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ecol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实习就业] (一)MBA入学半年,谈谈我对北美MBA就业的理解

[精华]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2-11-30 11:08:19 | 只看该作者
随着众多female的加入,本帖终于成功演变成为口水帖,我特此进来表达一下我的祝贺。
-- by 会员 balabalabo (2012/11/30 10:48:35)




Man, these females are tough! This is why I don't date Chinese girls after I went aboard. Anyway, I probably just become one of those Chinese guys they look down upon, since I am neither an ibanker nor a person worth netwroking with. It's better to hangout with some Japanese and Korean girls.
112#
发表于 2012-11-30 11:17:02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帖子实在看得憋屈无比。。。都说邓文迪怎么怎么,mb默多克不是男人么?你有空成天对邓文迪羡慕嫉妒恨,怎么不想着怎么成为默多克?
既然你改变不了面试官都是白人男性的事实,你就得去接受啊。Anyway,觉得lz开这个帖子初衷还是很好的,不希望楼歪;二来也不希望cd老是变成吐槽抱怨的垃圾桶
113#
发表于 2012-11-30 11:17:50 | 只看该作者
女士们也不要都怪中国男性。中国是专_制社会,又有忠孝之类的历史专制传统及思想,因此必然被驯服的缺乏自信(中国男性对西方男性的普遍自卑,绝对不是个体原因。众所周知,美英校园中,日本人比中国人少,但公共活动时日本人排节目往往最好,人也自信;而韩国人次之,因为韩国毕竟脱离专制社会的时间才十多年,而且民族自大的劣根性又很顽固。其实,中日韩三国,中国男生往往长得最高最帅—虽然不能和白人比,英语最好,但却最缺自信)。相信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逐渐向民主社会过渡,中国男生也会越来越自信。日本人真正收获自信,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要知道人家的思想启蒙从1868年就已经开始了,经济重建从二战后就开始了。

至于中国女性受偏爱,那是女性天生的优势(尤其是美女),不过坦率的说,也只能相对中国男生而言(在校园中国女生受欢迎程度还是不能和白人女性相比)。至于中国女性天生的自强自信,敢作敢为是天然的,所有人都应该承认,而不能归结为潜规则或者性诱惑。

而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能从客观角度看待问题,动不动就给中国女生扣帽子的中国男性,在海外留学生中,也是极少数(要知道任何地方,极少数分子总是存在,也必须尊重多元的观点吧)。
114#
发表于 2012-11-30 11:23:33 | 只看该作者
我知道的大多数男生包括我自己都是在career center里投简历,或者找猎头获得工作的。因为凭借过去的经历,要获得一些普通的offer还是可以的。top IB的面试我也拿过几个,当然自己最后也没有能把握住。总结出来,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工作,特别是IB, 没有一定networking的基础,不是和校友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女生是很占优势的。
-- by 会员 lchanga (2012/11/30 9:38:08)








networking也绝对不是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是要真心hardworking,不断followup,找无数人聊,不断聊,不断followup。没有做过的人不知道做一下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真的做的人才能知道,即便是想写followup的邮件,真用心写,一整个下午能写8-10封就了不起了,因为你每封信都要斟词酌句,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哪些该怎么写。我一个月会发50-100封这样的邮件,你说这是几个下午+晚上+半夜?

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professional panel events,conference,seminars。我平均一周至少1-2个events,全是healthcare,professional的。出去了就直接找人聊,上去递名片,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介绍我自己,聊行业,聊工作,让别人认识我。这样,认识了人,之后就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几个礼拜再followup一次,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做到一年级结束。

