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4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一篇典型的逻辑/阅读。兼回mindfree。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6-18 10:42:00 | 只看该作者

[zt]一篇典型的逻辑/阅读。兼回mindfree。

经过长达四年的争论,世界卫生组织的禁烟公约终于获得通过。然而,瘾君子们并没有被“禁烟令”说服,他们的理由是:吸烟有助于思考问题;尼古丁无毒。

  事实是这样吗?


  对于关心人类健康的人士来说,2003年5月2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了一项反吸烟条约——《关于烟草管制框架公约》,这是历史上第一项得到批准并在全球适用的公众健康措施。

  公约确定了烟草控制的世界基本标准。根据这项公约,各国在五年内将禁止或严格限制烟草广告,禁止或严格限制赞助和发展烟草生产。

  烟民抗议有理?

  这一表决结果结束了长达四年的争论。其间,有些烟草工业大国一直对这一条约持反对立场。而从现在开始,WHO的所有192个成员国都承诺将致力于严格限制宣传、促销和销售烟草产品。

  十天后,5月31日,WHO在第16个世界无烟日将主题聚焦在了有关烟草的影视和时尚上,希望借此限制烟草的宣传。

  反吸烟条约的目的是减少因吸烟致死的人。WHO总干事布伦特兰德称,条约通过是一个历史性时刻,WHO的行动是要挽救数以亿计的生命和保护人类未来的健康。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禁烟令持赞同态度。原先一些国家反对禁烟,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现在,禁烟令要通过税收和价格措施有效减少烟草消费,更引起了一部分烟民的不满,因为他们要花更多的钱才能满足自己的烟瘾。

  至今还有很多烟民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说法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吸烟有助于思考问题;况且,“健康是俺自己的,俺愿意为烟瘾付出健康代价”。

  他们还可以从“科学”方面寻找抽烟的依据:很多长寿者也是瘾君子;尼古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今还没有定论,一些“证据”似乎还表明“尼古丁有利于健康”等等。

  尼古丁之罪

  早先人们曾经认定尼古丁是“吸烟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以前的研究证明尼古丁具有强烈的毒性,实际上只是纯粹的动物试验。将纯尼古丁注入小白鼠体内,一支香烟所含有的量就可以将其毒死。”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的潘小川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但这并不等同于个体吸烟时的状况。在吸烟时,尼古丁进入人体的实际剂量很小,浓度也不高;此外,进入人体的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并伴随尿液排出,并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性。

  实际上,尼古丁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成瘾性上。一种不是身体必须的物质,不管它有害无害,一旦身体对它产生依赖(上瘾),它对身体就已经造成了危害。

  伴随着对尼古丁的上瘾,我们的身体还对抽烟产生另一种依赖,那就是动作习惯。现在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抽烟有利于思考问题”这一现象了:是由于身体对尼古丁和抽烟的动作产生依赖,使你在不抽烟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不是抽烟使你集中注意力——2001年年底,《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了科学家的这种观点。

  必须依赖于烟才能静心思考,这本来就是抽烟造成的恶果之一,却被一些人当成了好处。

  毒药大杂烩

  抽烟时,真正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并不是尼古丁。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呼吸科专家赵鸣武教授介绍,烟草共有上千种有害成分,已经明确对人体有伤害的就有几百种。

  烟气中有害成分约占0.6%,其中最为凶残的有害物质当属苯并芘、亚硝胺和各种自由基。在烟草燃烧之后,所产生的苯并芘是导致肺部肿瘤乃至肺癌的元凶。吸烟时产生的高分子有机物能引发肺功能迅速下降,进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此外,吸烟还会导致肺的纤维化,这方面与SARS的危害是完全相同的烟草与SARS竟是殊途同归了!

