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4059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6-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月底26岁生日,父母都是在大学里工作,工作都很稳定,加之父母对自己多少有些溺爱,我一直以来,在他们面前都算是一个乖乖仔,因此从小到大没经历过什么风雨,在父母的熏陶下,从小到大的想法就是好好读书。年初在香港一所学校硕士毕业,现在继续跟着老板打工作RA。一句话来说,从小到大就是在学校里。
再说一下自己的专业情况,机械工程专业,搞的是电子制造方向的,老板在这一行里小有名声,以往毕业的师兄有去西门子,英特尔之类的,由于很工程化,除了有个原古级的大师兄去了新加坡一个研究所,其余都是去了公司。自己感觉来说,如果想找个工作的话,凭自己,凭老板的一些名声,应该不是很难。读博的话,老板也已经透了一点口风,如果我想的话,应该明年春季就能开始。
然后说自己的考虑。最重要的想法其实就是行业。不像飞机或汽车,电子制造业是一个以靠那么点毛利为生的行业。你可以说苹果也很厉害,但是它是靠软件,平台赚钱的。也就是说,我所处的行业是一个产业链下游,低附加值的行业,而且不是核心产业。具体到个人发展,就是它根本不需要很强的研发(即使研发,更多的也是集中在芯片级的制造,而这些则更需要例如物理,材料,电子等方面的人才),而需要大批的labor和工程师。而工程师发展几年,我觉得最多能升成一个project manager之类的也就差不多了。前一段和师兄聊天的时候,说他认识一个美国的机械工程师(在思科工作),本身其实很厉害,但是现在就是升不上去,他觉得就是由于他没有一个博士学位,而我则觉得更多的可能是它本身的专业就已经决定了,由于他不涉及核心领域(我指的核心领域是相对机械而言,泛指的电子,软件之类,当然我对这些也不是很懂,希望大家不要在这上面拍砖),所以才升不上去的。因此,这种走技术管理的路的,最重要的我觉得是要考虑它的行业和专业。而我本身又不想去学校当老师(即使想,难度也比较大),而专业技术(或是说学术)又不是很重要,因此,总觉得读博应该不是很必要。
说了不读博的想法,现在也说说读博的理由。其实大概两个月前的时候,当时还是比较偏向于读博的。当时我自己也和很多朋友聊,其中很多长辈,包括一些师兄,老师和我的父母,都是赞成我读博的。而且当时的想法是读一个part time的phd。其实都是跟着一个老板打工,但是part time和full time的区别是part time要经常给老板打工,接一些外面公司的project(我们实验室这样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会有机会和不同的公司打交道,其实现在我就已经以RA的身份经常出去给一些内地的公司做一些培训。这样的话,即使读书,我也不会是天天坐在实验室里看paper搞研究了。虽然实验室的工作经历很多公司不会很认,但是如果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得到这样一些锻炼的机会,同时还能拿到一个学位,也许值得我去花上4年左右的时间继续留在学校里。而且,除了这两方面,我还能利用这四年作为我去充实自己的最后一个机会。因为当时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业可能不是一个特别有发展空间的一个行业:以工程师入行,累死累活的干几年,好一点的当上个小manager,而立之年之前谋求岗位的转型,向质检,产品等方向靠,看能不能在升一升。所以我肯定扩展自己的技能,而如果留在学校的话,我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去了解些诸如管理或金融的东西。这一点,学校的资源肯定更多也更系统,而我的时间也会比较充裕。当然毕业之后直接转行去银行什么的这个我到不敢奢望,但起码能给自己多一些准备。
但是这些想法,在最近的两个月也渐渐发生了一些转变(其实到底读不读博这个事情自己已经考虑了大半年)。其实自己最根本的想法还是行业,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既然不是核心行业,也就无从谈核心技术,大家都是labor或工程师,大家刚开始比一比技术,迟早都要靠转行或转岗来提高自己。那么与其花四年读一个以后未必用的着的博士,也许还不如早点工作,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若干年之后(也许3到4年)看机会扩展自己的平台。
而关于利用学校来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一点,其实自己最近也旁听了一些其他学员的课程,但是自己很强烈的一点感觉就是诸如商科这些东西,很多都是从实践中来,而不是说你呆在学校里就能有了解的。而自己很大的一点积习就是呆在学校里太久了,也许是本身就已经对课堂课本这些东西产生了一些疲倦感,也许是自己不会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有点向掉书袋发展,总之,从内心里很想去了解学校外到底社会是什么样的,需要那些的技能。
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自己已经想了大半年,有人说你考虑的时间太长了,但是说句实在话,在这半年里的有些事情让自己改变了很多。从最初的想出国,到读博,再到现在的想法。当然,改变得不只这些想法,但是从这些思考中,我努力的为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其实半年前我才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心智,为自己规划,为自己而活。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我也不是一个想要一辈子碌碌无为的人。
诚心希望大家拍砖。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