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投入了太多的脑力和时间,挖掘自己GMAT的不变法则。 法则前提: 1)自己研读OG解释+OG备考策略4遍以上+ 2)阅读了一些有感觉的CD牛人心经 3)GWD在网上可以查到的视频,揣摩与自己有同感的言语 本贴适合讨论的人群:只能读给有同感的人 我的GMAT整体策略 1、基本能力(我的致命缺陷):瞬间英文解读能力+ 短时记忆 Ps: 只能靠正确思路指导下量的积累来提高
2、思维能力:原文、题干、选项、所述三心合一(语意重心是否相关) 3、备考过程:目标:紧抓20/80法则 + 计划:提高产能,优化产出 Ps: 没有绝对的计划,只有绝对的目标指定计划 4、平时卡时间模拟:抛开方法+只求(客观、专注) 5、模拟后的总结:Why? How? 知己: 1)先看答案不看解释,我当时做的思路,我当时做错的思路。 知彼: 2)答案解释的思路?我怎样靠近正确的思路?
对战策略: 3)我要配合怎样的练习和相应总结证明我已靠近思路? CR+作文(有助于培养GMAT的思维)
SC+RC(有助于GMAT所需的英文解读能力) Ps: 备考期间所使用过的GMAT资料里所有句子,都按照SC的感觉来读 每个逻辑原文,都当作作文的题目来读 每个逻辑原文,都当作作文的题目来读 每个阅读里,都需要借助SC+ RC的思路来读 每个阅读里,都需要借助SC+ RC的思路来读数学DS:最后的作答靠RC思路来判断(存在它因么?) 最后说明:只有变化的法则才是不变的法则,只有没有方法的方法才是最终的方法
最后说明:只有变化的法则才是不变的法则,只有没有方法的方法才是最终的方法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接下来不断量的累积和思维的更新来证明。
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我接下来不断量的累积和思维的更新来证明。
其实, 总结到现在,更觉尴尬与无奈 每每考虑到考期剩余时间,及自己最根本的英文解读能力 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的容积,这话我现在身有体会
总结到现在,更觉尴尬与无奈 每每考虑到考期剩余时间,及自己最根本的英文解读能力 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木桶的容积,这话我现在身有体会 但
但 GMAT教会了我,绝对不存在仅仅一个前提就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
GMAT教会了我,绝对不存在仅仅一个前提就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 so keep moving painfully 希望此帖可以给CDer一点点参考,而只有相信自己才是GMAT制胜的法宝, 我之前现在将来都是菜鸟,但我这个自不量力的菜鸟也希望可以给CD 做点能做的贡献。 毕竟到现在的一点点满足感,大部分因为有C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3 10:54:2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