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大四下半学期闲置,无所事事,不想干活,不想复习考GMAT,不想写文书的一段时期之后,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闭门看书。
可能是性格缺陷也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前几次GMAT都是吊儿郎当的复习几次之后草草收尾赶赴考场,之前也参加过什么厨师学校的培训,也刷过一段时间题目,但培训班上任我谈笑风生,到头来还只考了个640...这是第一次,后面还有两次不及700,但问题是自小英语就不是我的弱项。
在2016年7月中,也就是毕业后的暑假,我回到家中面对着我已经毕业却无工作也没有学校可以上的这一现实,我开始了闭门苦读,考试时间定在了8月底,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具体内容不一一赘述,如有需要咨询的请pm我。
8月底在上海考完之后看着自己710的成绩单,心里却没有太多喜悦。“今年已经赶不上申请了”心里已经有着这样的预期,拜托家里面找了一个美国的实习机会,像极了偷渡客的心情,我踏上了美国领土。
-------------------------------中美分割线--------------------------------
由于是家里面介绍的实习,所以工资是实习工资,而企业的血液就是廉价劳动力。在第一个月安顿好自己之后,我就开始收集学校信息。由于一些家庭因素以及学费因素,我决定了不申请美国的学校。
一番搜索后决定申请了以下几所学校的项目
1、多大MMPA,这项目我在国内就有所耳闻,课程设置较为合理,27个月+大约2年的工作经验换取一个CPA证,之后帮人做假账、跨境洗钱、开设公司设置旁氏骗局都有出路。就是出来之后工资不高,10年后也工资不高。
2、多大商院MFRM,新项目、第二年、就业窄、没实习。但我这些都能忍,因为里面的若干大牛,因为学金融的是个人都知道约翰·霍尔(提示: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品)
3、Schulich MBAN,相对较老的商业分析项目,加拿大第一个,北美的前几个开的项目,本来在MSF和MBAN中纠结了好一段时间,最终选了个有点让我后悔的他们的MBAN
4、 Ivey MSc BA, 想学点技术性的东西,加之这是Ivey,CEMS感觉不合我胃口,因为social和international business我都可以留到MBA的阶段再去考虑。
本来就准备申请这几个项目的,但是迫于家里觉得我可能没学上,所以加申了以下几个项目
5、McGill Desautel MMF,新,综合类项目,课业紧,类似资管的学校基金,教组挺牛逼的,各种西北大学,mit的博士生,但是年轻
6、Wilfred MSF COOP, 就业挺好,名声不错,两年
7、McMaster MSF 新项目,不知道情况,MBA不错但是此项目还是观望
8、Bocconi MSF 在接受某CDer的安利后,决定申请一下,毕竟学费和就业情况都很合理,同时欧洲明显比加拿大更适宜居住
----------------现在就说说我当时的申请状况吧---------------
10月中基本上完成了这些学校的背景调查,开始准备申请材料,由于在这个时间段我的目标学校很多都没开申请通道,所以我主要是在忙实习的内容,偶尔见见朋友什么的。
真正开始忙是从11月开始,先是MMPA的申请,因为这个项目6月不到就开学,所以材料也是最先交,3篇文章+3篇推荐信,加之需要从国内寄送成绩单,基本上占据了整个十一月份,由于一些材料可以同时准备,在申请这个项目的同时我把Rotman、Ivey和Schulich的申请表都填写完了。
所有过程中最花时间的还是文书,不过有一些个人经历和类似项目某些文书中的内容可以互相覆盖,这部分占总写作的20%不到一些的篇幅,同时有一部分文章我没写到他们限制的最高字数,例如MMPA 有一篇文章我只写了300出头的字数,但限制是500。但这种情况只占少部分。
总计写了:
MMPA 3篇 Rotman MFRM 2篇 Schulich MBAN 1篇 Ivey MSc BA 2篇 WLU MFin Coop 4篇(问答形式,大部分取自其他文章) McMaster 1篇 (大部分取自其他文章) McGill MMF 2篇 Bocconi MSF 1篇
以及推荐信,若干(在国内上学的各位应该都懂)
12月和1月基本都处在写文章改文章的状态,请了认识的人帮我改了一下文章和简历。12月中再次考了一次GMAT,这次考试只是想提高获得获得奖学金几率,结果是提高了20分并没有什么卵用。
在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文章内容一定要符合项目结构,也就是需要各位去项目官网上面去查课程、Project、教授、就业方向、行业发展然后结合自身理解和优劣势去写作。在我当时看来很Ass Kissing的步骤,现在回顾起来其实确实可增加对项目的了解。
--------------------------面试&结果-----------------------
今年开始,很多项目增加了KIRA视频面试,下面的内容仅是我能够回忆起来的信息,按照项目分类,先是视频面试,之后是正式面试
Rotman MFRM – 视频:1. What’s your perfect day? 2.什么是蒙特卡洛模拟 正式面试:1. 自我介绍 2. 为什么选这个项目 3. 希望从这个项目里面收获什么 4. 你认为怎么样才能算在这个项目里面成功了 5. 兴趣爱好
1月9日面,总时长约20分钟出头,Katarina & Alexandra
期间项目要求我提交Prerequisite Course Outline,当时学校在放春节,我只能自己按照当时老师上课内容的ppt以及课本内容编辑并上交了4个课程的大纲。
1月31日拿到Offer
