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681|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忠言:致中国大陆申请者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7-29 07:30:00 | 只看该作者

忠言:致中国大陆申请者

以下文字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中国的事情总是这样,干什么都是一阵风似的。前几年vcd火的时候,是个工厂都盘算着是否开条生产线。然后又是什么口服液、核酸,大家蜂拥而上,只嫌不够热闹。考大学报考专业也是,各专业轮流的火。今年计算机,明年换财经类了。可正是拺各领风骚三两年啊;现在轮到mba了,火遍神州啊。但凡是大学毕业3-5年的人都在琢磨是不是也mba一把。诚然,mba确实能educate你一点东西,中国企业也确实需要mba。但是值得各位考虑的是:需要飘洋过海的到美国来读mba吗?

本人的观点是:没有必要。当然此论断不是用于如下两种人:1)中国民生银行的最年轻的董事,中国首富刘永好之千斤或者前两年从kellogg毕业的温公子,原因自不待说;2)恨生错了地方,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奔向民主自由之美利坚,王八吃秤砣似的准备下半辈子当个美国人或准美国人,那又是一种境界,别说mba了。读nba也没所谓。此建议适用于:平头百姓一个,大学毕业工作了3-5年,小有积蓄但不致于多的难受,期望读个mba,生活的更好一点,的这类人。我估计这类人还是大多数。不是?不会吧。对于这些人,我的看法是:申请中欧、长江、清华、北大。(不知道其&# 20182;的,这几个在国内还行)。我的道理如下:

mba说道底,别嫌不好听,就是一职业培训。属于professional degree,意思是这就到头了,毕业了别耽误工夫,赶紧工作去吧。不同于master of science,想继续深造,还有博士等着你。在一个人职业生涯中,尤其是学mba立志在管理领域有所发展,什么最重要:中国人叫关系,老美叫networking。你到美国学mba,准备和谁networking?老美?不可能。有人说老美性格外向,容易交朋友。错!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大得如同地球到月球。表面上而已,本质 9978;根本不是一类人。好,又说可以和中国学生networking。又错了。中国人是出了名的不爱networking的,一个中国人怎么着,三个中国人怎么着,我就不废话了。这个特色,在你我的有生之年只怕是改不了了。反观在国内读mba,只要你稍稍social一点,交几个哥们没有问题。毕业后大家又都在国内工作,;就是networking。

很多人都这样打算:去美国读个mba,毕业后工作两年,积累一点美氏经验然后回国。初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却是自己骗自己玩。首先,你得分析一下你毕业时有什么优势和老美竞争找工作,也就是说人家为什么雇你。中国背景是你唯一的优势。打算找一个美国公司pay你美国薪水,到 0013;国工作?哎,不是那个时代了。老美现在拼命的lower cost,这种事情一去不回了。美国公司现在正在把大量的白领工作outsoure 到india以降低成本。(请看time最新一期)劣势可多的是:1)语言:你永远的弱点。你还别争。这个如果你超过13岁出国就完全没戏和老美竞争,无论你花多少功夫。2)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了你的血液中,你不可能变成满脑子的美式逻辑。而管理是so culture相关的,假设你成功找到工作,管理几个老外,假设这些老外手下都特听你,不跟你捣事(实际上几乎不可能),但是困难在于他们有时候可能真的不能理解你得逻辑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一来二去不match,谁走人?obviously。又说了:我不搞管理,我搞技术。天天和数字打交道。你搞技术你申请mba干吗?读phd啊。3)networking,你没有7姑8姨在这,找谁提携?好,此处不留爷,回国!行,没有人拦你。可你回去干什么?根据中国的?#20154;走茶凉?#30340;伟大传统,你4-5年回来,呵呵。重新暖两年茶吧。一折腾,最少7-8年过去了。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个7-8年干事业啊。又有人说,我一毕业就回国,行。你可得算好了这个投入产出,首先不用指望美国薪水了,找一外企,income 25万,你算算多少年可以把你10万美刀收回;再说了,我中欧毕业可以和你拿一样薪水。

有人又说了:美国mba的教育水平高。高,确实是高。但是首先高的也就是那么12-15所学校,也就是大家说的top10,其他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have fun吧。再者,如果你回国工作,曲高和寡你还用不着。再两年,酱的一样了。还有,国内的好mba program也是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加上本土优势,对于你未来在中国的career的实用性来说,高的也不是很多了。有的人说:我不能在国内读,因为我需要一个usa degree去墨西哥工作,那倒是。不过这种人不会太多吧。

