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59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笨猫NEED help!! 两次GMAT 没有什么提高 复习进入瓶颈 找不到方向 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14: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CD上混了一段时间了 ,考了两次G 一直潜水跟帖 没有发过帖子,当然是幻想着考一个好的成绩(700+  嘻嘻),发一个心经,额,可现在还是来最最鼓舞人的CD 上来寻求一下帮助,希望各位CDER,能给我看看到底哪里出问题了,怎样能解决,因为笨猫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复习GMATI NEED YOUR HELP!! 受不鸟了  吐槽吐槽 解压解压
先做下自猫介绍, 背景很一般很一般,本科双非, GPA 3.2 ,两个水实习 (都一个来月), 而且还是非应届毕业(我是2013届的啊)。
至于我的GAP YEAR 做了什么,笨猫我都不好意思说, 就是考了GMAT,唉,其实我很早就想出国,啊,光想了,也没做什么准备,结果大三下了,在男朋友的诱拐下 我考了研, 苦逼了 10个月,最后,,,不用说大家也知道结果了,冷门暴热,分数线涨了30分,最后以两分只差没进复试额,没考上。(不要嫌弃我爱吐槽,真的是憋了好久了)。 好吧,心情很沮丧 大概桑了 3个多月。调剂也无果。 好吧 姐有重操旧梦 想出国。

第一次考G,对G一无所知,百度google 各种查,旁边的好友们差不多读研的读研,出国的出国,笨猫就跟几个二战考研的同学一起学习,从710左右开始到829,全职复习,当然其中有些日子没有学习,笨猫楼主个性比较倔,有时有点不自量力,决心先拿RC开刀,先拜读了小安暴力阅读法,于是就照着开始了(当然也是做不到完全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战线差不多有三周不到,到最后总结挺水的,做的不到位。其实笨猫感觉这一步做的很不合理,然后就过了一遍SC 结合着千行 一个一个题的看,然后把一些语法点都集合在一起,正确率差不多有70% (低 滴),然后过了一遍CR, 一开始感觉CR挺有意思的,做着也挺带劲的,可能是阅读能力达不到,做的速度很慢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到了后面的彻底的崩溃了。。快考试了就做了PREP模考,一次670 一次660,其实笨猫 复习期间心态相当的不好,期间还去了一次男盆友家,各种事,猫猫其实觉得能正常的考完G,稳稳当当的坐下4个小时,猫就算是成功了,要求好滴啊,汗。。。考前一天,有点坐不住了,心情很烦躁,老是担心考不好怎么办,笨猫可能是被考研伤到了。。到了29号下午,笨猫去考试了,对于第一个目标完整的参加考试,笨猫做到了,打算至少650结果640 额额,好吧,笨猫没有特别的沮丧,笨猫觉得自己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各位CD读到这里可能觉得笨猫不思进取,嘻嘻。

考完各种玩 ,期间结识了小分队 好团结的一个集体,于是乎就天天屁颠屁颠的参加,开始就默默的跟队,后来也把自己的回忆什么的发上去了,其实两个月笨猫学习的时间挺少的,爬了一次泰山,考了一个教师资格证(应男朋友要求),到了11月中,笨猫觉得不能再拖了,就抓紧把G正事提到日程上,报了12.25圣诞节的考试,这次的目标是必须上7, 不能让老妈失望, 这期间有效学习时间差不多25天,因为也快到考研的关键期了 所以笨猫旁边的小伙伴们都很拼,所以笨猫也跟着他们一起 学习的很带劲,笨猫又重新研读了 baby姐,DUKEbat,抓姐,enlory,等等大牛的心经,这次笨猫从最基本的SC开始,刷OG, 第一次真的是忽视的OG的重要性了,决心好好的刷。