Schulich MBAN – 视频:1. When you are working on a project and can’t finish on time, would you ask for more time or more budget, why? 2. When you and your client disagree on a part of a project what will you do? 3. What do you see business education in 10 years? 3分钟写作(具体时间记不清了) 正式面试:1. 自我介绍 2. 为什么这个项目 3. 项目毕业后去干什么 4. 在失常的无领导讨论中,你会怎么做 5. 量化方面经验 6. 提问
1月20日面,总时长约15分钟,Boris 1月25日拿到Offer
UofT MMPA – 无视频 正式面试:1. 自我介绍 2. 为什么MMPA 3. 现在工作内容 4. 项目很紧凑,如何应对 5. 提问
1月19日面, 总时长20分钟,Irene 1月19日拿到口头Offer,正式Offer 2月3日 (催出来的)
McGill MMF – 无视频 正式面试:1. 自我介绍 2. 然后我就开始说他的金融文章,然后说到我自己的文章,由于我的文章是关于波动率,然后说了一大堆(10分钟不到),然后后来有人找他,然后他就说谢谢拜拜。
1月27日面,当时我的文章还没上传,只交了GMAT分数和一个推荐信,总时长10分钟出头,Vadim 1月31日拿到拒信,没有太出乎我的预料
Ivey MSc BA – 这个项目申请时,我错将项目名称写错成MBAN,在提交了申请后才看到,后来和邮件联系是否能够改,获得回复没法修改,并被教育下次写东西时要多加检查,我当时也是是在没心情也没时间一个个弄清楚每个项目名称缩写,所以一切商业分析我都当成MBAN了。
当时很紧张觉得这个错误估计会毁了这份申请,但后来过了段时间就听天由命了,不过各位提交前千万检查清楚。
视频:1.1 Explain one of the most quantitative course you took in University in simple language so everybody can understand.(我回答了这题,但重新连接后给了下面的题) 1.2 When it comes to making decisions, do you rely more on data or people’s experience? 2. You are working on a project for a small home appliance company, and you find out one of its product line is not profitable anymore, what do you do? 3. If it is for you to choose, which company will you work for the project? 2分钟写作 正式面试:1. 自我介绍 2. 为什么选Ivey,为什么这项目 3. 为什么你适合这个项目 4. 职业规划 5. 最近的商业新闻,信息来源 6. 你觉得最成功的经历,具体你是怎么做的 7. 上面提到的经历中能够改进的地方 8. 说一个你最困难的经历 9. 有没有人当面和你说过你的不足,你的反应及处理方式 10. 在无领导小组项目中你怎么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想法 11. 当你在做一个项目时,项目范围、内容有改变,你怎么处理的 12. 提问
2月13日面,最负责最全面的面试,相比之下感觉McGill的负责人似乎不是很在意项目内容,总时长50分钟,Melissa 3月28日拿到Offer
WLU MFin Coop – 放弃,由于要推荐信的时间在过年期间,实在是催不出推荐信链接,而且有了其他offer
McMaster MSF – 放弃,缴款失败但扣了款,发了邮件没有结果,同时不是高优先级项目
Bocconi MSF – 由于不要求面试、推荐信、申请费,所以直接提交了申请 3月6日拿到Offer
--------------------------总结&心得-------------------------
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不要申请这么多不同时间截止的项目,整个过程中最麻烦的其实是催老师把推荐信的链接发给我(其中一个老师真的很忙),因为我本人不在学校,中国美东时差12小时,所以在这项上很没有可控性,直接导致我放弃了两个保底
从开始准备到结束大概半年多,实习的期间我也在申请了其他实习机会,因为想在开学前获暑期实习机会,结果很明显:没回应。
LinkedIn是很好用的社交媒体,主要用来查看就业方向,问问在读的人的见解,我花在LinkedIn上面的时间大概是总时间的15%,一部分是为了写文书和面试,另一部分是为了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
除了LinkedIn,也需要google各种职业相关信息,基本只要是搜索的关键词的前8页搜索结果,我都看了,大部分很有用,主要用于个人定位。
申请挺费时间,尤其是跨国跨学科又申这么多个,有时候写文书写到词穷,这种时候就去处理一下其他东西,转换下思路。
如果存在可以帮助改文章的人,那最好。如果没有,那就买个什么服务帮你改改。由于帮我改文章的人特别忙,而且我也知道她不可能帮我把所有的文章全都看一遍,所以我还是买了Grammarly(硬广),除了改改语法错误其实没有太多用途,不过我写邮件的时候确实错误少多了(误
很有趣的是,我最没花时间申请的Bocconi成为了我拿到Offer之后最想去的项目,但后来又因为某些个人因素决定放弃。所以我觉得整个申请都是一个在寻找自我的过程,很辛苦但也令自己成长了很多,看到了很多。
工作几年后可能会遇上瓶颈,到时候再申请MBA吧,至于目前就暂告一段落。
PS. 其实这期间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在玩手游上,不过游戏名字我就不说了,省得毒害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