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5178|回复: 3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stem狗逆流转商申请】回国找工&Duke&LBS&Cambridge&Columbia&Stanford【附项目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7 06:4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今天要开一个有点大的话题,文章很长。这个话题有两个前提:一是转商,二是回国。 下面叨叨决定这两个前提的原因以及自己了解的相关情况,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跳到下面的项目信息。

先说转商:
      lz本科数学系,数学系的出国氛围浓厚,除了应数金工统计运筹等传统专业,还有近年来火的不行的data science和business analytics,偶尔跑偏转个专业也就是cs或者精算会计一类。看似万金油的数学系在quant领域内似乎一副指哪打哪的人生赢家样。(然而真正入坑的人才明白锦上添花的前提是有锦。数学系干啥都行的前提是:你其他背景能力跟本专业同学差不太多,然后是学数学的,别人的反应就是:“哇哇好腻害!”; 但如果你其他啥也不会(eg: programming, finance, accounting etc.), 就只是数学系的(且不论你到底懂多少数学),那就只有两个字: 呵呵!)

      言归正传,lz在数学系的熏陶下也早早定下了出国留学的想法,然后为了给profile加分申请更好的学校在大三时申请了学校的3+2项目(3年国内本科+2年美帝master)来到美帝一个综排一般但是数学系排名很前的学校读应数master,想着以此为跳板申请更好的学校(当时只想着作为跳板,申brand更好的学校,并没想好具体什么专业甚至于做什么工作)。但就在即将出国的大三下lz加入了学校的一个consulting club并从此有了更多接触这个行业的机会。LZ是个性开朗喜欢结交朋友的人,早年也混迹于各类社团。在这个club之后慢慢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商科人甚至在不断尝试不断networking的过程中做了多份consulting的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了自己的喜好,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career goal。(老实说在数学系,或者基础科学?, 是没有career goal之类的东西的,找工作感觉是一个遥远而完全模糊的事情,更遑论career service。于是大批人出国考研保研,靠着专业背景优势,随大流的考GT做项目最后去到欧美或者国内更好的高校,甚至在迷茫中继续读博,或者就在读研时在金融和互联网中选一个就业。当然也不乏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对学术的真正热情而决定做学术的小伙伴们,我对他们木有任何judgement,只有仰望崇拜的星星眼✨✨!)

      在思考自己career goal的这2年,有与商科小伙伴的交流,几段实习里良师益友给予的宝贵意见,更有在美帝结识各色人种各种出身背景以及理想各异的人们。这个过程让我真正地开拓了三观,见识了世界之大,开始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神马(误),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慢慢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并决定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做偏商科依靠软实力吃饭,不quant的工作。

这就牵涉到了第二个点:回国
      在lz大一大二全民考GT准备出国的时候,问大家的之后打算是回国呢,还是留美?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我先在美国工作几年,把学费赚够了/经验攒够了再回国。而虚长这几年让我明白,这恰恰是最艰难的一条路。因为这里要考虑2个问题,第一是在美国能找到工作,第二是留美的工作经验对于以后回国有价值。

  • 第一点,在美找工作。对于愿意做quant相关工作,靠技术吃饭的人,不说硬到转cs要进FLAG当“人生赢家”,找个税前5-7w刀保底的local analyst工作,努努力多投简历多networking多面试,目前的情况只要非常愿意拼,总还是不成大问题(这也是近几年留美人数猛增,STEM大法好的终极原因)。但对非stem专业,不想做quant工作的人,H1B的名额不利以及跟native竞争等原因,留美找工作的压力巨大(当然lz也认识凭借亮眼的经历背景,过硬的口语以及case能力,来美半年找到consulting NYC office的人,虽说还是会有万一1年opt结束抽签不过的问题,但腻害的人在哪里都是腻害的。)

  • 第二点,工作经验是否transferable的问题。刚刚说了,如果愿意转quant,无论东西大城市,中部宜居小城,只是找份”工作“,是难,但是也应该是大部分人咬牙努力还是能做到的。但更大的可能就是加州或NY的某个不知名小公司的analyst一类,年薪8W刀以下,足以养活自己,但应该未来涨幅不大。往后的结婚买房娃上学咋办?铁了心留美移民的人终归会有办法,咱们以前几十年的一代移民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虽说今时不同往日,但有心有毅力总归还是能解决。