SC 第一遍 就是做了一边,做完看OG后面的解释,伴随着看了一遍曼哈顿,把重要的东西都摘录下来。
第二遍 跟BAT 学 ,把自己每一题的分析都写在A4纸上,并结合千行,各类知识点总结,不会的不明白的题到国外的论坛还有CD上去搜,这个过程好累啊,但是笨猫告诉自己要坚持,到最后终于完工了,厚厚的一噶,很有成就感,现在笨猫真的感觉对SC有了更深的了解和领悟,语法点有很多但是语义是最关键的,读句子先把握句子的整体结构,然后根据选项的Splits ,进行排除。
第三遍 根据曼哈顿分类又过了一边OG,这次做的过程很顺,做的速度也很快,正确率也挺高。感觉SC也没有那么难了。
对于RC CR,各刷了一遍OG, RC用的时间最少了,对于CR 感觉只要是能彻底读懂题目和提干 差不多就能做对,但是其实还是挺惧怕CR的,一旦第一遍没理解题目就会有点慌,第二遍回读一般也做不对。就是刷OG找到GMAC 出题规律,说实话具体的规律还真是没找到,到了后期进行PREP模考和 GWD 模考,CR是错的最少的,一般错2 -3个,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能就是有感觉了吧,但是我实战的时候 题感很不好。

到了考试前89 天的时候就开始上午模考,下午看错题,在复习一下之前学的内容,第一次prep 模考 真是惊倒我了,考了740,(可能也是这次模考让我有点飘,觉得上700应该问题不大),之后又做了大概6.7套的Gwd, 错的不少,12-15个之间,每道题都认真回顾了,也摘录下来错题,对于错的多的RC也是按大牛们的说法,都默写大意和逻辑脉络,但是RC还是错的挺多的,SC不知怎么的正确率也开始下降 从80% 70%,这让我挺郁闷的,毕竟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到SC上了,之后又做了一次PREP 700,感觉自己的水平就是700上下,比第一次有不少的提高。

考前3-4天开始看各类寂静,其实寂静在我第一次考试中自我感觉发挥的作用参半,对于IR 数学,作用还挺大,IR 出现了好几道秒选题,一战IR 考了7 还不错,Q 50 还提前15 分钟交了卷。 但是对于V,真的作用差不多是0, 应该按大牛们说的就是 寂静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水平达不到,一般作用都是反噬的。 这次 我主要看了数序寂静差不多280道, 作文没打看, V 最后看了一眼。

25号起了个大早,到考场还没开门,过了15分钟开门了,等着采集信息什么的,悲剧啊,网络有问题 让我们到休息室去等,等啊等,本来不紧张 这一下弄得 跟过山车似得,到了9.30 实在不行了,监考老师们都过来了跟我们说网络不行啦,(可能是都忙着过圣诞节啦 哈哈 )要我们跟考试中心联系,这下可真好了,考场里炸锅了。大家赶快联系,调整考试时间,延期到了27 下午场。 这让笨猫有点小蒙, 逛逛悠悠回到学校,又打开CD 看了看阅读寂静,又练了几篇作文,看了点IR27号上了战场,都是熟悉的面孔啊。


其实二战了 对环境什么的都还挺熟悉的,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一战的时候特别是到了V 部分,脑子一团浆糊 眼珠不停往前 但是脑子就是跟不上了,就是在过题,但是不过脑,烤成640 我也没有什么怨言。 二战的感觉就是 寂静 贡献率几乎为零, 作文就先不说了,IR 感觉很不好,题目看得懂,问题感觉怪怪的,选出来的答案都很不确定,结果成绩4 啊,比一战低了不少(笨猫的确也没有准备IR,对IR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别太低了就行),  数学 题真难啊,上了就是需要大量计算和用脑的,每一道题都不轻松,寂静大概就碰到了2道, 75分钟 刚刚够用, 比一战难了不少 最后成绩50 跟一战一样,过程可是艰辛多了。 对于 V 一战26  二战28 可以说是没有进步,原地踏步了, 二战的感觉题目好难啊,特别是SC啊, 个个长得都不顺眼, 出现了好多的 破折号, 画线部门大多都是双波折号里面的内容, 跟句子的大结构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让我很是揪心, 原来做题的感觉就是答题时大体能确定 我选的是正确的,二战就是完全凭感觉了, 考的很晕, RC 倒是都读懂了, CR 题感也不如平时。 整体就是觉得比平时模考难, 的确, GMAT 不是那么容易的,CD中的大牛们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短时间拿下高分的, 坚实的基础和 充分的备考是 成功的王道。 现在想想自己的备考还是不够,但是笨猫真的很疑惑, 怎么两次下来 提高这么少, 让我真的很迷茫很迷惑, 元叔说我是不理解句意,没有把握好SC 的意思,但是在平时做题时 我一直都是本着读懂提,提主干,根据SPLITS 快速刷选项的 原则做的题。  老妈说我就是考试掉链子,总不能正常发挥,但是我真的感觉自己没有很紧张, 真的这两次GMAT  感觉差别很大,GMAC 的出题风格 感觉改变了, 准备的和应考的不对路子。。。。。。


