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7653|回复: 7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爱在美丽的 85度C中彫刻时光的 宿世情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9:3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爱在美丽的 85度C中彫刻时光的 宿世情缘

两岸三通即將实行[attachimg]65298[/attachimg][attachimg]65300[/attachim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6 19:37:1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沙发
发表于 2008-6-1 20:02: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意思?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0: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asonyxm在2008-6-1 20:02:00的发言:
???什么意思?



观CD众大牛能过联考GT, 相信过台海登陸是小菜一碟.


地板
发表于 2008-6-2 02: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 志在抛砖引玉, 有待高人指教修正.

2008年五年五百亿“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第二梯次
    

经审议委员会审议后,第二梯次总计11校通过第二阶段五年五百亿审查,依教育部提供之资料说明如下

  • 国立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阳明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 私立大学:长庚大学
5#
发表于 2008-6-2 02: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outique在2008-6-2 2:15:00的发言:
以下是 志在抛砖引玉, 有待高人指教修正.

2008年五年五百亿“发展国际一流大学及顶尖研究中心计划”第二梯次
 

经审议委员会审议后,第二梯次总计11校通过第二阶段五年五百亿审查,依教育部提供之资料说明如下

  • 国立大学:国立台湾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阳明大学、国立中兴大学、国立政治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 私立大学:长庚大学

转载一些多年前的评论, 或可作大方向参考.

日期: Fri Jan  3 17:05:04 2003
标题: 本国企业、外商公司评比台湾MBA排行榜

综合性企管能力才是关键政大、台大遥遥领先 
《远见》杂志独家调查本国企业、外商公司评比台湾MBA排行榜---杨永妙

MBA
曾是就职保证书,更是高薪的入门;曾几何时,随着毕业生的人数遽,就业
现况、企业需求以及企业的评价,《远见》杂志特别锁定全国上市上柜以及外商
进行调查。究竟哪些学校的MBA仍是企业心目中的第一优先选择?


十年来,大学数量成长三倍,增幅惊人。根据教育部统计,八十学年度公私立大
学只有50所,到了九十一学年度,已经成长为148所。

各校广设商学院或管理学院,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的数
量和来源愈来愈多。根据各大学九十一学年度的研究所招生简章统计,设有商管
研究所的大学合计49所,逼近八十学年度全台湾的总大学数。九十一学年度全台
各商管学院MBA毕业生高达2006人,是政大八十至八十九学年度商学院所硕士毕业
生的两倍。

相较于前几年MBA在职场上抢手的盛况,今昔大不同。「在竞争下,MBA不见得能找
到好工作,」资策会董事长黄河明说。

以工作地点在中正航空货运站一名不愿透露名字的先生为例,他取得MBA学位近
两年,却在货运站操作堆高机。他的职称是「物流管理工程师」。

但各大学MBA的待业时间明显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有些学校的MBA很抢手,「政大
有些MBA的同学,还没毕业就被EMBA(管理硕士在职进修班)的学长订走了,」政
治大学商学院院长吴思华说。

台湾的企业需不需要MBA?他们需要的又是什么样的MBA

根据《远见》杂志独家调查,全国上市上柜公司及外商公司对大学MBA表现的评比
排行中,以政治大学和台湾大学的毕业生,最受企业主的肯定。

这项调查分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国企业和外商公司对各大学MBA人才的印象分
数,和一般依各校商学院师生比、论文发表数、图书馆资源等客观为评鉴的方式不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出本国企业和外商公司对各大学MBA表现的整体印象排名。

调查的第二部分是2003年企业MBA的人力需求薪资幅度及企业对员工攻读MBA的态度。

在整体印象排名方面,调查方式是由各企业依据各大学MBA在企业内部的表现,依
领导潜能、财务计划与分析能力、服务质量及品管方法、策略规划及执行的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发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和工作稳定度等九
项特质和能力为指标,选出表现最好的MBA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的印象中政大和台大MBA的整体表现,遥遥领先国内其
他学校。

各大学在企业中的表现呈现极明显的三大区块。「领先者把距离拉得很开,」中华
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理事长张瑞明说。

领先群是政大、台大。根据企业对各大学MBA的九项评比中,政大囊括了六项第一。
分别是:最具有企业领导潜力、最擅长财务计划和分析了解服务质量及品管方法、
最具有策略规划及执行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最好以及发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强

