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 8:00 赛尔
关于环境: 1、 赛尔离北大、清华都很近,就在清华东门紫光大厦的南边十几米的科技大厦的B座19层,不需要踩点。不过建筑上没有标明“赛尔”两字。 2、 考点的环境非常好,很安静、干净,显示屏也是液晶的,比较大,看了眼睛比较舒服。键盘的感觉也不错。大家还是尽量报赛尔的,今天场内40个考位,只来了21个人,看来很多人临考前都退了。想当初版上抢位子抢得哭天抢地,真是哄啊。 3、 声音的相互干扰会有一些,但不大,尤其口语,基本听上去嗡嗡一片。不要太寄希望于晚去可以听到题目,因为你周围的人进度实在是参差不齐,而很远的人录音你也不太听得清。图增心理负担。 4、 空调很舒服。
回忆考题: 一、 阅读 1、 关于volcano eruption的monitoring.科学家们通过火山喷发前的temperature of steam, earthquake activity, expansion of size, temperature of volcano cone, emission of gas等因素,依靠各种科技手段,如卫星等预告火山喷发的时间和程度。但是有的时候科学家还是无法准确预测某些火山的喷发,尤其是喷发前征兆不明显的火山。 这道题文本本身很容易,10分钟就看完了,但是题目都出的很绕,干扰项比较多,干扰性也比较强,到最后一道三选题居然没有时间做,还没等随便拖上几个,时间就到了。所以大家别在题目上琢磨太多时间。 2、 关于动植物之间的互利。这种互利是双方都能得到好处,比如花得到花粉的传播,蜜蜂得到了蜜。和共生不完全一样,共生是两种特定的动植物之间有非常特定和紧密的联系,比如某种菌和某种植物,但互利可以广泛地发生在一只蜜蜂和所有花之间(有题)。当然互利和共生之间的区别也是很微妙的。举了一些互利的例子,比如一种植物和一种真菌,这种植物可以靠真菌获得更多地水和养料,真菌可以靠植物获取碳水化合物。比如某种昆虫和一种病毒,昆虫把卵生在其他昆虫身上,同时也把这种病毒一并带去,这种病毒可以防止被附着的昆虫的免疫系统对卵不利。有的时候互利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某种虫虽然对某种植物有好处,但是虫在幼虫阶段会吃这种植物的种子。最后还有一种细胞,它最早是由两种细菌融合(incorporate)成为一个cell而成。 同义词:prolifically 应该是选abundantly, mimic-imitate 3、 威尼斯盐业的发展及其影响。威尼斯最早也产很好的精盐,但是一方面需要粗盐,一方面威尼斯的自然条件变化影响了盐的产量,所以也进口盐。后来大家发现买卖盐比制造盐赚多了,威尼斯政府也开始对盐商进行补助。由于对盐的定价很高,而且政府的补助,盐商们有了更多的资金去远行买很多异国物品,比如印度的香料等,可以比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的价格更低,占据了优势。政府在盐业发展中也有很大作用,它不像中国的官盐,政府对盐有所有权并控制贸易,威尼斯的政府只管制其贸易:规定其价格,要求其在哪里买,在哪里卖等。威尼斯后来还收购其他地区的盐产业,垄断了盐的生产和销售,和买方国签订排他性的销售合同。通过这些积累,威尼斯有了自己的舰队,保护自己的盐贸易。 考了stipulate等 加试出现过很多次了,大家参照以前的JJ吧: 1、 苏美尔文明 2、 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在短时期内的表现 考了lethal, decimation
感觉还是要把握时间。背单词很有用,尤其是托福词汇书里面的高频单词。推荐《王玉梅toefl词汇》,阅读里面常常出现这些高频词,对阅读速度有改善。同时同义词的题目实在是考得太多了,高频词熟记了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还有就是机经,考前可以看看一般加试题有哪些,一旦碰上了会轻松很多。
二、 听力 Section 1: 1、 学生闹钟坏了,没起床赶上考试。和管理员商量要见教授,推迟考试时间。 2、 两种古文化的艺术,虽然在同一个地区,时间差了一百多年,但是风格很不一样。一个是用象牙等雕塑,有polar bear等;一个更多地在工具上雕刻engrave。前者更多是宗教因素,比如表示对北极熊的恐惧;后者主要是实用风格。前者的作品中人物多表情丰富,后者往往千篇一律,是因为前者主要是靠海,个人劳动多一些;后者主要还是狩猎,团队合作多一点,就抹煞了个人的独特性。 3、 地球在4亿五千年前以前形成,当时还是很热的岩浆的形态。讨论什么时候cool off下来。通过研究Z这种会附加于其他物质的金属,地球应该比预想的更早cool off。原来80年代的研究成果大家不信,因为和预想的共识冲突了,但90年代随着某种技术的进步论证了。 Section 2: 1, 学生落了几页纸,没有参考书目和脚注;但是结尾没有总结,而是提出了不相关的问题。老师让修改。 2, 动物之间的交流:否定了信息交流的理论,这是用人的交流模式去设想;应该是行为支配,动物之间交流是为了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行为。比如mating dance,是让对方与其交配,而不是为了传播信息。按照第二种模式,决定交流的效果的是receiver,因为sender要根据receiver的response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和姿势。 3, 考古。美国印第安人某部落的发现,有上百个sites,物件保存得很多,让教授非常吃惊。原来是当地人所有,后来卖给政府。之后参观的人就多了。教授建议现在还不要发掘,等技术成熟了再发掘。学生问为什么把site建那么高,是防止外敌侵害还是宗教信仰,想离上帝近一点?另外一个mystery就是某一个年代后,这个site的很多东西都突然变化了。
感觉听力有些地方还是考得很细节的。但是主要还是要抓整体,抓主线,有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也不要紧张。
三、 口语 1、 who would you love talking with? What do you talk about? 2、 Do you think it is better for a student in lecture to participate in discussion? 3、 学生给学校写了一封信,要求允许新生在校内停车。Woman不同意,认为会影响学生的主业:一是学生更容易找工作了,耽误学习;二是更容易周末回家,无法更好融入社会和新环境,交新朋友。 4、sensory memory。外界的stimulus消失后,记忆仍保持1-2秒。实验是让参与者记屏幕上的12个单词,屏幕移走后,大家还能短期地记住部分。 5、这周末的舞会请的乐队来不了了,怎么办?建议一是另请一个乐队,但肯定就没有上一个出名,大家也没有那么喜欢;建议二是延期,但下周末大家都在准备期末考试了,可能没有时间。 6、utility的概念,一是要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比如希望冬衣暖和,防水;二是要在特定地点销售,utility of place,比如在阿拉斯加卖冬衣会有人买,热带岛屿就没有人买。
答起来要控制时间,注意秒表,我不是超时就是还有剩时间……555555
四、 作文 1、 用grain,corn等做biofuel会有坏处:减少food supply; 提高了价格;让大家去吃其他不健康的食品。听力依次反驳:不会影响food supply,因为使用biofuel可以降低燃料费用,进而可以降低食品运输的价格;因为grain少了,饲养动物成本增加了,价格增加,人们吃肉就会少,更健康了。 2、 It is better to finish one project completely in one period and begin to do another project than to do two or three projects at the same ti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