我一整个寒假全部focus在networking上,LinkedIn上发掉500+ invitation,换来平均一周10-12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再通过聊过的人再介绍人,再约。在Boston能见的全部约见面。为了让informational interview做的好,其个人背景花时间去研究不说,其公司背景、行业趋势、相关新闻,一概进行了解,再截取精华design questions to ask。做一个有质量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至少也能花3小时做research。你自己算一算,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为了找到我最后拿到的intern,我花了5个渠道想办法networking这家公司。第一个渠道是冲去Asian MBA Career Fair,就为了这家公司。认识的HR follow到我通过别的渠道搞定这家公司,其实都没有work out。第二个是找所有BU校友,结果找了个遍也只有2人,1人其实不算,另外1人我联络了一整个学期,follow up数次,实在没有回应。不过没有回应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所有我始终主动approach,即使人家不甩我。最后当我拿到他家面试时,成功联络上他(应该说他终于睬我了),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第三个渠道是找我以前的老板,N封邮件N个电话N个短信,最后人家告诉我说不愿意帮我。第四个渠道是上LinkedIn。当时连LinkedIn上可以加的这家公司的人都没有。于是我上公司网站,看到Leadership Program的page上会有testimony,于是看了名字上LinkedIn加她,同样,数次approach后终于约到informational interview。聊后答应帮我转简历,可惜简历转给美国后,美国说因为我international,转到新加坡,新加坡聊了后,说因为我来自中国,又转给了上海。我不想回过做,所以这条途径也没有work out。最后第五条途径,我参加HBS的Healthcare Conference,一个medical device panel,结束后我直接上去向这家公司来的panelist介绍自己,impress her。Conference后面的mini career fair,再次流连于他家展台,聊完所有他们家employee,没有聊到特别有用的,最后快走时又遇到这个panelist,这一次再重新上去,介绍自己,并拿出简历walk her through,使得她介绍我VP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获得电话聊一聊的机会。

电话聊完拿到机会以后面试的准备再是另外一件事。为了他家的面试,首先所有的10k,annual report详细研究(2011-2009),所有手上有的和他们家有关的HBS case,仔细学习。同时,找上海的朋友,托人找了他家中国区的2个销售,打了3个电话,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然后再通过LinkedIn,找他们家的marketing部门的人,加个20多个,最后有2个人给了我informational interview,所以通过他们详细了解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情况、企业文化、战略等等。再通过之前network的圈子,波士顿正好有一个医生朋友是这个疾病的对口医生,再约他出来详细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perspective,以及学习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此以为,再上网去看所有的网站,了解他们的中国区的情况、战略,仔细分析,develop自己的opinion: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个市场。当时给我约了5个面试,每个面试官我都去check他们的background,专门develop问题来问他们,找学校career center的人帮我改:这些问题好不好,该怎么phrase,用什么顺序来问。

以上这些,花了整整2-3个礼拜去准备,因为我真的很想要他家的intern。很辛苦,很花时间,但really worth it。所有最终当我去面试的时候,我可以凯凯而谈这个疾病,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公司的中国的市场情况,客户怎么看,医生怎么看,包括我自己看他们现在的市场战略,哪些好,哪些不好,是我我会怎么做——that's what makes it different。顺便说一句,他们本想电话面试我,我主动说我会飞去西海岸,因为我想面聊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1/30 10:16:47)


这个帖子的内容是非常有营养的,我已经分享给1年级的许多朋友了。希望大家仔细看,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115#
发表于 2012-11-30 11:26:43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记,学习了~就算不读MBA对跳槽也很有帮助啊!——我觉得这些networking的路子其实在国内也适用啊,不是MBA也可以这样去尝试。。。但好像在国内求职没这么aggressive,看来MBA对脸皮的锻炼也很有帮助!(话说我现在脸皮再厚一点是不是可以省下15w和两年时间呢~~~yy~~~)







为什么有的中国男人就这么没有骨气呢?自己做不到,就开始挑剔各种其他原因,连性别也是原因了,呵呵。非常同意版主所说,这和性别无关。有Rice的MBA,通过非常hardworking的networking拿到Mck芝加哥总部的offer的,人家就是个男人。也有某西南学校的学长,在某医药公司的面试被拒了,通过networking和努力,重新拿到终面并最终拿到offer。对方都是男人,为什么人家做的到,有的人就做不到,还只会在那里找借口说,亚洲女人好找呀~~ That's why I really look down upon some of the Chinese guys.

女生handout掉了,周围人帮忙减一下,就叫做女生有优势。朋友,你连最基础的礼仪也要挑剔是么?照你这样说,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不是可以说“哎呀,做老弱病残真有优势啊~!”

