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 北京一战 710 机经+个人感受(10天冲击GMAT)
先说机经
一.数学: 总体感觉机经题并不多,尤其是在前十题。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做好苦战的准备。 1) 第一题是某个公司发奖金: 5个人各自领了10000元,4个人各自领了5000元,6个人领了2500元,其余的人领了500元。所有的人平均领了3600元,问多少个人领了500元? 2) 有一题是: 在xy坐标中,一个直角的顶点坐标是(0,3),这个直角的两边和x轴的交点分别是(-4,0)和(b,0). 求b。 3) 书店卖旧书,商店的进价是出售价的35%,同时出售价比该书全新时候的list价格的少40%。问进价和原list价格比例。 4) 出现了64,66,67是a1,a2,a3, 的题,就是减他们,能被8整除就是正确答案的那题。但一个一个排除,还是很费时间的。最终选了723。
二.逻辑和语法: 1) 第一题是一道语法题,花了超过4分钟,最后还是选了一个不确定的答案,郁闷呀…题目的考点是:unlike the 1, the 2, the 3, (一堆不认识的人种或者是民族), the X lived in somewhere, as being an agriculture people with staples including…排除三个答案后其他两个备选的答案一个是, the X, who as an agriculture people, lived in somewhere with stables including…, 另一个是 the X lived in somewhere and were an agriculture people with stables including…实在不知道were an agriculture people的表达对不对,但第一个的who as...也让人觉得别扭,后来就选了后者。 请牛牛指导。 2) 有一道关于气象计算模式的逻辑。说以前的气象计算模式不准确,现在有一个新的计算气象的模式,把历史数据带入这个模式,这个模式所计算出来的气象和历史上发生的气像变化是一致的,所以这个模式是准确的。于是这个模式推算出未来二十年内气温将升高n度的预测也是可信的。问weaken。选了以前对历史气象推算也准确的一些模型,在对未来气温预测上的结果却是差别很大的。 3) Clinical depression 和 B virus的关系。说一个医院30%的病人有clinical depression,其中只有15%的人的血液里有B virus的抗体。研究者认为,B virus的抗体证明病人曾感染过B virus,并假定B virus 是一个重要的引起 clinical depression的原因。问support。选了感染B virus的人的抗体将在感染后的几年内可能消失,无法被检查出来。(不确定) 4) 一个城市有两座桥,其中一个在维修,为了让大家继续使用该维修的桥,该桥的过路费减少的20分,同时为了不减少整个城市的过路费收入,另一个桥的过路费涨了20分。问assumption. 选了人们不会轻易改变用哪作桥的决定。 5) 一个攻击某个议员竞选的广告影响了一批人。这批人决定放弃投票。但由于这批人刚好是支持该议员和反对该议员的人各占一半,所以这个广告并没有影响该议员的选举。问下面关于那些也被广告影响了但决定继续投票的人的情况如果是真的,能weaken the conclusion. 6) 一个城市为了鼓励旅游者住在hotel里,决定降低hotel的tax by 5%. 但接下来的一年中,政府所征收的hotel tax并没有减少,这证明了该政策是有效的,更多的人住在了hotel里。问Assumption. 选了税前房价没有大涨。(要仔细看选项,有一个选项也是说什么价格的) 7) 阅读题有那个什么机场除冰的题。但问题很tricky. 有一题是问在第二段中,那个新技术的公司关于新技术的阐述是comprise of which of following? 一个选项是说基于fact presented. (实在不确定哪里有事实present),另一个选项是opinions strongly recommended by author. (也实在不确定作者是否strongly recommend)。选了后者。另一个题是问作者infer这个新技术有什么特点?选了吸水快。(文中提到了海绵特性,也不是太确定)。
暂时就记得这么多了,实在不好意思。由于复习时间实在太短,连一次模考都没有做过,所以pace的感觉很差,一路狂赶,所以记得不是太多了。
下面说一点关于复习的感想,更多的是教训。
我个人一直是一个计划性非常差的人。所以,虽然是两个月前报的名,结果一直到了端午节才开始正式的复习。前面也就陆陆续续做了几套GWDTN。好在接下来的一周老板出国休假,让我在工作时间也能看个两三小时。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计划,最重要的坚持执行计划。
但我想说的是,在考试指日可待,而自己又没有按照计划执行的情况下,一定要分清主次。因为你已经没有机会面面俱到了,你只能找出 priority,重点突破。
比如:在这10天,我的时间安排是数学60%,作文20%,机经15%,verbal 5%。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衡量反正时间已经是不够了,我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高回报的部分去: 1) 数学和语文的比重是一样的,而显然的,数学的提高会更加立竿见影,所以重点看数学,而且这么多年不学数学了,生疏了不少(高中是学理科的,大学却被招到了新闻系) 2) 对于作文,虽然比重也不轻,但由于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提高的,所以需要去take care,但是不能浪费太多的精力,因为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3) 对于机经,由于有直接帮助,可以多花时间熟悉熟悉。(但是大家一定不要有侥幸心理,我在刚开考时有点懵,一心觉得起码前几题有点机经,奠定个好基础,结果满眼陌生) 4) 对于verbal,由于本身有一定的基础(大学时考过GRE),所以几乎是没有时间看,只是最后看了看有限的做过几套题的错题。
我并不是说我的安排是合理的,我的安排其实肯定是不合理的,由于如此没有计划性。但我想说的是,每个人一定心里要有一把尺,很清楚自己的priority。因为,很多人在最后可能都是觉得这也没复习够,那也没看完。这个时候,一定要清醒,按重点来安排自己的复习。
好了,在此祝愿所有为G奋斗的人成功。但是,其实也不要太当回事,只是人生中一场考试而已,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