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是的确从反面的角度看待gmat考试中存在的某些现象,但是说实话,每每跟在美国的朋友提到cd上面的牛人抱怨〉=700的分数太低的时候,他们就会跟我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执著的,simply思维差异。”我不晓得这么想对不对,就像有些人喜欢用功,有些人不喜欢,纵然学,也学不来。就像考试,有些人少少力气就能很high,有些拼命温习还是so so,我觉得有些道理。并不是需不需要执著的问题,而是适合不适合执著。 完全同意这种说法。就是因为每个个体存在差异,因此才会有人6x0就满足了,有人700还嫌不够。这个世界因为这样的差异而丰富和美丽。我相信美国人里面也有不少打算努力追求750+的。谈到执著,觉得相比美国人来说,这反而是个让我感到惭愧的话题。身在北美的朋友总是说国内机会多,大家能够不断改变自己发现新的机会;不过我们似乎太过浮躁,太多的问题停留在表面,不愿花功夫深入底层去了解:做技术的恐怕很多都想30岁就改行;对应用技术的强调超过对基础研究的强调;在学者到工程师到大学教授中功利之气甚嚣尘上。很遗憾,我也是其中一员。因此,我觉得我们不是过分执著,而是不够执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