  日前万宝路含有亚硝胺被曝光,使人们注意到了问题的严重。亚硝胺是导致万宝路香烟高致癌性的元凶。近几年亚硝胺的毒性逐渐引起重视,目前普遍认为亚硝胺与食道癌、鼻咽癌、肝癌、胃癌有密切的关系,其毒害性丝毫不逊于苯并芘。烟气中的亚硝胺既是烟气粒相物质中的一员,又在烟气气相物质中以挥发的形式存在。

  看来,烟草与SARS相比,危害更甚。截至2001年,中国烟民已达3.5亿人,目前每年约45万人直接死于吸烟,这样的破坏性,绝对是SARS也望尘莫及的。

  被动吸烟,毒胜鸦片

  禁烟,对于保护非烟民人群,具有更大的意义。在公共场所吸烟是一种自私行为,因为周围人群因你而被动吸烟。

  潘小川指出,在公众场合,倘若吸烟行为不得到严格的限制,“被动吸烟”者就有更多的机会暴露于烟雾中。而吸烟者在吸烟时,自己所吸进的(主流烟雾)其实只是少部分,呼出的(侧流烟雾)却是绝大部分,吸烟者旁边的人事实上被动地承担了绝大多数的烟气。

  对两种烟雾成分上的解析也说明,侧流烟雾丝毫不比主流烟雾的毒害性少,也就是说,同一环境中的不吸烟者,被动吸入后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其中尤以对儿童的危害更甚。

  烟雾中的尼古丁会刺激孩子交感神经,产生血管收缩,使耳蜗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耳鸣。另一方面,经常在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进食,会产生恶心不适,如果由此而产生心理定势,久而久之会出现厌食症。

  还有研究表明,家庭成员每天吸10支以下香烟,其儿童平均身高矮0.45厘米;每天吸20支以上的家庭,儿童身高平均矮0.91厘米。专家还发现,有吸烟者的家庭中,其儿童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机会比无吸烟者的家庭高3-5倍。

  大量受害者因被动吸烟而产生,这是多年来各国的禁烟运动主要限制、禁止烟草在公众场合出现的主要原因。

  毫无疑问,烟草问题的独特性和争议性,正在于它在事实上将个人自由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尖锐化。

  百无一利

  18世纪,德国流行过一次霍乱和一次伤寒,很多工厂都有一些工人相继被传染而得病。可是两次发病期间,卷烟厂的工人很少受到传染。有一家大型雪茄厂,只有8人得病。烟草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样,是一方“治疫良药”?

  的确,烟草和烟草中所含的尼古丁具有相当的杀菌、杀虫作用。但我们为什么不换个角度看问题:连细菌都被它杀死,你还敢把它吸进肺里!

  这一回SARS刚流行时,一种“现有非典病人中无一例吸烟”的说法颇是让很多烟民在心里庆幸了一把。

  对于这种现象,潘小川教授曾开展过相关的调查活动。他指出,在早期的统计数据中,的确有大多数患者是不吸烟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患者多是医务人员,不吸烟者居多;另一方面,也与SARS的家族性传播和群体传播有一定的关系。

  而且在吸烟行为公众场合受限的情况下,嗜烟者必然要频频离开公众场合,因而与传染源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

  无害不成烟

  尽管被判定有害,烟草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作为合法产业而存在的。在外界生存空间愈来愈狭窄的情况下,烟草商在纷纷寻找出路,出路的根本在于试图减少烟草的危害性,保住自己的销售市场。

  不可否认多年来的努力是有一定收效的。1964年以前卷烟的焦油量高达50mg/支,现在已降至15.3mg/支。此外,烟草商还在烟民吸烟次数、吸烟方式以及香烟自身装饰上大做文章。

  然而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降低焦油量,烟气中0.6%的有害成分并没有同步减少。有资料表明,卷烟加滤嘴降焦时,焦油含量下去了,但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却上升了30%!香烟的燃烧过程相当复杂,不完全燃烧难以避免,总会有残留物存在,有害成分难以根除。

  对于广大烟民和烟草商们来说,要合法合理地保证烟草的一席之地,最理想的状态或许就是去掉全部的有害物质,保留其中的致香成份。但就目前而言,这只是理想状态。
沙发
发表于 2003-6-18 10:59:00 | 只看该作者
So shall I smoke? hehe..
板凳
发表于 2003-6-18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1 17:3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