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22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OG17 Verbal 第158题 - King Alfred personally translated a number of Latin texts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2:4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OG17 Verbal 第158题,个人不知道为什么感觉难度挺大的,想请教各位高手的意见:

Most scholars agree thatKing Alfred (A.D 849 - 899) personally translated a number of Latin texts intoOld English. One historian contends that Alfred also personally penned his ownlaw code, arguing that the numerou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nguage of the lawcode and Alfred's translation of Latin texts are overweighed by the even morenumerous similarities. Linguistic similarities, however, are what one expectsin texts from the same language, the same time, and the same region. Apart fromAlfred's surviving translation and law code, there are only two other extantworks from the same dialect and milieu, so it is risky to assume here thatlinguistic similarities point to common authorship. (OG17 V – Q158)


The passage above proceeds by:

(A) Providing examples that underscore another argument'sconclusion.

(B) questioning the plausibility of an assumption on whichanother argument depends.

(c) showing that a principle if generally applied would haveanomalous consequences.

(D) showing that the premises of another argument are mutuallyinconsistent.

(E) using argument by analogy to undermine a principle implicitin another argument.


OA is B.

A: underscore another argument's conclusion 应该没有问题,错应该在providing examples。One historian contends...是most scholars agree that King Alfred translated the Latin texts的例子,但是there are only two other extant works......不是author为了证明自己观点而举的例子么?

B: 感觉别的选项都在谈作者展开文章的具体手法,这个选项比较抽象。 要怎么看待作者question the assumption of another argument的手法呢? by providing evidence that the similarities exisit between Latin text and law code are not unique among texts from the same language, the same time, and the same region?

E:analogy应该是错的,原文并没有给出一个类比的情况。undermine a principle implicit in another argument呢?

提前谢谢各位指教。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11:59:48 | 只看该作者
要沉了~顶一下
板凳
发表于 2017-1-5 03:15:48 | 只看该作者
一点个人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意思:
第一句背景。第二句话是这道题得argument,关键地方:difference over weighed by numerous similarities。也就是说 想通过numerous similarities 来验证一些事情。然后,下一句,however,是转折 预判与上文应该有所不同,然后发现还是说关于similarities的事情,并讲到了关于是否存在得事情。再看下一句,预拌应该是要讲关于是否存在的事情,果然说到了现存的状况,因此 说risky 去验证common authorship。

简单写:第一句是是描述事实,第二局作者引进观点,第三句提出疑问,第四句提供新的证据事实从而有结论。结论是:这个认证的过程存在疑点,是risky的。

A: 前面得provide example 很可疑,几句话里没有example得出现。underscore 意思是强调,很显然,作者没有强调another argument 的观点。错,排。

B: plausibility这个词的意思是:似乎可信的。那么B选项说的是 question plausibility on 其它argument所信的东西。如题意,其它可信的argument指similarities可以作为一个依据来怎么着difference。但是,有个问题出现了,就是similarities得存在情况使得这个验证有了疑点。最后作者用来risky来表明结论,是指我没有完全否定,但抱有疑问,所以question用的恰当。

C: 首先principle这个词的出现就很可疑,什么是principal,这里平没有提到。然后,anomalous consequence,这里没有提到consequence,更别说anmalous了,错我,排除。

D:mutually这个词很可疑,根据题目所述流程,是一个argument的引出接着用下一个事实来论述,中间并没有涉及到mutually (互相)这个概念,所以,排除。

E:很明显,analogy不存在,很好排除。

答案:B
地板
发表于 2017-1-8 18:45:25 | 只看该作者
Gkibt 发表于 2017-1-5 03:15
一点个人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意思:

同意!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9 22:12:51 | 只看该作者
Gkibt 发表于 2017-1-5 03:15
一点个人想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意思:

谢谢指教,对于文章脉络分析得非常好。看了你对原题的分析我想起了Ron也说过当文章以这种方式先说出某一类人的观点时,绝大多数的情况就是为了紧接着能提出反对/质疑而不是赞同,所以这道题的基调是确定了。

"最后作者用来risky来表明结论,是指我没有完全否定,但抱有疑问,所以question用的恰当。" 这里我之前也没有注意到,谢谢指出。

我在这题的错误,还有潜意识带入了中文思维,原文确实不存在提出example或analogy,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选项们的后半部分,想的是作者在攻击的是assumption还是conclusion还是implicit principle,实际上这道题的考点在于区分对于提出观点,举例,类比这三种写作手法,我对于这三者区别还是不够清晰。

再次感谢详尽回复。新年快乐!
6#
发表于 2017-8-2 22:15:51 | 只看该作者
lz好,想请教一下文章的意思:A王翻译了拉丁文,因为A王翻译的作品与法典的相似处多于不同处,于是类比出来了他写了他自己的法典的。后面说的除了A王翻译的作品和法典外,只有其他两部有着相同方言和背景的作品,所以语言相似的作品未必是一个人写的