张瑞明认为,调查结果显示出政大MBA长久以来对企业界的贡献卓著。

政大商学院的教学一向注重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并编着许多国内知名企业个案,做
为课堂讨论的基础。

政大商学院的优势也在于累积国内知名企业的个案,「从商学院、企家班一直到
EMBA
班,政大汇集了台湾知名企业的发展史,」政大企管系教授、EMBA执行长楼
永坚说。

台湾大学MBA则以最具有创新能力、营销能力最强和工作稳定度最高见长。

台大教授汤明哲强调,台大的教学与国际知名管理学院的课程兼容度高,同时鼓励
创新精神。

「在台大念书,如果没有创新的想法,一定会被笑,」非凡电视新闻台总监洪玟琴
也说。

台大管理学院向来实力雄厚,以20021224发榜的台大管理学院92学年度硕士
在职专班(EMBA)为例,上榜者包括国防部副部长陈肇敏、富邦证券董事长叶公亮
,诚泰银行董事长车荣源、三军总医院院长陈宏一及新闻工作者李四端、蔡诗萍等
人,印证台大是许多菁英的第一选择。

一般印象认为,台大MBA工作稳定度似乎不高,但调查的排名却显示,事实和印象
分数似有出入,「多少受到近来景气不佳的影响,」一位企业人资部门主管透露。
                

具备综合性MBA能力最抢手

这个排名也可以看出各校的发展特色。张瑞明认为,台湾各大学中,只有台大和
政大具有发展综合性MBA的能力,「这两所大学在各企业间赢得压倒性的胜利,」
张瑞明说。

交大和清大适合发展科技管理,成功大学适合传统产业,由中兴法商改制的台北
大学,则可以金融为发展主要特色。

中山大学在各项指标中表现颇佳。依产业别交叉分析显示,中山大学在金融产业及
外商的心目中,表现格外突出。「中山大学对学生的外语能力要求很高,」张瑞明
进一步分析。

除了中山大学,进榜前十名的大学,大多数是建校悠外的学府。包括进榜的私立学
校,如辅仁大学、逢甲和淡江大学等,「建校久、校友人数多,企业才看得见这些
学校MBA的表现,」经纬智库公司总经理许书扬说。

国内企业选用MBA的情况还算普遍而多元。根据《远见》杂志调查发现,54.2%的企
业选用出身三家以上MBA

台大国际企业系汤明哲认为,这是评比的先决条件。「如果企业内没有选用超过三家
以上的MBA,就会失去评选的基准,」他说。

至于没有选用三家以上MBA的企业中,其中有44.5%的企业认为,公司本身并没有需
要;也有18.0
            
宁可选择各专业领域人才。

调查也显示,企业选用MBA人才时,具有名校情结。企业用人时,「国立大学远比私
立大学吃香,」专门招募中高阶人才的经纬智库公司总经理许书扬说。

部分企业对MBA的名校情结,举世皆然,「美国排行榜上前二十大的名校MBA起薪比
一般学校高出10%~50%不等,」美国桥港大学商学院院长霍扬宗也证实。

根据《远见》杂志调查发现,31.5%的企业在选用MBA员工,会考虑应征者毕业的学
校。,尤以金融(31%)和科技(30%)产业最重视应征者的出身学府。

而企业优先选择的大学MBA依序是:
   
台大
   
政大
   
成大
   
交大
   
清大
   
中山
   
中央
   
中正
   
台北大学(前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国外学位
   
东海

许书扬形容这个排行是企业对各大学MBA的「期望值」。「企业藉由名校做为筛选
求职者的第一道门坎,」许书扬说。

调查的第二部分,有关企业对MBA人力需求,显示2003年企业对MBA的人力需求不高。

金融业MBA需求高达五成

调查中显示,2003年仅有24.8
            
企业确定会招募MBA,高达六成的企业并没有MBA
人力需求。

依产业别分析,2003年只有金融产业对MBA的需求较高,调查中显示,五成的金融产
业会征求MBA 42.2%的科技产业、25%的外商也有MBA的人力需求,传统产业对
MBA
的需求最低,只有17.4%确定2003年会招募MBA

在薪资方面,MBA的起薪维持平稳,但相较于前十年,几乎没有上涨。「企业付出的
薪资,跟十年前差不多,」许书扬说。

国外的MBA略比国内MBA吃香。调查中显示,企业聘用本国MBA毕业生的年薪,大多是
新台币45万~60万元(34.8%),但年薪在40万元以下的占有5.1%。但高达68.2
的企业愿意付出45万元至60万元的年薪聘用美国MBA毕业生。

