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82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推荐][原创] 760 札记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2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分享][推荐][原创] 760 札记

此文系吾友Eddie数月来孜孜备考日子,幸与命的过程的最终呈现。


Eddie是羽翼灿烂的人(刺激2005),光环卓然,CD是促就他闪亮的所在。


致谢CD, CDer共勉。


--友 Donny 代发为引




760札记


>>


昨天上午在鼎钧考的, q51 99%, v41 93%, 760 99%, 考完就去忙别的了,直到现在才有空写点东西。个人观点,还请大家多批评(写的有点乱,稍微整理了一下)


>>


从准备开始算有三个月了,但是拼命做题也就是6月份的事情,4,5月份都是经常偶尔的打鱼,偶尔经常的晒网,不过好在侥幸一次就过关了J


>>



目录


1.       感谢


――前人栽树,家人支持,朋友帮忙,我才侥幸得个760


2.       JJ


――支离破碎的,偶从来就是考试之后忘光光的...


3.       方法总结


――我觉得最适合我自己的解题方法:focus on how not why


4.       策略总结


――复习安排,自我定位, 心态调整


5.       收获


――准备GMAT过程种的副产品,但是比一个760对我来说更加重要


6.       考试经历


――对于上手不顺或是临场状态不好的朋友可能有参考价值


7.       杂七杂八



――记录了准备GMAT期间下过的一些馆子,比如新红资和Green T House


>>


>>


1.       感谢



前人栽树,家人支持,朋友帮忙,我才侥幸得个760,一次过关,谢谢CD和各位战友



30日那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一出考场第一眼就看见了等着我的kelly(她说我一定大于等于760的,吉言啊...)



也很感谢一直和我一起复习和支持我的donny(你也快考了哦,相信你的分数一定够上standford的,你还是多动动脑筋搞搞fellowship吧,虽然你也会不在乎那些钱,呵呵)



这个夏天我估计会比现在不忙很多,如果有什么小事我能战友做一点的,我很乐意





2.       JJ



我一向就不是考试之后能背出题目的人,而且隔了一天了,忘的比记住的多



Issue题目(大意):


educ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that ensures success in life


Argument的题目是switching to PDQ pizza



数学


题目简单,但是有几个题目的表达很绕,考前没看过数学JJ,临场也没碰到什么怪题目



阅读


6-14题当中连着来了两篇4个问题的文章(中间隔一个逻辑)


第一篇是:与传统理论,相反地层某两层之间的界线不是sharply defined,然后讨论这个中间层的一个aspect:两个不同的理论,argue这个中间层是不是含铁,用的试验和假设方法很有意思,看了之后觉得地球物理的有些东西其实很好玩



最后一篇阅读(35-37)是二战对美国妇女enter workforce的影响


还有两个忘了,不好意思



阅读14个题目一共有三个主题题,简单,但是剩下的有一个作者态度题,从形容词定位,有两个,应该是出现在结尾的那个词,其他细节题的定位比较跳跃,要很悉心的做,特别是碰到3except题,需要耐心



逻辑


中间的时候碰到一个gwd题,那个正确选项是ash per truck load 不增加的题目


其他都没有见过,都挺长的,至少有三个是要滚屏才能把选项看完的,但是其实关键的就那么一两句话而已


觉得5个选项很容易的可以排除至少三个无关项


但是剩下两个可能需要仔细看看他们的区别



语法


有一个争论很多的gwd,违心的选了一个有多数人支持(但也有NN反对)的答案,貌似真理还在少数人那边



考结构的很多,几乎没有哪个题考的是固定搭配(牵涉到的题目也可以用结构上的错误而不是靠记住固定搭配来排除)




3. 方法总结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觉得相对舒服一些的方法,我觉得最适合我自己的就是把解题原则尽可能的简化。


总结起来:


语法:挑错;


逻辑:分块;


阅读:也是分块。



语法


挑错:大部分题目都是5个选项中的4个有非常明显的错误,可以排除到只剩下一个的。麻烦一些的情况至多就是剩下两个比较一下逻辑意思,但这是很少见的,而且两个之间的逻辑上的差别一定很明显(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后面再说)



不推荐用句子重心之类的概念去解题,至少我自己尝试过了之后,觉得自己的语言基础远远不够,而且拿了5套题统计的了一下,发现那些可能因为改变句子重心而错的选项95%以上有别的问题可以作为解题的线索。



需要说明的是,我一直觉得语法是我最弱的一项,可能我的做法确实水平不高。



逻辑


分块:看过题目之后很容易就看成原文分成那些部分,然后之间的逻辑关系就非常明显了,有关无关也很好判断。



当然,一定是要先读问题的。带着问题的focus去读原文,解题速度会提高很多。



阅读


其实和逻辑题差别不大,就是长了一些罢了。



看完文章之后也会很自然的把文章的各个段落分成若干个意群。不是花时间去想的,而是读完一遍之后在脑子里留下的自然印象。然后做题目就很有把握了。


(基本上gwd的题目我每套逻辑和阅读顶多各错一个,语法可就错的多了,最多的时候错了三个)



