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号在北京结束了考试,710,一个还可以接受的结果,虽然跟那么多NN比起来这个成绩并不算什么,可是在20天里从610到710的成绩的突破还是让我感悟深刻,还是有些话想跟跟我有一样经历的XDJM们说说。希望能对大家有个参考 先说说我的背景吧,外语非英语专业,4级608,六级554,平常自我感觉英语是一个强项的,从来就没有为英语考试发愁过,所以在决定考gmat之前,也是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的。一月份上的XDF,后面边上课边复习,复习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把GWD 31 等基本上所有材料都做完了,做PREP的正确率猛地时候可以达到85%,所以在四月份上考场前,还是对自己的成绩很有信心的,可是考完试的时候,却对自己600出头的结果傻了眼。考完试之后,心里的那个难受啊,觉得自己一切都完了,否定了自己的很多东西,甚至要放弃自己已经规划好的发展方向,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更没有什么能力去争取什么,更谈不上什么梦想了。所有人都告诉我要找原因,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可是我的心里好像有了阴影,觉得想到GMAT就会觉得挫败与痛苦。不是难过自己考的不好,而是努力却没有一点回报。可是,毕竟是不甘心,所以,在痛苦了几天后,还是决定要再拼一把。之后,我看到论坛上也也有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境遇,我更多的开始思考考砸的原因,并且和和我有相同经历的姐妹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从五一开始,我开始了二战的复习所以,如果有战友正在处在我四月份时的状态的话,我希望的我经验与方法能够有帮助。 首先,我最努力最努力的回忆了考试时的场景,总结出的原因就是语法的不足以及阅读能力的缺陷。语法绝对是GMAT上700的必要条件,可是这个必要条件是由阅读能力作为基础的。所以如果在考场上只是处于一种很单纯的凭感觉做题的的状态的话,是很难考好的。而考场上之所以会所有东西都看的不是那么懂了的原因就在于基础打的不好,或者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了。而基础没打好的原因并不是说英语能力差,而是没有真正踏实的做过题。很多人也许会说,我为鸡卖他都六亲不认了,还不叫踏实吗?其实对于G来说,踏实,是能把每一道题清清楚完完整整的看明白,而不是疯狂无止境的题海战术。对于基础,我认为有一个测试标准,翻开OG,看看语法部分,只看到题目,就对于每道语法题的OG注释都能按层次知识点说明白的话,OG才算毕业,才叫踏实的学习。所以,打基础,一定要有谦卑的心态,不要觉得这道题我会做就完了,也许没道题里还有很多我们没有发觉到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耐心来看罢了。 其次,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过于强调数量。我在考试前每天能够做完2套GWD,可是对于所有NN都强调的总结却重视的不够,总是以自己做完了多少题而沾沾自喜,却忽略了真正获得的东西,其实无论是GWD也好,PREP也罢,他们最大的价值不在于题目多少,而在于所要反馈给我们的知识点与信息。因此,如果大家只是重视数量的话,这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在最后二十天的复习里,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贡献给了语法,一道道一道道反复的看,每个字都不放过,复习过半的时候,我就非常了解了,为什么我一战考的不好,原来我还哟那么多没有掌握,我一站的时候掌握的都是我已经掌握的,而我没掌握的因为忽视,依旧没有掌握。所以,不管一战的时候到到底有多努力,我们衡量的标准是我们掌握了多少,而决不是看过了多少。 最后,说说点题外话,其实我觉得如果跟我有相同经历的人,多多少少性格上都会有共性,平常大大咧咧,很多事情都很懂,但是不能深究,常常拿这种所谓的广博来忽悠人,却忽悠了广而不精的危害。所以,GMAT考试,更大的价值,在我看来,是让我们这样的性格的人,更大更深刻的体会到性格上的不足,用深刻的痛来找到一个完善性格的道路,所以,我想,如果真的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要反思方法论,不只是考试的方法论,更是做事态度方式的方法论。记得前两天看一个MM的帖子的时候时说,GMAT让我们不再惧怕困难,这句话说的太精辟了,考过GMAT,我们都不会再轻言畏惧。 所以,如果我们有相同的遭遇,请相信我,不是我们的水平不够,我们只要坚持到底,改善方法,是绝对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的,所以如果一战的结果差强人意,一定要趁热打铁,因为,没有努力会白费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5-23 21:05: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