调查也显示,MBA学历不是被拔擢的保证书。只有18.6%的企业会在主管职位出缺时
,优先考虑具MBA学位者。,甚至低于完全不考虑的占21%。

MBA
普及的时代,实力才是王牌。「没有人能凭学历就能领高薪,」拿了麻省理工学
院(MIT)史隆学院MBA学位的非凡电视台新闻台总监洪玟琴说。

MBA并非前途无亮,其对组织的影响长期才看得出来。部分具有长期、系统性的人
才培植计划的企业就认为,MBA是非常「好用」的人才。

华航大约在六年前系统性引进MBA人才。「不论到任何单位,他们都很快上手,」
华航人力资源管理处长吴治富说。

第一批MBA对华航的组织带来新的冲击,尤以财务部门的效益最大。对个人而言,
绩效良好,就可以换来破格晋升的机会。现任华航公关室主任韩梁中极具代表性
的人物。他在财务部门任职时,由于汇率和油价的避险操作绩效表现杰出,进而
成为华航最年轻的一级主管。

大学时代学土木,研究所改学管理的钰德科技董事长张昭焚也很肯定管理人才的
功能。

「企管人懂得抓住重点,」张昭焚说。

MBA
学得快,也很能抓住重点

张昭焚本身正是MBA经营企业成功的案例。他是200211月中华民国管理科学学会
「李国鼎管理奖章」的得主。

张昭焚鼓励员工进修,以实质经费鼓励员工进修MBA,甚至设立企业内部大学。

不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同样的看法。根据本次调查显示,53.5%的企业对于
员工念MBAEMBA的态度是消极的不鼓励也不反对。

对企业而言,负担员工进修的经费是一项投资低、获益高的作法,但是,「只有
具有远见的企业才知道,」许书扬说。
            

to be continue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5 14:35:48编辑过]
6#
发表于 2008-6-2 02:35:00 | 只看该作者
德克萨斯大学2007全球竞争力排行第二(2007-04-05 新浪教育)
                        

发布时间: 2007-4-12 10:59:15 被阅览数: 2228 次 来源: 2007年04月05日 11:28 新浪教育
                        
文字 〖
                            
                            

  近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了2007年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排行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第20位,比去年上升1位;有49所大学进入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1207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4.1%,比去年增加18所,成绩值得肯定;

  ——北京大学排名192,清华大学排名196,比去年分别上升了61位和68位;前500强的大学我国占有18所,比去年增加10所;

  ——中国大学在化学、物理、工程学、材料科学有较好表现,进入排名的大学和名次都有所上升,但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位居本次《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十二名的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西雅图)、斯坦福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东京大学(日本)、密歇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威斯康星大学(美国)。

  据了解,进入本次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大学为《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1207所大学,其中美国281所,日本123所,英国102所,法国75所,德国74所,意大利63所,上述六国进入排行的大学数占总数的55%,中国大陆进入排行的大学数量占总数的4.1%。另外,ESI根据学科性质和发展特点等因素设置了22个学科,其中包括一个交叉学科。只有近11年来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近2200所)按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方可进入ESI学科排行。

  此次评价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1996年1月1日-2006年8月31日时段的数据以及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DII)2001-2005年间的数据。

  在评价指标体系上,课题组构建了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组成的一级评价指标。其中科研生产力用近11年来发表论文数(ESI收录论文数)来衡量,科研影响力用近11年发表论文总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排行的学科数来衡量,科研创新力用热门论文和专利来衡量,科研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来衡量。

  为顺利开展评价工作,课题组首先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问题,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参与评价的1207所大学中,前300名定义为世界一流大学,其中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2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2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

  评价的结果和内容显示出:

  1、我国的科研实力相对于世界科研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

  本次的国家科研竞争力评价以排名前500名的大学作为统计样本。在国家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上,美国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各指标的得分都位居首位,显示了绝对领先的科研水平。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瑞士、意大利、法国和瑞典。中国大陆排在第20位,比去年前进1位;中国香港排在第22位,比去年退步一位;中国台湾排在第27位,比去年退步一位,各项基本指标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这说明我们的科研实力相对于世界科研强国来说仍有较大差距,不仅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相符,也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明显不符。

