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ichael19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国际交流创新以便学生在美国做INTERN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11-2 15: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I2009BS在2007-11-2 15:13:00的发言:

我的感觉,对长江比较可行的策略是,北京,上海建2分校,如果MBA能在2地自由上学,即可以让MBA熟悉2地的具体情况,了解更多LOCAL KNOWLEDGE,而且打开了2个城市的机会(个人判断,这2个城市会是以后中国能提供最多发展机会的地方)。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2个城市的就业转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看中欧和长江绝大部分人的就业局限于上海就可见一斑。

具体可以这样,上海北京各招收一个MBA班,然后混合上课(各自选择),这样的教学成本固然要上升,但是潜在的对学生的得益却非常实在。而且解决了很多北京申请人去上海的顾虑,能更大限度招收到更多优秀的申请人。

CEI2009BS对CK的很多意见很到位. 非常赞赏..

北京的MBA学校要打起精神了, 长江南水北调来了.

32#
发表于 2007-11-3 08: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I2009BS在2007-11-2 15:13:00的发言:

我的感觉,对长江比较可行的策略是,北京,上海建2分校,如果MBA能在2地自由上学,即可以让MBA熟悉2地的具体情况,了解更多LOCAL KNOWLEDGE,而且打开了2个城市的机会(个人判断,这2个城市会是以后中国能提供最多发展机会的地方)。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2个城市的就业转移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看中欧和长江绝大部分人的就业局限于上海就可见一斑。

具体可以这样,上海北京各招收一个MBA班,然后混合上课(各自选择),这样的教学成本固然要上升,但是潜在的对学生的得益却非常实在。而且解决了很多北京申请人去上海的顾虑,能更大限度招收到更多优秀的申请人。

嗯,建议不错,我觉得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中欧,现在中欧北京校友比较少,而且北京学员毕业了还是喜欢回北京。在北京建校区,更加有利于吸引北京学员,北京的BIMBA对长江和中欧的竞争力正在下降.竞争不像上海这样激烈.

33#
发表于 2007-11-3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建议中欧商学院在北京再办MBA班。

1。目前就业市场还没有那么大,中国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然以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为主,不需要那么多MBA。这一点从目前校园招聘看得很清楚,工业企业提供工作的数量还是待遇都没有什么太大进展,而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在中国还没有成熟,也还提供不了太多太好的就业机会。

2。我不认同Michael1999说的中国崛起令世界震撼的说法,我觉得中国经济现在风险大于机遇,对于将来的预期不要盲目自大乐观。

我觉得目前首要的还是严把招生质量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异地开MBA班为时过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3 22:23:14编辑过]
34#
发表于 2007-11-4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HDMBA在2007-11-3 22:10:00的发言:

我不建议中欧商学院在北京再办MBA班。

1。目前就业市场还没有那么大,中国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仍然以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为主,不需要那么多MBA。这一点从目前校园招聘看得很清楚,工业企业提供工作的数量还是待遇都没有什么太大进展,而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在中国还没有成熟,也还提供不了太多太好的就业机会。

2。我不认同Michael1999说的中国崛起令世界震撼的说法,我觉得中国经济现在风险大于机遇,对于将来的预期不要盲目自大乐观。

我觉得目前首要的还是严把招生质量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异地开MBA班为时过早。


牛,这个论坛里唯一说华南虎是纸老虎的人。在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现实下,讲真话是太难,更多人装糊涂,有的甚至乘机捞一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30 01:3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