也有可能是 笨猫的功夫还是没有到, 思维还是没有跟着GMAC 走,但是笨猫真的不知道 该怎么办了,考完了这么晚才发帖(考完第二天就发烧,男盆友等等啊, you know) 各位版主 妞妞 CDer  旁观者清, 给笨猫指条明路吧, 谢谢啦。


写的逻辑 很混乱 啊    大家体谅下下
收藏收藏2 收藏收藏2
16#
发表于 2016-7-19 04:39:40 | 只看该作者
铁板神猴 发表于 2014-1-9 00:20
结合猫猫你的第一个帖子和第二个帖子中的信息,我来归纳下:

一、总体点评

复习没有成效,模考分数也验证了水平,沮丧时搜到此贴,看到神猴的真迹,真是我幸!复习中也觉得有种浮于表面的感觉,每个部分都没吃透,做题全是朦胧感。深知功夫不足,时间未到,下一步要继续总结,深挖。感谢!
15#
发表于 2014-1-10 02:00:03 | 只看该作者
miyini 发表于 2014-1-9 12:16
看到这里 猫猫不知该怎么表达了  其实猫的表达能力 弱弱的    猴神 版主不愧是版主  集专业与博爱于一身
...

不客气~ 有一天你也会这么做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2:16:50 | 只看该作者
铁板神猴 发表于 2014-1-9 00:20
结合猫猫你的第一个帖子和第二个帖子中的信息,我来归纳下:

一、总体点评

看到这里 猫猫不知该怎么表达了  其实猫的表达能力 弱弱的    猴神 版主不愧是版主  集专业与博爱于一身
总是乐意为我们这些小弱弱们 提供无私的帮助   

猫猫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 也弱弱的   看到猴神写了这么多  自己要好好的研读一下 吸收一下  

soaking。。。。。。
13#
发表于 2014-1-9 00:20:01 | 只看该作者
miyini 发表于 2014-1-8 15:12
猴哥你太幽默啦, 通过你的描述 也就是让我把我之前的复习计划 和执行效果 理顺一下
那我就整理一下我二战 ...

结合猫猫你的第一个帖子和第二个帖子中的信息,我来归纳下:

一、总体点评

7月10日到8月29日,约一个半月复习GMAT。

后面虽然在休息,但是有坚持小分队,我这里的数据是,截止到29系列(12月)你一共出勤53天,28 speaker,49天回忆。约两个月不到一些。

11月26日,到考试12月25日,约一个月。

总共正式备考时间,两个半月。而且你两次都能考到660-670左右。说明有一定英语功底。

其实就你所说的备考内容来看,短短两个月可以将每个单项都刷了3-4遍,并且做过总结,此外还要加上数学、IR、AA的时间,效率已经非常高了。但是正如你所说,时间所限,我推测是否都将这些总结出来的内容吃透了呢?