  2、在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有49所大学进入,中国台湾有22所进入,中国香港有6所进入。前500名我国占有18所,占总量的3.6%,我国大学科研水平在世界上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

  从进入世界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500名的大学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囊括了前100名中的近80%,前200名中的70%,前400名中的近64%,前500名中的近60%,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这几个发达国家,它们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研实力。我国没有进入前100名的大学,前400名中我国占有8所,即北京大学(192)、清华大学(196)、浙江大学(248)、上海交通大学(252)、复旦大学(257)、南京大学(271)、中国科技大学(273)和吉林大学(382),占总量的2% ;前500名我国占有18所,占总量的3.6%;前800名我国有31所,占总量的3.9%;前1000名我国有39所,占总量的3.9%;前1200名我国有48所,占总量的4%。

  中国台湾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台湾大学(135/1207)、台湾成功大学(295/1207)、台湾清华大学(387/1207);中国香港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香港大学(149/1207)、香港中文大学(198/1207)、香港科技大学(286/1207)。

  3、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从进入ESI学科排行的排名来看,中国大学学科的总体实力不是很强,虽然很多大学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有不俗的表现,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有9个学科,清华大学有5个学科,浙江大学有8个学科,上海交通大学有5个学科,复旦大学有7个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个学科进入了ESI学科排行。中国科学院的实力非常值得肯定,有18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行,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大的一流学科群,整体学科水平还有待提高。

  4、高质量的论文和突出成果有明显增加,但绝对数量与世界科研强国有较大差距。

  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16位,热门论文数为21位,高被引论文数排名比去年提升了6位,说明我国的科研影响力在增大。但是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中国要出一流的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没有高质量论文和成果的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高质量论文数少,说明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科学家少,生产大量的创新成果的人才少;热门论文少说明我国论文的创新性低,这对于我们国家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5、世界一流大学的特点值得重新审视。

  研究数据表明,排名前10位的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这和平时所见所闻的一些情况不符合。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大家一般认为它学科比较单一,以理工为主,但从原始数据和评价结果来看,它有着齐全的学科体系,且每个学科都排名较前。由此可见,学科互补也是很重要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研究人员还结合本次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为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努力提高发文量,以增强科研生产力;大力提高发文质量,增加论文被引总量、高被引论文数和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等,以扩大科研影响力、增强科研发展力;努力建设一流学科,扩大科研影响力;把握世界科研前沿,提高热门论文数,以增强科研创新力;努力进行原创性的研发,不仅提高专利总数,也增加专利人均拥有数,以增强科研创新力。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的科研竞争力,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据课题负责人邱均平教授介绍,此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摸清我国大学的世界定位,用国际化的视角来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为逐步地、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数据参考,从而在此基础上完善进一步改革的制度和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近日,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发布了2007年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排行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第20位,比去年上升1位;有49所大学进入ESI被引量排名前1%的1207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4.1%,比去年增加18所,成绩值得肯定;

  ——北京大学排名192,清华大学排名196,比去年分别上升了61位和68位;前500强的大学我国占有18所,比去年增加10所;

  ——中国大学在化学、物理、工程学、材料科学有较好表现,进入排名的大学和名次都有所上升,但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位居本次《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十二名的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西雅图)、斯坦福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美国)、东京大学(日本)、密歇根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多伦多大学(加拿大)、威斯康星大学(美国)。

  据了解,进入本次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大学为《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近11年来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1207所大学,其中美国281所,日本123所,英国102所,法国75所,德国74所,意大利63所,上述六国进入排行的大学数占总数的55%,中国大陆进入排行的大学数量占总数的4.1%。另外,ESI根据学科性质和发展特点等因素设置了22个学科,其中包括一个交叉学科。只有近11年来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院所,近2200所)按论文总被引次数排列在前1%的学科方可进入ESI学科排行。

  此次评价的相关数据来源于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1996年1月1日-2006年8月31日时段的数据以及美国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的《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DII)2001-2005年间的数据。

  在评价指标体系上,课题组构建了由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发展力组成的一级评价指标。其中科研生产力用近11年来发表论文数(ESI收录论文数)来衡量,科研影响力用近11年发表论文总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数和进入排行的学科数来衡量,科研创新力用热门论文和专利来衡量,科研发展力用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来衡量。

  为顺利开展评价工作,课题组首先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问题,分析了当前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如参与评价的1207所大学中,前300名定义为世界一流大学,其中前100名为世界顶尖大学,101-2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2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

