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三次,终于过100了,呵呵,再也不用给ETS送钱了,虽然这个成绩比不了CD牛牛们,但我已经很满足了,感谢CD,感谢老爸老妈,感谢BF………. Test | Test Date | Reading | Listening | Speaking | Writing | Total | TELXML | July 27, 2007 | 25 | 16 | 15 | 20 | 76 |
二战: Test | Test Date | Reading | Listening | Speaking | Writing | Total | TELXML | September 28, 2007 | 26 | 20 | 17 | 22 | 85 |
三战: Test | Test Date | Reading | Listening | Speaking | Writing | Total | TELXML | December 8, 2007 | 28 | 29 | 22 | 24 | 103 |
说不上什么经验,只能说是教训了,给大家参考以下,避免和我走一样的弯路。 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大二四级 540,大三六级 556,听力是最好的部分,都是几乎满分,作文最差,也从GAMT中证明,680+3.5,呜呜。 三次考托历程: 一战:7月28日,北师大;二战:9.29 海洋大学(青岛)三战:12.8 北航 2007年1月在新东方上的寒假班,那时候大三,觉得还不是很急,就按照课堂上讲的内容安排复习计划,从老托的真题开始练,事实证明走了弯路,老托和新托差的很多,口语就不用说了,尤其是听力和阅读,在做老托的过程中,阅读和听力几乎是不错的,这导致我盲目自信,轻敌了。因为作文一直是我的弱项,所以我信任了一个比较笨的办法:翻译+对照。我用了新概念第四册的教材,对照译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比照原文修改。这样做了有20篇左右,不能说没有作用,但作用真的不大。特别是这样做非常耗时,但收效很小。从我的作文分数大家可以看出来,完全没必要用这样耗时耗力的办法。 听力课上受马骏的影响“听写是提高听力的唯一途径”,我开始大量听写老托的PART C 和Delta. 时间严重浪费了,我的第一次听力只有16分,我感觉听力考得不好,但没想到是这个分数。就我自己而言,我的语感是不错的,和看多了英文电影有关,呵,这样的情况下去听抄性价比很低,还不如去反复听Delta+Kaplan+巴朗,同时扩大词汇量来得有帮助。这几个对考托的直接帮助很大。特别是我后来反思了一下,分数低的原因有二:一是有的关键词没听出来,不知道pier是什么意思,完全想的是另外一个词;二是即使听得很明白,但选项很有干扰性,和我们平时练习的材料相比,选项难得太多了,我基本上是徘徊在两个选项之间,很多都是这样错了。 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不间断的背单词,特别是专业词汇,用的材料是李笑来的那本单词书的附录四,但这个还是不够的,我同学有本新东方老托的材料,那上面的专业词汇要多很多,我直接拿来背了;针对选项的问题,我把OG拿过来,每篇听力段子都作了如下工作:1、听完段子后预测会出哪些问题;2、对照问题和自己想的比较;3、看着选项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些选项;4、答案是从那句话引出来的;5、问什么选这个而不选其他的。 这项工作对我是很有帮助的,让我对听力的问题和选项渐渐有了感觉。但效果是很难评价的,因为练习材料的选项都很简单,基本只要听明白了材料都会答对的。但我后两次的经历证明,这样是有用的,呵呵。 阅读:我一向是做不完题的,连四六级也是。只有第一次勉强做完了,分数还是最低的。第三次的时候所有的最后一道多项选择都是瞎选的,根本没时间,但分数还可以,所以我想正确率还是最重要。我的阅读材料就是最普通的,和大家一样,Delta, Kaplan, 巴朗。 口语:我练得太少了,太少了,太少了。有参考价值的就是那篇“如何在新托福口语考试中做笔记”。我觉得分数不一样的原因是我后来考试比较放松,不那么紧张了,第一次连发音都是颤的。另外我的语调还可以,口音也比较美国化,看多了friends, 呵。 作文:我最惭愧的部分,小作文就是从OG上扒下来的模版,后两次都是Good,看来老美还是吃这一套的。我的打字速度比较慢,练了很久的金山ABC也没有成效,一直到这次考试,之前有段时间一直在写PS,所以好像打字速度一下子就上去了,大作文写了390多,之前都是300多一点,呵,我想除了对于语言运用能力非常强的牛牛们来说,大作文真的是the 长er, the better. 其他的话:我上完新东方后想好好准备,一次成功,因此用了很多的时间去复习,一直拖了半年才考。现在看来很不明智,托福这个东西真应该集中精力打歼灭战,最多不要超过两个月。我后两次考试几乎就没怎么再专门复习了,只是一直在用英语,读文章和写东西。 我的托福之旅耗时一年终于结束了,这其中有很多遗憾,但总算结局还不错。身边有很多只准备了几天结果就是113+的朋友,让我很打击。但是像我这样很平常资质的人都可以上100,大家还等什么呢,去考吧,然后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比如科研,比如志愿活动,都是比托福重要的多的事情呢。 最后还是很谢谢爸妈,给我经济上的支持和鼓励,还有我BF陪我一路走来,去青岛考试,虽然他没有选择这条路。 祝大家都能考托顺利,申请顺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9 16:51:1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