检验是否吃透的标准:
1)SC,根据每个考核点,比如parallelism、Verb Tense、Meaning etc,能否看到每个选项快速识别出来。任何涉及到这个考点的内容都要讲得出来,而不是简单的根据某几个splits,排除选项。否则从一道题中学到的内容就很少。

换句话说,你总结了很多内容,尤其是那份SC总结稿包含了各种信息,短时间读题的时候能够反映的出这些总结内容么?- 这就是检验是否吃透的标准。

这当中还要排除记忆的干扰,一定要Say why,如何扭曲了句意。问自己,适用于任何一道新题目的take-aways是什么。

2)CR,快速读题,反映逻辑链。然后快速读选项,能否迅速反映出来,这个选项是Strengthen, Weaken, Negative, irrelevant, Assumption, Premise, or wha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WHY? What are the take-outs?!

3) RC, 篇章的每个段落,分为两大部分,Content and Function。这些在一遍快速读的时候脑中能够准确的反应出来么?

顺便也就回答了关于“逻辑结构”的问题。无论如何称呼也好,文章的逻辑、结构、框架、作者思路等等,都等于这两大内容。Content and Function。
Function 指的是作者为何不上不下不前不后偏偏要在这个位置写这个Content?!

如果你的RC总结中已有这样的内容,那么恭喜你,RC关于Logic Pattern的总结已经到位了。

RC 另一个重要的总结内容是“应试技巧”。

也就是针对每个题目出题“对应的文章逻辑处”,出题方式,甚至深入些还可以研究下“错误选项”设置的方式。

这两部分的总结如果做到位了,那么运用以上办法,检验一下是否“吃透”即可。同样,这不仅仅是检验的办法,而更是真实模拟考场环境的方法,如果要想做对题,你的脑中就应“及时地”反应出这些信息。实际也就是训练方式了。


二、题感的问题

做题追求的是保证正确,因此是理性推断,说不上什么题感。而我们做题多多少少会有一种题感的感觉,往往是出于对题目本身还没有足够吃透,下意识依靠朦胧的感觉来帮助处理问题。

这个是基于Common Sense的“蒙”,而出题者和答题者,甚至每个人的Common Sense都是不一致的。因此题感永远不靠谱。

至于说对考场的“感觉”这回事,很多人“感觉”自己某个单项做的一塌糊涂,但是实际分数却很高。有些单项觉得发挥得很顺利,分数却很低。考的时候感觉糟透了,出来总分却很高。当然反之亦然。

总而言之,考试这回事,focus在自己掌握了多少内容,每道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可。任何感觉,都没法证实。

我所知道的GMAT出题风格,尤其是现在的SC,越来越着重于Meaning的考核。其实SC本就如此,“如果你读懂了Original Sentence,那么你的理解必定是错的!”

正确的反应是,我看出来原句想表达的含义“实际是” blablabla,然而他却错误的用了“结构一””结构二““结构三”,这样完全扭曲了愿意!

这种反应,说明SC训练到家了。有部分的书将问题集中在一些语法现象上来做splits,这个可以留意避免,一定是错误的。

其他的无须多想,GMAT是一个标准化测试,每一次出题思路发生转变,都需要明确的定调、改版。这个早就在上次改版中,无数的专家分析验证过了。SC的思路没有大变化,更加明显的倾向于“语义”这点也早就存在多年了。所以不要担心“题感”。

建议每想起一次“题感”,就要狠狠的抽自己一顿!No Matter What.


三、建议

很明显,猫猫是具有一定功底的。但是准备时间略短,我觉得我看到的分数都是强烈预示着很快就能上7的征兆。所以进一步深挖,吃透所有总结内容。是猫猫后面最重要的工作。

总体来说,你的特定是过题速度比较快。也做了不少的总结。

检验以上关于“总结”的标准,如果十有八九能够对的起来。下一步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反复”!

