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0241|回复: 1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过来呀看过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Chicago GSB)MBA在此摆摊喽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13:09:0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来呀看过来:芝加哥大学商学院(Chicago GSB)MBA在此摆摊喽

最近和几个申请人聊了聊,又在论坛上看了看相关的讨论,发现认知和实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里我想说说自己作为Chicago GSB 2nd Year MBA和ChaseDream老灌水员的看法。首先请大家做几道True or False题:


1)该校的学生都很nerdy,只知道独自闷头学习,没有group study的习惯。


2)该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往金融发展的,人人都打破头想上“街”,因此竞争激烈,没有合作精神。


3)其它方向在该校没有发展,基本无法找到工作。所以不是做金融的人千万不要选Chicago。


4)该校招生较滥,生源较差,名誉每况愈下。


5)该校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多,都只闭门做研究,真正的诺奖获得者是不和MBA学生打交道的。


6)该校学习负担过重,缺乏课外活动和社交机会。


7)该校地处偏僻的黑人社区,同学们时时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以上并不都为“非”(至少有的是部分成立的),大家请自由发表意见,谢谢。


沙发
发表于 2006-2-1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Another current student her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career in entrepreneurship, high-tech or PE/VC after the school (not necessarily GSB), I would be happy to provide my two cents.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1)该校的学生都很nerdy,只知道独自闷头学习,没有group study的习惯。



半对。



不可否认,我们学校一定有只读圣贤书的书虫(我熟悉的人里没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学校就一定有爱学习和“不爱学习”的,但爱学习也不等同于书虫,也并非不能在团队合作中学习。我们学校的几乎所有课程,老师都要求或推荐组成3-5人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作业或项目,认为这样可以让大家互相学习和促进。与很多学校不同的是,这样的学习小组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而是任凭自由选择和组合。每一门课,你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该学期的学业负担,来挑选不同经验和背景的成员,在一起度过11周的苦乐时光。

地板
发表于 2006-2-1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Support! Thanks!
5#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14:12:00 | 只看该作者

2)该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往金融发展的,人人都打破头想上“街”,因此竞争激烈,没有合作精神。

半对。

不可否认(又来了,受周星星毒害太深),金融上的传统优势吸引了大量有志于此的申请者,但同时被吸引的也有大量金融公司(银行),所以并非僧多粥少。根据最新的placement report(见此:http://gsbwww.uchicago.edu/gsbcar/place.shtml),三分之二的学生毕业后会进入金融服务领域(financial services)工作。

作为一个非金融的“局外人”,我的观察是竞争确实存在,但属于良性和友好的范畴。从道理上说:找工作并非“零和游戏”,不是说挤走他人就能独占鳌头,不如相互帮助提携,还能做大整个蛋糕。从事实上说:学校的MBA Career Service从开学前的orientation开始就一直提供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咨询,强制和optional的都有,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用适当方式表现自己和代表学校的。另外招聘者也都是明眼过来人,对恶意行为是一看便知,他们不会允许这样的人进入自己的团队,那反过来也可以激励正确的行为。再说,同样的职位在很多学校都会招聘,公司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不会因为是Chicago,便网开一面而净招些缺乏合作精神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 16:13:27编辑过]
6#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3)其它方向在该校没有发展,基本无法找到工作。所以不是做金融的人千万不要选Chicago。


半对。


具体另外那三分之一都去干了啥,可以查阅前面所提供的placement report。据我所知,Chicago在consulting和industry(corporate)的placement都不错。当然具体到某些行业,确实在其他一些学校比Chicago机会强,特别是对于绿卡持有者来说,例如去Kellogg做marketing,一定会比我们的interview slot多,当然竞争的人也相应增加。但大部分没有绿卡的国际学生,面对的都是差不多的那些雇主和职位,区别不会很大。


我个人以为,GSB的地理位置对找非金融工作是一个加分的地方,大多数咨询公司都在这设有较大的办事处,自然近水楼台一点(Kellogg也是)。Industry方面,中西部和东西岸都会有不少大公司过来,前几年还集中在财务职位,现在越来越多corporate strategy和marketing的空缺了。我们的Career Management Director去年10月刚开学的时候,也就是二年级同学马上就要进入full-time职位的on-campus interview的前夕,曾给大家发邮件通报过,说与前年同期相比,interview slots增加了19%。我想这在很多学校都有同样情形吧,不过至少说明Chicago is not just for quants。

7#
发表于 2006-2-1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Highly support wwwzzz. Alumni ONLY from truly great schools, never worry about saying the weakness of the school! The reason is, they don't care the influence on the applicants and the ranking of the school. The reputation and market value have been established so firmly...
8#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4)该校招生较滥,生源较差,名誉每况愈下。



不好说。



这是因为:首先,判断标准尚不明确,好坏之间的那道分界线在哪里?是否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绝对的好坏?参照物和出发点是什么?其次,作为被打分对象,咱总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最好留待一个对我校学生比较了解,态度也比较客观的第三方来评估吧。在这里仅就我知识所及,说几个数字大家听听吧(我在某些回帖里写过,总结到一块供参考。)



既然把商学院当作生产MBA的工厂,那就看看“进料出货”情况吧:



进料:从上一届到下一届(在校认识的范围),每年GSB在中国大陆直接招收10-15名左右,另有10-15名来自大陆但之前在美国读书工作的同学。我们学校full-time项目每届530-550人,也就是说4-5%是中国大陆背景,还算fair么?



出货:截止目前(毕业前5个月),90%的中国大陆背景二年级学生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且基本都是通过学校的career service找到的,也就是on-campus interview或者corporate relations。较完全的去向统计(俺是做FBI的包打听):Banking 32%, Consulting 23%, Other financial services 27% (Sales & Trading, Equity Research,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orate 18% (General Management, Strategy, Corporate Finance)。

9#
发表于 2006-2-1 15:10:00 | 只看该作者
Does UChicago mainly recruit applicants with a dazzling W/E background, or a diverse collection of former career experiences?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2-1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5)该校教职员工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多,都只闭门做研究,真正的诺奖获得者是不和MBA学生打交道的。


不对。


教授们担负了每年至少一个学期,多为两个学期(一共三个学期)的授课任务。另外他们很多都担任了公司的顾问或董事,有的本身就是clinical professor(来自于corporate而非acedemic background),不仅可以为大家介绍进行中的理论研究,也可以结合实际的案例解说甚至邀请当事人来讲演,提高同学们的学术兴趣和学习效果。当然,MBA本身是一个的career-oriented education,大部分同学接触到的还是基础到中级水平的知识,不过也有愿意接受更多挑战的,他们可以申请上PHD课程,与学术牛人们亲密接触。这一点应该和很多商学院差不多,我单独提出来是为了说明Chicago is not THAT special。此外,教授们基本都是open-door,愿意花时间在学习和找工作上帮助同学。例如我一个朋友在面试A.T.Kearney前,因为没有学过Operations,去找了教授,竟然跟他上了一堂两小时的一对一课程,弄清楚了很多基本概念和方法,最后成功拿到了offer。


至于诺奖得主,他们的存在本身提高了学校对优秀师资的吸引力,也带动了整个学校的intellectual level。另外他们对学生们也都是open-door的,刚好今天我一个同学就直接walk in, 邀请了其中一位参加即将举行的business conferen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 15:30:4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23 13:4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