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6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伽利略水泵的阅读JJ原文资料, 我找到了, 请狗主进来看看, 请不太会的童鞋也看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7:2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encyclopedia.com/topic/Galileo.aspx

这个是原地址, 介绍Galileo 生平. 然后大家search pump, 第一个pump的那一段就是了, 往后不知道还有木有extension的. 请大家有时间往后再浏览下吧. 主要错的地方好像是忽略了空气的重力之类的. 我贴出原文. 狗主麻烦帮忙确认给后来的童鞋. 然后请阅读的收集人觉得ok的话就附上去JJ贴.

Galileo’s parti non quante seem to account for his curious physical treatment of vacua. His attention had been directed to failure of suction pumps and siphons for columns of water beyond a fixed height. He accounted for this 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 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 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 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Not only did he fail to suggest the weight of air as an explanation of the siphon phenomena, but he rejected that explanation when it was clearly offered to him in a letter by G. B. Baliani. Yet Galileo was not only familiar with the weight of air; he had himself devised practicable methods for its determination, set forth in this same book, giving even the correction for the buoyancy of the air in which the weighing was conducted.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20#
发表于 2011-6-8 00:33:1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34:02)






那岂不就是这段:He accounted for this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 by 会员 levitt (2011/6/7 20:46:41)




弱弱的问 那个大概是在第几段啊 那么多字 眼睛都花了 T——T
-- by 会员 hlbubu (2011/6/7 22:23:26)



在网页上直接搜索关键字就成 细心lz有交代哦~
19#
发表于 2011-6-7 22:23: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34:02)





那岂不就是这段:He accounted for this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 by 会员 levitt (2011/6/7 20:46:41)



弱弱的问 那个大概是在第几段啊 那么多字 眼睛都花了 T——T
18#
发表于 2011-6-7 20:52:2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34:02)






那岂不就是这段:He accounted for this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 by 会员 levitt (2011/6/7 20:46:41)




是的是的!!就是这么说的~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50:53)



惊艳了惊艳了!团结就是力量啊!!!大家都太给力了!!!
17#
发表于 2011-6-7 20:50:5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34:02)





那岂不就是这段:He accounted for this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 by 会员 levitt (2011/6/7 20:46:41)



是的是的!!就是这么说的~
16#
发表于 2011-6-7 20:46: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 by 会员 千堂月纱 (2011/6/7 20:34:02)




那岂不就是这段:He accounted for thisby treating water as a material having its own limited tensile strength, on theanalogy of rope or copper wire, which will break of its own weight ifsufficiently long. The cohesion of matter seemed to him best explained by theexistence of minute vacua.
15#
发表于 2011-6-7 20:34:0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中文资料太强大了!!!
    回忆起来基本这个就是原文译文啊啊啊啊啊!!!


        罗马时代以来,人们就注意到一个现象:用来输送水的水管,当它们跨 越高度在 10 米以上的山坡时,水就输不上去了。在超过 10 米深的井里,抽 水泵便不起作用了。人们【这里强调了是“伽利略早就知道”】早就知道只要把水管里的空气抽掉,造成一个真空, 那么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他们无法解释水为什么会往上流,而不是通常 那样“水往低处流”,就借用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大自然讨厌真 空”来解释。粗一想也对,大自然是不让真空存在的,一旦真空出现就让水 来填补,于是水就被抽上来了。真空出现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可是,为 什么水到了 10 米高的地方就再也上不去了呢?尽管 11 米、12 米处也存在真 空。对此,伽利略只能解释说是大自然的那种“厌恶”是有限度的,到了 10 米以上的真空,它就不厌恶了,因而水就再也抽不上去了。“智者千虑必有 一失”,伽利略对抽水问题的解释过于牵强附会,使他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 质。
    然后就提到了那个Baliani,说他认为,……(应该是正确的理论,我没细看)大概就是材料里说的【既然空气 有重量就会产生压力,就像水有重量会产生压力和浮力一样。正是空气的压 力把水从管子里往上压……】
文章最后说: 这样,知道了XX、YY、ZZ,就可以求出液体最多能够上升到多少米。

通篇没有提伽利略的生平什么的,感觉他在里面其实是个反面教材的说。

加一个细节,前面伽利略解释他那个错误理论的时候还做了个类比!!!!
说根据他的想法,那个什么什么就好像是 把金属丝拉伸到一个极限就会断掉,XXX也是这样
14#
发表于 2011-6-7 19:48:45 | 只看该作者
莫有看懂~~~有看懂的同学能大概解释一下么???万分感激!!明天的加油啊!!!
13#
发表于 2011-6-7 19:18:30 | 只看该作者
LZ加油~!!
12#
发表于 2011-6-7 19:16: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加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16 02: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