       那考虑留美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回国的人就要考虑回国靠啥吃饭了。之前提及的公司是不是big name这里就有了大作用(举例说比如一个普通陆本来美帝读一个quant项目镀金然后找了当地一小酒厂或小医药公司工作,3年后想回国应该对应找什么公司什么职位呢?)。有了big name的大平台背书,或者靠技术吃饭,回国也许还有不错选择。而想靠soft skill吃饭的人们如果既没有技术傍身,又没有大平台背书,工作经验全都现实地转化为对行业对岗位的insights和积累的人脉,这种情况回国似乎很难不被underpay (考虑赚美金汇率),也就会大大减少回国的意愿。(当然这里又简化了很多因素,如家庭,感情,转行转型,人生规划改变等,毕竟人生很长很复杂。lz也同样认识在纽约拿着税前5w刀靠自己过活,家里却是省委一类级别的人。天下之大,人各有志。)

      更何况据我所知,很多商科行业其实本身就不Value国外的工作经验(例如银行和券商?说错请指正),更喜欢毕业就归国的白纸学生,甚至连这个优势也在日趋减少(君不见各大券商最终留下的多少985理工本+Top 4硕士,part-time实习半年以上直接留用转正的)。海龟留学经历本身的含金量以及职业加成到底多少,一直都还是一个问题。

      因此我暂且得出结论,想转商,靠soft skill吃饭的然而英语并没有吊炸天的普通老百姓lz,想留美做商科相关工作又没铁了心移民的人,非常非常难。相比之下,回国是more accessible也确实能做自己想做事情的选择。


====================项目信息分割线=====================      

      鉴于lz想要回国做consulting的想法,因此17 fall申请了一些management相关项目,下面把我知道的一些信息大概说一下。

  • Duke MMS-fob:很好很有爱,校友赞氛围好,回国名气general还行,性价比还行,留美工作如能成功,四大或tech行业偏多。但相比kellogg这两年录取情况,项目的中国人(含陆本和海本)接近40%,剩下还有很大一部分印度人(Russell给的数据)。但算绝对数据,陆本每年大概15人左右,去年找finance的偏多(中资IB和商行),consulting的话都能过简历,但是拿到后面几轮面试的不多,最终能拿offer几乎都是台湾,美籍华人或加拿大籍华人。看似不乐观,但话又说回来,绝对数据看每届陆本真正铁了心找consulting可能也就5人左右。所以还是那句话,数据有一定参考性,但最后还是看个人。

  • LBS MiM:大众情人,CD上management项目无可匹敌的NO.1, 主要优势有:1.career service给力,2.校友人少却优质而亲密,3.地理位置优越,签证便利,只要能力够能拿offer就能留下来,不存在名额和抽签问题,利于欧洲找工。(这也是LBS优于其他美国项目最核心因素,lbs给了陆本学生想在欧洲或其他海外市场(如迪拜香港等)商科就业的相对最大可能性,但是也越来越少,回国的话在外资IB和咨询牌子都没得说(lz其实对金融比较门外汉,lbs在中资券商或银行等情况不算了解),其他行业情况不了解) LZ 1月6号递的申请,20号拿到面试邀请,2月9号AO Skype面, 2月15号悲剧


       这里可以多啰嗦几句海外找工作。无论迪拜,欧洲,甚至美国,抛开语言和身份因素,竞争都是比国内小的(总申请人数,candidate的简历背景,做case的能力,国内target school积累的资源和传统等)。所以想要靠出国读这些项目然后海外商科就业,语言功底和签证政策是最最重要的2项。至于其他,一个商学院能给的,无非是一个能过简历的brand,经验丰富的career service团队,以及target employer的networking机会,这些欧美这几个明星项目都能给。剩下的就都靠自己了(努力改简历,练case/tech/behavior,networking等)。大家追捧LBS,主要还是因为15fall,16fall 2届的就业好过kellogg,duke,HEC等。但据我所知今年consulting就业kellogg应该好过LBS,而LBS今年应该是IB的情况比较亮眼。 我说这些无意贬低任何项目,这恰恰说明了它们都是很好的女神项目,提供了能提供的一切,然而剩下的都靠自己。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学校是能ensure进了之后一定能怎样的。


      lz按照big name过consulting简历关这个思路继续申了:

