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34:02)
那岂不就是这段:He accounted for this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