说top IB女生有优势,更是无稽之谈。top IBD是绝对性别歧视的地方,however, not in favor of female。女性基本别想在美国top IB找到工作。去拉一下top IBD部门的职员,凡事在北美做过IBD的男生(我同学中几个美国人),都异口同声的赞同这不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更别说亚洲女生。IBD就是男人的世界,尤其是北美白人高富帅,拼的都是家庭背景、长相气质,开的笑话是不是一个group的,都能看出你是不是他们要招的。一个部门里面30个人能拉出来几个女生就已经rare了,对于IBD,女生最没有优势

networking也绝对不是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是要真心hardworking,不断followup,找无数人聊,不断聊,不断followup。没有做过的人不知道做一下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真的做的人才能知道,即便是想写followup的邮件,真用心写,一整个下午能写8-10封就了不起了,因为你每封信都要斟词酌句,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哪些该怎么写。我一个月会发50-100封这样的邮件,你说这是几个下午+晚上+半夜?

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professional panel events,conference,seminars。我平均一周至少1-2个events,全是healthcare,professional的。出去了就直接找人聊,上去递名片,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介绍我自己,聊行业,聊工作,让别人认识我。这样,认识了人,之后就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几个礼拜再followup一次,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做到一年级结束。

我一整个寒假全部focus在networking上,LinkedIn上发掉500+ invitation,换来平均一周10-12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再通过聊过的人再介绍人,再约。在Boston能见的全部约见面。为了让informational interview做的好,其个人背景花时间去研究不说,其公司背景、行业趋势、相关新闻,一概进行了解,再截取精华design questions to ask。做一个有质量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至少也能花3小时做research。你自己算一算,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为了找到我最后拿到的intern,我花了5个渠道想办法networking这家公司。第一个渠道是冲去Asian MBA Career Fair,就为了这家公司。认识的HR follow到我通过别的渠道搞定这家公司,其实都没有work out。第二个是找所有BU校友,结果找了个遍也只有2人,1人其实不算,另外1人我联络了一整个学期,follow up数次,实在没有回应。不过没有回应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所有我始终主动approach,即使人家不甩我。最后当我拿到他家面试时,成功联络上他(应该说他终于睬我了),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第三个渠道是找我以前的老板,N封邮件N个电话N个短信,最后人家告诉我说不愿意帮我。第四个渠道是上LinkedIn。当时连LinkedIn上可以加的这家公司的人都没有。于是我上公司网站,看到Leadership Program的page上会有testimony,于是看了名字上LinkedIn加她,同样,数次approach后终于约到informational interview。聊后答应帮我转简历,可惜简历转给美国后,美国说因为我international,转到新加坡,新加坡聊了后,说因为我来自中国,又转给了上海。我不想回过做,所以这条途径也没有work out。最后第五条途径,我参加HBS的Healthcare Conference,一个medical device panel,结束后我直接上去向这家公司来的panelist介绍自己,impress her。Conference后面的mini career fair,再次流连于他家展台,聊完所有他们家employee,没有聊到特别有用的,最后快走时又遇到这个panelist,这一次再重新上去,介绍自己,并拿出简历walk her through,使得她介绍我VP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获得电话聊一聊的机会。

电话聊完拿到机会以后面试的准备再是另外一件事。为了他家的面试,首先所有的10k,annual report详细研究(2011-2009),所有手上有的和他们家有关的HBS case,仔细学习。同时,找上海的朋友,托人找了他家中国区的2个销售,打了3个电话,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然后再通过LinkedIn,找他们家的marketing部门的人,加个20多个,最后有2个人给了我informational interview,所以通过他们详细了解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情况、企业文化、战略等等。再通过之前network的圈子,波士顿正好有一个医生朋友是这个疾病的对口医生,再约他出来详细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perspective,以及学习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此以为,再上网去看所有的网站,了解他们的中国区的情况、战略,仔细分析,develop自己的opinion: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个市场。当时给我约了5个面试,每个面试官我都去check他们的background,专门develop问题来问他们,找学校career center的人帮我改:这些问题好不好,该怎么phrase,用什么顺序来问。

以上这些,花了整整2-3个礼拜去准备,因为我真的很想要他家的intern。很辛苦,很花时间,但really worth it。所有最终当我去面试的时候,我可以凯凯而谈这个疾病,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公司的中国的市场情况,客户怎么看,医生怎么看,包括我自己看他们现在的市场战略,哪些好,哪些不好,是我我会怎么做——that's what makes it different。顺便说一句,他们本想电话面试我,我主动说我会飞去西海岸,因为我想面聊



在楼上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男同胞,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if you can make the same efforts, you will make it as well, like me。所以again,it's nothing to do with 性别,关键是你的意愿,和你自己付出的努力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1/30 10:16:47)

[/quote]
116#
发表于 2012-11-30 11:55:51 | 只看该作者
版主说的很中肯。

yoshimihoku 同学的经历非常 impressive,本人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也不过才做到了她的60%而已,惭愧,佩服!