唯有反复过同样的总结内容,不断地深挖,才会离高效掌握更进一步。不要额外总结新的资料,比如GWD blablabla。“用一遍快速读懂”这个标准,检验每一个单项总结的掌握程度。

Good Luck.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5:12:11 | 只看该作者
铁板神猴 发表于 2014-1-6 21:01
咦 没事呀~ 别这么客气嘛

是这样 不妨这么进行,按照这么来罗列一下具体做过的准备:

猴哥你太幽默啦, 通过你的描述 也就是让我把我之前的复习计划 和执行效果 理顺一下
那我就整理一下我二战的过程吧
OG SC 次数4  
第一次 时间是 11.26- 11.29  4 天  做完之后看OG 后面的解答
第二次 时间 11.30-12.15  15 天 中间有三天时间没有做  按照bat的刷OG 方法 每天做OG sc, 十个题为单位 做完之后对答案 看OG后面的解释 和DUKE 的千行,不明白的去曼哈顿搜,把相关语法点摘录到一个word 中, 在重新看一遍原题 ,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A4纸上)相关条目有:错想看法  OG 解惑  与OG的不一致处  CD 曼哈顿解惑 相关语法点  这五个内容。 有时候一天只能整理3.4 题
第三次 时间  12. 18-12. 20 时间三天  根据曼哈顿分类 过了一遍。把做错的题认真看几遍。
第四次 时间  12.26   时间一天   考前有大体看了一遍 (之前常错的题) 回顾了一下语法点

OG CR  次数2
第一次 时间 12.7-12.14  7 天  五题一组 做完对答案 写逻辑链(不过我写的逻辑链挺草的) 结合看OG 解答 进行补充。
第二次 时间 12.15-12.20  五天  也不算是完整的第二次了  就是把错过的题又做了一边
PS 笨猫也看了FOV  lsat 曼哈顿的逻辑    可能是时间太紧 看了没总结 (好多 看的头痛) 所以没有什么效果  不知 还有没有必要再看呢?

OG RC 次数 1  
时间 12.5-12-17  差不多每天平均2-3篇 读完之后对答案。 再回读 默写大意和逻辑结构(笨猫愚钝 其实一直都对逻辑结构这个词 表示疑惑  有一个大体的感知 但是不知道到底是个啥东东  所以笨猫写的逻辑结构 差不多就像是 文章的框架  所以可能不算是逻辑结构  还望 猴神能给我解答一下这个弱智问题)
这个并没有进行多次复习  感觉都比较熟悉了 就没有回去 重看

Prep 模考 和 GWD 模考
时间 2013.12.15-12-24   prep 2次   GWD 8次
Prep两次成绩 740  700  GWD 每次错的个V 个数在14 个左右
把错题摘录下来  错的比较多的和读不懂RC 整理到word 中  仿照牛牛们的例子进行 回读和 重要内容细节的标注   都有复习一遍


笨猫猫不是一个特别能执行计划的人  上面的大体能代表我的复习过程  整个过程有点头重脚轻 可能到了最后一两天执行的不到位。

关于题感(SC)  猫猫的感觉可能有点像主页菌说的那样 因为OG做的次数多了 题目熟悉了  而到了考场上 都是全新的SC  所以有难的感觉。。但是排除掉这种因素,笨猫平时在进行GWD模考时  95%的SC 也是全新的  ,模考的的题感跟 考场考试的题感差别很大。 具体来说就是一般 模考时 猫猫都能较快的 读懂大意(即使不是特别明白) 找出SC (S V O  modifier 等)  再根据选项不同处  快速split 排除  找出题目的考点。   而在实战中,猫承认 临场发挥和紧张  大部分的SC 都不能按照模考时上面描述的步骤 正确的选出答案, 并且 感觉实战考点 把握不到位  感觉实战与模考的出题人出题思路不同!!!!(猫觉得实战的题 好难啊  汗。。。) 即使把SC 的 句子结构 理顺了 意思理解了  也找不到平时模考时的感觉 选不出自己能说服自己的选项! 所以基本靠蒙了。。。。


其实猴神 笨猫在回忆自己的备考过程时  深刻的感觉的笨猫的时间积累不到  功夫的确不到位, 所以现在笨猫也接受了自己的这个成绩, 现在主要是想要找到之前备考复习过程中的误区 和 错误 ,对的地方继续坚持, 赶快把 ‘刺’挑出来,把方向找对, 才能继续猫猫的考G 之路。


谢谢猴神的帮助和鼓励!!  感动ing。。。。


11#
发表于 2014-1-6 21:01:50 | 只看该作者
miyini 发表于 2014-1-6 20:12
我说的题感 不是您说的那种虚无飘渺的 那种感觉  而是感觉 平时练习 跟 考试 时 碰到的题 不像是出自同一 ...