  • Cambridge management mphill:也是校友极少,信息极少,传说就业不给力的10个月项目,但是真实情况不太了解,最关键是lz 11月底递的申请到现在竟然还是under consideration毫无动静。。。(10.19 更新一下该项目信息:LZ 5月拿到conditional offer,con IELTS 4个7(美国两年不waive,三年才行,没con master gpa),项目与传统剑桥的学术氛围不同,无论从课程设置,小组讨论,课外项目还是同学毕业发展都是 career-oriented,中国人不多,每年入学陆本2-3个,海本2-3个的样纸,因为整体班级小所以流露出来信息不多,但是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的mgt项目,加上cambridge牌子的bonus,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 Columbia MS&E:实在没有美帝合适的商学院项目可以申而凑上的,工学院与商学院合开的项目,项目对标consulting,课程设置,Group work等都比较注重培养这方面能力。但同样的,因为项目要价不菲,大家都希望留在美帝赚回本,所以转quant,码农的不少,但回国每年都有1-2个进MBB,算是target项目。另外如果自己很给力地找实习,lz还是知道一些小伙伴在学期中在基金或tech 公司做part-time 实习的,所以纽约的地理位置真的很有用。申请门槛中等偏上,整个项目每届80人左右,中国人25人左右,清华有合作院系去的不少,其他陆本985海本也不少见

  • Stanford MS&E:实在没有美帝合适的商学院项目可以申而凑上的,以前顶着大s水项目的名头(相比大s其他项目可能确实门槛稍微低一丢丢),但其实这两年也是很selective的明星项目,diversity更夸张了,下设7个track金融运筹环境工程商科应有尽有。今年录取有duke本科4.0GPA外加各种research这种背景,有we的申请者也很多,超级三维控,国内非清北应该需要顶级大牛推或者整个学校Top3的背景吧。其实走商科方向申这个项目的没怎么听说,lz主要是去贡献diversity的,然后果然就炮灰了。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对于申管理项目的人来说,总以为最后大家不是去做金融就是去做咨询。然而通过真正地跟校友们讨论了解,以及大家申请过就会知道,diversity是这类项目的特质,最后的毕业生也就真的散落在各行各业,快消,科技,广告传媒,游戏创业,其实真的有很多可能性。然后再次强调,无论留英还是留美,找front desk工作最大的壁垒真的还就是口语(陆本出身大家能申到这些项目,相关背景,实习经历都不会太欠缺,最终如何有效利用项目学院给的资源,拿面试过面试,全凭people skills,lz认识的最后留海外工作,或者能进到mck NY office终面的,不是英语系出身的学霸就是曾做过字幕君的大牛)


      另外lz还申了:
  • Oxford MCF:数学院项目,非常quant,lz完全没有金融背景,全凭着数学系的经历拿的面试,面试也全是技术面,一个教授+一个数学PHD。每年录30个人,就业方向也很quant,多是对标金融后台。lz是冲着big name顺手申的
  • Oxford MFE:商学院项目,还是冲着big name申的,因为官网就业报告说1/3 毕业生走consulting,lz就贡献了一下diversity整个ps和cv都说自己要做consulting,结果应该是跟项目不match无面拒了。。
  • Harvard Health Data Science:也是冲着big name申的,第一年的新项目,LZ本科之前有直系师姐申到同院项目,之前做BCG的PTA时也是health相关项目,supervisor是health相关phd,就加上数学系时的相关data经历,买了彩票试了试。但还是炮灰了。。



      lz想申但放弃了的项目有:
  • MIT BA:虽然去年只录了16个人,3个陆本看似没有参考价值,但lz查linkedin发现去年录了很多巴黎理工的CS master,或者各种Uber Lab实习的GPA4.0 理工海本,所以lz猜测这又是一个无敌三维控还对标data science甚至cs的quant项目(实际上参加info session发现,这是之前MIT Operation Research Center的项目migrate到sloan来的,所以其实非常尴尬,既不能当做商学院项目,但是项目课程设置与cmu之类比又差远了,适合本来quant背景就足足的,缺big name或来MIT结识人脉的tech大牛吧)