我校也不是那家公司的 Target School,但也有一位三哥 off-campus 靠艰苦的 networking 找到了SCM 的职位。

性别差异肯定是有,但是在发牢骚之前,还是先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已经“尽力”了
117#
发表于 2012-11-30 12:17:59 | 只看该作者
女士们也不要都怪中国男性。中国是专_制社会,又有忠孝之类的历史专制传统及思想,因此必然被驯服的缺乏自信(中国男性对西方男性的普遍自卑,绝对不是个体原因。众所周知,美英校园中,日本人比中国人少,但公共活动时日本人排节目往往最好,人也自信;而韩国人次之,因为韩国毕竟脱离专制社会的时间才十多年,而且民族自大的劣根性又很顽固。其实,中日韩三国,中国男生往往长得最高最帅—虽然不能和白人比,英语最好,但却最缺自信)。相信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逐渐向民主社会过渡,中国男生也会越来越自信。日本人真正收获自信,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要知道人家的思想启蒙从1868年就已经开始了,经济重建从二战后就开始了。

至于中国女性受偏爱,那是女性天生的优势(尤其是美女),不过坦率的说,也只能相对中国男生而言(在校园中国女生受欢迎程度还是不能和白人女性相比)。至于中国女性天生的自强自信,敢作敢为是天然的,所有人都应该承认,而不能归结为潜规则或者性诱惑。

而且,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能从客观角度看待问题,动不动就给中国女生扣帽子的中国男性,在海外留学生中,也是极少数(要知道任何地方,极少数分子总是存在,也必须尊重多元的观点吧)。
-- by 会员 leonchew (2012/11/30 11:17:50)



这个现象蛮有趣的,中国女性的自信还真的是很爆棚。虽然在中日韩里面美女算最多,当然也是最现实最自我的。连白人男同胞都知道中国女性找男朋友有3C的要求,Currency, Career, Card (green card)。日韩女生在性格上面要easy going很多,交往起来也舒服很多,不像中国女生把什么都take it for granted。估计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国社会大龄剩女多的原因吧。
118#
发表于 2012-11-30 12:44:39 | 只看该作者
佩服,用心、努力。人才!

如果我是公司高层,我招你了!

我知道的大多数男生包括我自己都是在career center里投简历,或者找猎头获得工作的。因为凭借过去的经历,要获得一些普通的offer还是可以的。top IB的面试我也拿过几个,当然自己最后也没有能把握住。总结出来,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工作,特别是IB, 没有一定networking的基础,不是和校友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女生是很占优势的。
-- by 会员 lchanga (2012/11/30 9:38:08)









为什么有的中国男人就这么没有骨气呢?自己做不到,就开始挑剔各种其他原因,连性别也是原因了,呵呵。非常同意版主所说,这和性别无关。有Rice的MBA,通过非常hardworking的networking拿到Mck芝加哥总部的offer的,人家就是个男人。也有某西南学校的学长,在某医药公司的面试被拒了,通过networking和努力,重新拿到终面并最终拿到offer。对方都是男人,为什么人家做的到,有的人就做不到,还只会在那里找借口说,亚洲女人好找呀~~ That's why I really look down upon some of the Chinese guys.

女生handout掉了,周围人帮忙减一下,就叫做女生有优势。朋友,你连最基础的礼仪也要挑剔是么?照你这样说,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不是可以说“哎呀,做老弱病残真有优势啊~!”