  评价的结果和内容显示出:

  1、我国的科研实力相对于世界科研强国仍有较大的差距。

  本次的国家科研竞争力评价以排名前500名的大学作为统计样本。在国家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上,美国牢牢占据了榜首位置,各指标的得分都位居首位,显示了绝对领先的科研水平。紧随其后的是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荷兰、瑞士、意大利、法国和瑞典。中国大陆排在第20位,比去年前进1位;中国香港排在第22位,比去年退步一位;中国台湾排在第27位,比去年退步一位,各项基本指标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这说明我们的科研实力相对于世界科研强国来说仍有较大差距,不仅与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相符,也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明显不符。

  2、在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中,中国大陆有49所大学进入,中国台湾有22所进入,中国香港有6所进入。前500名我国占有18所,占总量的3.6%,我国大学科研水平在世界上还处在相对落后的地位。

  从进入世界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前500名的大学来看,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囊括了前100名中的近80%,前200名中的70%,前400名中的近64%,前500名中的近60%,世界上优秀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这几个发达国家,它们拥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科研实力。我国没有进入前100名的大学,前400名中我国占有8所,即北京大学(192)、清华大学(196)、浙江大学(248)、上海交通大学(252)、复旦大学(257)、南京大学(271)、中国科技大学(273)和吉林大学(382),占总量的2% ;前500名我国占有18所,占总量的3.6%;前800名我国有31所,占总量的3.9%;前1000名我国有39所,占总量的3.9%;前1200名我国有48所,占总量的4%。

  中国台湾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台湾大学(135/1207)、台湾成功大学(295/1207)、台湾清华大学(387/1207);中国香港进入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为:香港大学(149/1207)、香港中文大学(198/1207)、香港科技大学(286/1207)。

  3、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从进入ESI学科排行的排名来看,中国大学学科的总体实力不是很强,虽然很多大学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领域有不俗的表现,但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几所高校。其中北京大学有9个学科,清华大学有5个学科,浙江大学有8个学科,上海交通大学有5个学科,复旦大学有7个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5个学科进入了ESI学科排行。中国科学院的实力非常值得肯定,有18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行,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较大的一流学科群,整体学科水平还有待提高。

  4、高质量的论文和突出成果有明显增加,但绝对数量与世界科研强国有较大差距。

  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16位,热门论文数为21位,高被引论文数排名比去年提升了6位,说明我国的科研影响力在增大。但是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仍然有较大的差距,中国要出一流的科学家甚至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没有高质量论文和成果的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高质量论文数少,说明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科学家少,生产大量的创新成果的人才少;热门论文少说明我国论文的创新性低,这对于我们国家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5、世界一流大学的特点值得重新审视。

  研究数据表明,排名前10位的大学其学科都很齐全,并且每个学科影响力都很大。这和平时所见所闻的一些情况不符合。比如麻省理工学院,大家一般认为它学科比较单一,以理工为主,但从原始数据和评价结果来看,它有着齐全的学科体系,且每个学科都排名较前。由此可见,学科互补也是很重要的,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研究人员还结合本次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为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努力提高发文量,以增强科研生产力;大力提高发文质量,增加论文被引总量、高被引论文数和高被引论文占有率等,以扩大科研影响力、增强科研发展力;努力建设一流学科,扩大科研影响力;把握世界科研前沿,提高热门论文数,以增强科研创新力;努力进行原创性的研发,不仅提高专利总数,也增加专利人均拥有数,以增强科研创新力。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我们的科研竞争力,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

  据课题负责人邱均平教授介绍,此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的目的主要是摸清我国大学的世界定位,用国际化的视角来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为逐步地、有重点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提供详细而准确的数据参考,从而在此基础上完善进一步改革的制度和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 2:51:00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8-6-3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臺灣大學_標題主選單

连犮多帖, 记下宝島主要课程

http://management.ntu.edu.tw/main.ht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3 21:25:03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8-6-3 21: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首頁

国立政治大学

http://www.commerce.nccu.edu.t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3 21:26:45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8-6-3 21:17:00 | 只看该作者

成功大學校徽及校名圖示

国立成功大学

http://www.management.ncku.edu.tw/manageme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3 21:33:13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8-6-3 21:17: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mba.nctu.edu.tw/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3 21:39:56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1-7 04:2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