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922|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始] 逻辑更正: 113. 两所大学的区别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2: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更正过这道题,但没有引起重视。我再提醒一下大家。相信我。

【本月原始】说是N地有一个M大学的90%的学生都是本地人,但是它旁边的L大学只有大概一半是本地人,因此得出结论说L
大学比M大学更倾向于招收外地学生。题目问削弱。卤煮选的是M和L大学的学生基数不一样大

到底哪个学校更喜欢招国际学生呢?这个跟基数没有关系。只跟比例有关系。

比如,L大学80%的申请人都是国际学生(因为离边境近),最后国际学生占比50%。这意味着相对于本地学生,最后国际学生录取率低于本地学生。如果跟本地学生一样的录取率,最后国际学生应占80%。显示,同样的申请人,学校更喜欢招本地学生。

比如M大学有5%的申请人是国际学生,最后国际学生比例也占10%,这意思着国际学生录取率比本地人高,高一倍。显然学校更喜欢国际学生。


哪个学生更喜欢录取国际学生,M。跟总量没有关系,只能比例有关。
收藏收藏1 收藏收藏1
沙发
发表于 2012-12-5 02:23: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2:33:50 | 只看该作者
绝对数跟相对数不要弄混,要知道什么时候看绝对数,什么时候看相对数。

比如,A地一年发生100起凶杀,B地只有50起。哪里更好安全?不好说,这个要看基数。
比如,A地一年凶杀发生率是1/10万人,B地是2/10万人。哪里更安全?那是B。跟基数没关系,因为安全性是相当于个体来说的。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3:01:02 | 只看该作者
比如,A地一年凶杀发生率是1/10万人,B地是2/10万人。哪里更安全?那是B。跟基数没关系,因为安全性是相当于个体来说的。

如果要WEAKEN这个结论,那就不能用人口基数不一样。可以用这个的来WAKEN:B地的凶杀大部分是帮派火并,不会伤及无辜。
5#
发表于 2012-12-5 08:40:5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尽管我依旧保留意见但是很感谢思路
群里讨论了很久
谢谢你的详细讲解

辛苦啦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0:50:11 | 只看该作者
假如你是一个女人。

有两个男人,一个因为住得近,三天两头来约你,但十次有八次你都会拒绝相见。因为他老缠着你,有时实在推不掉,一个月也不得不见上两三次。

另外一个,住得远,一个月才约你一次,但你每次都欣然前往。

你见第一个比见第二个更频繁,但显然你更喜欢第二个。一样的道理,招的外国学生比例高,不见得就是喜欢招外国学生,而是因为招不到本地学生。外国学生申请人多,本地学生申请人少,就是所用本地学生来者不拒都录取了,还收不满,只得招外国学生,显得外国学生的比例很大。
7#
发表于 2012-12-5 11:19:19 | 只看该作者
按这个道理
因为边境所以国际生比例大
那么美国中部的大学都没有国际生了么

这个完全不是一个道理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34:25 | 只看该作者
中部大学国际学生申请比例少啊,所以最后录取国际学生的比例占总学生的比例也少啊。比例低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招国际学生,是因为申请的人本来就少。

过去穷,吃肉吃得少,几乎天天吃素,并不是因为更喜欢吃素,而是因为根本没有肉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1:41:47 | 只看该作者
喜不喜欢是一种选择,一种preference,如果选择的能力被限制了,那最后的结果并不是你说主观上喜欢。

人们购买普通住房的比率高于购买豪宅的比率,不能说明人们不喜欢豪宅,而是因为买不起啊。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06:22:09 | 只看该作者
最后再解释一次。自己判断吧。

倾向性是一种概率,一种比率,跟总量没有关系。比倾向性要看两个都可以选择的时候两个中哪一个被选中的可能性更大。

比如,一个学校的女生比例比另外一个学校多。(90%:10%)
第一个学校是不是更喜欢招女生呢?不一定,可能第一个学校女生申请人占了多数,男生申请人很少,学校录取了所有男生,拒掉了一半女生,但因为生源的男女比例相差太大,最后女生的比例还是达到90%。女生有50%的录取率。

另一个学校相反,女生申请人很少,学校录取了所有的女生,拒掉了部分男人。但是因为生源的原因,最后女生只占10%。女生是100%的录取率。
哪个学校更喜欢女生?

再比如生活中的例子。

如果有两种水果桔子和萍果,10天我有9天吃萍果。
另外还有一个人,10天有5天吃桔子。
结论是,我比另外一个人更喜欢吃萍果。问消弱。

如果第二个人的食量很大,在10天中,他5天吃的萍果的总量比我9天吃得还要多。
这并不能推出他比我更喜欢吃萍果。你不能以此去消弱结论。总量没有影响。

但是,如果我9天都吃萍果,是因为10天当中,有9天都只有萍果,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那说明我吃萍果的次数多并不是因为我真的喜欢,而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可以消弱结论。

题中那个离边界更近的选项,以我对GMAT思路的理解是暗示那个学校的外地申请人更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0 20:5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