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这六个月的考G生涯,一路坎坷,少不了CD的伴随和帮助,前两次考试之前都想着这一次一定要是最后一次走进Pearson,然后一定要不顾自己的拙劣的文笔写点什么回报CD。结果来回考了三次Gmat,回想起来,CD的帮助真的很大。本人并非牛人,英语一般,托福考的比Gmat顺利,因为更擅长听说,从小英语课我发言积极,可是成绩很差,原因就在语法和阅读,差的不可收拾,尤其是语法。Gmat的考试之路,如今我再总结,失败败在语法和心态,成功成在不放弃和坚持。 先说说我对gmat的预期,一直希望上750分,虽然这个目标到后来一度降到730,为了gmat我放弃了大三寒假德勤的寒假实习,放弃春节假期的休息时间,从2月初开始上课,到准备3月21号第一次实战,我踏踏实实在家复习了一个月,加上开学没有上课又复习了一周多,我觉得自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然而真是欠了东风,还不只是欠了一点,数学做完感觉良好,到了verbal的部分第一道题就傻眼了,连续两道题都不知道在说什么,考什么更不知道,结果一片慌乱,瞎选一通,我当时能明显感觉到题目的难易程度在直线下降,这让我感到绝望,结果出来,660,傻眼,崩溃,哭哭啼啼的回家,是我对第一次实战的全部回忆。一战还好,至少可以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说中国考生的平均考试次数就是2次,也没关系了。后面的日子我在狂补学校课程,期末考完马不停蹄再次开始2战的准备。2战感觉复习的更加全面了,具体复习什么,我在后面写一点。结果是2战认为自己发挥是正常的,至少情绪和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结果出来710,顿时好失望,离自己的预期还是查了一些,而且高不高,低不低,是考还是不考,而且这一次再没有什么心理上的借口,不管怎么反思,都觉得是实力上不够。抱着不甘心和用710垫底,不管怎样再试最后一次的心态,我又报了昨天的考试。我所承担的压力是,从7月开始我在IBM的咨询部门实习,客户在亦庄,每天路上往返两个半小时,六点下班,到家吃完饭就八点多了,准备三站的这段时间我每天睡一点睡,六点半起,上下班路上背单词,看OG逻辑,回家抓紧所有时间复习,在大概15天的时间里,每天四个多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我刷完了赵洪波老师的高频单词书,破解版prep,20套GWD,费费逻辑和两遍OG语法和阅读。然后请了三天假,在家集中突击,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有规律计时做题保持做题的感觉,看机经,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调整心态。 调整心态 已经是第三次战gmat,对于考场环境之类已经了然于心,但是对于题目真是心里没数,尤其是前两次的经验,都是题目一出来就傻眼的节奏,感觉和平时做的不一样的感觉,然后心里就慌乱,一句话总结就是感觉不对路,尤其是语法,找不到章法,排除半天说白了最后还是蒙的,说不出一二三所以然。基于这些悲催的经历,由于第三次承担着太多的压力,疲惫和对心里dreamschool的放不下,感觉很复杂,前天晚上我还在想考完什么成绩都不考了,抓紧时间搞其他方面好了。已经坚持了6个月,总结下来就是没有一天安宁,有多少个晚上考虑那个离自己越来越远的dreamschool而失眠头疼,有多少次是下班回家腰酸背痛还继续拖着疲惫再战gmat,这一段时间的痛苦是切身的,然而走过这一个坎之后的是无限欣慰和更加自信,我想有了这么一轮历练,一定看开了许多也勇敢了许多。调整心态上我的男朋友是大师,就把他给我发的一段话放上来吧:考不好也没关系,那就努力申请,申请不好没关系,去差点的学校也能努力学习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也没关系,工作之后依然有机会努力。我觉得人生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会因为一些意外改变你的人生轨迹,重要的是你的性格,习惯和对待世界的态度。如果一直有一个积极地心态并持续奋斗,就一定会得到好的结果,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试的的得失。 备考方面: 阅读: CD上更牛的大神都放了备考经验,在这里班门弄斧实在不好,就简单写写我的感受。 阅读:提高阅读速度是核心能力,时间紧任务重的gmat考试,阅读速度是能够做完,保证有时间思考,再奢侈点还有时间犹豫来犹豫去的,那就只有阅读速度和质量高了。2月份的时候我在一分半内根本做不完一道逻辑,题都还没读懂呢时间就没了。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从阅读入手,做题的时候集中精力,慢慢加快阅读速度,并迅速对文章的整个框架,说白了就是作者写作的顺序,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做题就涉及许多技巧了,这在不管是CD还是新东方老师的教材里都有讲解,我觉得自己也不是在刻意运用那些技巧,重要的还是建立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 逻辑: 逻辑应该是提高最快的一个单项,抓住argument中的因果关系很重要。我做题的顺序是先看题干,知道是什么类型的题目。逻辑有固定的做题方法,比如找gap,他因等等,我觉得通过刷题可以明显提高逻辑的做题能力,对正确答案会有明显的感觉。逻辑部分,OG我应该刷了有5,6遍,自己做题有3-4遍,后面就不用动笔做题,主要是看后面的答案的解释,看几遍,就能慢慢培养出对逻辑题的感觉。除了在套题里面做逻辑题,我还配套做了费费逻辑宝典和语法大全,个人感觉语法大全与实战的匹配度较低,费费的匹配度是比较高的,建议按照里面的要求计时做题。 语法: 我实在是没有资格去讲语法,自己的状态一直都是知道大牛的能力状态是什么样子,但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能够达到大牛的程度。全部复习的资料就是prep语法笔记两套,一套是08版,主要针对的是GWD里面的语法题目,另一套也叫语法笔记,针对prep破解版里面的题目,这两套复习资料和Mahattan第五版语法讲解是每次都会认真过一遍的。尤其是Mahattan 5语法部分,到现在我应该看了有三遍了,部分章节看的更多,觉得受益很深。 我曾经抱怨考试资料过时和陈旧,的确,做GWD觉得题型很多和实战不太一样,但是换个角度看,所有人都是这些资料,你看的认不认真,你有没努力体会逻辑意思,差就差在这里吧~ 最后说说寂静和实战。寂静一定是在高分库里居多,建议阅读一定看看。实战里其实阅读是每十道题就会出现一篇,通过阅读能够检测自己做题的结果,相比语法和逻辑,阅读题你是更容易看出来自己有没有进入低分库的。比如如果一直在做according to the passage,那么很可能前面没做对,如果是infer,suggest,imply的题目或者到topic和加强削弱题,那表明前面做的不错,一直在难题里晃悠。另外阅读看机经能帮助加快理解和阅读速度的。机经里背答案那么多肯定是不能rely on的,但是可以关注重点大家都在讨论的题目,记几道。逻辑机经也推荐看,我这次中了挺多,感觉对做题速度和心态调整上会有很大帮助。数学的机经就不用提了,一定妥妥的看完做好,做一遍不够,我觉得做两遍最好,我是第一遍会把重点题勾出来第二遍就按照重点再做。最后提下实战就好,实战最重要的是冷静和清醒,重点在题目的意思上,也许我们经常会想象要是这些题目是中文的,肯定会简单的多,每一次做题,我们多做的其实就是翻译和理解意思,所以做好这一步,是需要从心底有清晰地准备和认识,自己在脑子里要切实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从每一套模考题目出发,重复锻炼这个过程,加速阅读和理解,就有充分的时间和可掌控的pace,有pace就能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状态,进入良性循环的考场状态。 最后实在是想放一句歌词,黑暗若太黑暗,就请我们闭上双眼,希望若不熄灭,就会亮成心中的星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