说top IB女生有优势,更是无稽之谈。top IBD是绝对性别歧视的地方,however, not in favor of female。女性基本别想在美国top IB找到工作。去拉一下top IBD部门的职员,凡事在北美做过IBD的男生(我同学中几个美国人),都异口同声的赞同这不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更别说亚洲女生。IBD就是男人的世界,尤其是北美白人高富帅,拼的都是家庭背景、长相气质,开的笑话是不是一个group的,都能看出你是不是他们要招的。一个部门里面30个人能拉出来几个女生就已经rare了,对于IBD,女生最没有优势

networking也绝对不是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是要真心hardworking,不断followup,找无数人聊,不断聊,不断followup。没有做过的人不知道做一下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真的做的人才能知道,即便是想写followup的邮件,真用心写,一整个下午能写8-10封就了不起了,因为你每封信都要斟词酌句,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哪些该怎么写。我一个月会发50-100封这样的邮件,你说这是几个下午+晚上+半夜?

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professional panel events,conference,seminars。我平均一周至少1-2个events,全是healthcare,professional的。出去了就直接找人聊,上去递名片,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介绍我自己,聊行业,聊工作,让别人认识我。这样,认识了人,之后就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几个礼拜再followup一次,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做到一年级结束。

我一整个寒假全部focus在networking上,LinkedIn上发掉500+ invitation,换来平均一周10-12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再通过聊过的人再介绍人,再约。在Boston能见的全部约见面。为了让informational interview做的好,其个人背景花时间去研究不说,其公司背景、行业趋势、相关新闻,一概进行了解,再截取精华design questions to ask。做一个有质量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至少也能花3小时做research。你自己算一算,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为了找到我最后拿到的intern,我花了5个渠道想办法networking这家公司。第一个渠道是冲去Asian MBA Career Fair,就为了这家公司。认识的HR follow到我通过别的渠道搞定这家公司,其实都没有work out。第二个是找所有BU校友,结果找了个遍也只有2人,1人其实不算,另外1人我联络了一整个学期,follow up数次,实在没有回应。不过没有回应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所有我始终主动approach,即使人家不甩我。最后当我拿到他家面试时,成功联络上他(应该说他终于睬我了),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第三个渠道是找我以前的老板,N封邮件N个电话N个短信,最后人家告诉我说不愿意帮我。第四个渠道是上LinkedIn。当时连LinkedIn上可以加的这家公司的人都没有。于是我上公司网站,看到Leadership Program的page上会有testimony,于是看了名字上LinkedIn加她,同样,数次approach后终于约到informational interview。聊后答应帮我转简历,可惜简历转给美国后,美国说因为我international,转到新加坡,新加坡聊了后,说因为我来自中国,又转给了上海。我不想回过做,所以这条途径也没有work out。最后第五条途径,我参加HBS的Healthcare Conference,一个medical device panel,结束后我直接上去向这家公司来的panelist介绍自己,impress her。Conference后面的mini career fair,再次流连于他家展台,聊完所有他们家employee,没有聊到特别有用的,最后快走时又遇到这个panelist,这一次再重新上去,介绍自己,并拿出简历walk her through,使得她介绍我VP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获得电话聊一聊的机会。

电话聊完拿到机会以后面试的准备再是另外一件事。为了他家的面试,首先所有的10k,annual report详细研究(2011-2009),所有手上有的和他们家有关的HBS case,仔细学习。同时,找上海的朋友,托人找了他家中国区的2个销售,打了3个电话,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然后再通过LinkedIn,找他们家的marketing部门的人,加个20多个,最后有2个人给了我informational interview,所以通过他们详细了解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情况、企业文化、战略等等。再通过之前network的圈子,波士顿正好有一个医生朋友是这个疾病的对口医生,再约他出来详细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perspective,以及学习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此以为,再上网去看所有的网站,了解他们的中国区的情况、战略,仔细分析,develop自己的opinion: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个市场。当时给我约了5个面试,每个面试官我都去check他们的background,专门develop问题来问他们,找学校career center的人帮我改:这些问题好不好,该怎么phrase,用什么顺序来问。

以上这些,花了整整2-3个礼拜去准备,因为我真的很想要他家的intern。很辛苦,很花时间,但really worth it。所有最终当我去面试的时候,我可以凯凯而谈这个疾病,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公司的中国的市场情况,客户怎么看,医生怎么看,包括我自己看他们现在的市场战略,哪些好,哪些不好,是我我会怎么做——that's what makes it different。顺便说一句,他们本想电话面试我,我主动说我会飞去西海岸,因为我想面聊