因为我自己的方法其实没什么理论性可言,都是操作层面的东西,所以我准备过程中focus on how not why



OG的解释没有仔细看过,阅读和逻辑做题也就是一遍,语法做两遍看一遍。觉得有些解释我不是很明白,碰到这种情况我倾向于自己去总结题目的规律,只要保证我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还能做对,道理怎么讲我觉得都可以。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不断的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一些定势,什么是有利于做题的,什么是不利于做题的。当然,思维习惯特别是一些定势是很难改的,容易一而再,再而三的造成一些错误。





4. 策略总结



(1)    自我定位:


第一, 确定考多少分就够用了。如果你的背景已经足够强,那就随便考吧,有分就行。


第二, 估计自己还差多少。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考了算了,GMAT不值得花去申请过程的很大部分精力。



(2)    复习安排


建议fulltime两个月为限,五个星期打基础,剩下的时间模考,


拖的时间太长容易身心疲惫,做题毕竟是一件很无聊很苦闷很不消遣的事情。


(如果弄的跟我一样没心思做题也没心情玩儿会很不爽的



(3)    心态调整


我认为机考比笔考对心理状态要求更高。因为你可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刚刚做完的题目是对了还是错了。更麻烦的是你不确定是对了还是错了的时候,你会想的更多。想太多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正确率自然就下降了,恶性循环。不过,一点都不想很难做到的,至少对于我自己。



(4)    Let it be


拿我自己举例来说,我就是觉得自己的语法本来就不行,准备了半天也就这样了,那就让它这样吧。800分大牛的语法总结我看了,确实写得好,但是我没有本事全记住,记住了我也不能用活,那就算了,当作没看见,眼不见心不烦,反正从来就是指望谁都没指望过我自己考800




5. 收获


准备GMAT的偶尔会去琢磨一些东西,对考试可能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对我而言,一些很不成熟的思考比一个760更加重要



(1)    结构永远比细节重要


回想一下,每次拿到新的一期McKinsey Quarterly 或是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时候,那么多文章,又都那么长,根本没时间看完。但是就是在匆匆扫过几眼之后,一篇文章说了什么基本心里就有数了。偶尔有特别感兴趣的才会去看details


做阅读的时候也一样,其实只要知道这里讲这个细节是起什么作用的,是什么没所谓的,问到了再看也不迟。



(2)    Idea永远比facts重要


文章里面讲facts是为了idea服务的,读文章的时候不明白idea的话看了facts也是白看,写文章的时候不想清楚idea的话facts也不知道从那里找。


(当然,存在决定意识,这里说的只限于verbal



(3)    ETSvalues


GMAT的阅读和语法的题目其实在教我们句子和文章应该怎么写别人容易看懂



回想一下平时说话和写mail用的句子,不管英文还是中文,不合语法的很多,但是其实并不影响表达,因为相互之间已经很熟悉了,也都知道说的大致是个什么东西。


但是到GMAT句子改错里的要求就变成了用合理的语法结构表达唯一而明确的意思,让一点都不明白的人光凭着结构也能明白,我想这就是我为什么看句子改错最不爽的原因,觉得规矩真是多,而且麻烦的都是不成文的。



阅读的文章其实就是在教我们怎么写作文。


GMAT文章其实容易看出结构和逻辑主线,推荐大家看CD上某位大侠原创的一篇拿GMAT阅读和电影<英雄>做类比的文章,写的真好,又说了事儿看了又骂得爽


其实GMAT阅读我做到过了最复杂的文章也就是<英雄>剧情的难度了。



文章应该尽量的写得短。曾经听一个在米国搞了十几年VC的大牛讲最好的business plan就是值得写两页。太高深了,一点都没听懂,如果让我写的话,我就第一页写一个字business 第二页写一个字planJ。



(4)    所谓的facts:故事有很多种讲法。


cliché的说法,但做完OG的逻辑部分之后觉得逻辑题其实讲穿了就这么点东西。




6. 考试经历


       总体来讲很不顺利,写出来希望对上手前几个题目就不顺的xd有所参考价值。



首先,建议感冒的xdjm穿外套进去,我昨天就是有些感冒,披了外套,坐下来才发现自己的明智,位置是8528L,正对着空调的出风口



比较郁闷的是坐定之后,屏幕上应该有自己的照片和确认对话框,我的就是蓝屏,于是再出来,去休息室等,再进去。


      


这一段时间一直都是干的比驴多起的比鸡早,睡的很不好,29日晚睡的尤其的差,睡了不到6个小时还被严重吵醒三次,今天上午起来的时候有些兴奋,但是很快被证明是考场新的环境带来的'回光返照'



argument的时候还劲头很足,24分钟搞定400多字,两分钟检查,小睡片刻,进入issue。写了两个point,还剩下14分钟,还差下一个例子,突然很头疼,觉得没什么思维了,10多分钟勉强写完这个例子,估计也是400多字(不算空行的话有30多行,40行不到),只有1分多钟的时间检查。



break,出去洗脸,觉得稍好一些,然后数学,发现看第一个题的时候觉得屏幕发花,第一个题问0.001的十分之一是多少,我就是数不清屏幕上面几个选项的0的个数,好好的静了一静,还差点点错选项了


模考的时候都是半个小时至多35分钟搞定数学的,今天做了65分钟...