最后一句话怎么就形成因果了? 要是把only换成many我还能理解:有很多其他相同方言和背景的作品(别人写的),所以不能断定语言相似的作品就是一个人写的。多谢赐教!
7#
发表于 2017-9-5 00:43:07 | 只看该作者
这题整个argument有点难懂,所以导致其中的逻辑关系也难懂,要是考场碰到这个题,我肯定就蒙选了(时间不够啊....)...
看了几遍才看懂意思,现在把文章省略的意思放在了括号里,尝试如下解答:
一. 原文大意(答主缺乏历史知识,希望有大牛给出历史背景,帮助大家理解原文):
1. 很多学者都同意KA将大量拉丁文献翻译成了旧体英文。
2. 有个历史学家认为,KA也撰写了LAW CODE,因为历史学家发现LAW CODE本身(的语言/文法)和KA翻译的文章(的语言/文法)有大量相似之处,甚至多于不同之处(简而言之,历史学家认为:文法相同,作者就相同)
3.(作者认为)语言上的相似,通常来自于(看/研究文章的)一个人对同语言,同时代和同地域的期待(其实作者就是想说这种所谓相似,是很主观的)。
4. 如果不看现今留存的KA的翻译和LAW CODE,(我们只能发现)两部来自同语言,同时代和同地域(我放这个顺序来翻译是为了呼应上文,dialect本身意味着同语言和同地域)的作品 (作者其实就是想说样本量太小,所以所谓认为相似还是太主观)

二. 逻辑链(按照上面的语句顺序)  
1. Background -> 2. Counter Premise+Counterpoint (历史学家) -> 3. Premise (作者 -> 4. Premise+Conclusion (作者)

三. 解题思路:
1. 首先判断这题是describe the argument (变体)
2. 看到the passage above proceeds by有点蒙的话,扫一下五个选项大概是在干嘛:作者是如何用自己观点回应历史学家的观点
3. 如果题目看懂了,首先脑子里就有大概思路:作者说历史学家的premise不成立,并给出了具体原因
4. 开始逐个判断:
A. 作者没有举例子,而只是解释说因为样本量不足(只有两部额外作品可参考);作者是在undermine,而不是underscore(把underscore认为是undermine同义的同学,请默背10遍)。所以此选项错
B. 选项说作者质疑历史学家(another argument)的假设(前提,也就是premise),这个选项看着挺符合我们的思路,先留着
C. 选项说作者表示:同样的原则/概念如果更运用到更多地方(general applied),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其实大白话就是,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举一反三,具体到这道题,意思就是历史学家的观点(文法相同,作者就相同),放到其他事例中就不适用了。所以此选项错,文章压根就没说更广泛运用历史学家的观点
D. 历史学家(another argument)使用的前提,和作者使用的前提不一致。大白话就是,历史学家和作者没使用相似的前提。这个选项看起来有点符合思路,先留着
E. 作者压根没用比拟来表达观点,因为作者说的还是语言/文法本身(样本小,所以不客观),此选项错误

5. 最终判断
比较B和D:他们最大的区别是,B说作者攻击历史学家的假设,D说作者使用不同的前提。文中作者虽然不同意历史学家的观点,但有提出新的前提,去得出新的结论吗?逻辑题里有一种conclusion,作者其实只是不同意或者反对了前面出现的观点,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请注意,在CR逻辑中,reason (比如because....)和明说的assumption(前提假设)都叫premise! 所谓inconsistencies,是指同类的premise(reason和reason,assumption和assumption),当然以我目前做过的有限题目来看,考这个点应该非常稀少...所以只是有个印象就好,像我开头说的,真考场碰上了,想不起来是大概率。所以D错误,因为作者根本没有写出新的假设,而只是阐述了不同意的原因(质疑历史学家的假设有效性)

答主正在为二战奋斗...共同加油!
8#
发表于 2017-9-5 00:48:57 | 只看该作者
Jez 发表于 2017-8-2 22:15
lz好,想请教一下文章的意思:A王翻译了拉丁文,因为A王翻译的作品与法典的相似处多于不同处,于是类比出来 ...

忘记使用回复功能了....请看楼上...
9#
发表于 2018-2-7 19:28:56 | 只看该作者
chrislty 发表于 2017-9-5 00:43
这题整个argument有点难懂,所以导致其中的逻辑关系也难懂,要是考场碰到这个题,我肯定就蒙选了(时间不够 ...

看了你这个,感觉很清楚呀!很棒!!
10#
发表于 2018-10-4 12:32:52 | 只看该作者
chrislty 发表于 2017-9-5 00:43
这题整个argument有点难懂,所以导致其中的逻辑关系也难懂,要是考场碰到这个题,我肯定就蒙选了(时间不够 ...

Mark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23 12:2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