去美国读mba的唯一好处是你的英文肯定比国内的mba出来的好,但用处实在是太有限了。在国内工作,你的英文不需要和老外一样好,因为没有意义。

总而言之,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大陆申请人来说,没有必要到美国来读mba。

欢迎讨论。

沙发
发表于 2003-7-29 08:27:00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标明了是“忠言”,所以偶预见要逆耳。

逆耳是逆耳了一点,可是也是实情。大多数读美国非顶尖商学院的中国人从money的角度上说真的没有国内顶尖商学院的主流混得好。

唉!彷徨啊!偶真怕欠了一屁股美刀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没法还啊。
板凳
发表于 2003-7-29 08:56:0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有道理啊!
如果能够在米过学校拿到奖学金,能够cover70%以上,加上自己还年轻, 反正自己不会欠下太多的债,还可以try一下。

国内的mba中欧13.8万学费, 16月下来20万total. 加上机会成本, 也要40万啊,不过比米国的少多了。mba的确是一笔大的investment.
不过mba读完还是要找工作,搞经济建设嘛, 还是以钱为重。同意楼上的。深刻!人还是实际一点好。
地板
发表于 2003-7-29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以上结论有个assumption,  拿就是米国经济不会有强劲的表现。外国人找工作不容易。
5#
发表于 2003-7-29 13:54:00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有没有01 02/03年毕业的US MBAs? 你们能否给下的意见。
6#
发表于 2003-7-29 15:21:00 | 只看该作者
"多人都这样打算:去美国读个mba,毕业后工作两年,积累一点美氏经验然后回国。初看上去很有道理,实际却是自己骗自己玩。"
至少在米国可以搞点美元回来吧?买个车子,房子的。
7#
发表于 2003-7-29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but after MBA u can make more money, it is an investment. If u just invest into house, car, u can only get one. but if u invest into MBA, u can get more car.
8#
发表于 2003-7-29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there're risks in every single investment.

MBA is not risk-free project.

Careful planning and accurate calculation are definitely needed.
9#
发表于 2003-7-29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照文中说法,这个坛子80%的人逗别去毒MBA了,
因为年龄够大成本太大语言能力不过关竞争力不够强....
--总之就别出去了,风险太大;
可是呵机遇总是和风险并存的,大多时候成正比;
如果没有这点承受风险的心理还是别去毒MBA了
10#
发表于 2003-7-30 00: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eeciao在2003-7-29 17:24:00的发言:
因为年龄够大成本太大语言能力不过关竞争力不够强....
照楼主说法,我可能是比较典型的不要出去的了。出去读一把MBA,虽基本不用借款,但也把多年积蓄搞完了(房也没了),前景还难测,读的也不是大牛校。

不过呆在单位太没劲,处境也不好(与2级领导有过节),没什么太上层的关系,3-5年看不到升迁变化(或者说基本可以预料10年内自己的情况,是数日子过、混日子过);跳槽又没好地方好位子(学历不高),出去与人搞小公司做小生意又不屑(单位里接触的还都是大老板,虽然人家没拿你当回事;目睹一起张大的只读了初、高中的朋友一把小生意做起来,赚的比你多,虽然人家拿你当回事)。国内混个MBA吗,还不甘心,咱这走的人还不少,去的还基本都是国外;新来的吗,学历一个比一个高,也都是国内名牌学校学历。也有在单位没走的读的在职的国内名牌MBA,但毕业后看单位也没拿那个学历当回事(当然工资要调高几十块钱,如果你原来是低一级的学历)。目前还没见脱产读国内MBA的。
不知道这些可不可以说成“出国读MBA”是环境和形式所迫?

至于一点幼稚的想法是,1是求一求变化(感觉自己好象到了人生发展的瓶颈,不求变虽然生活无忧,但有点不甘一生平庸;目前又没找到其他求变的好办法);2是预测国内国外(或者说全世界)的交流和一体化趋势应该是加强的,有个US的MBA机会还是会多一点吧(结合国内的丰富工作经验);3是多一份人生经历体验(人活几十年,出去看看也好);4目光放点远一点,视野放的宽一点,目标搞得比较高一点,可能读这个MBA值;5...

总之,窃以为,这事得有点冒险精神,同时有点自信;舍得付出(MONEY),NO PAIN NO GAIN;不能太理智,太计较一时得失,又不能太盲目,不切实际。各人情况不同,可能只有自己根据自己情况评判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29 04:5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