在楼上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男同胞,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if you can make the same efforts, you will make it as well, like me。所以again,it's nothing to do with 性别,关键是你的意愿,和你自己付出的努力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1/30 10:16:47)


119#
发表于 2012-11-30 13:16:04 | 只看该作者
佩服佩服,这种精神肯定要肯定的。我来讲讲我们学校的情况,首先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off-campus的networking,学校里的各种office hour和networking events已经忙不过来了;其次,networking是个有利有弊的东西,你如果随随便便去跟别人聊,表现太不靠谱,直接从closed-list上除名了,还不如不做;再次,networking对你拿到interview和offer是不是起了决定因素很难说,因为找工作牵扯太多方面包括运气,当然有时间精力而且准备充分,总的来说是有利的。


我知道的大多数男生包括我自己都是在career center里投简历,或者找猎头获得工作的。因为凭借过去的经历,要获得一些普通的offer还是可以的。top IB的面试我也拿过几个,当然自己最后也没有能把握住。总结出来,那些含金量很高的工作,特别是IB, 没有一定networking的基础,不是和校友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女生是很占优势的。
-- by 会员 lchanga (2012/11/30 9:38:08)








为什么有的中国男人就这么没有骨气呢?自己做不到,就开始挑剔各种其他原因,连性别也是原因了,呵呵。非常同意版主所说,这和性别无关。有Rice的MBA,通过非常hardworking的networking拿到Mck芝加哥总部的offer的,人家就是个男人。也有某西南学校的学长,在某医药公司的面试被拒了,通过networking和努力,重新拿到终面并最终拿到offer。对方都是男人,为什么人家做的到,有的人就做不到,还只会在那里找借口说,亚洲女人好找呀~~ That's why I really look down upon some of the Chinese guys.

女生handout掉了,周围人帮忙减一下,就叫做女生有优势。朋友,你连最基础的礼仪也要挑剔是么?照你这样说,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不是可以说“哎呀,做老弱病残真有优势啊~!”

说top IB女生有优势,更是无稽之谈。top IBD是绝对性别歧视的地方,however, not in favor of female。女性基本别想在美国top IB找到工作。去拉一下top IBD部门的职员,凡事在北美做过IBD的男生(我同学中几个美国人),都异口同声的赞同这不是一个女性的世界,更别说亚洲女生。IBD就是男人的世界,尤其是北美白人高富帅,拼的都是家庭背景、长相气质,开的笑话是不是一个group的,都能看出你是不是他们要招的。一个部门里面30个人能拉出来几个女生就已经rare了,对于IBD,女生最没有优势

networking也绝对不是喝几杯咖啡就能搞定的。是要真心hardworking,不断followup,找无数人聊,不断聊,不断followup。没有做过的人不知道做一下到底要花多少时间,真的做的人才能知道,即便是想写followup的邮件,真用心写,一整个下午能写8-10封就了不起了,因为你每封信都要斟词酌句,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哪些该怎么写。我一个月会发50-100封这样的邮件,你说这是几个下午+晚上+半夜?

同时,参加各种各样的professional panel events,conference,seminars。我平均一周至少1-2个events,全是healthcare,professional的。出去了就直接找人聊,上去递名片,明白他是做什么的,介绍我自己,聊行业,聊工作,让别人认识我。这样,认识了人,之后就约informational interview,几个礼拜再followup一次,从入学的第一个月做到一年级结束。

我一整个寒假全部focus在networking上,LinkedIn上发掉500+ invitation,换来平均一周10-12个informational interview,再通过聊过的人再介绍人,再约。在Boston能见的全部约见面。为了让informational interview做的好,其个人背景花时间去研究不说,其公司背景、行业趋势、相关新闻,一概进行了解,再截取精华design questions to ask。做一个有质量的informational interview,至少也能花3小时做research。你自己算一算,这是什么样的工作量。

