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是阅读方法:
快速阅读与文章取舍
总论:全文400字4分钟,处理后60-70字每分钟。
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中,论点最重要。
GMAT论点主观性强,对作者态度、评价和结论出题点密集。论点客观性强,服务于论点。
误区先读句子再理解文章。读文章的逻辑层次最重要,其次是文章标记部分,最后是关键句的意思。应采用有取舍的阅读。
一、论点:
尽量看懂。尤其是表示原因、方式(by, through, via)是重点。自然科学类找主题词(首字母提炼),找主体间的逻辑关系。
二、论据:
1. 例子和比喻服务于总结,归纳部分可以省略。
(1)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2) 紧跟结论后的例子可以不看
(3) 重复出现在多个段落的例子必须做标记
2. 具体理论分析内容可以省略
3. 让步语气的内容可以省略,重点在后半部。(although, while)
(1) 让步后必有转折,两者互相取非,重点在转折分句。
(2) 常出现态度题,多为混合评价,很少出现完全倾向的评价。
4. 段落:重点把握前半段,后半段只读强转折强对比。
5. 单独出现的数字可以省略,除非隐含比较;多个数字连续出现可省略,难于记忆易于定位。
6. 列举:
(1) 小列举:列举内容出现在一句话中,用逗号隔开,位置重于内容。
(2) 大列举:列举内容出现在数据中,由列举标志词分开。
a. 迅速定位列举标志词,根据其所在行数读出层次。
b.thus, hence, therefore 所在的句子是重点。
7. 史实看时间状语、大写字母、人名,其服务的逻辑关系是重点。
8. 老观点的原因、论据、假定可以不看。
9. 顺接连词后内容可以不看。In addition, additionally, moreover, further, indeed, even
10. 任何原因在第一遍阅读时可以不看,结论态度才是重点。
11. 冒号表示小列举或原因,分号表示并列,其后内容可以不看。
三、论证:逻辑关系
1. 因果关系:结果比原因重要,常出直接事实题。常为题干结果,选项原因。
2. 并列或递进关系。
四、文章处理:
1. 看文章长短,读各段首句,判断文章类型和结构。重点看前半段的意思并标记。提炼题干分析题型,按方法做题。
2. 四要素:取舍读文,段落总结,套路识别,文字定位
3. 时间控制。
五、必读文章部分:
1. 强转折强对比。
2. 作者态度、评价、结论。
3. 古怪语言,新名词及解释,临近结尾的强转折,引号内容,连字符号
4. Paradoxinly, unfortunately, surprisingly, ironically
5. 第一段。
6. 大写字母、时间状语、KW、TS、段落层次等必做标记。
7. 文章末句。
六、推测:
1. 单词依靠上下文。
2. 句意前后如无强转折对比,前后意思大体相同,正负评价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