而且只能每做5-6个题目就歇歇



Verbal也是,上来三个语法题一点感觉都没有,觉得都明显有错,搞了11分钟才做完,进入阅读,估计前三个语法至少错了一个。


这个时候想着一定要自我调整一下,于是每次做阅读的时候都先静坐10秒。


做到第31题的时候,还剩下18分钟,还有一个阅读,自我感觉体力已经到极限了(模考的时候不至于这样的),估计可能错了一个阅读,因为点过一个题之后出来一个很简单的主题题,郁闷了...



       不知道是怎么把最后这些题做完的,反正还多了2分钟多的样子。


唯一有意识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告诉自己:


坚持,微笑,再坚持一会儿,再多微笑一次




8.       杂七杂八:


说说最近三个月下过的馆子吧,备考过程中最愉快的回忆之一。



既然已经很久不长脑子了,那就继续快乐地长肉吧J



中国大饭店: 有几个法国厨子很有意思,作的点心也很好看



新红资: 冲着御厨去的,结果发现是御厨的徒弟


林某人的沙发,江某人的椅子, 陈毅同志的红旗车, 川岛芳子的缝纫机


月光下,婆娑的树影



Green T HouseBabyface的边上,中文名字是紫云轩,set menu,要了每个人一千大洋,结果大家没吃饱(很罕见的因为没有吃饱而把晚饭吃了两遍),不过确实是个好地方,虽然觉得还是LE Kuai的菜实惠。



兆龙的坦道和昆仑的日本料理:去了,但是没吃上。遗憾中



人民大饭堂: 呵呵,老外对那里的印象都不错,但是菜色就那么一些,桌上还有一份那里的菜单,用来学习怎么给菜起名字。



鹭鹭:挺不错的本帮菜,据说和苏浙有一拼,对苏浙不了解,但确信价钱肯定有一拼。



First Star:下午去的,也是没有吃上。但是非常喜欢那里的简约。看着菜单让我想起了上海的一家小店,叫做普罗旺斯的树。



胡同pizza:银锭桥边,别致的小店,别致的pizza



新富茂登,黄花城的金鳟鱼专卖,还有老瓦开的瑞典餐馆:这三个店的招牌菜充分说明了Donny是一个超级会享受生活的人,呵呵,以后就跟你混了J



粉酷和面酷:对泰国菜感觉一般,但是粉酷的色调很有风格。面酷最爽的是看山西师傅拿着明晃晃的片刀削头顶上的一大团面。



都一处的烧卖:一个能彻底改变一个人对于烧卖的看法的地方,推荐。



BAR:个人喜好比较安静的,比较推荐棉花堂和沙漏,喜欢猫的推荐左右间(mima), 还有谁知道从鼓楼到Bed怎么走啊?先谢过了J


            

沙发
发表于 2005-7-2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板凳
发表于 2005-7-2 20:31: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祝申请成功。
地板
发表于 2005-7-2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

5#
发表于 2005-7-2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1)    结构永远比细节重要


回想一下,每次拿到新的一期McKinsey Quarterly 或是Harvard Business Review的时候,那么多文章,又都那么长,根本没时间看完。但是就是在匆匆扫过几眼之后,一篇文章说了什么基本心里就有数了。偶尔有特别感兴趣的才会去看details


做阅读的时候也一样,其实只要知道这里讲这个细节是起什么作用的,是什么没所谓的,问到了再看也不迟。






(2)    Idea永远比facts重要


文章里面讲facts是为了idea服务的,读文章的时候不明白idea的话看了facts也是白看,写文章的时候不想清楚idea的话facts也不知道从那里找。



同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 22:26:01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5-7-3 00:44:00 | 只看该作者
哇哇,楼主好有米,紫云轩那种地方都去,
7#
发表于 2005-7-3 23:53:00 | 只看该作者

Congratulations.You can relax yourself for a moment

8#
发表于 2005-7-4 00:10:00 |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饭馆...都好敬仰阿~~
9#
发表于 2005-7-4 11:35:00 | 只看该作者
好牛啊!
10#
发表于 2005-7-4 14:49:00 | 只看该作者

佩服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6 17: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