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娱乐一下阅读JJ:动物通过皮肤呼吸??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7-22 13:22:00 | 只看该作者

娱乐一下阅读JJ:动物通过皮肤呼吸??

一牛MM在考试中,碰到如下关于“动物通过皮肤呼吸,分成两种讨论,一种以青蛙为例,一种以reptile和什么东西为例”。

现又娱乐一下,参考资料如下:

两栖类:例子:青蛙

      皮肤:两栖类的皮肤裸露,无鳞片或其他外骨骼。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有多层细胞,最下面一层的细胞有分生的能力,新生的细胞逐渐向上顶替。表层的1~2层细胞开始发生角质化,这种轻微的角质化,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蟾蜍的角质化程度稍深,因此它可以在离水较远的干燥环境内活动。

两栖类皮肤内有大量多细胞的黏液腺,它分泌的黏液,使皮肤经常保持湿润。此外,在皮肤上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因此,可以进行皮肤呼吸。皮肤呼吸对两栖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皮肤的表面积与肺呼吸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2,在冬眠期间几乎全靠皮肤呼吸。皮肤内有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引起体色改变,这是低等动物常具有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青蛙也能用皮肤呼吸。青蚌的皮肤柔软,有粘液腺分泌粘液,经常保持皮肤湿润。同时,皮肤内还布满血管,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通过湿润的皮肤,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爬行类:

皮肤  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体外多被有角质鳞或骨质甲。角质鳞(如蜥蜴、蛇)是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骨质甲(如龟、鳖)是由真皮组织形成的。爬行动物的皮肤已失去呼吸的功能,比较坚硬,这对于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爬行动物的真皮内含有各种色素细胞,由于色素细胞的变化,使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两栖类皮肤内有大量多细胞的黏液腺,它分泌的黏液,使皮肤经常保持湿润。此外,在皮肤上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因此,可以进行皮肤呼吸。皮肤呼吸对两栖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皮肤的表面积与肺呼吸的表面积的比例为3∶2,在冬眠期间几乎全靠皮肤呼吸。皮肤内有色素细胞,色素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引起体色改变,这是低等动物常具有的一种保护性适应。

青蛙也能用皮肤呼吸。青蚌的皮肤柔软,有粘液腺分泌粘液,经常保持皮肤湿润。同时,皮肤内还布满血管,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通过湿润的皮肤,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进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爬行类:

皮肤  爬行动物的皮肤干燥,缺乏腺体,体外多被有角质鳞或骨质甲。角质鳞(如蜥蜴、蛇)是由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骨质甲(如龟、鳖)是由真皮组织形成的。爬行动物的皮肤已失去呼吸的功能,比较坚硬,这对于在陆上生活的脊椎动物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作用。爬行动物的真皮内含有各种色素细胞,由于色素细胞的变化,使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沙发
发表于 2006-7-22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皮肤可以呼吸吗?
  也许受了武侠小说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只有特异功能和武功高强的人才可以用皮肤呼吸,甚至可以象鱼一样生活在水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类的皮肤可以呼吸,但呼吸量极小,皮肤吸收的氧气量仅为肺的1/160,不足以供应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需,所以人不能生活在水里。
  皮肤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吸收外界物质,即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其中角质层是皮肤吸收气体的最重要的途径。角质层的物理性质相当稳定,它在皮肤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半通透膜,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以与水分子结合的形式,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角质细胞都有半通透性,它遵循菲克定律,即在低浓度时,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物质的通透率与其浓度成正比。
  氧气经皮吸收量仅为肺部摄取量的1/160,其意义不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5 02:2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