耘十年以上的土地”,这是我来到商学院的目标。我在教育行业既看到了沉疴积弊,也看到了海阔天空。对我来说,这件事是有趣的,也是有意义的。它需要我的优势,同时也最能激励我去弥补劣势。

就这样,我一步步地逼近答案。

{如果你喜欢这些内容,不妨关注我的公众号Sabbatical。不关注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会写下去,直到遇见你。}


8#
发表于 2017-6-28 09:42:4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主,写得很好
仔细客观的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和感受
但是我忍不住想,楼主的疑虑会不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上的商学院不够专业
They do things look at what business schools are supposed to do, but they don't really understand why they are doing so and how to do it creatively
9#
 楼主| 发表于 2017-6-28 09:52:19 | 只看该作者
Jingypoo 发表于 2017-6-28 09:42
感谢楼主,写得很好
仔细客观的描述了自己的处境和感受
但是我忍不住想,楼主的疑虑会不会很大一部分来自于 ...

谢谢你的留言。
我同意你的想法。我确实质疑某些商学院的专业性。而且相信,一定存在若干非常理想、非常适合我的商学院,会给我更好的体验。
需要补充的是,其实我就读的这一家,在全球的排名也算可以。只不过,来了这儿我才知道,第一名到第二名的距离,可能数倍于第二名到第三名的距离;而第一名到第十名的距离,又可能数倍于第十名到第五十名的距离,以此类推。像我们这种只能号称“全球Top 100”的商学院,距离真正的一流,又差距多远?简直不敢想。
我在美国留学时,读的是全球第一的社工学院。其实来了商学院之后,说从不在心里偷偷比较那是骗人的。比较过后,也是百感交集。
总之,谢谢你的评论!
10#
发表于 2017-6-30 13:37:21 | 只看该作者
等待楼主更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6 00:1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