为了找到我最后拿到的intern,我花了5个渠道想办法networking这家公司。第一个渠道是冲去Asian MBA Career Fair,就为了这家公司。认识的HR follow到我通过别的渠道搞定这家公司,其实都没有work out。第二个是找所有BU校友,结果找了个遍也只有2人,1人其实不算,另外1人我联络了一整个学期,follow up数次,实在没有回应。不过没有回应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所有我始终主动approach,即使人家不甩我。最后当我拿到他家面试时,成功联络上他(应该说他终于睬我了),给了很多指导和建议。第三个渠道是找我以前的老板,N封邮件N个电话N个短信,最后人家告诉我说不愿意帮我。第四个渠道是上LinkedIn。当时连LinkedIn上可以加的这家公司的人都没有。于是我上公司网站,看到Leadership Program的page上会有testimony,于是看了名字上LinkedIn加她,同样,数次approach后终于约到informational interview。聊后答应帮我转简历,可惜简历转给美国后,美国说因为我international,转到新加坡,新加坡聊了后,说因为我来自中国,又转给了上海。我不想回过做,所以这条途径也没有work out。最后第五条途径,我参加HBS的Healthcare Conference,一个medical device panel,结束后我直接上去向这家公司来的panelist介绍自己,impress her。Conference后面的mini career fair,再次流连于他家展台,聊完所有他们家employee,没有聊到特别有用的,最后快走时又遇到这个panelist,这一次再重新上去,介绍自己,并拿出简历walk her through,使得她介绍我VP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获得电话聊一聊的机会。

电话聊完拿到机会以后面试的准备再是另外一件事。为了他家的面试,首先所有的10k,annual report详细研究(2011-2009),所有手上有的和他们家有关的HBS case,仔细学习。同时,找上海的朋友,托人找了他家中国区的2个销售,打了3个电话,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然后再通过LinkedIn,找他们家的marketing部门的人,加个20多个,最后有2个人给了我informational interview,所以通过他们详细了解这家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情况、企业文化、战略等等。再通过之前network的圈子,波士顿正好有一个医生朋友是这个疾病的对口医生,再约他出来详细聊了一个多小时他的perspective,以及学习这个疾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除此以为,再上网去看所有的网站,了解他们的中国区的情况、战略,仔细分析,develop自己的opinion: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这个市场。当时给我约了5个面试,每个面试官我都去check他们的background,专门develop问题来问他们,找学校career center的人帮我改:这些问题好不好,该怎么phrase,用什么顺序来问。

以上这些,花了整整2-3个礼拜去准备,因为我真的很想要他家的intern。很辛苦,很花时间,但really worth it。所有最终当我去面试的时候,我可以凯凯而谈这个疾病,公司在北美的市场,公司的中国的市场情况,客户怎么看,医生怎么看,包括我自己看他们现在的市场战略,哪些好,哪些不好,是我我会怎么做——that's what makes it different。顺便说一句,他们本想电话面试我,我主动说我会飞去西海岸,因为我想面聊



在楼上怀着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男同胞,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if you can make the same efforts, you will make it as well, like me。所以again,it's nothing to do with 性别,关键是你的意愿,和你自己付出的努力
-- by 会员 yoshimihoku (2012/11/30 10:16:47)

120#
发表于 2012-11-30 14:13:22 | 只看该作者
yoshimihoku确实非常努力,很钦佩!但之前人家说的是中国大陆男vs大陆女的问题,她回答的是要怎么努力的问题,要是同等努力程度,北美白人一定是偏好中国大陆女孩,如果机会有但只有一个,中国男生和女生pk,80-90%会给大陆女生,而不是男生。

如果说MBA 申请上学校考虑 gender&nationality diversification,那入学后,我在学校看到的是大陆女孩像被众星捧月一般,一入学还没怎么认识,老外们办舞会,他们不找中国男生,只找中国女生。平时老外们请同学出去玩,他们一上来只请中国女生,都不告诉我们这些男生。弄得我们这些中国男生挺尴尬的,若老外们真想了解中国,我们这帮中国男生才是他们该来请教的。能看出来,老外们是真想把中国女孩拉到他们那个体系里来,对中国男生就不是随时offer了。

当然了,如果到时真的中国男生和女生为一个offer掐起来,这也悲哀,大家应该去拿白人的offer,而不是自己窝里斗。大家共勉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17 15:5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