  • UPenn SMART:教育学院下的项目。也算一个名校控的福音吧,一届大概30多人,中国人大概2/3以上,陆本海本各占一半,本科统计的或商科里跟stat沾边都有,感觉不怎么看专业而比较看学校背景,好的复旦一流,差一点中大厦大同济这样,三维过得去都可以申,rolling制,3月15之前还不用申请费。。。stem项目,所以毕业了很多人就是在纽约找个analyst实习这样,或者回国的也有,感觉主要还是普通背景申请者求一个big name吧,lz后来思前想后觉得已经饶了一个master的弯路,不想再曲线救国了就算了


      申请结果出来以后因为觉得去读了这些项目以后进咨询的机会也很渺茫,所以就考虑要不要直接回国秋招看看咨询或互联网的机会。这期间也咨询了各种各样的人,大概结论分两种:1. 同龄小伙伴或者大一两年的师兄师姐,就会比较支持继续读书,认为人生体验也好,名校资源也好,即使不能再职业生涯的起点有加成,长远来看也会很不一样。2. 工作5年以上的前辈或者MBA们就会比较支持先早点工作积累经验和资本,市场变化很快,机遇也很不一样。读书这件事本身对工作用处不大,而关于商学院的其他资源或许在真的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了,才会更有针对性,所以几年以后申请MBA也有机会,而且甚至考虑上面一些项目的经济成本与一个MBA无异。当然这里必须也要说明,以后的事肯定就有不确定性,比如申不到同级别学校的MBA等,有些人就不喜欢画饼,反正每个人处于同样的情景完全有理由做出各式各样的决定。


       对LZ自己来说,是真的思考了很久以后觉得前期的积累也差不多,是时候面对找工作这件事而不是再龟缩一年,靠着名校光环或者其他东西再给自己一点“不虚”的理由。很多东西做起来了,也许5年,10年以后再看,选什么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而且人生这么长也不是选神马就能保证的。虽然自己很嫌弃也曾后悔过在没有想清楚时,选了自己现在这个3+2项目,绕了弯路。(身边的小伙伴全读数学phd了,technically LZ自己也是有这个机会的,只是知道自己不合适就越早跳坑越好)。但要是没有这2年的经历我也不是现在的我了。何况我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留学的其他福利(提升英语,勾搭鬼佬,颠覆三观,认识土豪,怀疑人生等),所以再读一个master真的就只是考虑职业发展上的加成了。

       LZ应该是从14年开始逛CD,一转眼3年快过去了。真的在这里得到了挺多,所以也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叨逼叨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有想法经验都可以share一下,最好是已经从这些项目毕业或者留学回国找相关工作的小伙伴。有问题也可以评论提出,能解答的我尽量解答。



最后附个bg防尘吧。。。其实说了辣么多也知道商科申请啥的,bg看不出啥来。。
本科985 GPA 3.7,3+2美帝应数master GPA 3.8,G: 323,T: waive, 一共四段实习,其中三段consulting,一段data analyst,中美两国consulting club经历,其他志愿者社团奖学金做research以及quant比赛经历若干



















收藏收藏37 收藏收藏37
沙发
发表于 2017-4-17 07:07: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板凳
发表于 2017-4-17 07:32:22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地板
发表于 2017-4-17 07:59:21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5#
发表于 2017-4-17 08:23:2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               
6#
发表于 2017-4-17 08:25:3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7#
发表于 2017-4-17 08:31:43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8#
发表于 2017-4-17 08:32:42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9#
发表于 2017-4-17 08:35:45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10#
发表于 2017-4-17 08:38:07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4-19 23:0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