咦 没事呀~ 别这么客气嘛

是这样 不妨这么进行,按照这么来罗列一下具体做过的准备:

针对不同的资料,说明 1. 次数 2. 每次对应的时间段(比如2013.8-2013.9,每周三天等) 3. 每次使用的总结方法(比如RC将每篇文章的逻辑结构总结到word文档中,并反复回顾或者配合题目研究了三次,都是在一个月或一周?内完成的等等)

然后我对于猫猫你的准备内容就会有一个直观的清晰的了解。你之前写的内容已经很棒了,我们再一起更深入的提炼分析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准备进程吧~

我看完你之前文章分析后的一个粗略感受是,很可能多数的地方你的方向都是正确的,欠缺的也许是时间因素。不过在你进一步的提供信息之后,也许我就能得到确切的答案了。

“题感”的问题,我需要知道,你之前的“题感”,大概指的是什么。(比如,哪个单项,更侧重测试哪方面的知识、能力等等。)以便作为比较。

anyway, 很乐意为您效劳,猫猫大人 抱歉来的略晚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20:12:40 | 只看该作者
铁板神猴 发表于 2014-1-6 19:46
猫猫,我已经仔细拜读过了。说实在的,我看到的大概是你的心理变化和做了哪些资料,很感慨每个人这条路走过 ...

我说的题感 不是您说的那种虚无飘渺的 那种感觉  而是感觉 平时练习 跟 考试 时 碰到的题 不像是出自同一个考试  感觉考察的重点 偏了

的确 我描述的关于备考GMAT 的过程并不是很多   还请猴神谅解   自己感觉自己的复习是大体上按照牛牛们的建议 执行的 (特别是SC) 包括对OG 的充分利用  对语义和句子结构的重视   也没有陷入到题海战术中   虽然 的确自己的复习时间可能相对于 很多人来说 并不多   但是猫感觉自己还是属于有效复习     但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  所以不知道 是应该继续按照之前的路子走   还是  说复习的思路不对  需要变化呢
恳请 猴神 谅解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20:09:01 | 只看该作者
铁板神猴 发表于 2014-1-6 19:46
猫猫,我已经仔细拜读过了。说实在的,我看到的大概是你的心理变化和做了哪些资料,很感慨每个人这条路走过 ...

谢谢猴神  猫最大的疑问是 SC 的正确率 不稳定  而且 考试的题感 跟平时做题的感觉差别很大  不知道怎么应对 或是怎么解决
8#
发表于 2014-1-6 19:46:28 | 只看该作者
猫猫,我已经仔细拜读过了。说实在的,我看到的大概是你的心理变化和做了哪些资料,很感慨每个人这条路走过来都很不容易。不过这些内容是无法察觉出你的问题所在的。比如你具体如何使用这些资料,每个步骤是如何做的,做的时间段又有多少。

甚至还有一点,就算你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达到预期目标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我们是不能控制的。

发觉你看过 GMAT复习训练方法 这个帖子了,希望已经从中得到部分的解答。

这个答疑实际可以采用上面帖子中的类似模式进行,你将具体某个准备方向上的疑问提出来,然后我能更有针对性的给予解答。

另外值得提的一点是,两次考的分数差别不大是很常见的事,甚至不少人还会发现多准备了几个月后反而倒退了一大半分数!这种心理打击可能更甚。换种角度来看,两次你都能稳定的保持在660-670左右,说明还是具有一定实力的,至少冲刺700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成绩并不能准确的代表你的进步,进步与否,其实自己最清楚不过了。望继续努力~!

对了,这个帖子我整理过部分问题,看看有没有帮助:从前的备考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3 16:0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